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hnkry ()
看板ChineseMed
标题转贴文章 开讲『内经知要』的前导
时间Tue Sep 24 09:01:39 2024
本文转贴自台湾隐逸神仙学派网站
https://taiwan.yin-xian.com/index.php
已依转贴要求注明来源并加上网址
希望对自学者有些帮助
暂略排版,若有阅读不易者,可推文告知,他日有机会再行修改
开讲『内经知要』的前导
陈撄宁先生 着作
胡海牙先生 校印
後学 洪硕峰编辑
後学 洪秀英缮打
内经一书,自汉朝以後直到今日,就无人能够完全了解。杨上善的《太素注》,王冰的《
素问注》,林忆等的《新校正》,对於内经总算有功,但错误之处仍不能免。(世间所有
的内经注解,当以《太素》为最古,这部书作於什麽时代,尚有问题。林亿等在素问序中
说:「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他们认定作者是隋朝人,据我的考证,《太素》是唐高宗
乾封元年以後的作品,早于王冰《素问注》不满一百年,考证资料,文繁不录。唐肃宗宝
应元年,王冰作《素问序》,时为西元七六二年,宋仁宗嘉佑年间,林亿等作《新校正》
,时为西元一0五六ˍ一0六三年。)
金元四大家,只懂得内经中的一部份,因他们会灵活运用,遂成为名医。他们的着作,大
概都以内经学理为根据,但是片段的发明,没有全部的注释。(金,河间人刘完素,字守
真,号通玄处士,撰《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宣明论
方十五卷》;《保命集》作于金世宗大定廿六年丙午,即西元一一八六年。 金,考城人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撰《儒门事亲十五卷》;子和在金宣宗兴定年间任太医,时为
西元一二二0年左右。金元问,真定人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撰《内外伤辨惑论三
卷》、《脾胃论三卷》,《兰室秘藏三卷》;李东垣殁於西元一二五一年,其时金亡已十
七年之久,所以他亦可称为元朝人。元,义鸟人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先生,撰《局
方发挥一卷》,《格致条论一卷》、《脉因证治四卷》并其他各种;金华宋濂为《格致条
论》题辞,时在元顺帝至元七年,即西元一三四七年。以上刘、张、李、朱,四人,医学
界中称为金元四大家。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考城,今河南省考城县;真定,今河北省
正定县;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
王冰《素问注》以前,当有全元起的《素问注》,今日已不存在。其他如晋皇甫谧的《甲
乙经》,王叔和的《脉经》、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虽皆是分条采集《内经》,但
嫌割裂太甚,失却《内经》本来面目,并且没有注释。杨氏《太素》,中国虽然亡佚,日
本幸有传钞,清光绪年间复由日本钞回,于光绪丁酉年(西元一八九七)?版流通;此书
一出,研究《内经》者获益不少,因此可知王冰的《次注》难免错误,林亿的《校正》亦
不算精详,今日尚需要做重校正的工作。
明朝马仲化,撰《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很费过一番心力,但未能博得好评。汪认庵评马
注《素问》,谓其「舛,谬颇多,又有随文敷衍,有注犹之无注者,反訾王注逢疑则默,
是不知量之过」;《四库全书提要》,亦谓,马注《素问》「无所发明,而於前人着述多
所訾议,过矣」;《中国医学大辞典》上的评语亦同。愚按,《提要》本是抄袭汪訒庵之
说,人云亦云,已无价值;而《大辞典》又将《提要》上的评语重抄一遍,更觉乏味。《
内经》原不易解释,马注诚有缺点,他人所注又何尝尽善,只求其大致不差,毋须十分苛
责。汪訒庵评马注《灵枢》,谓其「疏经络穴道,颇为详明,有功於後学」,而张隐庵偏
说:「疏经络穴道,颇为详明,有功於後学」,而张隐庵偏说:「马氏专言鍼而昧理,俾
後世遂指是经为鍼传而忽之」,此种批判,实不中肯綮。马氏自己曾经说过:「自後世易
《灵枢》以针经之名,遂使後之学者视此书止为用鍼,弃而不习,以故医无入门,术难精
诣,无以疗疾起危,深堪痛惜。…..後之学者当明病在何经,用鍼合行补泻,则引而伸之
,用药亦犹是矣,切勿泥为用鍼之书,而与彼《素问》有所轩轾」,这些话说得何等明显
。可知医学界忽视《灵枢》,其弊由来已久,马氏方欲矫正之,而张隐庵竟不把这些话放
在眼里,反而归咎於马氏,不知是何居心。
况且《灵枢》本旨,就是以鍼治病,不是空谈理论,今讥马氏专言鍼而昧理,岂非连《灵
枢》经文一概贬斥,尤为语无伦次。我看张隐庵的《灵枢集注》,凡是讲鍼法之处,皆与
马注相同,而讲理也未见的胜过马注,马注讲不通的地方,张注仍旧讲不通,何必以五十
步笑百步。(马仲化,名莳,号元台子,明朝会稽人,曾在太医院任职,年代无考,但可
断定在天启以前,因张景岳的《类经注》中曾提到他的名字。景岳《类经注》,完成於明
熹宗天启四年甲子岁,即西元一六二四年。)
吴鹤臬的《素问注》,诚如他自己所说是「一得之言」,惟只能供研究家作为参考,初学
入门,不直先读此书。因为他将素问原文变动太多,或者增添,或者删除,或者改易,或
者前後字句掉换,都是由自己意思来决定,没有提出确实的证据。经过他这样变动,虽然
有比原本较为近理之处,究竟不合注解古书的规律。凡看吴注《素问》,最好和王冰注本
同对照,心中才有分寸。
王冰当日已将《素问》原本改过,自序云:「凡所加字,皆朱书
其文,使今古必分」,但後来刊版,朱墨混淆,早已不能辨别熟是原文,孰是改笔;吴氏
注本又加一改订,愈改愈失其真。全元起的注本既不可得见,因此,杨注《太素》在今日
可算是独一无二的古籍,为《灵枢》、《素问》之功臣。(吴鹤臬,名崑,?州歙县人,
其书名「内经吴注」,完成於明朝万历甲午,即西元一五九四年)
清朝张隐庵的《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二书,都是因为看不起前人注解而作的。但仔
细研究他自己的注解,其中竟有许多地方和前人意思相同;所不同者,仅在文句形式之变
换,於义理无关。汪訒庵说他「书屏旧文,多创异解」,其实不然。或者汪氏看见隐庵自
序中有「前人咳唾,概所勿袭,古论糟粕,概所勿存,….前所已言者,何须余言。」这
些藐视前人,高自位置的门面话,就被他蒙混过去。我看隐庵两种集注,虽有胜过前人之
处,但遇着灵素经文最难解释的字句,前人在那里穿凿附会,隐庵在这里亦不免牵强支离
。他自己说:「注中惟求经义通明,不尚训诂详切。」试问:训诂既失其指归,经义如何
得稳贴?纵然讲得一大篇道理,对於灵素原文仍旧不能通过。况且内经上所讲的道理,学
者已苦其头绪纷繁,注者又从而叠床架屋,竟使人读不终卷,脑筋就要发昏。所以他的门
下高士宗,毫不客气的於《素问直解》凡例中说:「隐庵集注,义意艰深,其失也晦。」
这个批评,尚与实际相符合。但因他这两部书,集多人的心力,费九载的光阴,然後完成
,并非投机取巧,草率从事,在医学上可认为有价值的着作。(张隐庵、名志聪,浙江钱
塘人。《素问集注》,起稿於康熙三年甲辰,作序於康熙九年庚戌,即西元一六七0年;
同时作《灵枢集注》,完成於康熙十一年壬子,即西元一六七二年。二书工作时间,首尾
共计九年。)
高士宗的《素问直解》,出世後於张隐庵的《素问集注》二十五年,自谓:「殚心十载而
後告竣,有是经宜有是解,有是解宜付剞劂;注释直捷明白,可合正文诵读;是注体会先
圣微意,言言中的,深入浅出,俾千百世後永为画一不易之说,余之劳心神、历寒暑以成
此解,亦第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而已。」以上都是作者自己夸大之辞,此外尚有看不起前
人注解的话,今摘录如下:「素问注解下不十余家,非苟简隙漏,即敷浅不经,明显入壳
者十不得一,或割裂全文,或删改字句,剽窃诡道,实开罪於先圣,如灵素合刻,纂集类
经是已;惟王太仆、马玄台、张隐庵注释俱属全文,然字句文义有重复而不作衍文者,有
倒置而未经改正者,有以讹传讹而未加详察者。」像他这样口气,就连其师张隐庵也批评
在内,何况别人?他又反对各种医书断章取义的引证内经,他说:「圣经不容假借,後人
着作方书,偏剿袭其义,摘取其文,而经脉鍼剌之理,三才运气之道,茫乎若迷,当知篇
章字句皆属珠玑,毋容稍为去取。」高士宗这些见识和主张,未尝不对,可惜明於观人,
而昧於察已,凡是素问原文不需要解释的句子,他竟不厌烦琐,每句必解,无非将经文多
添几个虚字进去,重复演说一遍,实际上无足重轻。汪訒庵批评马注素问,谓其「随文敷
衍」,不料高氏的直解也患此弊,字句冗长,徒占篇幅;素问原文有许多难关,前人注解
不能顺利通过,高氏直解亦复如此。像这些地方,初学者或不易发现,研究家则一目了然
,他的直解中也有几处胜过前人,应当分别观之,不能一概抹煞,毛病只在於自吹自擂,
尊已卑人、主观太甚而已。(高士宗,名栻,浙江钱塘人。清康熙初年,张隐庵在西冷侣
山堂讲学士宗参加听讲十余年,深悔前此辜负医名,後来他就继承隐庵的学派,努力撰述
。《素问直解》完成於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即西元一六九五年;当有《灵枢直解》,《金
匮集注》,《医学真传》等书,未见流行,恐已绝版。)
清嘉庆年间的陈修园,将灵素二书择其要者编纂为十二卷,名为《灵素集注节要》,其注
全是节录张隐庵的,陈自己毫无只字加入,而书中只提「闽长乐陈念祖修园集注,男元犀
灵石参订」,无凡例亦无自序,竟不说明其注之由来,仅有同治年间杨雪沧一篇序文,遂
认为此注是修园自己手笔,颇致赞美,谓其「阐明古训,语简而赅」,我想近代人阅此书
者不免有同样的误会。
将素问灵枢混合一处,按门类编辑者,始於杨上善之太素,後有张景岳之类经。太素原书
共三十卷,今缺七卷(一、四、七、十六、十八、二十、廿一卷皆缺),其余各卷亦有首
尾不全者。类经共三十二卷,分为十二类,虽然割裂篇章,倒乱次序,犹将原文全部保留
,灵素篇名亦皆标出,颇便於後学。太素不标内经篇名,读者若要和内经原文两相对照,
甚觉困难。
清乾隆年间,苏州薛生白作《医经原旨》,即用景岳之类经,为取材之仓库,再任意加以
删削串缀,亦不载灵枢素问的篇名,其书有太素之缺点,而无太素之价值;分类和注解,
完全雷同景岳,而自夸为「数更寒暑,彻底掀翻」,且讥景岳之书为「疑信参半,未能去
华存实。」陈修园抄袭张隐庵,陈自己并未表示意见;薛生白抄袭张景岳,在绪言中居然
大放厥辞,识者观之,作何感想?
今就书的实用而论,景岳类经、隐庵集注,在医学上自有地位,将来尚可以继续流传下去
;生白原旨、修园节要,皆将经文删削太多,既不足供专家之研究;而篇幅仍非简约,亦
不受初学之欢迎,两方面一无可取。
薛生白医经原旨摄生类的首段,由景岳类经所载「上古天真论」一百零七句中截取十七句
,再由「四气调神论」中摘取一句,凑合而成,完全失却原文的意旨,而书名偏叫作原旨
,早已名实不符;更把原文「上古之人」改作「今时之人」,尤荒谬得出奇。
医经原旨注,完全抄袭景岳类经注,而且故弄狡猾,在绪言中偏说:「其据文注释,皆广
集诸家之说,约取张氏者为多,苟或义理未畅,间尝缀以愚见」。我看景岳凡是采取他人
之说,皆将作者姓名或书名标出;而生白抄袭景岳类经注中所引诸家之说,却把诸家的人
名,书名一概隐匿不宣。绪言所谓「广集诸家之说」,诚然不错,但是景岳费的心思,生
白仅此重抄一遍,如何能冒充自己所集,竟於每卷之首,皆题「薛雪集注」四字?他说「
间尝辍以愚见」,我用景岳类经注本对照,未曾看出他的愚见在什麽地方。因为他既然说
过这样一句话,阅其书者,不免相信全部注解中总有几处是他自己的手笔,谁有闲工夫去
细细的查对景岳原书,影射之法,巧妙绝伦,败坏学术界高尚的作风,丝毫不知世间有羞
耻事。他和叶天士同一时代,同住苏州,两人互相厌恶,天士常看不起他,所以他自名其
居曰「扫叶山庄」以泄憾。李念莪的内经知要,汪訒庵的素灵类纂,皆是初学入门之书,
但「类纂」的内容比「知要」多十分之六七。今则「知要」风行一时,而「类纂」无人过
问,料因於学者喜少畏多的心理。
内经知要,医界公认为明末清初李士材所作。士材,名中梓,华亭人(今之松江),着有
颐生微论、医宗必读、病机沙篆、诊家正眼、本草通玄、伤寒括要等书传世。汪訒庵,名
昂,徽州歙县人,有三部书通行於世:「医方集解」成於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素问灵枢
类纂约注」成於康熙二十八年已巳,「增订本草备要」成於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即公元一
六九四年,时汪之寿龄已届八十。汪訒庵对於马仲化、张隐庵之内经注皆不满意,然汪氏
自己所作的类纂约注,也不能使别人满意,可见注解内经是狠难做的一件事。
内经分类的辨法,各家亦不相同。甲乙经兼采灵素,所列项目,最为琐碎,计有九十三项
,周身穴名又分为三十五项,共计一百二十八项。太素约分二十二类,包括全部内经。滑
伯仁的素问钞,分十二类;一、藏象,二、经度,三、脉候,四、病能,五、摄生,六、
论治,七、色脉,八、针刺,九、阴阳,十、标本,十一、运气,十二、萃汇。张景岳的
类经,亦分十二类;一、摄生,二、阴阳,三、藏象,四、脉色,五、经络,六、标本,
七、气味,八、论治,九、疾病,十、针刺,十一、运气,十二、会通,较素问钞多出「
气味,会通」,少去「脉候,汇萃」,其余十类皆同。李士材的内经知要,只分八类;一
、道生,二、阴阳,三、色诊,四、脉诊,五、藏象,六、经络,七、治则,八、病能,
较景岳所分,少去「标本,气味,针刺,运气,会通」,又将「脉色」一类分为「色诊,
脉诊」两类。
汪訒庵的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则分九类:一、藏象,二、经络,三、病机,
四、脉要,五、诊候,六、运气,七、审治,八、生死,九、杂论,比较内经知要,少去
「道生,阴阳」,多出「运气,生死,杂论」。薛生白的医经原旨,亦分九类,和景岳类
经前九类相同,少去「针刺,运气,会通」。陈修园的灵素集注节要,分十二类;一道生
,二脏象,三经络,四运气,五望色,六闻声,七问察,八审治,九生死,十杂论,十一
脉诊,十二病机,比较汪訒庵的类纂,大致相同;陈书中望、闻、问三类,皆包括在汪书
「诊候」类中;陈书中「道生」类,汪书中虽无其名,而有其实,道生类所节录「上古天
真论、四气调神论」,皆散见汪书「杂论」中。
以上诸家分类之法,颇堪研究。甲乙、太素,分类最多,皆无所谓运气;全完起的素问注
,虽已失传,篇目犹存,亦无今本运气七篇之名。可知今本素问第十九至第廿二卷中所载
七篇大论,实非古本素问所有,乃王冰采取他书加入的,决不是素问原缺之第七卷。因此
,後世医家对於运气之说,遂有两种意见,一信,一不信。信者就列这一门,不信者既嫌
其文繁理奥,又认为不切实用,就删除之。知要,原旨二书,不列运气类,亦同此意。李
士材,汪訒庵、薛生白、陈修园之书皆不列针刺类,因为那个时代所谓儒医者多轻视此道
,不屑研究,内经中针灸学术,竟无所用之;其他专门针灸医生,只要记得几个穴道,学
会几种手法,已自满足,并不想再求高深,而且读书的人极少,像内经这样文章,他们实
在不敢领教,倒不如直截了当把这一门删除,以免徒占篇幅。近几年来,针灸学术特别发
展,针灸书籍层出不穷,往昔轻视针灸的风气已被扭转,也是可喜的现象。凡我同人,若
欲於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者,仍须要在内经上去钻研。否则,仅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自己心中未免尚有遗憾。
--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1.250.134.147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ChineseMed/M.1727139703.A.F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