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jestic ( )
标题[转录](转录)能源与石油课题
时间Fri Jul 29 16:09:33 2005
※ [本文转录自 Majestic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标题: (转录)能源与石油课题
时间: Fri Jul 29 16:08:19 2005
作者: BBMak (放不下) 看板: BBMak
标题: (转录)能源与石油课题
时间: Fri Jul 29 12:30:37 2005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1+122005072900425,00.html
2005.07.29 工商时报
国际油价飙涨 大陆印度崛起 驱动政府正视能源问题
吕雪彗
在国际油价往六十美元以上飙涨,及中国、印度等国崛起的二股国际压力下,迫使
政府从战略观点,正视能源课题。提高国家能源自主比例,掌握国家能源安全供应,俨
然成为经济永续发展及国家安全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
十几年来,朝野对核四兴建进行激烈攻防之余,经济部、台电及能源学者专家,都
一再倡议应提升国家能源政策制订层级,比照美国能源部,或建立在部会层级以上的能
源决策机制,但这些建言都仅在核四攻防战或全国能源会议时,零星被提及,决策阶层
充耳不闻。
何以高喊十余年後的今天,决策高层突然顿悟?其实外在客观的国际形势有其推波
助澜的效用。
尽管经济部等单位一直认为能源政策很重要,但因没有外在急迫压力,到至决策阶
层在政策考量上,很难以能源政策为首务,但国际油价从去年以来持续飙涨,频破六十
美元且居高不下,加上石油面临枯竭的危机,已让民众深刻感受能源带来的生活压力。
此外,中国、印度等国的崛起,让能源供需出现改变,各国经济学家都预估,未来
石油及能源供应可能从供过於求,转为供不应求局面,因此各国意见领袖及国家决策阶
层,莫不把能源议题列为首要课题,甚至在各种国际会议场合,无不触及到「能源」话
题。
在这二股国际因素驱动下,政院不得不正视能源发展迫切议题,加上京都议定书的
生效,所面临C02减量的压力,因此外在形势对政府形成莫大压力,不得不积极思考
国家能源的安全议题。
我国不仅能源进口仰赖过高,尤有甚者,我国还面临两岸特殊情境,一旦遭中共封
锁,能源无法进口,能源安全供应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提升自主能源,台湾比邻近国家
更有急迫压力。
不过,在这方面,光靠政府投入研发,势必只会继续耗损下一代的能源,这次谢揆
断然裁示,将国家能源政策形成的决策机制提升层级,是一明智的作为,也具有国家安
全战略的思维,从国安会这次拟订的国家安全报告中,将参与国际探勘,掌握国家能源
安全供应列为一环,即不难窥出能源议题已提升为我国家安全策略一环。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1+122005072900424,00.html
2005.07.29 工商时报
以国家级计画 推动能源科技产业研发
吕雪彗/台北报导
行政院科技政委林逢庆昨天表示,国内在能源科技的研发与产业发展方面,已刻不
容缓,行政院将成立一个国家级跨部会跨行业的能源产业科技计画,初步选定净碳产业
科技、氢能产业科技及再生能源产业科技等项目,作为研发重点项目,藉着能源科技的
提升,减轻京都议定书有关温室气体的减量压力。
未来行政院将藉此国家级能源产业科技计画,建立产官学紧密合作机制及资讯交换
平台,制订发展蓝图,避免资源浪费,订定产业导向,以促进产业发展。
此一计画的愿景,希望台湾能因此拥有先进科技,提升自主能源比例,确保永续发
展,同时让台湾拥有世界级新能源、再生能源及节能用具产业,并支援经济、环境与能
源政策的推行。
国家实验研究院初步筛选能源产业科技重点,包括一、节能产业科技,二、净碳产
业科技(将燃煤产生的CO2分离以固化或液化方式打至地底下或海底,减少燃煤对环
境压力)、三、氢能产业技术(发展氢能车辆、电池及周边技术)、四、再生能源产业
科技(制定风能、太阳能、生质能产业科技发展蓝图,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标准化模组
化制程,提升自制率,建立验证测试中心,进军国际市场)。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1+122005072900422,00.html
2005.07.29 工商时报
谢揆裁示 成立能源政策决策平台
吕雪彗/台北报导
行政院长谢长廷昨天在科技会报中作出重大政策裁示,授权副院长吴荣义成立「能
源政策形成专责机制」,亦即建立一个结合行政体系、产业界、科研单位与学术界的决
策平台。在此机制下,今後国家能源政策规划,由目前经济部能源局的三级单位,提升
至行政院一级机关的层级,藉以宣示政府推动国家能源科技产业决心。
由吴荣义负责,在行政院所推动能源政策的专责机制,并非任务编组,而是一个在
谢揆授权下的决策平台,这个平台,具弹性且有效率,可基於政策的功能性,并考量不
同需求,请产官学界人士,参与各项能源政策的研拟,及能源产业科技计画的订定。
此一决策平台,将促使行政、产业、科研与学界紧密挂钩,统筹整体性规划与执行
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发展蓝图,避免资源浪费,并选择重点项目加速科技研发,拟订明确
能源导向,促进产业发展。
由於我国能源仰赖进口占九八%,在世界能源日渐枯竭之际,我国若未能提高自主
能源比例,对国家安全影响甚大,因此谢揆做出这项政策性决定。
官员并指出,目前拟定能源政策的经济部能源局,由於属三级机关,在订定能源趋
势决策时,难以协调统合环保署及相关单位,因此并未规划出国家能源政策蓝图,无法
将能源政策与能源产业科技的推动,相互挂钩,也无法集中资源规划。
官员表示,仅仅透过能源政策,无法有效提升能源自主比例,必须由行政院统筹协
调能源技术及产业等政策,才能有效结合二者,确保台湾永续发展。
政院相关官员进一步强调,能源问题已是全球一致关切议题,能源问题动辄引起战
争,因此政府对国家能源政策的规划必须提升战略思维,不能放任各部会各行其是,若
无战略作为,则再生能源条例计画将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至十二%的计画目标,势将无法
达成。
中研院长李远哲在会中也认为,台湾未来几年将面临严重能源问题,影响国家经济
发展,因此要有一个部会层级以上的国家能源决策机制,才能推动能源科技及其产业。
官员表示,我国发电能源配比对燃煤仰赖过高,达四成以上,而燃气近二成,安全
存量只有三天,安全性低,核能占二成左右,不可能再提升比例,未来只能冀望将再生
能源或新能源由目前四%不到,大幅提升,但必须有策略才可能发展。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1+122005072900423,00.html
2005.07.29 工商时报
能源局:跨部会机制 可提升效率
王莫昀/台北报导
经济部能源局局长叶惠青昨日表示,我国能源政策范围已扩及产业、住商、交通等
层面,相信行政院成立能源政策形成专责机制,将有助於提升能源政策形成与执行效率
。
对於外界所关切,行政院成立能源政策专责机制,与现在能源局业务重叠,恐有叠
床架屋之缺失。
叶惠青认为,面对全球化石燃料快速减少,环保意识逐渐抬头,以及区域能源整合
问题备受国际关切,我国能源政策已涵盖产业、经济、环保、住商、交通等各层面,因
此须要透过行政院层级的机制,协调整合相关部会的意见。
以产业为例,他表示,因应国际环保意识抬头,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还需要
注意到生产线的耗电量、用水回收状况,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等等。这些问题涉及能源
使用状况,也关系到环境保护问题,须由经济部与环保署协商办理;又如电厂的设置,
表面上看是属於能源问题,但为避免电厂设立,导致温室气体大幅增加,相关投资案还
须通过环评审查等等。
叶惠青强调,若能透过行政院建立的跨部会机制整合跨部会意见,不但可提高政策
的完整性,更可增加执行效率。
至於能源局未来业务发展空间是否遭到压缩,叶惠青认为,能源局为一个独立机关
,更是一个能源政策擘划与执行单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
一事物的性质是它加诸於其它物的效果,假如我们移去其它物,则一事便无性质,因此无物
不预设它物之存在,没有所谓物自身~正因为我们要去寻求知识,让我们来坚决的来个对传
统观点和价值的大翻转吧,从别的角度看一次不是一件小事,它是为你将来获得客观知识
作准备,所谓的客观别理解为不带利益的想法,而是一种可以操纵自己的赞同和反对的能
力,使人可以运用不同的观点和情感诠释知识,只有观点的认知,如果我们容许用更多情感
观点去叙述一件事,则我们关於一件事的概念也越完全,客观因此而来
--
※ 发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59.104.92.108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9.1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