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singpen (丹心何惧鬼森森)
标题[文摘]王德威:〈京剧的「粉丝」站出来ꄊ时间: Fri May 27 11:09:30 2005
中国时报 人间咖啡馆 930304
■为魏海敏、曹复永而写---京剧的「粉丝」站出来
⊙王德威
去年秋天在台北小驻,有机会观赏魏海敏主演的《王熙凤大闹宁国府》。这出
戏以《红楼梦》的王熙凤为主角,演她的阴狠嫉妒,慧黠娇纵,大唱宝玉黛玉偶
像剧的反调,的确颇有卖点。是夕也,但看魏海敏在台上使出浑身解数,坏得吃
人不吐骨头;饰演尤二姐的陈美兰被压迫得楚楚可怜,含恨而死。外加豫剧皇后
王海玲客串河南来的贾太君,全体演员通力卯上,满场观众看得真是乐不可支。
这几年崑曲在台湾大行其道,相形之下,京剧表演显得尴尬。五十年来京剧在
台湾的起落,正说明了一种戏曲的沧桑传奇。国民党到台湾时,追随而来的名角
屈指可数,出了一位顾正秋已经是难能可贵。然而基於军中娱乐的需要,各军种
纷纷成立剧团,京剧因缘际会,成了国剧。不少大陆来台的青壮演员,从李桐春
到哈元章到张正芬,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更重要的,剧校成立,培养了又一辈
的人才──尤其是旦角。当年集众爱於一身的徐露,接下来的钮方雨、邵佩瑜、
姜竹华、杨莲英、张安平、郭小庄、胡陆蕙等,都出身此一传统。魏海敏就是隶
属海军的海光剧校训练出来的。
民国五、六十年的台湾,京剧曾经风光一时。金素琴的告别演出,章遏云的重
登舞台,杜月笙夫人姚谷香的祝寿公演,顾正秋偶一为之的特别献演,外加「冬
皇」孟小冬隐居台北,神龙见首不见尾,都曾成为话题。与此同时,周正荣、胡
少安领衔的四大须生,铜锤陈元正、马维胜,「活关公」李桐春与环春兄弟,名
丑周金福、于金骅,与众家青衣花旦,把菊坛点染得多彩多姿。但「台湾制造」
的後起之秀,才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我生也晚,看戏的经验却早。当年中山堂、国军文艺活动中心冠盖云集的场面
,也见识过一二。到了大学,居然有了瘾头,白天莎士比亚,晚上四郎探母。行
有余力,还研究梅兰芳的八卦情史、马连良的私房菜单。我看过坐科时期的郭小
庄、魏海敏,也看过刚出道的朱陆豪、唐文华,当然更忘不了女花脸王海波。我
与这些演员同属一辈,走的路子何其不同:他们在台上唱念做打,我在台下担心
明天的期末考;他们不认识我,我却认识他们,甘愿奉陪到底。用句时髦的词儿
,这就是「粉丝」(fa ns)的行径。
这还不打紧,见贤思齐,我有了票戏的冲动。苦练多时,上台演过《八五花洞
》的猪头大仙,《断密涧》的官兵甲,技惊全场──包括自己。这才明白祖师爷
大概不赏饭吃,只好及早告别我的舞台生涯。
本身已经有了戏味
然而对京剧的瘾头没有断,即使以後这麽多年在海外也是如此。从各种影音资
料,我知道年轻演员此时多半已经独当一面。郭小庄的「雅音小集」,吴兴国的
「当代传奇」甚至一度引起轰动。但大环境已是时不我予。人家领导人要本土化
多元化,京剧背负了「国剧」的原罪,变得难辞其咎。更重要的原因是,老一辈
的观众和演员逐渐凋零,剧团守成不易,创新亦难。等到原汁原味的大陆剧团开
放进口,军中剧团遣散合并,「台湾京剧」成了一种时代吊诡。
这是为什麽多年以後,看到魏海敏的现场演出王熙凤,不禁多有感慨。她们这
辈演员的成绩,代表京剧到台湾一页意外的历史机缘,而这机缘可有未来?魏海
敏凭着天赋和努力,从出师红到现在。其间她跨海拜梅兰芳之子梅葆玖为师,行
腔运调甚至有了乾旦才有的力度。但我觉得她年轻时候那样娇滴滴的唱《武家坡
》,也没有什麽不好。魏海敏显然善於经营自己,传统戏码外,她与「当代传奇
」吴兴国的几次合作,大大开发了表演潜力和知名度。她加入国光剧团,众星拱
月,兼顾新戏老戏。比起过去郭小庄独立创办「雅音」,集编导演於一身,似乎
更收事半功倍之效。
《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与目前多数新戏一样,是来自大陆的本子。三十年代名
伶童芷苓在「改革开放」後复出,凭此戏大受欢迎。录影带中的童芷苓泼辣狐媚
,老太太数十年的功力,就是不同。但也许泼辣得过了头,王熙凤竟有点像是潘
金莲的表妹。魏海敏的诠释也够精彩,但她同时强调王熙凤阴騺倨傲的一面。有
几场戏冷酷得可以:演过马克白夫人的经验,在这里见效。以往王宝钏、柳迎春
式的青衣脚色,哪里有如此发挥的可能?
我的生死恨
《王熙凤》一戏演得花团锦簇,事後回味,却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麽。也许为
了迎合现代剧场观众的口味,整出戏编排紧凑,务求没有冷场。但也因此,演出
显得太「满」,欠缺疾徐有致的节奏感,再多一步,就像百老汇的音乐剧了。传
统京剧是有拖沓松散的毛病,但有远见的编导和演员一向可以逆势经营,从拖沓
中练出悠长的余韵,从松散中建立距离的魅力。我倒不是建议京剧得演得像崑曲
一样,高来高去;京剧原来就有强烈的世俗取向。惟其如此,可以试验的空间就
大得多。在俗与雅,喧嚷与空寂之间找寻坐标点,本身就已经有了戏味。
从国光发行的系列光碟中,我也看到近年魏海敏和其他要角担纲演出的新戏。
《钗钿情》演述杨贵妃和唐明皇情史,制作豪华,效果平平而已;太耳熟能详的
人物或故事,除非编导演别有创意,否则不易讨好。与魏海敏搭档的唐文华是台
湾少数土产优秀老生。记得多年前他初露头角,唱得满宫满调,也往往满头大汗
。唐後来拜师胡少安,不只唱功像,连扮相也加大一号,方面大耳,有乃师之风
。唐文华主演的《未央天》改编自《九更天》,原本不合理的义仆救主故事,竟
然逼出悲剧的向度,是老戏新编相当成功的例子,值得一演再演。同戏中居於边
配的汪胜光曾是颇被看好的小武生。当年一个亮相,英气逼人,如今人到中年矣
。倒是老牌名丑吴剑虹的演出,令我有如见故人的感动与莞尔:他抢戏的精神依
然故我。
在另一出戏《大将春秋》中,魏、唐共为朱陆豪跨刀,演出韩信命丧未央宫的
故事。这也是根据老戏敷衍而来。朱陆豪一向被誉为台湾第一武生,但武生跌打
翻扑有年龄与体力的极限,朱亦不免。他近年大兴不如归去之叹,部分原因或来
自於此。像韩信这类武戏文演的角色如果开发得宜,朱陆豪其实还是有很多戏唱
的。问题是剧团僧多粥少,即使贵为名角的演出机会都还有限,遑论其他。
与魏海敏、唐文华、朱陆豪等领衔的国光剧团打对台的是台湾戏专的京剧团。
这个剧团的前身大有来头,就是王振祖先生早年创立的复兴剧校。在五、六十年
代,复兴以一私校与军中剧团分庭抗礼,不是易事,靠的就是旗下一批复字与兴
字辈好角。赵复芬、曹复永、王复蓉、叶复润、曲复敏、齐复强、刘复雯、孙兴
珠、吴兴国、万兴民等师兄妹一块儿撑起了半边天,还真有点旧式戏班的传奇色
彩,也成就了几段佳话。这当然是理想的描述;复兴的经营始终是辛苦的,直到
公家接手。
六年以前的一个冬天,我回到台北,听说复兴在校内作社区公演,演的是《生
死恨》。这是梅派经典,我欣然就道。剧场十分朴素,观众寥寥无几,多是老弱
残兵。然而锣鼓响起,大幕揭开,饰韩玉娘的赵复芬翩然出场,举手投足是那样
的温柔娴雅,几句梅腔,端正大方,霎时间台下的空旷与寒凉都可以无关紧要了
。等到演程鹏举的曹复永上台,又是一个惊喜。这麽多年了,他还是粉面朱唇,
玉树临风,永远的小生相貌。
那是个难忘的下午。靖康之难,国破家亡,演不尽的悲欢离合,生死遗恨,而
台下瞌睡的瞌睡,抽签的抽签,一派凋零景象。但赵复芬与曹复永悠悠地唱着念
着,彷佛剧场里面就是剩下他们两个人,也得要出个好来。尤其是曹复永的扮相
,永远有一种冷静的雍容。他和他的角色是有距离的,而他的角色与我们观众也
是有距离的。这与时下京剧演出刻意强调写实入戏,是两种境界。身逢乱世,韩
玉娘与程鹏举有太多事作不了主。但就算最无奈的时分,两个人的悲伤与哀悼也
有着分寸。那场《生死恨》未必是赵复芬与曹复永的最佳水准──演员哪能没有
观众?即便如此,我看到了两个「角儿」的从容与尊严。他们是自觉的发光体。
以复古为创新的京剧想像
《生死恨》还有外一章。诗人杨牧的夫人夏盈盈也出身复兴。听到了我的故事
,热心设宴请来了赵复芬,曹复永、万兴民伉俪,外加擅唱《锁麟囊》的程派名
旦张安平。另一位对京剧有兴趣的诗人杨泽也来插花。作了多年「粉丝」,与名
演员素颜相见,还真是头一遭。问题也就出在这儿。「我的」韩玉娘台上弱不禁
风,我见尤怜,饭桌上竟然是大碗喝酒,小块吃肉的女中豪杰。「锁麟囊」唱起
程腔如泣如诉,凄凄切切,聊起天来可是蹦豆儿似的,健康快乐。更不可思议的
,程鹏举的国语非但没有京味儿,怎麽还有广东腔?末了韩玉娘意犹未尽,还要
续摊……。这个晚上,我真的有了生死恨了。
复兴近期的公演,我也有幸躬逢其盛。新戏《张飞的情人》剧名充满噱头,无
非又是大陆剧作家的杰作。演张飞的丁扬士年轻卖力,惟唱作和身上都稍嫌单薄
。这与台上的历练有关。相形之下,情人赵复芬出场,顾盼生姿,知道大家都在
看她,戏味就出来了。所可惜者,除了剧名外,剧本乏善可陈。哭灵一场,赵复
芬穿着毛领亮片孝服,率领众位侍女跳着埃及艳后式宫廷舞,未免唐突。这是为
创新所付的代价了。复兴前几年还排了《出埃及记》、《森林七矮人》等戏,我
无缘一睹,顾名思义,还真有点那个。
复兴也贴演老戏。《四进士》由久违的老生叶复润领衔。这出戏以作表念白取
胜;那晚叶的嗓子似乎不在家,显得力不从心。与他搭配的是名丑周金福之子周
陆麟,但两人的默契仅勉强及格。整出戏戏幅过长,怎生一个闷字了得。看着看
着,後台突然传来手机铃响,我不禁嘿然。
另一个晚上的《蝴蝶盃》则扳回一城。这是出讨好的花衫小生戏;主排的马元
亮是前辈名老旦,果然腹笥宽阔。两位女主角蒲族娟、朱民玲,还有小生赵扬强
都扮相亮丽,演出认真,但感觉上还是少了一分光照全场的气派。我以为他们和
丁扬士等所缺的未必是个人才华,而是更多的曝光机会,更多「自我感觉良好」
的信心。赵复芬、魏海敏、曹复永的丰采,来自他们心里明白,有他们在台上,
他们就是众所瞩目的焦点。
自从大陆的李宝春跨海而来,成立了台北新剧团,台湾京剧算是出现了第三势
力,而且来势汹汹。但魏海敏和曹复永所代表台湾京剧养成的公私两个传统,仍
然弥足珍贵。魏曾任国剧协会理事长,曹是现役的剧团团长。谈京剧的创新与延
续,他们和许多内行都在努力身体力行,由不得我置喙。而就事论事,京剧尽管
式微,所得到的政府支援仍然有目共睹,也就没有妄自菲薄的必要。受不受欢迎
是一回事;敬业与不敬业,台上立见分晓。
我所希望召唤的,是一种以复古为创新的京剧想像、菊坛风华。或用俗话来讲
,一种重新包装京剧的策略。这几年怀旧文化当道,京剧其实大可以借力使力。
崑曲的东山再起,不仅因为底蕴深厚,也更因为有一群文人学者合力创造了一个
新的、隽雅辉煌的崑曲「神话」。如果崑曲能,京剧就更有机会,因为它雅俗兼
备,崑乱不挡。蒋勳曾希望藉四十年代顾正秋和她的剧团,建立台湾京剧的「神
话」源头,用心良苦。但我以为在往回看的同时,我们不妨更关注仍在演出的名
伶,激励他们营造只此一家的气势。
而就像任何表演艺术一样,京剧需要明星,明星需要「粉丝」,越年轻的越好
。以往老戏迷总说看戏要看门道,不看热闹。殊不知没有了热闹,哪来的门道?
魏海敏、曹复永的「粉丝」们,还有赵复芬的,朱陆豪的,唐文华的,甚至陈美
兰、蒲族娟、朱民玲、黄宇琳的「粉丝」们,都站出来吧!
(王德威,现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教授。着有《从刘鹗到王祯和:中国现代
写实小说散论》、《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跨世纪风华:当代
小说20家》、《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等书。)
Copyright 2004 China Times Inc.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09.232.72
※ 编辑: hsingpen 来自: 140.109.232.72 (05/27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