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ynasty (局外人)
站内Economics
标题Re: 贸易逆差会有什麽坏处呢?
时间Thu Jun 16 02:32:13 2005
※ 引述《soun (峰儿)》之铭言:
: 贸易赤字不一定是洪水猛兽可以这样看:经济健康的国家提供良好的
: 投资环境,会吸引外国人投资,这会使资本帐盈余,而相对的产生贸易赤
: 字,例如美国建国初期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作了三十年的债务国,
: 也就是资本的净输入国,他由一个英国的殖民地成为世界的强权。Mankiw的
: 总体经济教科书除了举美国的例子,也举了南韩的例子,我在前文已经说过。
: 反过来说,贸易盈余,有时候不是健康的特徵。例如1980年代的拉丁
: 美洲也有经常帐盈余,那是因为它的前景黯淡,无法吸引外资而产生的。
: 到了1990年有所转变,人们对拉丁美洲的前景看好,外资流入使得他的资
: 本帐产生盈余、而经常帐赤字。
九0年代的拉丁美洲?嗯...1994年墨西哥发生债务危机,
1998年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相继爆发金融危机,这些国家有一
些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重度外债。外资会流入,一来是因为国
际热钱泛滥,二来是因为这些国家采用低汇率政策,将汇率订
在不合理的高价,除了吸引外资进入之外,也扩大了贸易赤字
。当这些拉美国家撑不下去而向IMF求援之後,IMF开的药方之
一,都是要求增加出口,减少贸易赤字。我想以拉丁美洲作为
佐证,可能不是很适合。
: 事实上,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释:一个快速成长的国家,通常会输入更多
: 的商品,而衰落的经济体系会减少他们的进口,所以一个国家相对其他国
: 家快速成长,是有可能贸易赤字;而成长缓慢的国家有可能贸易盈余。
不好意思,这里我不太懂,为什麽成长快速的国家就会输入较多的商
品,而衰落中的国家会有贸易盈余?日本和中国大陆,甚至是亚洲四小龙
等长年的贸易出超国,看起来不太像是在衰落中的国家吧,至少在过去四
十年经济起飞的阶段并不符合这样的说法。基本上一个成功的以出口导向
作为发展战略的国家,一定会有相当的贸易顺差。当然这个贸易顺差的产
生还是有一定的代价,例如要以高汇率的方式,压缩国内消费来补贴出口
部门,同时对於外资的进入给予一定的管制,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发展
。这种作法基本上为欠缺资本的後进国家累积了不少日後升级的本钱,已
经成为现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模仿的发展方式,应该不能算是一种没落的
象徵吧。
: 我个人常做这样的比喻:国际贸易就是国与国作生意,好像是经济体系
: 里的公司与公司做生意。哪个公司不借钱、不举债,但是有公司赚大钱,可以
: 偿还债务;也有公司经营不善而倒闭。
: 我从大学开始用助学贷款念书,假如我没贷款,是不可能完成学业,
: 那麽这个贷款是洪水猛兽吗?我不这麽认为,我想在未来可能的收入
: 不仅可以让我还钱,并且改善生活。我对贸易赤字的看法也是这样,
: 不能单看贸易赤字就认定他是洪水猛兽、是坏的,而要看其他的部份。
: 峰儿^^
我想您的想法与我并不会相差太过遥远,基本上我也同意贸易
赤字的发生并不完全是坏事,但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如果是在刻意
的政策安排下产生贸易赤字,是可以当作一种对未来产业转型的投
资而「容忍」「一段时间」,但在可见的未来之内,一定要有转亏
为盈或是缩小赤字的可能存在,不然一定会引发後续的金融或债务
问题,这就是我「洪水猛兽」说的由来。
而且在现实上,我们根本无法期待当贸易赤字发生的时候,就
一定会有相对应的外国投资进入来平衡资本帐与经常帐之间的差距
。或许教科书上是这样推论的,但从经验上来看,外资要不要进来
买你的帐,除了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以外,还有汇率、利率等金融
因素,以及政治、社会的非经济因素。以美国为例,尽管美国已经
是全球最大外资吸收国,他还是对贸易赤字相当头痛,整天动手动
脚要降低贸易赤字,从70年代的德国、80年代的日本,以及现在的
中国大陆,都曾经或正在被美国施压要求改善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现
象。如果连美国都那麽害怕贸易赤字了,我实在很难想像有哪一个
国家会对於贸易赤字的现象欣然接受而没有任何战略性的考量。
再以美国为例(不好意思,我对美国的状况比较熟),美国之
所以能够长年享受贸易赤字,主要是因为只有美国政府有权发行美
钞,而美钞这种货币在过去至少有三十年的时间是被当成黄金来看
待的,所以美国政府能不断印美钞来支付大量的进口商品而不怕别
人不收。同时美国跨国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极高,世界各国收到的美
钞又因此源源不绝流回美国作为投资。即使如此,贸易赤字给美国
的压力还是每年都沸沸扬扬的重大问题,而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已
经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吸收那麽多的外资和印那麽的多钞票(例如发
行公债)来平衡经常帐的不足,过大、过久的贸易赤字对任何一个
国家而言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现象。
如果我是国家领导人,打死我也不敢长期容忍贸易赤字的存在
而不设法扭转。虽然国际贸易之间基本上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有人
出超就一定会有人入超,但是除非作为一个内需市场庞大(最好有
一亿人以上是中产阶级)、资源丰富(有金矿最好),人才济济的
大国,否则站在入超的那一边且赖着不走,恐怕不是明智的选择。
--
『...故教养有道,则天无枉生之才;鼓励以方,则野无抑郁之士;
任使得法,则朝无幸进之徒。斯三者不失其序,则人能尽其才矣。』
<上李鸿章书>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2.214.27
※ 编辑: dynasty 来自: 140.112.150.127 (06/16 16:12)
1F:推 ismondo:恩 恩 板上大大肚里真是有一堆知识.... 220.139.61.40 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