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onlong (葫芦提醉一回)
看板ChineseOpera
标题Re: [文摘] 王玉蓉:《四郎探母》中的公主和太后的 …
时间Mon May 30 16:28:22 2005
我订正一些错字,有的字,时代国粹讨论区上就是错的,想了一下暂时无法推测
本字为何,那就姑且存之吧。
演《四郎探母》要以情动人
──谈《四郎探母》中的公主与太后的表演
王玉蓉
当年,我到北京来拜王瑶卿先生为师,头一出戏学唱的就是《四
郎探母》。这出戏本是师父的拿手戏。他当初陪谭鑫培老先生唱这出
戏,成了他们有名的对儿戏。师父早年在宫中演戏,接触过不少旗人
贵妇,对他们的行动.坐卧,有过仔细的观察。我向师父学《四郎探
母》铁镜公主的时候,师父首先就告诫我:旗人规矩大,礼数多,梳
上旗头可不能来回晃,回身看东西的时候,头跟身子要一块儿转。,
这样才透着端庄、有身分。
公主出场唱四句〔西皮摇板〕:「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艳阳
天春光好百鸟声喧……」师父教的与一般唱的不大一样,「丹」字要
高,「艳阳天」不能太长,唱得乾净利落,「好」字耍腔,「百」短
促,「鸟」和「喧」放出去。这两句唱来有跳跃性,表现了她此时心
情上的轻松愉快,和她上场时轻盈的步法是一致的。唱完第三句「我
本当与驸马消遣游玩」,要从门外住房里看一下四郎。看的时候脑袋
不要单转,而要整身子转,成侧立。两只手都在前面,不背手,手也
不扶腮,只把手一抬,眼往四郎坐的地方(中间小座)斜瞟一下;头
侧一下,给观众看个侧脸。唱完末句「怎奈他终日里愁锁眉间」後,
进门。进门时不能低头,只把脚抬一下,走出门槛儿来。脚整抬,不
要欠脚。这几个动作做得要「帅」,要不失身分。旗装穿的是花盆底
鞋,走起来步於是很有讲究的,既不是小生步,也不是八字步。小生
步是亮靴底,旗装可不能亮靴底,而是大步走。公主走时腰是直的,
收腹,挺腰,脖子梗着,主要是腰上的劲儿,腰上没劲就走不好看。
夫妻见面之後,公主看出四郎有心事,要猜一猜他的心事。四句
「莫不是」,在唱腔上,与其它的〔西皮慢板〕的唱腔区别不大,但
是师父教时,要求特别注重唱时的情绪。尤其是那一句「莫不是怀抱
琵琶你就另向别弹」,结尾时加一个「哪」,急促地煞住,加以做出
不高兴的神情,就把公主埋怨的心情唱出来了。这才能引起四郎因为
委屈而哭,公主才又安慰他:「猜不着,你别哭哇!我跟你闹着玩儿
呢!」这里自-然地表现出夫妻之间的感情,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後
面,公主看到四郎是在思亲拭泪,心里有数了,接过孩子,打发丫鬟
下场,才叫四郎:「驸马,你这儿来。我这一猜,就猜着了。」然後
唱末一句「莫不是思骨肉意马心猿」,其中「骨肉」唱时拔高,突出
这是问题的中心。
这本是一出写情的戏,既表现骨肉情,又表现夫妻情,整个戏都
要抓住一个「情」字。唱出情来,才能感人。这一段戏的「四猜」既
包含着小夫妻之间平日相逗的情趣,又表现了公主想为驸马解愁的深
情,同时又还带有一点担心埋怨的意味,公主的感情是多面的、复杂
的,只有在这里把情铺垫足了,後面的盗令、回令才有可能。
公主盟誓唱〔快板〕,必须注意气口,注意偷气、换气,注意抑
扬顿挫。比如这里的「我若是走漏他的消息半点」一句中的「他」字
,耍个小腔,换气,然後再接「消息半点」;也可加上个「的」字,
要垫在「他」的小腔後换气处,然後在开始唱「消」字时,带着手再
份一口气。「屍不周全」四个字不能拉匀了唱,师父唱时;把「屍」
字拉长,「不」字是轻轻的,一出字就马上接「周」字。这样唱可以
有变化,有起伏,有感情,好听。
当公主听四郎说并非姓木名易时,又气又委屈:和他共同生活了
十五年,连真名实姓都没有,真是欺人太甚!「今儿个说了真名实姓
还则罢了,如若不然,奏知母後,哈哈!要你的脑袋!」这是真生气
,她是公主,是萧银宗的宠儿,又是北国武将家风,怎能容得下这样
的欺骗?一怒之下,根本就顾不上刚才起过誓。但十五年来,他们又
的的确确是恩爱夫妻,她十分爱自己的丈夫,因此下面这句「你害苦
了我了!」又是那麽的痛苦,她气哭了,这句念要带哭音,念完把脸
一扭,左腿往右腿上一搭。她这时的感情和心理状态,极其复杂和起
伏不平,这段表演有刚,表现她生气的一面;同时又还要有点柔,表
现她夫妻感情的一面,人物才不简单化。
四郎表家园这段戏,公主的感情也是一步步变化的。开头她把孩
子撒尿,尿完了,把旗袍抖一抖,又稍抬起身,把溅在旗袍上的尿擦
一擦,还回答四郎说:「还管住我孩子不撒尿吗?」这都是很生活的
,但她在赌气,并不很注意听他说,不爱搭理他,这个情绪要贯穿下
来。念的、做的都只能在过门中进行,千万不能影响人家的唱。直到
听说「佘太君」,情绪才开始转变。她知道佘太君这个人,而且非常
景仰她,驸马是她的儿子,这可不一般。於是,身子挪一下,慢慢转
向四郎,听得也就比较仔细了。越听越聚精会神,才可能在四郎唱出
「我本是杨」的时候,马上站起来,一伸手去捂他的嘴,要他别说下
去。然後示意到外面看看有人没有。出门後,公主只看上场门,看的
时候,背向观众,还要注意旗头不晃,脖子依然要梗着,身子往左稍
一摇,右脚一颠,右肩稍高一点;紧接着身子往右稍一摇,左脚一颠
,左肩稍高一点。动作是这个样子,可是做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想着你
是在察看有没有人。观众看见是你的背影,你心里如果没有,观众不
知道你在於什麽。背上有戏就是要心里有戏。
看完回到屋里再念:「杨什麽?」等听到「我本是杨四郎」一怔
,一下子就傻了,两眼发直,身子往後迟,不管四郎唱下去;直迟到
「九龙口」,楞在那里,四郎唱完那段,空一板,才「呀」了一声。
这「呀」字出口,还是不动,胡琴拉到过门的最後才动,向前走两步
,唱〔快板〕。这段〔快板〕,感情变化很大,「听他言吓得我浑身
是汗,十五载到今日才吐真言」,是说明她惊异的心情,这里既没有
敌视,又没有埋怨。紧接下去就是对文夫的关心。「原来是杨家将把
名姓改换,他思家乡想骨肉不得团圆。我这里走向前再把礼见……」
这里表现出公主对四郎的理解和敬仰,唱时必须要有感情,演员唱不
出感情,只唱出每个字的高低长短,是感动不了观众的。「思家乡」
三个平声字,一样的高上去,三个字三板,摆得匀匀的;「想骨肉」
三个仄声字,低下来,骨、肉两字都是「双的」(不是单音,而是每
个字耍小腔),唱的时候,要充满对丈夫的同情。
接下去就是四郎与公主「对口」〔快板〕了,这是最抓观众的地
方,可是很难唱。师父常说:「你把〔慢板〕、〔摇板〕唱好了,才
算好哪!」〔慢板〕有腔,把腔唱好,在一定的地方,观众就会叫好
。可是〔快板〕和〔摇板〕(〔摇板〕没有板)就全凭气口掌握得好
,快慢有变化,可是都要有尺寸,什麽地方使劲儿,什麽地方一带而
过,就要练。
到了「盗令」一场,太后的戏很重要。太后走步,与公主就不同
。公主走时腰是直的,腿也是直的;太后老了,要哈一点儿腰(只能
一点儿,过了就显得太老了),腿也稍微屈一点儿,仍是腰上的劲,
不过腿上要磕膝盖使劲,迈步要大一点,脚不能招高。太后就要走出
一国之主的气魄,可是还要注意「帅」。
太后「闷帘」唱一句〔导板〕後上场,师父教的是第二句走到中
间唱,然後走到下场门一边唱第三句,再走到上场门一边唱第四句,
再回到中间唱「叫番儿摆驾银安殿」。无论走,无论站,都是七分脸
朝外,既不能全向观众,又不能整个侧过身去,这样可以不太板,感
情又便於和观众交流。唱完转身入座,登宝座要上台阶。我们参观故
宫,宝座旁至少是三层台阶。没有扶手,又够不着桌子,就是自己走
上去。如果要表现她老了,腿脚不利索,招呼一下宫女过来,扶着上
去也行。走得要稳,要慢。坐下唱末一句「拆开兵书仔细观」,拿起
龙案上的书来翻开看时,公主上。
公主是来盗令箭的,可一上来还没有办法,不知道怎麽着才能盗
到手。请安是很吃功夫的,双腿一齐弯,腰是直的,慢慢蹲下去,就
像坐椅子一样,不能撅屁股,撅一点儿都不好看。一直蹲到屁股几乎
挨上脚跟,再起来,不能低头,仍然要直着腰。整个一出《探母》前
後有五个安,每个都要一丝不苟地请好。这里唱「把驾参」时请安,
请完安站在一旁。太后让她回去,她下殿,回头一看,摊一下右手,
表示还没有办法,唱「举目回头四下观。桌案现有金铍令箭(用手指
一下龙案上的令箭),不能够到手也枉然。低下头来心暗转」,这几
句要多用低音,这都是她把心里的话冲观众唱的。低头,只要略低一
下,是在想,无意中手一动,摸到了左手抱着的孩子,忽然有了主意
,用眼看一下孩子,接着唱「有一巧计在心间,阿哥身上掐一把」;
不用死气白赖地掐,这个娇孩子,只要一碰,他就得哭。
太后一听孩子哭,喊公主回来,问「孙儿啼哭为哪般?」公主答
:「母后!(唱)小奴才生得皮肉贱,他要母后令箭玩。母后就该将
他斩!」唱到「令箭玩」时,右手一指令箭,眼并不看,意思是:不
是我要,我不在乎这个令箭,是孩子想要。在殿外时她只说句「巧计
」,用手掐一下孩子,究竟是什麽计,没说,到这时才说出了令箭;
我演这戏时,唱到这里,台下总有反应。太后紧接在「斩」字後喊出
:「慢着!」可不能慢了。公主唱「将他斩」时,向前欺一步,一举
孩子。不能走到中间去,也不能把孩子举高了,否则就挡着太后做戏
了,有点意思就行了,这是做给太后看的。太后说出「慢着」,就收
回来。
公主把令箭哄到手,右手拿着,谢恩下殿,唱一句:「母后中了
我的巧机关哪!」把令箭往外一送,转身,把令箭往身後一背,缓步
下场。这里要注意演出身分来,令箭不能耍,动作要乾净利索。
太后下来,仍是三步,走到台口,唱末一句「福寿宫中乐安然」
,唱过「中」字,在胡琴过门中撤半步,侧身冲着自己的右前方,然
後唱完「乐安然」,向前走,一步,两步,三步,转身,面向下场门
,一直走下去。走得要稳,头上的挑,只能稍微有一点摆动,可不能
过火。公主有公主的身分,太后有太后的身分,可不能只为了讨观众
好,就不管不顾。
公主盗令回来,要和四郎「耍笑玩」,让他着一下急,这也是写
人物性格的地方。这位娇生惯养、处处顺心的公主,天真、幼稚,她
并不认为这是什麽大不了的问题,她认为四郎去探母是人之常情。这
和後面「回令」时听说太后竟要把驸马问斩感到出乎意料的情景是相
呼应的。
最後一场「回令」。四郎过关探母,已被发现,太后升殿,就为
处理这桩公案,因此用〔急急风〕〔五锣〕上场。步法要比「盗令」
上场时快些。步子虽快,但气魄仍旧,而且还要上那三层台阶。这一
段太后审问四郎节奏都是很快的、听到四郎说出自己是杨延辉,太后
一拍桌子:「……推出银安问斩刑!」然後略侧身坐在那里生气。
四郎问斩,国舅把公主请来,她从来没把问题看得多麽严重,想
着在母后面前求情,一求一个准。看到太后真发火了,她才感到问题
不那麽简单。但是她还想着太后疼她,母女之间总还有转变的余地,
因此地以笑嘻嘻的感情唱出「看在儿臣饶他身」,这是她在母后面前
撒娇,她想一撒娇母后就会饶了驸马,过去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没
想到母后还是「定斩不赦!」她急了,把四郎叫来一同哀告,也不成
,这就火了,和太后对顶起来。公主的感情一层层变化,必须通过唱
做表现出来,不能唱得一道汤,而要唱出思想变化。这里还有一层,
就是当公主唱「驸马犯罪理当斩」时,当初师父就要求两位国舅做出
听到一惊的表情。师父认为:台上什麽时候都得有表情,不能你唱的
时候我没表情,我唱的时候你没表情。国舅把公主请来就为的救驸马
,听到公主唱「理当斩」,他们怎能不惊啊,只有台上所有的演员都
在戏中,都在情理之中,都演出感情来,戏才好看。
太后不赦四郎,两位国舅出主意,让公主把孩子扔给太后,假装
自则来吓唬太后,公主照办了。孩子不能真扔,而是递到太后怀里;
宝剑是挂在大帐子上的,公主拔出来假装要抹脖子。抹脖子是假的,
但要把声势造起来。公主把剑往左一伸,喊一句「我可要死了」,这
边国舅说:「您可别死!」公主再把剑往右一横,喊一声「我可不活
着了」,那边国舅说:「您可不能死!」弄得一阵大乱,下不来台,
太后就在乱中一拍桌子:「嘿!赦了!」师父那会儿安排的场上就是
要乱;你也哭,我也喊,才能造成迫使太后准情的声势。然後太后一
拍桌子,全镇住了。师父说:「拍这一下桌子很要紧,要不然没个交
代。」
四郎被赦後,谢公主请三个安,每请一个安往前一步,公主退一
步,接一个安。接着公主给四郎赔礼,请两个安,都是单腿一屈,右
手按膝头,(左手抱着孩子呢)。最後太后吩咐四郎去把守北天门,
公主只说一句:「你可好好的当差啊!」有人演的还有什麽「可别忘
了回令」之类逗哏的话,诚然,插科打诨、抓哏逗笑是我们京剧常有
的手法,但是那也要看具体人物和环境。宫殿那儿是严肃的地方,这
样就有点不合适了。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9.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