作者fujixerox (印)
看板FJU
标题[新闻] 辅大性侵案师生讨论会观察记要
时间Mon Jun 20 17:17:29 2016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5623
辅大性侵案师生讨论会观察记要
2016/06/09
苦劳报导
王颢中
苦劳网记者
事发将近一年的辅大心理系性侵案件,原为单一校园个案,随着两位当事人在网路上自曝
案件内容,控诉系方工作小组处理不当,事件延烧并进入公共舆论层次。被指控的事件主
角——辅大心理系教授、社科院院长夏林清,6月7日上午先以个人名义在台大校友会馆召
开记者会,强调事件发生的那两周自己人在国外,并没有延缓案件进入性平会,当晚辅大
心理系则召开师生讨论会,说明处理程序并厘清相关争议。
依据《性别平等教育法》第21条,校内发生疑似性骚扰、性侵害或性霸凌事件,必须在24
小时内通报;同法第30条规定,校方接获通报後,应交由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处理,性平
会得成立调查小组调查案件。
目前外界关切的争点主要是《性平法》规范,以及辅大作为是否合乎法令,特别针对辅大
心理系在事件後成立的「教育工作小组」是否合法。夏林清在记者会上表示,工作小组与
性平会、司法机制并不矛盾,是多轨并行。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去年(2015)6月28
日事发当天,校方即已通报教育部并召开性平会,并且在29日告知当事人可申请性平会调
查的权利。
针对这个工作小组,夏林清表示,这是心理系在「司法」和「性平」两轨机制外,新增的
第三轨处理机制,「校园是学生的生活空间,要在校园内面对各种纷争,工作小组努力创
了第三条路。不是吃案,是大家一起走过这条不容易的路。」因此,在法的层次上,问题
在於,除了法定义务(通报、性平会)以外,系方「多做」的法律授权问题:究竟是法律
没规定就不能多做、还是法律没限制就可以做?
7日上午民阵成员偕同夏林清召开说明记者会。(摄影:王颢中)7日上午民阵成员偕同夏
林清召开说明记者会。(摄影:王颢中)
外界与当事人争执焦点落差
争议起点:7月13日
然而,有别於外界多把关注放在工作小组本身的合法/非法问题上,前晚整场师生讨论会
总长将近九个半小时,案件当事人(巫生)及其男友(朱生)也在会上公开与夏林清及其
他工作小组成员当面对话,内容多是直接进到工作小组从酝酿成立以来一直到後续工作过
程的实质讨论。
同步於讨论会进行,媒体上也有相关事件报导露出,根据三立新闻报导〈打笔战对学生无
益 吴思瑶:夏林清应承认错误〉,立委吴思瑶认为,现在让夏林清与朱生对质差异,已
偏离事件核心,无法帮助学生,夏林清应直接承认错误。但是,吴思瑶认为无需深入(无
需笔战)的部分,恰好是前晚讨论会现场,当事人与师生最关切的部分。
回顾去年事件相关时间点,6月28日,性侵事件发生(学生当晚报警、校方通报);事件
後,系主任何东洪提议成立工作小组;7月12日,夏林清回国;隔天,7月13日,系方与当
事人达成成立工作小组的共识,同一天当事人与夏碰面。後续工作小组展开工作。
讨论会中核对的内容,焦点就在於去年7月13日,几位当事人与夏林清对话的过程里到底
谈了什麽。在朱生公开发表的控诉文章中,指称夏林清当天发言数度提及整个心理系所面
临的处境与外在压力,更提及事件恐成为「压垮这个系的最後一根稻草」等语。朱生与巫
生在座谈会现场表示,从这个时间点後,对於夏与系上成立工作小组的动机,就一直埋着
疑虑,而随着对後续工作小组的工作过程与成果的不满,又连结上最初的疑虑;而夏林清
的几份公开回应,以及在记者会、讨论会上,都不断强调自己发言被误植:「当时是说系
上资深老师都要退休了,可能会压垮心理系,不是指性侵事件是那根稻草。」
关於713这一天,朱生在讨论会上说,他是夏林清带了四年的学生,原来情同母子,直到
这一天信任关系才动摇了,他对夏林清说:「你贴身带我四年,713听到这个对话,714再
找你核对,对我的伤害不亚於目击巫OO被性侵,两件事情合起来造成我在今年三月巫O
O po文以前,没有一天是在天黑睡得着觉,而且我强烈质疑这四年都学到了什麽东西?
这一年我脑袋没办法看书,没有任何问题意识,看报告字就从眼睛里流进再流出......。
」
朱生表示,713後,他与巫生和当天另一位同行友人也曾彼此核对经验,确认是否听到一
致的说法,并於隔日714再找夏林清确认,但三人最後都还是维持原来对夏的判断。而夏
林清坦承自己不够敏感,没有注意到学生当时就有疑虑,且事後来找她谈话,带有核对疑
虑的动机。
从《性平法》标准作业程序来看整起事件,整个工作小组都是一个「多出来的东西」,外
界从而质疑它的正当性。但是即便从内部,也就是心理系师生所共同经营与试图追求的处
置方式来看待,本起案件处置过程也有失误,工作小组成立的目的,是要用心理学的专业
方法,以团体的方式承接起性侵案件在系上与同学人际间所造成的各种影响,但这种工作
方法原需要高度的互信与团体内聚力量,即便在团体内部或有经验落差、拍桌叫板,都仍
然彼此同意是在同一个集体经验过程里,共同面对个人在事件中所受的影响与所产生的情
绪,并且找寻一起前进的方式。但从当事人目前的陈述看来,从工作小组成立之初,自己
就已经心存疑虑,且未直接表露,而无论是规划工作小组的系方,或者学生原来信任的资
深教授夏林清,过程中皆未能敏感察觉到这份疑虑,後续的工作当然不可能顺利圆满,而
更随着工作的进行让疑虑滋长,直到爆发为公众事件。
然而,目前外界包含妇女团体、熟稔《性平法》、性平机制的专家,多以法的角度出发,
跳过逐一核对工作小组的实质工作内容,直接从前端取消工作小组本身的正当性,例如批
评其为「黑机关」,最显着者则属吴思瑶所谓的「笔战没意义」;但对照来看,前日巫生
与朱生却充分显示出他们仍持续想要与夏对峙确认713「到底发生什麽」的高度意愿与动
力,朱生便说,确认此事的的真相不只涉及到性侵案件,也关系到他过去四年所学,受夏
林清教育所相信的理论与方法,是否动摇。
讨论会上,受限於时间条件,进展到将近午夜时1,各方只数度各自表述概括的713记忆所
及,还没有对於说法细节做一一确认核对,但夏林清与两位当事人皆同意要另约定时间,
以公开(至少同样是开放辅大心理学系师生参与)的方式,专门针对713进行讨论。
民阵入场 要求学生也要负责
在当事人对外的控诉文章中,原先主要批评对象是集中在夏林清个人,认为夏林清是整个
工作小组从成立到实际运作过程的主导者,将批判火力集中在夏林清身上。
在6月7日上午记者会上,夏林清开宗明义表示,事发当时她人在国外,工作小组是由系主
任何东洪推动。陪同夏林清召开记者会的,并没有系上其余工作小组成员,而是人民民主
阵线的一整批资深社运干部,而到了当晚,由於民阵系统的资深组织者多半同时是辅大心
理学系的毕业生或兼任讲师,包含诸如何燕堂、王芳萍、龚尤倩、周佳君、李燕等人,全
都出席了讨论会场合。
民阵成员在讨论会上的发言,许多着重於反驳或质疑朱生、巫生对夏林清的指控,後续则
集中在关注辅大心理系如何集体面对外界压力。最早一轮质疑,是针对夏林清在工作小组
中的主导性。
由於多位工作小组成员都表示小组内部是采共决制,王芳萍便率先质疑朱生对於夏林清「
掌控系上行政机器」的指控;何燕堂则强调,如果其中有些决策是系主任何东洪做的,而
非夏林清,学生却在信中指控夏林清,必须厘清该负什麽责任。周佳君更表示,朱文通篇
讲夏林清主导工作小组进行,但工作小组已澄清是共识决,她质问朱生,怎麽面对自己的
指控,「这是很严肃的事情,把一个自主自决的工作小组,说成是一个人就可以为所欲为
主导。」
各种反驳与质疑,也随着讨论会中的团体动力转换而数度更替。由於本案跃上众多媒体版
面,已使整个辅大心理系所承受外部极大压力,後续质疑主要集中要求当事学生也要为这
个外界压力负责,王芳萍便表示,学生把指控夏林清搞「白色恐怖」的说法贴上网後,整
个系已经被外界讲成是很糟糕的系,甚至有人说夏林清是垃圾,「我很爱这个系,我也是
在这边长大的,我出去怎麽跟人家说我在这里生命变得不一样?」王芳萍说,当事人在事
件本身受到的伤害,以及受到工作小组的二度伤害,原来可以持续在内部对话、求证,但
当朱生让事件成为公共议题,导致网路公审,让夏林清成为箭靶,「在公共领域杀已经杀
了她」,是比例上的不对等。
然而朱生对此回应:「这个事情杀死了我整个人,我不觉得超出比例。」他强调:「为何
一定要闹到我们把自己掀开伤痛给全台湾的人看,指名道姓系上杀死夏老师,才换到今天
这个场合?」而何燕堂则进一步质疑朱生:你被杀,要追清楚到底是谁杀你,要厘清事实
、讲是非,如果不是工作小组跟夏林清杀了你,你不能缺乏证据就杀掉夏林清,不能因为
你们是受害者就随便对别人怎麽样。
在此阶段,夏林清几度总结,提议主动设计三个层次,并「一起对外」:分别是:(一)
解释过去何以由工作小组承接事件;(二)继续回头检查包含713等分歧;(三)厘清每
个个人的痛苦跟伤害如何面对。夏林清强调,三个层次互不取消,要一起处理,目标是彼
此关系能继续对话前进。
但巫生则认为,此刻不断强调心理系所承受的对外压力,让她感觉到系的集体利益被放在
她个人的感受之上,很不舒服。
此时,现场最具关键性的发言是李燕,李燕首先将批判矛头指向工作小组,今年3月巫生
曾张贴批评工作小组的脸书网志,後续系上以「保护当事人隐私」为由,发email给每一
位对该文按赞、转贴的文章的学生,造成部分学生感到受压迫,後续被朱生称为「白色恐
怖」,李燕要求工作小组对发email一事直接道歉;接着,她要求夏林清面对当事人现场
觉得被系上集体利益辗过的「不舒服」;最後矛头一转,要求朱生也要为自己损及系上利
益负责。
夏:压制巫生的不是我个人 是我扮演的角色功能
李燕提出的前两个问题,第一个部分,工作小组方面很快由前召集人何东洪向系上师生与
当事人鞠躬道歉2;而到了夏林清那儿,夏林清表示,讨论过程中之所以会跳出来作总结
,是她过去在团体中长期扮演的角色,她哽咽地说:「我必须面对,不会再扮演这个角色
。」她解释道,在团体中有多层次的问题要处理,其中包含了整个系上如何面对外界的压
力,而「我用我的能力做总结,把大家都照顾到,自动去演这个角色,带给我的後果是成
为功能作用的承担者,出问题也是我在担,我要面对。」
夏林清的总结让当事人有被集体利益大旗给压制的感受,然而夏林清说:「不是我去压她
,是我用我的言语行动去演了这个功能,团体中这麽多层次,当我处理这个功能(系上面
对外界压力)时,她受到压制。但我不能道歉,道歉是我要为我做错事情道歉,但我是代
替团体发生作用。我不能为了代替团体(的角色功能),道我个人的歉。」
这时,夏询问巫生是否同意此说,巫生表达可以同意夏不必道歉;而李燕紧接着表示,刚
刚的现场其实就是713的重现,713当天,夏林清也是作为系上老师,过去在心理系撑出三
十年空间,是在那个位置上对心理系处境焦虑的发言。她问巫生,如果同意刚刚夏林清不
用为了她的团体功能道歉,是否也该用这个角度回头想713的状况类似与否。
李燕的意思是,如果同意夏林清在此刻无需为讨论会上的「团体角色功能」道歉,那麽
713当天夏林清(同样基於角色功能)担忧系上处境的发言,是否也该沿用这个思考(是
否无需道歉?)。但在此朱生仅回应,夏是否道歉不是他所关心的,更在意的是双方就
713核对的结果,讨论会现场虽有压力,但远不如713的伤害。
话锋一转 再要朱生负责
处理完前两个部分,李燕话锋一转,将矛头也指向朱生:「朱生说自己被杀在先,但他拖
夏林清下水,对於我这个也在这里成长、有所改变的人,我觉得你太自私,要为你这件自
私的事情负起责任。」
李燕激动地说:「今天我出去,他妈的别人怎麽看我这个系所,我今天在2006年会进辅大
,全是因为这几个老人撑出这个空间,有另类的教法,我才进来的耶。我他妈的我2010年
离开,我是骄傲地离开的耶,我骄傲到现在的耶,他妈的我到现在,我出去怎麽讲,我告
诉人我用的方法没有错!但是,你因为你被杀,所以你要拖她下水,但你不知道,你拖她
下水之後,我一部分也被你拖下水,也被你杀死,这件事情今晚要给我一个定论,我为我
自己争求公道!」
李燕强调自己的「利益」在事件中也被卷入後,王芳萍接着话,开始替夏林清叫屈,强调
夏林清明明也是个受害者,过去一个礼拜以来承受痛苦此刻却无法说出,还在扮演团体角
色功能,直言「她真的很变态!」自此以後的讨论,现场确立了某种平行而不互斥的「两
组受害者」说法。朱生与巫生在性侵案中的「痛苦」是一组;夏林清的系上角色在外所承
受的「痛苦」则是第二组。王芳萍说,关注後者不表示取消前者。
但是,由於第一组「痛苦」的处理,讨论会中已经确定转移到择日再就713进行核对,因
此後面的讨论便着重在系如何对外回应、朱生贴文是否有误导错杀夏林清的问题,乃至於
要求朱生以各种方式对外重新说明过去贴文中这些可能的「错误」。例如王芳萍要求朱生
说明,是否愿意收回误导大家认为夏林清是主谋的说法,可以有什麽公开形式?龚尤倩也
追问朱生,可否在这个即时的关口,针对社会效应对社会说话。在後续的讨论中,这也就
催生出共拟声明这个结论。
在缺乏实质共识内容的情况下,先确立了要共同发声明的「共识」,於是最终我们看到的
声明版本当中3,实质的共识其实只有一个:也就是被朱生批为「白色恐怖」的发email事
件,朱生同意那是工作小组所为,而非夏林清主导,愿撤回这部分对夏个人的指控。其余
所谓「共识」则是,当事人与在场师生皆同意,尚有分歧之部分,再次进行公开讨论,主
要针对的就是当天尚未核对完全的713。
集体的前提 作为前提的集体
从外观来看,讨论会最终由当事人跟系上师生共同拟定了声明,似乎是有「共同面对」之
势,然而直到尾声,朱生说法都是,同意就「白色恐怖」指控内容做修正,但目前不愿与
系上「一起对外」(所以当事人仅愿意共同发布第一份声明),原因是713争议尚未厘清
。
总结来说,在本起事件理,至少存在有以下四种动力,推动着各自不同的考量与政治选择
:
对於夏林清或何东洪(代表心理系教授的角色功能)而言,集体是前提,必须要集体面对
,无论未来713对质版本如何,有伤痛有拉扯有差距,都要共同处理,同时未来也一起承
担系上面临的外界压力。
对於民阵(这个位置),是必须与夏林清(民阵成员)集体面对,同时也有与辅大心理系
的共同利害,但更在意朱生是否愿意对外修改过去对夏的批评意见,即便这个要求的代价
可能会是降低朱生待在集体中的动机。
对於当事者朱生、巫生而言,713是集体的前提,确认核对了713,才有集体,後续才有「
一起对外」的可能。亦即,「集体与否」是有条件的,而条件也反映了个人跟集体的关系
:有一致、有矛盾。
对於更大范围的社会外界或者吴思瑶、妇女团体等,集体是不重要的,个人利益跟集体利
益在想像上是冲突的,故性侵事件争议下法制以外的集体必然是「黑机关」、「不依程序
」、「乱搞」、「不合法」......。
《性平法》的机制与通报体系,在很多个案中都碰上问题,压缩且窄化了人际间的复杂考
量跟差异,却鲜少听闻有人依此全盘推翻《性平法》。或许越是体制外,便越不被容许有
犯错空间,此次辅大心理系用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处理性侵个案,如果没有成功,究竟是个
案工作上的失败、技术细节上的失误,或者真可推到理论的─方法的问题,目前还不该盖
棺论定。
然而回到前述「集体」的问题上,无论是以辅大心理系或者民阵为单位,如果为了护卫集
体,而要求集体中的个人付出代价,假使最终导致个人(如当事人)离开集体,例如未来
完全不再相信且放弃类似於工作小组的方法,而相信主流法规制度,反而证明集体的失败
;相反,即便发生今日的冲突,如果仍能成功集体地接住个人,那麽才是真正周全了个人
与集体。
1. 针对713的讨论环绕着当天整场座谈。目前为止双方仍各执一词,都同意希望进入各个
说法细节一一核对,但由於讨论会现场要处理的议题多,包含针对「白色恐怖」email事
件究责、厘清工作小组内部决策方式,以及因应系上对外压力等。而参与讨论者众,发言
者经常在不同主题间跳跃,较难聚焦。而针对713的核对,夏林清曾一度提议当天「挑灯
夜战」继续下去,但由於朱生表示体力不堪负荷,於是择期再议,唯朱生坚持届时也必须
是以公开形式进行。
2. 针对email事件,在讨论会前半部分师生对话非常热烈,几名研究生联合共同提问,要
求厘清是谁决定、为何决定寄发该封email。
巫生该封脸书贴文虽非完全公开、有限定好友阅读,却仍可能在系上同学与熟人间传播。
讨论会席间,数名工作小组成员发言回顾决定寄信的过程,首先是何东洪在看到信後先致
电给巫生,表示由於许多人都牵涉其中,基於隐私保护建议先撤下,但强调「决定权仍在
你」。何东洪表示,当时由於觉得小组有义务向同学说明,但又必须保密,所以很两难;
事情发生在今年3月,工作小组原来已无运作,但仍有就此事进行讨论。
何东洪表示,原先想在自己的脸书上贴文说明,其他成员觉得不妥,最後才决定由何使用
前召集人暨系主任名义寄信给有按赞的系上学生。工作小组成员吕昶贤表示,当时也非常
苦恼,内部有激辩,有考虑过是否要直接在该贴文底下留言回覆,但又担心如此一来反而
可能扩大传播,最後才折衷采取寄信方式。
在厘清寄信决策如何产生後,後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信件是否在系上造成「白色恐怖」
。有学生表示收信感到压力,也有学生觉得信的文字很中性。讨论会上,起初有系上学生
建议,可另外邀集学生讨论这个收信的经验与落差,再追究工作小组责任。不过,李燕则
主张,无需再谈学生收信经验,只要有学生感到被压迫,工作小组就应直接对此事道歉,
於是何东洪便代表工作小组向系上师生与当事人鞠躬道歉。
3. 辅大心理系在8日发布两份声明,都是在讨论会现场(8日凌晨)由师生与当事人逐字
逐句修订,唯第二份声明仅由系上师生声明、当事人不参与系上「一起对外」。(第一份
声明、第二份声明)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223.140.50.109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FJU/M.1466414252.A.D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