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ips (hips)
看板DummyHistory
标题Re: [讨论] 历史理解的分类?
时间Sat Mar 16 09:08:24 2024
搭这篇文章的顺风车
我想challenge 板上各位大大
为什麽自称理中客,不带意识形态的人,毫无例外的都是偏向某种立场呢?
注意这边不是维持现状喔,需要重启的服贸可不是现状。
姑且假设不带意识形态的意思是只看客观,一番两瞪眼的事实,比如数据,来做决定。(虽
然我个人觉得没有意识形态就是脑弱或脑死,不过这样坚持就讨论不下去了)
以下是我讲好几次的例子
台湾在日治时代,
人均gdp是中国两倍
人均寿命高中国五到十年
所以给日本统治没给国民党统治真是三生有幸
(降低的死亡率抵掉抗日的人命绰绰有余)
但战後呢
人均GDP跟人均寿命
也是惨输美国跟日本
所以没有给美国托管反而被中国流亡政府管,真的太可惜了。
这根据定义,完全没有意识形态对吧
我只看数字啊
而且拿来比较的是最可能发生的counterfactual
(当然,是否如此则是DH的专长)
结果看到这种言论最森七七的
就是之前骂别人带意识形态的人耶。
(并非指特定版友,这里只是泛泛而论)
我真的想不通他们怎麽占有
理中客不带意识形态这个话语权的。
是因为立法院一开始打架的是民进党吗?
※ 引述《fw190a (las)》之铭言
: 第一类的是对叙事照单全收,没有系统化理解能力,
: 只会对零碎个别句子、片段的故事寻求检定是否符合心意。
: 喜欢就觉得是真的。
: ,,,
: 第二类的可以系统化理解,串联事件之间的因果。
: 叙事中的价值互相包涵,
: 并有意识的连结到更深层的价值体系。
: 也因此第二类的变种是,套了解构的概念,
: 开始把叙事"完全"当作发明建构出来的,
: 但因为缺乏对现实的资料,容易高估人的意识操纵影响力,
: 编织出任意的理论,但刻意采撷片段编出来的理论,往往粗糙跳跃,
: 没办法细致的吻合,也缺乏预测能力。
: 尽管掌握这样能力,
: 就可能说服理论的门外汉,
: 并容易编造出让第一层理解者喜欢的理论。
: 但这些理论,在现代网路传播中,扩散虽然变简单,
: 但也更容易被分解与对抗。
: 如果又承认其编造的本质,则宣传效果就更弱。
: ,,,
: 第三类是把历史当作一种探究,融合解构与建构能力,
: 既要可以无视既有观点,也要能够捕捉其中蕴含的脉络,来得到新诠释。
: 这个阶段在乎的是可能性与为何如此本身,用一种类似科学的精神对待历史,
: 这代表着首先必须承认资料有限、以及有不同证据效力,
: 所以实际上历史上存在大段空白与不可知,然後是,理论本身是可以待证伪的假设。
: 在这个基础上对历史的理解,是想要填补知识之网的漏洞,尽管永远补不完。
: 这个阶段如果不把价值与历史内容脱钩,可能会比较痛苦,
: 而且容易产生学术不中立,尽管选题本身就不是中立的。
: (这三种思考其实也能发生在同一人身上,
: 对於不同项目,人投注的精力与情感限制是不同的)
: 。。。
: 虽然这分类有点粗糙,但当作一个思考框架来提问。
: 所以,第二类变种对第三类的挑战,究竟合理与否?
: (或者反过来问,因为我这篇属於比较偏第三类质疑第二类)
: 或者真的是竞争关系吗?
: 以及,第一类的代表,大众,是否能逐步演变脱离该状态,
: 而若脱离以後,又可能偏向第二或第三类?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23.243.152.215 (美国)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DummyHistory/M.1710551306.A.6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