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enteliu (frente)
看板Diary
标题艺文之旅
时间Tue Aug 19 22:24:06 2008
这次的台北游,是彻底的艺文之旅。
过往北上,常是拜访一个个朋友走走、吃饭、聊聊。但这次几乎是独来独往,
虽然也有邀约朋友,但几乎是天涯任我行。每天的行程不外乎是故宫、历史博物馆
、国家图书馆,看的展览包括故宫收藏古文物、印象毕沙罗、惊艳米勒,并且在历
史博物馆听两场演讲,去故宫听一场讲座。
先说说讲座好了。在史博馆听的都是和米勒有关,一是法国的华老师所讲,有
一位女士则立即作翻译,提到一位艺术史学家的重任有哪些。另外一场,是替老师
代打的,讲的是「从台湾看米勒」,说实在讲得很糟糕,说什麽要达到雅俗共赏的
效果,但他自己的功力实在不够,结果这一场还要门票三十元,主办单位实在难辞
其咎。在故宫上的课,则是一位政大中文系教授来讲的,主题是「唐诗画谱」的空
间解读,很有意思。
「唐诗画谱」是明代晚期由一群文人从唐朝的诗歌里,加上自己的画。而且里
面还很多伪作,光是什麽「推敲」的诗句,怎麽看都不可能是李白的。另外,唐诗
画谱还画了很多六言诗,令人诧异。毕竟为人所熟知的唐诗,不是五言,就是七言
,六言诗在全唐诗里的比例也是少之又少。郑老师将画里的空间分类,并逐一整理
好的研究精神,实在令人感佩。不过,觉得她後面为了赶为内容,讲快了些,且在
後面某些议题说明时讲弱了些。整体而言,还是让我获益匪浅,且课後还向老师copy
了图档。等等来试试有没有存档成功。
「印象毕沙罗」我是周日去看的,是展览的最後一天。几乎在展览会场待了一
整天,当然焦点不全然是这个画展,因为花了一百元买了一天的手机导览。在我专
注欣赏名画两个多小时後,发现导览不只可以听这场的,还可以听「惊艳米勒」。
我索性就找到地方坐下来,慢慢听。找空地坐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开始我坐了好久
,有将近两小时吧!不过,不知为何服务人员来赶人,说这是大家走动的地方。後
来,我又换个地方,再怎麽说那也不像是走动的地方,结果是毫无理由要我们起来
。啧。椅子都被坐完了咩!
这当然不是看画展的重点。「印象毕沙罗」分三部分,我几乎没看他家族的人
的画作,毕竟欣赏毕沙罗本人及同期画家的画作就来不及了。包括「惊艳米勒」里
的画展,我认识了多位之前不认识、不熟悉的画家,像是多比尼、杜培、胡梭、柯
洛、勒卢、杭特、特华雍……柯洛的唯美氛围,杭特所画的《农妇》也是美得不得
了,尤其是妇人背部的肌肤以及手的细嫩,可以用「吹弹可破」来形容(记得这成
语是非常适合洛可可画家布歇的裸女画)。毕沙罗的画作,有很多不同的风格,也
有自然写实风,也有印象派追求光线的画风,亦有新印象派的点描画风,只是好像
都不是因为他独领风骚,所以并没有那麽有名。
昨天与今天我都去史博馆欣赏「惊艳米勒」画展,对艺术的执着,让我都在一
小多前就到现场排队。两次合起来看不到三小时,不过已觉足够。第一天进场,非
常欢喜,毕竟我是前三个进场的,会场空旷,爱怎麽走就怎麽走,因此我马上到《
拾穗》画前,看三位辛苦在捡麦穗的妇女,这幅画比《晚祷》要明亮许多,他们身
躯占整个画面非常大的比例,且衣着的红、蓝突显了观阅者的目光。
欣赏完两幅最有名的画後,我就到会场最後一个单元。那里都是大幅的画作,
虽然画得很精美,但不是美术史上被看重的作品,因为他们是跟随者,而非创造者
,像布荷东的《拾穗者之归》在画面前像是带领大家的妇女,双手拿着稻穗在头上
,简直就像戴上桂冠被加冕一样,整个就像希腊雕像,显得无限荣耀。另外,有一
些画家则在画家农家的欢愉,彷佛在描绘一个农家的理想世界。因为在美化,充满
欢乐,所以色彩都较为明亮,画也都大得不得了。
今天,我则特别专注看米勒的十六幅画作,包括《两位浴者》,几幅肖像画,
及一些牧羊女的主题。他用的色调都非常暗,连卧躺在膨松的被窝背对我们的裸女
也都极为晦暗。看着看着,让我感觉到米勒画里的自然、宁静,画家似乎就是这麽
内敛,这麽安静的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月光》那一幅画里的牧羊女与羊都在极为
昏暗的背景中,被刻划出来。
除了米勒的画作,特华雍画的猎犬、鹅、牛都很生动,女画家波纳所画的《第
一次松土》里前後两组的牛辛苦的拉着犁,连牛的口水与疲惫都画得维妙维肖。另
外,我也特别在看每幅画里土地与天空的比例。果然,像米勒几乎都让地平线延伸
很远,让土地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因为他的重点是土地上劳动的人;而像胡
梭等人天空的比例就占较多,因为有些人的重点在风景,在枫丹白露森林,而非农
业。
记得前一次来史博物馆欣赏画展的是民国初潘玉良的画作,也前後去看了两次
。而当初陪我共同品味画作的朋友,也断了音讯。时间悠悠,来来去去的人事,好
像没什麽剩下的,有的只是自己的坚持与执着。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211.21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