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w190a (las)
看板DummyHistory
标题Re: [讨论] 论语本文与朱熹四书集注比较
时间Sun Jan 21 12:25:43 2024
※ 引述《plamc (普兰可)》之铭言:
: 我想这找个实例,就大家最熟的学而好了
: 论语本文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 说、悦同。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後,後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
: 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
: 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 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於中,则说也。」
: 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
: 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
: 先看子孔丘本来说的,明明就很简单直白(所以也很有道理)
: ~~学一个东西有兴趣,常常去复习,就觉得很快乐~~
: ....这我们历史爱好者都秒懂,复习翻找历史资料都很快乐....
: 好啦,到了程颐,还只是脱裤子放屁,一看就懂的快乐他就要去解释说:
: ~~复习,就是重复学习,重复温习已知的知识常常会有新发现,就觉得快乐~~
: ...这边除了罗嗦脱裤子放屁,也没太大问题...
: ~~学到的知识是要用来实行,常常复习就变成自己内化的知识,所以快乐~~
: ...这边就已经开始有点超译了,子孔丘根本没说有没有要实行...
但是习除了学习一意,本来就有实践之意。
可以看到习射、习礼乐、地方之习。
而他可能是因为作为practice之意,才跟learning挂上钩。
用习来代表"学习"反而是用多了衍生的偏意,产生的简化。
当然论语的开放性架构容许了多样性的解释,
像程子提出的搞不好就是最接近现代理解的根源,
让你我最认同的诠释或许本来就是上课第一印象的来源,
也是种变造与创新。
不然像魏何宴这边,解为更实际的"以时诵习也",
单纯为教学方式背书,现代人又不适应了。
: 再到了程颐的学生谢良佐就扯度暴增了
: ~~时习,就是无时不刻都在温习,坐正不动也是温习(礼仪与心性),立正也是温习~~
: 这已经不只是超译了,而是根本重新创作了
其实我们可以看朱熹自己说法:
"游杨谢诸公当时已与其师不相似,却似别立一家。
谢氏发明得较精彩,然多不稳贴。
和靖语却实,然意短,不似谢氏发越。"
也就是说,他列出来也不用代表这个做为什麽定案结论,
毕竟他都说是引用别人的,就一个引用学者说法的概念。
而他特别引用这个,可能是认同这段有些阐发激励的效果之类。
至於谢良佐到底是在解释还是发想?
其实本来这种注,就是学者对"经书"的再诠释,
光是看它们彼此论争的歧异就该知道,
他们即使有自信,也只是做为一家之言,
固然彼此争个对错,
但要把自己论述作为一字不改的新经典,
那种意识应该是不存在的。(至少核心论述以外)
我们对圣经的翻译也是这个道理,
圣经的适用就是不停再诠释以契合现实,
在每间教堂布道时发生那样。
只是现在我们对圣经反而更熟悉些。
: 再到了朱熹果然更突破天际,突然间冒出性善觉醒了...学而实习跟性善有啥屁关系啊!!
: 这就是朱学搞出心性论去乱整所有儒学经典,搞得整个都不对劲
回到朱熹自己的东西,他确实是想继承孟子性善的部分,
把它作为一种理论起点,这其实是逼近形上学的建构部分,
用来往下接通所有伦理学。
作为独立作品来说,他架构的框架没问题,
也符合当时整个理学风气,也就是试图把整锅儒学的东西,
重新系统化,或者类似现代认知的哲学化。
这种知行合一的知识观,
其实跟希哲起点的一个重要命题是极度相似的。
https://www.roangelo.net/logwitt/logwit61.html
"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德行是知识,因为:
(1)所有生物都追求它们所感知到的善;因此,
(2)如果有人不知道什麽是善,他就无法做出善的行为——
因为他将总是追求一个错误的目标;但是,
(3)如果有人知道什麽是善,他就会做出善的行为,因为他将追求善。"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苏格拉底在道德德行的观点与人类的共识相悖。"
"幸福,换句话说,根据希腊人的观点,是指「与人的卓越相一致的生活」
(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是:理性的道德德行,
由此「智慧是唯一的善,无知是唯一的恶」"
a.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後,後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b.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基本上可以把苏格拉底观点看成ab结合,
而亚里士多德是对a这个预设有所质疑,但认同b者。
(後觉/先觉,与"真正知道"两者是有些差异)
如果能指出这个论题上,用何方式标准,
能判别苏格拉底的论述正确,而朱熹的是错误扭曲的,我会很欢迎。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49.159.155.9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DummyHistory/M.1705811145.A.8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