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inghan (Kurumi)
看板Education
标题日本的未来是教育
时间Wed Feb 25 12:05:38 2004
http://www.mediagroup.com.cn/cmg/gb/magazine/article.jsp?article_id=186&full_co
ntent=Y
日本的未来是教育
50年内要拿30个诺贝尔奖
43岁就拿下诺贝尔化学奖,田中耕一让许多日本人重新燃起信心。
新式教学法的推动,会不会再度将日本推上巅峰?
2002年,日本媒体最关注的焦点,不是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当红女星滨崎步,不
是闪电宣布和摄影师男友结婚的少女偶像宇多田光,也不是红遍欧美的卡通人物口袋怪兽,
而是刚出炉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
2002年10月9日,43岁的日本岛津制作所研发人员田中耕一因「生物高分子质量分析的离子
化法」名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之一,加上10月8日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柴昌俊获
得诺贝尔物理奖,这是日本人首次在同一年中创下诺贝尔奖双响炮的纪录。
物理奖得主小柴昌俊已获提名多次,得奖也在媒体的意料之中;然而,田中耕一的获奖却
让日本媒体大吃一惊。根据《朝日新闻》,田中耕一是诺贝尔化学奖102年来的140位得奖者
中,第二名没有博士头衔、也不是教授的人(另一名为麻省理工学院硕士)。
田中耕一年纪轻、学历平平(学士),也没有担任高阶职务,却能摘下诺贝尔桂冠,引起
民间不少讨论,也让许多人对日本的竞争力再度燃起信心。
全力投入人才培育
日本政府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目标以及相关政策。根据2
002年4月的统计,日本的科技研发人员达72.8万人,仅次於美国的110万人,居全世界第二
。尽管日本经济不景气,科研经费却不减反增,近几年一直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
。2001年3月,日本政府的新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信誓旦旦地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
奖。
过去,日本施行填鸭式教育,优秀学府毕业的年轻人虽有满肚子学问,也能充分利用团队
合作力量,却缺乏独立自主动手和规划的能力,模仿力强,但少有创新和冒险勇气,也深受
诟病。
曾经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科学家的NTT DoCoMo资深主任研究员冈岛一郎就认为,其实
日本教育出来的学生根本没有研发能力,无论是大学或是硕士毕业生,对公司而言,就像一
张白纸。初入社会头两年,公司根本就不期待他们能有什麽真正的贡献。
阶层制度严明的传统日本企业偏爱雇用只有学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毕业生。许多企业主相
信,只要通过系统的内部训练,员工本身的学历背景并不是最重要的。
不注意个人表现的日本企业传统,使得广大工薪阶层(salary man)普遍缺乏成就感与信
心,成为漫画电视剧中嘲讽的对象。
後来,情况渐渐有了转机。为了培养多元发展的下一代、重振日本国力,日本的教改很早
就开始起跑,赞成和反对的声浪也始终交错。田中在得奖後表示:「学问的源头就是兴趣!
」他一举成名的例子,除了有振奋人心的效果外,对不少教改支持者来说,也是对新式教学
法中强调从生活经验学习的立场,表示肯定。
从观察环境中学习
星期一清早,横滨市文库小学三年级二班的39位小朋友,由社会课老师带领着坐上海岸列
车,抵达横滨市八景岛渔港,39位小朋友今天的社会课教室,从学校移至八景岛渔港。在这
堂课里,他们得观察渔港里有多少船,驾船的渔夫们如何抓鱼。
另外,他们得研究出八景岛渔港码头的渔夫伯伯们抓上岸的都是些什麽鱼?三年级的小朋
友分成五个小组,手上拿着笔记本,分头访问不同的渔夫伯伯,希望知道八景岛渔港,究竟
出产什麽样的鱼类。
三年级一班的目的地则是横滨市的超级商店。他们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张大大的日本地图,
今天老师布置给他们的功课是,在超级市场的生鲜蔬菜、水果、肉制品食物中,认识日本每
一个县市出产的特有食物,谁能先把日本地图填满,谁就是今天的地理王!
只见小朋友们一哄而散,开始在超市冷冻柜前迫不及待地翻箱寻宝。
「哈,三崎口来的鲷鱼!」高桥秀明在刚上岸的鱼制品中翻找到印着「三崎口直送」字样
的新鲜鲷鱼。「三崎口在哪里?」高桥秀明和小组同学们从日本地图上沿着东京都找到神奈
川县,再找到横须贺市,「有了,三崎口在这里!」接着,神户的牛肉、北海道的帝王蟹,
也一一被画上同学们手中的日本地图。
「我的孩子现在一回家就打开冰箱,急着分析电冰箱里的食物从哪来,安昙野的芥末、北
海道的牛乳,现在他把日本地图背得熟得很呢!」高桥的母亲笑着说。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来自上海的陈健、王岚夫妇在京都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後均留在日本工作,他们的孩子陈
思扬目前正就读於横滨市的公立文库小学。
王岚认为,比较起来,日本父母亲不像中国的父母亲那麽紧张。他们的弹性比较大,如果
小孩想当面包师而去念面包专门学校,他们也不反对,只要将来过得幸福,不一定非上大学
不可。
「我的小孩每天都很轻松,回家顶多做几十分钟功课。不过,有时候我们会担心将来若是
回上海,他会跟不上,所以有时候放学给他一点数学习题做做。日本小孩算九九表还是不太
行,陈思扬算得很慢,老做错。」
居住於东京都、来自台湾,但已改入日本籍的的青木医师有3个孩子,大女儿今年20岁,一
路从东京都品川区的私立东洋英和女学院小学念到初中、高中和大学。两个儿子一个16岁
,一个14岁,都在位於涉谷区的青山学院读书,一个在高中部,一个在初中部。
「我好像从来也没有看到我的孩子在家里写功课。」青木医师说,「他们的课外活动时间
很多,下午3点多下课之後一般都会留下来打篮球、排球、参加交响乐团等等。回家就是弹钢
琴和听音乐,没有什麽压力。」
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教育制度,青木医师说:「其实日本和中国的家长,都有着科举制度下的
心态,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愿子女能进入好学校,找到好工作,成为一个优秀的
人。然而,在行动上,如果以100个中国家长和100个日本家长相比较,日本家长在行动上,
就没有中国家长那麽积极。」
「另外,学生之间也会互相影响。中国小孩的同伴可能都在读书、啃书,而日本小孩则因
为夥伴们并不见得都热衷读书,所以不会产生『惟有读书好』的气氛。」青木医师提出了他
比较中国和日本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师资的培育是关键
田上光大毕业於日本关西大学电机研究所,曾担任NEC研发工程师数年。两年前,他得到公
司补助,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攻读硕士。
田上光大承认,从小学到高中,因为课程单调,老师无法引导学习,他大部分的时间在玩
,实在没兴趣念书。田上说:「那时考上关西大学其实很轻松,之所以没到更好的东京、京
都或大阪大学,其实是因为当时我根本不觉得必须读好学校。」
田上承认,自己是到进入NEC工作後,才深深觉得进修和国际化的重要性。
「上高中时,班上的英文老师根本没办法讲英文,」田上强调,「我认为日本教育最大的
问题,尤其是公立学校,在於他们无法让教师改变。日本政府无法负担聘请懂得用计算机或
是会说英语的年轻教师的费用,除了等年老教师退休之外别无他法。然而,这批年老教师自
觉踏出学校也无其他专长,自然不肯提早退下。」
「所以,日本政府应该想出一套教师换血的计划才行,」田上提出他的看法。
毕业於东京大学、目前任职於Sony研究室的大前浩司也认为,日本的教育制度仍然在改革
之中。在日本全盛时期,日本人认为本国人的能力就代表了人类的所有可能性。尤其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後,日本的父母认为他们有义务让孩子受更多的教育。因此,几乎所有的
小孩都必须学习大量课程,政府也把很大一部分税金用在教育之上。当时的课程量多、时间
也长,课本的内容也比较艰涩,如此一来,日本的学童总能够在全世界的各项笔试测验中,
取得优异成绩。
「到20世纪80年代後期,日本政府开始思考,日本学童即使能在笔试中脱颖而出,却缺乏
思考和实现的能力。过去十多年来,日本也开始减少教科书的内容难度和份量,以及授课时
数。」大前指出:「现在国小所用的基本课本,大概比80年代所用的课本薄了20%,日本政
府希望学生除了记忆数学公式之外,还能有更多思考的时间。」
用创意打造竞争力
中村伊知哉教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访问学者,此外还担任斯坦福大学日本研
究所所长和日本情报政策设计所议长的职务。为提升日本青少年在未来世界的竞争力,近年
来他频频往返於美、日、欧之间,规划并推广2000年於京都开馆的儿童艺术博物馆中心(CAM
P—Children『s Art Mu-seum Park)以及2002年展开的e化日本(e-Japan)国家策略计划
之一——画布计划(CANVAS)。
「e化日本政策宣誓将在5年内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上信息科技第一强国。」
谈到儿童艺术博物馆和画布计划的中心思想,中村教授说道:「在未来的数字社会里,新
的行为模式、规范、权利及义务都将重新建立。在数字空间里,新的表现形式也将被创造出
来。未来多元化的社会将由今天的孩子和他们的後代来建立,网络已是今日孩子生活中的一
部分,虚拟的表现形式也已是他们共有的语言。」
「儿童艺术博物馆和画布计划的目标,就是为孩童提供一个可以发挥潜力,可以学习利用
科技来表达、分享、实现他们感受和点子的环境。」中村教授强调,计划的目的着眼在藉着
知识交流,把日本改造成为一个以创意为本的国家。
儿童艺术博物馆结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欧洲各国儿童博物馆,不定期地举行
最新科技的研习会。
「我真的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在这些研习会中,孩子的创意实在令成人吃惊。而且在这里
,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也有机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儿童互动,」儿童艺
术博物馆馆长森秀树说。
画布计划则是由e化日本策略补助的4年计划,将针对国家未来的主人翁,阶段性地推出全
国及国际性大型活动。规划中的研习活动将结合艺术及科学,尤其是日本特有文化诸如漫画
、游戏、音乐等领域,激发日本孩童在未来数字时代的创新表达手法,并计划逐渐将实验成
果纳入未来正规中小学教育之中。
阵痛後的喜悦
日本的信息科技政策主力,将由强化基础建设,转换至发展应用的层面。如何利用信息科
技影响日本经济和文化,内容产业会是主要的一项课题。「我相信,画布计划这种全国及国
际性活动将是关键,」中村先生表示。
「日本企业里,像田中耕一这样没有博士学位、但非常优秀的研究人员比比皆是。如果能
持续得到国际的认知及评估,50年内拿下30个诺贝尔奖不是没有可能。」
日本教育改革走过阵痛期,也经历过社会的质疑与不信任。田中耕一,代表的是典型日本
教育之下产生的大众形象,诺贝尔奖的肯定,让日本人相信,创新和坚持将能带领他们走向
国际。
日本经过长期修正摸索,及逐年在国际上受到肯定,逐渐地对教育改革产生信心。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30.126.245.199
1F:→ reye:哈,那台湾的未来呢? 推 61.71.0.35 02/25
2F:→ previewslave:3http://0rz.tw/924k3 122.100.86.180 07/09 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