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jestic ( )
标题[转录](转录)智财权债权证券化 明年登场
时间Mon Jul 25 22:41:24 2005
※ [本文转录自 Majestic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标题: (转录)智财权债权证券化 明年登场
时间: Mon Jul 25 22:38:33 2005
作者: BBMak (放不下) 看板: BBMak
标题: (转录)智财权债权证券化 明年登场
时间: Mon Jul 25 16:22:08 2005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7+122005072500330,00.html
2005.07.25 工商时报
智财权债权证券化 明年登场
王莫昀/台北报导
金融资产证券化生力军─智财权贷款债权证券化商品可望明年问世!经济部中小企业
处昨日透露,中小企业处与金管会已达成催生「企业智财权贷款债权证券化」试范案例的
共识,并计画以信保基金给予高风险标的信用保证,减少证券化受托机构与投资人的经营
、投资风险,目前已吸引台湾工业银行与一家日商银行争取成为主办银行。
在政府提供多项资源支持下,市场人士预期,这项新商品的市场规模将逾一百亿元以
上。
中小企业处官员指出,近年来政府相关单位致力协助企业以智财权做为抵押品,取得
银行融资,并在足够的资金支持下,将其研发技术商品化,但由於智财权融资欠缺退场机
制,即使政府单位提供不少诱因,多数银行仍望之却步,不愿承做相关贷款。
为突破智财权融资困境,中小企业处拟协同金管会,利用信保基金等资源,催生企业
智财权贷款债权证券化机制,建立智财权次级交易市场。
据悉,中小企业处与金管会协商後,已获得金管会同意,先协调一家金融机构,提拨
二0至五0亿元办理智财权专案贷款,而这家金融机构将会成为企业智财权贷款债权证券
化的首家创始机构。而信保基金也将由批次保证现有额度中框列二0亿元,承作高风险标
的的信保业务,提供百分之百保证。
在经济部与金管会皆愿意提供相关资源,催生示范案例下,已传出台湾工银与一家日
商银行争取成为示范案例的主办银行。
担任过七项企业融资债权证券化主办银行的台湾工银副总王莉表示,资产证券化市场
在国内虽仅有二年多的历史,但近来相关商品日趋多元化,且交易热络,因此台湾工银有
意争取成为企业智财权贷款债权证券化的首件案例的主办银行,进一步深耕这块市场。
根据台湾工银估算,以证券化资产总额为六0亿元、发行期五年、放款利率八%为例
,放款银行五年间所获得的利率收入逾十亿元以上,也就是说,这项新商品的问世,除了
主办银行、受托机构等单位可从中获利外,接受企业以智财权为抵押品、迳行融资的放款
银行来说,也是一大利多。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7+122005072500331,00.html
2005.07.25 工商时报
不会跑先学飞 经部挑战高难度
王莫昀
智财权贷款债权证券化尚未推出,便已传出有国内外金融机构争取成为主办银行或创
始机构(一般为放款银行),可知这项商品确有其市场性。只是在智财权交易件数尚寥寥
无几的台湾,骤然要发展其次级交易市场,无疑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
一位财金官员曾开玩笑要将影星林志玲证券化。不可否认,这项玩笑话,确实有落实
的可能。因为只要林志玲与其经纪人间有「现金流量」,便可将其分割证券化,在市场上
交易。
以此推估,一项新技术或是专利成果,只要能监定出市场价值,创造现金流量,其债
权自然可以证券化。
惟台湾监价机制尚存有公信力不足的问题,商品价格不为投资人认同下,不但智财权
的交易市场难以活络,更遑论要建立次级交易市场。
智财权交易市场尚未建立,监价机制有待强化,且国人至今普遍未建立智财权的的价
值观,催生智财权贷款债权证券化市场,可说是从无到有,满布荆棘。
这从信保基金为了协助企业以智财权设定抵押,透过信保基金保证取得银行融资,但
实施一年後成果并不理想,便可得知。
经济部不是没有看到这一点,只是在知识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下,促使其不得不
下猛药,多管齐下,硬是从推动智财权融资、加强国内监价机制,到催生智财权贷款债权
证券化机制,一口气地全包起来做。
犹如媒婆般,尚未让男女双方(企业与银行单位)见面、相亲之余,便要「包生儿子
」(智财权贷款债权证券化)。
但发展这块新兴市场,并不是全然不可能。从经济部才规划相关措施,便已有金融机
构业者争相参与下,相信其衍生的市场价值必然可观。
在经济部已深知发展企业智财权贷款债权证券化市场的困难性,及相关问题症结下,
如何在面对重重考验,藉由海内外相关经验,克服难题,进而奠定发展基础,正考验着政
府的应变能力与推动决心。
--
一事物的性质是它加诸於其它物的效果,假如我们移去其它物,则一事便无性质,因此无物
不预设它物之存在,没有所谓物自身~正因为我们要去寻求知识,让我们来坚决的来个对传
统观点和价值的大翻转吧,从别的角度看一次不是一件小事,它是为你将来获得客观知识
作准备,所谓的客观别理解为不带利益的想法,而是一种可以操纵自己的赞同和反对的能
力,使人可以运用不同的观点和情感诠释知识,只有观点的认知,如果我们容许用更多情感
观点去叙述一件事,则我们关於一件事的概念也越完全,客观因此而来
--
※ 发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59.104.94.116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39.2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