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singpen (丹心何惧鬼森森)
看板ChineseOpera
标题[文摘] 尚长荣的故事(17-28) ◎陈云发
时间Sun May 29 16:45:57 2005
第十七章 初次来到上海
清晨,南京路上的有轨电车行驶时打出的"当当当当"的清脆的铃声从远处传
过来,将睡梦中的尚长荣搅醒。他刚刚揉开惺松的睡眼,又被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
三轮车的铃声和黄包车夫的吆喝声所汇成的大"合奏"弄得心烦意乱。对面床上的
二哥长麟此时正睡得香甜,尚长荣便十分妒忌地赤着脚走过去把长麟摇醒,说:
"二哥,起床吧,咱们出去转转。"尚长麟伸了个懒腰,不耐烦地说:"睡你
的去吧,这?早起来干什??"
尚长荣忙说:"这大上海怎?总让我兴奋,睡不着!"
尚长荣拉过衣服穿好,然後到洗脸间去洗了把脸,再走下楼去。饭店的一位跑
堂师傅赶快过来说:"小同志,侬介早起来了?上啥地方去?"
尚长荣说:"这儿挺嘈杂,睡不着,我想出去遛遛。"
跑堂师傅说:"哎,阿拉迪格一品香饭店,位置在上海最中心的地方,哪能不
热闹?"他见尚长荣愣在那里,忙又补了一句:"侬习惯了就会好的。"
这一句虽然也是上海话,尚长荣却听懂了,他点点头说:"我还是挺喜欢这地
方的。"
说完,尚长荣依旧往外走。
这是1951年5 月的一天,尚长荣刚刚随父亲的剧团,初次来到中国的第一大都
市上海。
对於这座刚刚从"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中挣脱出来,回到人民手中
不久,又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尚长荣对它依然是陌生的,一切都感到是那?
的新鲜。他们一家是坐火车到达上海的,在北站下了车,便见到了一个与北京截然
不同的景观:北京的三轮车後面很窄,只能坐一位客人;而上海的三轮车後座宽敞,
至少可以坐两位客人。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上海街头人们的穿着五花八门,有穿
长衫的,有穿中山装的,有穿新式列宁装制服的,有穿黄军装的,有穿对襟布衫的,
还有穿西装不戴领带的,还有西装革履的。女性则以穿旗袍和裙子的较多。不论是
穿洋装还是中山装、长衫的男女裤缝一律挺直,前面的棱角像刀刃似的。这说明,
上海人穿衣服讲究多了。
尚长荣随父母下榻的一品香饭店,是上海有一定名气的旅店,条件比较好,除
了房间比较乾净之外,还配备有卫生间、弹簧床、纱窗、地毯等,房间里还有台式
电扇,这在当时已算是豪华的奢侈品了。这里离有名的西藏路、南京路都很近。入
夜,在繁华的南京路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犹如一颗颗闪光的珍珠,将南京路装扮
得如天上的银河。街上拥满了人潮人流,马路两边,站满了叫卖食品和小百货的摊
贩。尚长荣那天刚到上海後,就不顾天气炎热,拉着一位师哥偷偷地逛了一圈南京
路。他们先到位於西藏路口的大新公司(後来改?中百一店),看到里面的商品多
得数也数不清。出来後往南,在基督教礼拜堂前的一条小马路上吃了两碗鸡鸭血汤,
觉得有滋有味,从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一点也没有生身在异乡的感觉。
第十八章 跟着父亲登台演出
不过,上海的早晨却又是另一种景象。当这座城市刚刚从晨曦中醒来的时候,
作为它身上流动的动脉,马路上的种种车辆便开始忙碌地行驶起来。大街上,行人
虽然稀少,但每个人的脚步却都是匆匆忙忙的。尚长荣从"一品香"出来後,发现
街角有一个专门烘烤大饼和煎油条的小摊头,摊主30多岁,身上围着一块油腻腻的
士林蓝布,正在将一碟切得很细的葱花往大饼上撒;他的女人则将两根小竹棍当筷
子使用,正在一只滚烫的油锅里煎着油条。那大饼烘烤时散发出来的葱香味和油条
的油香,一阵一阵直扑过来,引诱着尚长荣的食欲。他从口袋里掏出父亲给的零用
钱中的贰仟元(旧币),买了一只葱油大饼和一根油条就吃起来,口中还说:"不
用找零了。"咬了一口大饼,一股香气沁入脾胃。
尚剧团此次南下,是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作?期40天的巡演。尚小云也想乘
此机会能让尚长春、尚长麟在上海的舞台上亮相和经受锻炼。行前,他对两个儿子
说:
"上海的舞台与北京不一样。上海的观?很懂戏,也很会挑戏里的毛病。北京
唱红了的人,在上海不一定能走红,只有上海舞台唱红了的人,才算真正走红。所
以,你们演出时,要特别精心,千万不能麻痹大意。"
尚小云第一次进上海,是在1917年,在天蟾舞台献演。此後,尚小云多次南下
演出,在上海的菊坛颇有声望。但自1930年以後,尚小云有整整20年没能到上海演
出。所以,此次尚小云剧团莅沪,颇?舆论所重视。尚剧团的阵容也十分齐整,班
底既有北京尚剧团,还有天蟾舞台的演员,包括马世啸、肖德寅、赵德钰、艾世菊
等。
天蟾舞台在当时的上海,也算是最有名气的舞台之一了。它坐落在那条解放前
被称?四马路的福州路上,附近还有一条很着名的弄堂叫会乐里,过去是妓院集中
的场所,乌烟瘴气,共产党来後,妓院便全部被取缔了。天蟾舞台的场子大,不仅
有二楼包厢,还有三层楼散座,整个场子可容3300人观看。
尚剧团此次经报刊一渲染,真可以说是未演先红,头十场票子竟一下子全部卖
光,以至於後来正式演出时,剧场不得不天天拉铁门。?了使两个儿子能顺利登场,
每当长春、长麟演出时,尚小云都要亲临把场。长春、长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
艺术上又日渐长进,演出自然引起了轰动,立刻在上海滩走红了。报纸上发表了许
多赞誉的文章,沪上名家周信芳、俞振飞等也先後应邀观看。
尚长荣也跟着父亲登台演出。那天他一进剧场,就被这个场子的气派震慑了,
临出场时,尚小云不断给他鼓励。
尚长荣先演了一出《御果园》,後来又同郑万年合演了一出《遇皇后》。这是
一出很重唱功的戏。他一开口的〔西皮导板〕:"宋王爷坐江山人称有道",奶劲
十足,颇有韵味;随後又转〔原板〕:"汉萧何造律法笔尖如刀。我岂肯袖手旁观
装聋不晓,枉受了宋王爷的爵禄官高。"越唱越有激情,博得了全场的掌声。
第十九章 拜师仪式在丰泽园隆重举行
就在尚长荣演唱时,观众席上正坐着一位大行家,他看好这个尚门後代,认?
尚长荣非常有前途。这位行家便是当时有名的芙蓉草。
那晚,芙蓉草一看完尚长荣的演出,就到後台见尚小云,对他说:"大哥,我
看您的小老儿不错呵!"
尚小云谦和地说:"长荣还嫩着哪!"
"不,不,我看长荣这孩子在台上挺有章法的,上了台就够稳得住,真不错。"
"刚学了两出戏,还轮不着您夸奖呢!"
可是芙蓉草却一本正经地说:
"大哥,长荣侄儿这花脸行当,我看能出道。您给他拜的谁呀?"
"刚刚在青岛拜了富瑞。"
"富瑞兄当然好,不过,光一个师傅恐怕还不够,小弟想再给他推荐一个,不
知长荣还拜不拜?"
"拜呀,---不知您荐的谁?"
"黄金大戏院的李克昌不是挺好的吗?"
尚小云一拍大腿,说:"哎哟,您不说,我倒想不到这一层呢!---就不知
道李先生肯不肯收?"
芙蓉草道:"您的孩子他还不收?再说,他也看了长荣的戏,挺喜欢这孩子。"
事情就这样很快定下来了,尚家与介绍人芙蓉草商定,拜师仪式定在国际饭店
二楼的丰泽园隆重举行。
李克昌,字臻祥,号清溪馆主,河北玉田人,是当时上海有名的花脸表演艺术
家。他早年在天津求学时,成?京剧票友,因嗓音条件好,又会很多戏,遂於1924
年正式下海,随李兰亭、张曼君赴东北演出。1925年到沪後被黄金戏院聘?基本演
员,他的《刺王僚》,在当时首屈一指,《白良关》、《草桥关》、《五台山》、
《探阴山》、《打龙袍》、《丁甲山》等都非常精彩。
这天上午11时,尚长荣在父母的带领下,坐车到了位於南京路的国际饭店。他
们坐电梯到了丰泽园楼厅,只见里面已经有许多宾客在候着,芙蓉草迎上前去,对
尚小云说:
"尚先生,公子今天显得越发精神了。"
原来,尚长荣今天专门穿了一件母亲刚从大新公司买来的紫红色格子短袖衬衫,
下身是漂白色的西装背带短裤,脚下蹬一双?亮的黑色牛皮鞋,留着当时上海滩时
行的小平头,一脸的天真憨厚,睁着大眼睛,特别讨人喜欢。李克昌也来了,他当
时50多岁,穿一套格子纺的对襟衫裤,脚下是一双黑色牛皮鞋,推着平顶头,结实
的身材,下巴刮得透亮,手里执着一把纸摺扇,一见尚小云便拱手说:
"绮霞兄,您办事真认真哪,搞这?大的场面,叫小弟不好意思。"
"李先生,我把孩子交给您了,今後就听您的教训。长荣将来要是成了材,一
辈子也不会忘记恩师。"
第二十章 他准时来到"一品香"教尚长荣学戏
芙蓉草过来与他们两人紧紧握了手,说:"现在都解放了,别拘什麽礼节,我
看就开始吧!"这时,尚长荣发现,这次拜师与青岛时不一样,厅堂上没有供祖师
爷神像,也没摆放香案,仅仅准备了两桌席面。看来,上海人办事随和、实际多了。
客人们都赶快站好,芙蓉草既是介绍人,又是司仪,他清清嗓子说:"今天是
尚先生的三公子长荣拜师,也是名净李克昌先生正式收徒。尚先生?答谢李克昌先
生,诚邀我们大家参加。这?隆重的聚会,使每一位来宾都感到荣光之至。让我们
向尚先生、李先生表示诚挚的敬谢。"他的话立刻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芙蓉草又把尚长荣拉在身旁,说:"长荣是尚先生的三公子,这孩子天分高,
有股子嘎劲,肯吃苦,是咱梨园界的好後代。所以,我愿?他拜师举荐。"又是一
阵热烈的掌声。
尚小云赶快对儿子说:"长荣,给长辈们道声谢。"尚长荣向来宾们行了个90
度的鞠躬礼。
芙蓉草对李克昌说:"克昌,这样的徒弟你收不收?"李克昌满脸笑容地说:
"收,收。"芙蓉草赶快说:"兄弟,你坐到太师椅上去,长荣要正式拜师了。"
李克昌忙说:"哎呀,行什?大礼?都新社会了!"尚小云拉着李克昌的手,将他
推上太师椅坐下,说:"新社会了,更要尊敬师长,这拜师礼可简化不得。"
芙蓉草拉过尚长荣,将他推到李克昌跟前,说:"长荣,拜吧!"尚长荣上前
喊了声"老师",便跪下身去,磕了三个头。李克昌赶快站起,转对尚小云说:
"尚先生,这礼也太重了。"
接着,师徒俩又互赠了礼品。尚小云夫妇热情地邀请来宾们入席。他们带着长
荣,先向李克昌敬了三杯酒,又向每一位客人敬了酒,大家尽欢而散。
李克昌?自己能收到这?好的一位学生而兴奋异常。第二天上午,他准时来到
"一品香"教尚长荣学戏,头一个剧目是《刺王僚》。
此戏讲的是春秋时吴国王族姬光?了谋夺王位,设计请吴王姬僚来家中赴宴。
事先,姬光用重金聘刺客专诸假扮厨役,将一柄锋利的短剑暗藏於鱼肚中。姬僚来
後,专诸端出一盆大鱼来到席上,突然从鱼肚中抽出短剑,将姬僚刺死,他自己也
自杀,姬光遂谋得王位。
李克昌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他先像读书人讲故事般地把刺杀王僚的事件绘形
绘色地讲述一遍,让尚长荣听得入了迷,然後再分析姬僚的性格。他对尚长荣说,
姬僚在赴宴前对姬光的阴谋不是没有想到,因?那时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列国纷
争,?君的事非常平常。姬僚在前夜还做了个梦,梦见一条鱼儿在水上行走,"口
吐寒光射我的双眸","冷气吹得我难经受"。但是,他又是个重兄弟感情的人,
怎?也怀疑不到自己兄弟姬光?谋夺王位,早已准备好一场阴谋。他呀,还傻乎乎
地想在赴宴时让兄弟去解梦,终於让姬光阴谋得逞。所以,在演这几个人物时,不
能简单化,不能太外露。
第二十一章 他热爱这座众说纷纭的城市
在教唱腔时,李克昌帮他一句一句地练。
李克昌十分注重湖广音的运用,嘴里非常讲究,"尖团"四声很规范,他要求
尚长荣每个字都能咬出来,真正做到字正腔圆,不允许有一句"大舌头"。李克昌
深知小孩子学戏,基本上处於摹仿阶段,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要抓巩固。
在演唱咬字上,小孩也难有大人演员那样的责任心,不可能每次都非常讲究,因此,
他对尚长荣就始终抓一个字:准。头一天学了,第二天检查,一个字一个字地扣,
往往一句唱词一反复就是十遍八遍,只要有一个字唱不准,他马上就逼着尚长荣重
新从头来过不可。
尚长荣对李克昌的师恩深有感触,他成年後回忆起这段经历,总是说:"李老
师给我练的'幼功'非常重要,非常有用。他真正是严师、名师,给我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李老师通过严格要求的科学方法,训练时把我的不足方面都弥补了。我所
以现在嗓子经唱,少年时代的老师给练的'幼功'是最根本的本钱。"
在上海的这段日子,是尚长荣少年时代比较快乐的日子之一,他热爱这座?说
纷纭的城市,最能引起他兴趣的,是坐落在爱多亚路上的大世界。那真是一个花花
世界,一进门就有好多面形状各不相同的凹凸大镜子--人们都称之?哈哈镜,一
会儿把人变胖,一会儿把人变瘦,一会儿又把人变得扁扁的,一会儿又让人变得圆
圆的。总之,一到哈哈镜前,人人都变得不是自己了。大世界里玩的地方很多,有
听戏的地方,有看杂耍的地方,有听评弹的书场,还有打康乐球玩纸牌的场所,外
地人买张票进去,可以玩一整天都不用出来。他还在露天舞台看过京剧演出,是来
自一家不知名的戏班,演的是《遇皇后》,那包公一上场就唱砸了,他看了直摇头,
下面还有喝倒彩的。他突然想到了自己,那天在天蟾舞台,幸好父亲把场,自己不
紧张,才闯过了头一关。
他在大世界玩了两个钟头,才走出来,想回"一品香"去。他本应沿西藏路往
北走,结果却从爱多亚路一直往东走。走了一会儿,他觉得有点不对劲,便赶快向
一位在路边正伸着一只脚让人擦皮鞋、穿着很洋派的戴墨镜男子问路:"请问同志,
到大新公司方向往哪儿走?""侬问讯要先付辛苦铜钿格。"
尚长荣听不懂陌生男子的上海话,便赶快说:"不,不,我不是去'东店',
是去大新公司。"
擦皮鞋的小贩也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他刚想告诉尚长荣怎?走,陌生男子却
威胁他:"侬少管闲事,当心吃生活,我勿拨铜钿。"
擦鞋孩子不敢响了,尚长荣也听不懂陌生男子的话,他还以?是上海人不习惯
称同志,要称呼"先生",便对陌生男子说:"先生,您说我往哪儿走比较近?"
陌生男子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用手往外滩方向一指:"喏,侬往前一直走,就
到啦!"
第二十二章 你们知道刚才那个胖老头是谁
尚长荣道过谢,加快脚步,竟一直奔到外滩,只见一条大江横亘在前头。他望
着江中的景色,只见来来往往的许多船只在行驶着。
饱览了一阵黄浦江畔的风光之後,他突然想起来,父亲今天还要带他和两位哥
哥去拜访一位朋友。这时,前面走来一位挂着胸章、打绑腿布的解放军战士,他赶
快问:"同志,到大新公司怎?走?""小同志,你一个外地人怎?能在这里瞎闯?
大新公司离这儿远得很,得坐车去。""有没有马车?""马车有,可是得上新闸
路桥去坐,不过到不了大新公司,而是把你送到北郊去了。你坐黄包车吧,他们路
熟,方便。"那位解放军很热心,帮他拦下一辆黄包车,扶尚长荣坐上去,然後关
照拉车的几句。
尚长荣这才找到一品香旅馆,他刚走进门,家里人正穿戴整齐等着出门,尚长
荣带着歉意说:"我被一个上海人指错了路,到外滩转了一圈。"他的两位哥哥说
:"你不知道有的上海人会欺生吗?"
正在这时,尚小云从楼上下来了,尚长荣问:"爸爸,我们去拜访的是什麽
呵?"尚小云说:"也算是我一个故旧吧,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门口的汽车早在那里等候了,他们上车後,转了几个弯,汽车便驶到了金陵路
黄金大戏院对面的钧培里,在一座气度不凡的公馆前停下来。进了铁门,大家都下
了车,一位穿短衫的瘦老头迎上来,对尚小云说:"尚先生,黄先生听说您到了上
海,几次想到尊寓造访,可是又觉得不合适。今天您屈驾光临,他别提多高兴?。"
尚小云忙道:"不敢当,黄先生客气了,论理,该是我先来拜访才对。"
他们一边说,一边往里边走。刚进门厅,尚长荣就见从屋里走出一位中等身材、
长相精明的胖胖的老头,用嘶哑的嗓音抱拳对尚小云说:"尚先生,未及远迎,失
敬了!"尚小云忙说:"黄先生身体很好,气色不错。"胖老头一脸愧色,说:
"黄某早年对梨园界朋友有得罪之处,如今行将就木,悔不可追。"
胖老头请尚小云父子坐下,佣人送上茶盅,尚小云将三个儿子一一向胖老头作
了介绍,胖老头很高兴,说:"尚先生的三个公子都是会有出息的,将来一定能?
社会贡献力量。"尚小云道:"黄先生早年对梨园界也是有贡献、做过不少好事的。"
"哦,尚先生,我记得您是民国六年一月来上海丹桂第一台演出的吧,那时我
看你的戏,就晓得你能红。"尚小云道:"都过去几十年了,黄先生记性真好。"
胖老头说:"现在政府重视梨园界。政府对我也很关心,还派人来指导我学习。"
接着,他们又谈了些生活琐事,胖老头还请他们每人喝了一碗放了冰块的绿豆
汤,临分手时,又殷勤地送到大门口,显得十分谦恭而有礼貌。
在回住所的路上,尚小云在汽车里问尚氏三昆仲:"你们知道刚才那个胖老头
是谁?"长春、长麟都说没见过,少年尚长荣就更不知道是谁了。尚小云对他们说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黄金荣,84岁了,已经蒙人民政府宽大,现在赋闲在家。"
第二十三章 对这种吃法感到新鲜
1951年8 月的一个炎热的中午,苏州观前街临顿路口"陆稿荐"里临窗的一间
二楼雅座内,几位操北京口音的客人对刚刚端上来的一盆鲜蹦活跳的河虾,一个个
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动筷子才好。
面朝东墙的一位中年人,从散发着白酒香味的盆中夹起一只不大不小的河虾,
他用手掐去虾头,剥去鳞甲,将虾放进存有酱油、麻油、白糖、米醋和生姜末作料
的盆中蘸了一下,便放进嘴里大嚼起来。他一边吃,一边对那几位看着他"表演"
的北方客人,用带着浓重苏州腔"国语"热情地说:
"尚先生,这种虾叫'羌(炝)虾',我们苏州人念起'炝'字来,不是你们
北京人的念法,叫'羌'。这'羌虾'是最最鲜美的东西,在北方肯定吃不到的。
来来来,请你们尝尝江南特色。"
不用说,这位被称?"尚老板"的人就是尚小云,他是今天一大早带着夫人和
三位公子长春、长麟、长荣刚从上海来到苏州的。
原来,尚剧团这次在上海演出,因精湛的艺术震动了沪上,报上发表了不少赞
扬的文章,戏迷也都以自己能看到尚小云的戏?荣,沪上许多戏院老板也纷纷与尚
剧团接洽,希望能有机会接待尚剧团去演出。在交朋友中间,尚小云有幸结识了皇
後大戏院的经理张敬寿先生。张敬寿曾是金少山的好朋友,当年"金霸王"在上海
走红,张敬寿也是出了力的;後来金少山病故,张敬寿不仅唁电慰问其家属,而且
在经济上也有所帮助,当时梅兰芳先生在上海?金少山办後事唱"义务戏",张敬
寿的太太也亲自登台。因此,当张敬寿结识了尚小云後,他们两人便一见如故,立
刻成?莫逆之交。张敬寿诚挚地邀约尚小云携家眷于演出之暇赴苏州游览,尚小云
慨然应允。上海的戏一演完,便如约而来。
张敬寿在做生意时赚了些钱,他在苏州有公馆,房子是西欧风格的别墅式花园
洋房,精巧而静谧,正合尚小云的心意。张敬寿将尚家安顿好以後,立刻安排中午
在"陆稿荐"接风洗尘。
当时,张敬寿见尚家的人都对吃生"炝虾"犹犹豫豫,便先示范了一番,然後
便给各人拣了一只放在他们面前的碟子里,说:"吃这种东西不能太文雅,来来来,
用手剥。"他特地挑了一只稍大的、长着又坚又硬黑色甲壳的虾给尚长荣,说:
"三侄儿,这只虾好肥,可别让它跑了。"
尚长荣对这种吃法感到新鲜,也觉得挺"残酷",正想着吃还是不吃时,没想
到这小东西却自己跳起来,一下子窜到桌子中央。他赶快把这只想逃命的虾一把抓
住,便也来了个"大卸八块",掐去头部的锯齿形触角和几根长须,剥去鳞甲,放
在作料中蘸浸透,觉得味道特别好。尤其是那种咸中有甜、咸中带酸、酸咸辣各味
中还夹着一股子酒的醇香,这种调配出来的滋味,他在北京可是从来没有吃过的。
第一只虾吃完後,他便从碟子里又抓出了一只。
第二十四章 倒把尚家的人逗笑了
张敬寿对尚小云说:"尚先生,这虾可是有好几种吃法哩!"
尚小云此时也习惯了,便兴致勃勃地问:"过去我在上海吃过油爆的。"
"对,对,河虾油爆是很好吃的,脆、香。可它还可以白水煮,那汤水就鲜了。
再一个是剥了鳞甲做虾仁,清炒虾仁是名菜,还有虾仁豆腐,也很好吃。虾肉捣碎
了可以做虾粉圆子,油里一炸,香甜鲜脆,但又不发腻。这些都是我们苏州本帮菜
肴的特色。当然上海老城隍庙的本帮老饭店也基本和苏州帮的菜肴大同小异。"
听着张敬寿滔滔不绝的介绍,尚小云也笑了,说:"看样子,南方人很会吃呵!"
王蕊芳补充了一句,说:"北方菜有北方菜的特色,只是这河鲜是不及南方的,
两地?的东西不一样,没法比。"
尚小云说:"还有一条,南方人脑子灵活,会想办法吃得丰盛。"
张敬寿道:"北方人做的烤鸭味道也不错。不过,这些吃的花头经,都是文人
想出来的,我们苏州城里出了个唐伯虎,他不知创造了多少种菜名。据说,这'炝
虾'的吃法,是他将秋香弄到手以後,在家里摆第一顿接风酒时想出来的。秋香在
华相爷家什?好东西没吃过?他唐伯虎要'花牢'秋香,一般的山珍海味秋香才不
稀罕呢!可是这头顿饭又影响到唐府给秋香的印象好坏,於是,聪明的唐伯虎就别
出心裁地创造了'炝虾'的吃法,这是真正的虾的原汁原味,据说秋香是边吃边赞
赏。还有一个好处是,唐伯虎在席面上不断帮秋香剥虾壳,他剥一只,秋香就吃一
只,这秋香就认?唐伯虎很殷勤,对他也?生了很好的印象。所以这顿饭一吃,秋
香更觉得唐伯虎会体贴人,两个人的感情就更加深了。"
这一段显然胡诌的话,倒把尚家的人逗笑了。尚小云说:"今天咱们能吃到这
天下第一鲜,全亏了唐伯虎先生的聪明才智。"
尚长荣说:"这唐伯虎这?会吃,他家的钱一定很多吧?"
张敬寿道:"他会画画,他的画又值钱,只要把画卖了,就来钱了,要不,他
怎?能讨九房太太?"
尚小云说:"唐伯虎的画确实好,尤其是仕女画,那生风的衣袖,前辈艺人按
他的画创造了水袖。这次,我花重金购得了他的几幅画,放在上海了,改日请张经
理鉴赏。"
"我就冲着苏州地方好,才在这里买房子的。---尚先生,你想不想在南方
也安个家呀?"
一句话勾起了尚小云的心事,说:"我早就想在南方安个家了。这样,将来上
江、浙演出,生活上也方便一些。张先生,请你帮我留心一下,有合适的房子,替
我寻一所。""闲话一句,这事包在我张敬寿身上好了。"
张敬寿盛宴上的"炝虾",给尚家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胡诌的唐伯虎、秋
香的故事也很有趣,增添了酒兴。
第二十五章 游览了苏州的名胜古迹
随後的几天中,尚长荣跟着父亲游览了苏州的名胜古迹其中有虎丘、狮子林、
西园、留园、拙政园等。他觉得,这些江南园林很像北京的恭王府、紫竹院和颐和
园,但比北京的园林更加珍奇精巧,尤其是拙政园、狮子林这些园林,园中套园的
构思分外奇巧,看似"园穷水尽",突然在围墙中出现一座小门,穿越门洞,便是
"景美花明又一园"。各个园林也不尽相同,"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以山、塔和
吴王试剑石吸引人。拙政园以水取胜,体现明代建园初"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
面势"的宗旨,水面有聚有分,回廊起伏曲折。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则以假山取胜,
山石伏如狮兽,情态各异,洞壑宛转,如入迷津。西园有戒幢律寺,五百罗汉造像
栩栩如生,木雕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更是令人对古代技艺肃然起敬。网狮园则在九亩
地的"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构建上抓住精、奇、巧、幽四个字,使景物迂回曲折、
参差错落,给人以趣味无穷的感觉。在参观时,尚小云还不时给孩子们讲解园林艺
术,并说:"我们戏曲与园林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京、昆中的唱词,很
多都是描述园林美景的,而且几乎都能从苏州园林中找到根据。像'晓莺啼月画楼
前,绣被余温尚恋眠'(《碧玉簪》)、'原来?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
颓垣。……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牡丹亭》)等等,你们今天看了这江南园林,就能真正体会和懂得唱词中描
述的很美妙的意境了。"
尚家人玩了苏州後,又西上镇江、扬州。与沪、苏两地相比,一江之隔的扬州
简直是第二个苏州。对於扬州,尚长荣并不陌生,他小就从外婆、母亲那儿听到过
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故事。他们全家在扬州游了瘦西湖,在二十四桥的遗迹尚
长荣学着背诵了唐人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但他怎?也想不通这?一小块地方能建得了二十四座石
桥。他们在扬州还瞻仰了文昌阁、四望亭,游了大明寺、观音山,逛了个园、何园、
约园。在瘦西湖,他觉得这个湖比想象的还要小,又狭又长,俗话说:"湖没有边,
江没有沿。"这扬州人也太会说话了,把一条长水沟,说成是可与杭州西湖媲美的
"湖",吸引外地人去玩,实在聪明至极。在扬州,他们还游了运河,领略了苏北
水乡的娇美风光。在城里的条石长街上,看到了遍布全城、有的地方家家相连的剃
头店。这是扬州人中"三把刀"之一(另两把"刀"是切菜刀、扡脚刀)。天气实
在热,整个扬州宛如一只大火炉。那时,扬州的理发店都没有电风扇,他们便发明
了"土电扇",头顶上装上用白布搁着类似风车的扇翼,让一个小徒弟在旁边不停
地拉,便能扇起风来--在当时的扬州,也够得上是一"景"。
接下来,全家又来到了当时被誉?"火炉"的南京。
这是尚小云一年之内第二次来到南京。他的目的是想在南方建一个家。经过当
地文艺界朋友的介绍,尚小云全家住进了原国民党兵团司令邱清泉的别墅。
第二十六章 一个新的京剧团在南京诞生了
这座别墅墅幢花园洋房,共两层,构造精巧,坐落在马路街复成新村,占地
面积挺大。尚小云当时还被聘担任着南京市戏曲改进委员会副主任。尚小云所以要
找一所这麽究的大房子,一方面是?了工作方便些,另一个原因是要给二儿子尚
长麟举办婚礼,新娘子就是尚长荣小时候在天津住过的吉安别墅主人家的小姐。正
当尚小云给尚长麟在六华春饭庄热热闹闹地办罢喜宴、替儿子把媳妇娶进门的时候,
尚剧团却发生了一次风波。
有一天,尚长荣从外面回到家中,尚长荣上前喊了一声:"爸!"尚小云没有
应答,却像满腹心事地说:"长荣,你长大了也马上飞出去吗?"尚长荣被问得丈
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问:"爸,我大哥、二哥要出门去吗?"尚小云仍然生着闷气,
对尚长荣说:"你们年轻人哪,不知道天高地厚。这戏饭是很难吃的,我是什?都
经历过的呵!"
尚长荣依旧听得没头没脑。後来,他才从母亲那里得知:原来这次尚剧团在上
海走红,长春、长麟他们在台上很亮,行家们都说两兄弟可以自成一家。於是,长
春、长麟的一些搭档私下里就对他们建议,能否自立门户,以两兄弟招子,这样,
也省得老是生活在父亲的影响之下。他们经过商量,要求尚小云能将尚剧团一分为
二,分成大团、小团,让老爷子管大团,两兄弟搞小团。这样,长春、长麟便提出
了正式"分?"组团的想法。
1951年秋天,一个新的京剧团在南京诞生了,由长春、长麟领衔,定名?新宁
京剧团。人员也重新经过了组合,主要吸收了尚剧团的一批年轻人,一时也颇有生
气。新宁京剧团经济上、艺术上完全独立,与父亲的尚小云剧团真正实现了"分灶"
在长春、长麟组建新团期间,有一次尚小云在饭桌上动感情地说:"长春、长
麟,你们都已结婚成家,应该独立门户过日子了。做父母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
有出息的。但是,有一句话想告诉你们。"
尚长春忙站起来说:"爸,您有什?嘱咐的话,我们听着呢。"
尚小云的嗓子有点嘶哑,他说:"长荣也快长大了,这话他也应该听着。你们
弟兄俩在台上逐渐成熟了,但是翅膀还不硬,你们哪儿都能去演,就是不要去上海
演,起码暂时不要去。将来,等你们功成名就了,再去就不怕了。"
说到这里,尚小云的眼睛湿润起来,那是一位慈父的心在震荡,在期待,在倾
注无限的爱!
尚小云为养长春、长麟,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尚小云不仅?尚长春
办起荣春社,还让他拜"小达子"(李桂春)学《薛礼叹月》(《独木关》)。尚
长春兼擅杨派(杨小楼)、尚派(尚和玉),长靠、短打样样兼能,十分博学,甚
?前辈戏剧家马少波所器重。马少波一直想将尚长春调北京发展,可惜未成。尚长
麟思想进步,是尚家的"布尔什维克",他很好地继承了尚派旦角艺术,颇具有尚
派艺术的神韵。他还能演梅派、程派、荀派、筱(小翠花)派的一些剧目。尚长麟
在1952年加入了山东省京剧院。
第二十七章 尚剧团很快便起程南下
1951年秋天,尚小云重新组织了"尚小云京剧团",再披"战袍",外出巡演。
他似乎对尚长荣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因此,便正式让尚长荣进了尚团,一面让
他学戏,一面随同演出,锻炼舞台经验。
为增强尚剧团的实力,尚小云又邀请了老搭档小翠花加入尚剧团。
天气渐渐地凉起来,虽然朝鲜战场正炮火连天,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如火
如荼,但国家的和平建设也正逐步走上轨道。北京的社会秩序分外安定,艺术家们
精神面貌都很好,都想努力多?国家服务。
踏着大街上行道树纷纷的落叶,披着深秋的薄霜,小翠花来到旧刑部大街的尚
家。一进门,他就看到了正穿着练功服在踢腿蹬足练功的尚长荣,动作完成得很漂
亮,小翠花鼓起掌来,并喝彩说:"好小子,有出息!"
尚长荣一见,赶快停止了练功,奔过来见礼,喊:"于三叔,您见笑了。"
尚小云见小翠花到来,脸上顿时漾着笑,从屋子里奔出来说:"三弟,你来得
好快哇!"
"大哥召唤,我焉敢有违?"小翠花学着戏里的腔调来了这?一句。他将随带
来的一网袋苹果扔给尚长荣,说:"这是香山那边刚摘下树的鲜果子,你尝尝。"
尚长荣忙道谢:"谢谢于三叔!"
尚小云道:"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您还这?宠着,让他吃零食。"他又对尚
长荣说:"好好练,我跟你于三叔有事儿谈,别光顾了吃,耽误了练功。"说罢,
拉了小翠花进了里屋。
尚长荣从网袋里拿出一只又红又大的苹果来,放在鼻子上闻了闻,想起父亲的
话,便又将它放入了网袋。他想,其实爸爸不说,他也不会光吃不练功的。唉,有
什麽办法呢,在大人面前,小孩子总是永远长不大。
尚剧团很快便起程南下,到达的第一站是江苏的徐州。这是一座古城,也是中
国历代征战频繁的古战场之一。就在三年前,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的
军队还在这里进行了一次战略大决战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淮海战役。战争对徐州
的破坏是严重的,解放的时间还不长,国家正处在经济恢复时期,此时,徐州的城
内仍显得萧条,街道上不时可见断垣残壁。老百姓还不很富裕,穿着都比较朴素,
还有进城讨饭的农民。城内几乎没有大商场,尽是一些小铺子,做小买卖的摊贩到
处都是。那天尚长荣他们刚下火车,就见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头挑着担子卖炒花生。
看上去,那老头有60多岁年纪,旁边还带着一个穿得很破的小女孩。那女孩大约是
饿了,从箩担里抓了一把花生就要吃,却被老头一巴掌打哭了。尚长荣看着不忍,
便从口袋里掏一大把钱扔给老头,说:"称三斤花生吧。"
老头赶快做生意,足足给尚长荣装了一口袋,还说没称满。尚长荣说:"算了,
算了,我不要了。"
第二十八章 受到难以忘怀的教育和启迪
老头收了钱,把那袋花生交给尚长荣,尚长荣却转扔给小女孩,说:"小妹妹,
这是我买给你吃的!""这怎麽可以呢?"老头说。"这跟你没关系,我愿意的。"
老头忙说:"您真是好心人。我家里分到田了,明年的日子就好了,用不着出
来做小生意了。""她爸、妈呢?""我就是她爸呀!"老头见尚长荣一脸疑惑,
赶快说:"我今年才40岁,您别见我老了,这是穷的!"
尚长荣惊讶得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徐州,尚长荣曾随父亲到了九里山、白云山,看到了古战场。这时,他的脑
子里立刻涌现出《十面埋伏》、《让徐州》、《古城会》、《打曹豹》等剧目,他
仿佛也回到了古代战阵之中,耳边是战马的嘶鸣和将士的搏杀之声。第二站,尚剧
团到了郑州。郑州当时已是京汉、陇海两条铁路交汇的交通枢纽,但由於还不是省
会城市(当时河南省省会在开封市),所以,这只是个中等偏小规模的城市。
在徐州和郑州两地,尚剧团演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目,尚小云亲自唱了他的
拿手好戏。两地的戏迷?了争睹当年"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的风貌,热情地买
票看戏。
尚长荣在参加演出的同时,有幸看到了他的于三叔小翠花的精湛演出。小翠花
此次上演的剧目有《梅玉配》、全本《十三妹》、《一匹布》、《荷珠配》、《小
过年》、《打刀》、《锯大缸》等花旦戏,他觉得这是向于三叔学习的好机会。尽
管行当不同,但在小翠花一举手、一投足的一招一式中受到难以忘怀的教育和?迪。
有一次在郑州,尚小云与小翠花同台演出全本《十三妹》。尚小云在《悦来店》
一场中饰演何玉凤,在《能仁寺》中扮演张金凤。
两位老搭档的合作使两出戏闪现出异常夺目的光彩。戏中,十三妹对安骥既有
爱慕之情,又感到自己与张金凤同嫁安骥,会不会如娥皇、女英那般相安无事?既
彷徨苦闷,又希望能解脱苦难找到一个好的归宿;既恨仇人怨自己薄命,又不甘心
再做薄命之人;既对美好生活有所向往,又一时找不到下台的台阶。她作?一位武
艺高强、聪明美丽的女英雄,但其实又是无亲可靠的孤弱女子,那种惆怅、犹豫、
做作、愁闷、疑惑甚至对婚姻的盼望,小翠花全都很好地表现了出来。他在演唱时,
着重在"情"字上做文章,更多地将十三妹作?弱女子来表现,唱的时候努力保持
低回、深沈,即使最後两句,也尽量不给人以慷慨激昂的感觉,使这个阶段的十三
妹,与《能仁寺》、《悦来店》时英勇救人的十三妹判若两人,取得了强烈的艺术
效果。
这年冬天,尚长荣离开郑州,随父亲到了给他的一生将带来很大影响的古城西
安。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09.2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