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odTaipei (上帝)
看板Chinese
标题[心得] 意婉情深、沉丽秀奇---李商隐诗风之我见
时间Mon Mar 23 23:26:29 2015
意婉情深、沉丽秀奇---李商隐诗风之我见
中国的诗歌史上,有一位不可忽略的诗人,他就是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唐宪宗元
和八年(公元813)生於获嘉(今河南新乡),当时,他的父亲正在这里做县令。
诗人的童年是在江浙一带度过的。在他三四岁时,他的父亲李嗣入浙东浙西观察使幕
府,举家移居江南。六年後,其父病逝,他们又回到祖父曾定居的故乡荥阳(今河南郑州
)。守丧期满後,年仅十三岁的长子李商隐,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师从堂叔父学习正
规的文化训练。天赋加自身的刻苦,使他很快就以文章出众而名动河洛。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十七岁的李商隐带着诗文晋见朝廷元老令狐楚,颇受赏识,
聘他在自己的节度使幕府中任职,并亲自指点他的学业。跟随令狐楚的四年,对李商隐的
一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他开始关心社会和政治,其创作也日趋成熟。
大和七年(833),令狐楚入朝为吏部尚书。这几年李商隐徘徊在他人的幕府和家乡之
间,最终,他选择当时寒门知识分子寻求晋陞之路:科举。唐文宗开成二年(837)25岁的
他考取进士,这年十二月,令狐楚卒於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上。
开成三年,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参加他的幕府。後来,诗人与王茂元
的女儿结婚。开成四年他通过吏部考试,任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即调任弘农(今河南灵
宝)县尉。
开成五年(840),朝廷发生重大变化,文宗病死,武宗即位,用李德裕为相。力图重
整朝纲。李商隐辞去县尉职务,回到洛阳。第二年,再次入京应试,以书判拔萃授秘书省
正字,希望为唐王朝的中兴做一番事业。但这年冬天,诗人的母亲病逝,他不得已又离开
长安,为母亲守丧。自此以後,他再度开始浪迹江湖的幕僚生涯。
大中元年(847),他应郑亚之请入桂管观察使幕,後因郑亚被贬而离去。大中三年,
他应卢弘正之请,入徐州幕府,又因卢弘正暴卒而离开。大中五年,他又随柳仲郢之邀前
往梓州,出任浙东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大中十年,柳仲郢以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充诸道盐
铁转运使,蒙他的照顾,李商隐罢幕後才得了个聊以餬口的差使---盐铁推官,两年後,
柳仲郢调任,李商隐随即被罢免。他回到故乡不久,於大中十二年(858)暮冬离开人间,
年仅四十六岁。
李商隐一生寄人篱下,穷愁潦倒,他的遭遇是封建社会制度扼杀人才和唐代後期黑暗
的政治局势造成的。安史之乱以後,长期形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弊端赤裸裸的暴露出来,
唐王朝的覆灭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改良和救弊措施虽然会让局部产生暂时的安定,但不
能挽救这个王朝衰败的命运,残酷的现实终究要打破「有美扶皇运」的幻想。李商隐和当
时的许多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一样,他的奋斗注定是要失败的。更不幸的是,在特定的环境
下,他又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当时朝廷官僚集团之间派系斗争激烈异常,以牛僧儒为
首的称"牛党",以李德裕为首的称"李党",两个党派之间的主要人物轮番执政,门户森严
,大多数官吏的陞迁都取决於他们的依附关系。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綯是牛党的重要人物,
而王茂元则是李党。李商隐早年受知於令狐楚,但後来却入王茂元泾原幕,婚於王氏,就
有人指责他"背家恩","投异党"。虽然,以李商隐的卑微地位根本不可能有资格参加党争
,但他终生的幕僚生涯早已将他的命运与幕主联系一起了,迫使他随同他们一起在宦海中
浮沉,倍受党争倾轧之苦。
失去了从政济世的机会,诗人的文学才华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的诗歌,写出了晚
唐的时代风貌,写出了那个动荡社会间广大人民的愿望和一代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
心声。
诗人是忧郁的。
在官僚集团不停地争权夺利当中,他的政治取向十分鲜明。<漫成五章>,<韩碑>等作
品体现了诗人对激烈党争的态度。李德裕是会昌年间较有作为的贤相,在平藩和抵御外族
入侵等方面颇有建树。李商隐和许多仁人志士都主张和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这些诗歌表达
诗人对那些不顾社稷安危而主谋朋党私利,迫害贤能的卑劣行径极度的愤慨。<漫成五章>
由五首独立的七绝合成一组诗,在构思和结构上都学习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五首绝句构
成一个中心,形散意不散。诗人将沉郁的感情融於事实和议论之中,使它们具有政治和咏
怀双重意义。<韩碑>用七言古体写成,通篇叙述一座为表彰元和宰相裴度平淮西有功绩的
纪念碑立後又被推倒的故事,影射当政者抹杀李德裕功绩的现实。作者以夹叙夹议的手法
极力渲染撰碑的隆重场面和碑文传於後世的作用,为李德裕鸣不平。诗歌还借鉴了韩愈以
散文笔法写诗的方法,跌宕多姿,别具一格,此外,诗人还写了<李卫公>,<旧将军>等诗
,表现了相似的主题。我们非常熟悉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除了抨击封建统治者昏庸及腐败,漠视百姓痛痒,只盼长生不老外,还渗杂着诗人怀
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李商隐怀着一片赤诚的报国之心,怀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然而,现实的残酷却是那
样的无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使他沉痛,迷惘。咏怀诗的创作,正是诗人这种情
感的宣泄。
<初食笋呈座中>是诗人初次应试落第时的作品,诗中以嫩笋自喻,曲折委婉地表达了
渴望施展抱负的心情: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
而<漫成三首>则是抒发在牛李党争阴影笼罩下的复杂,郁闷情怀,诗人借用颜延之诋
毁谢庄的典故,抗议牛党排斥异己: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李商隐还常以托物咏志(或象徵)的手法描绘和悲叹自己的不幸遭遇,比如用残败的
春花象徵美好事物的破灭,唱出一曲曲凄婉入神,无限低回的悲歌。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两首>之一: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他的咏怀诗基本上属於忧郁感伤,但也不时透露出诗人的自负与豪情,在七律<安定
城楼>中,他把自己喻为鵷雏,鄙夷蔑视朋党小人的无行,诗人甚至踌躇满志,想到了功
成身退的范蠡,表达了挽救唐王朝危机,力图扭转乾坤的远大抱负: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
他还有许多咏物托志,寓情於景的小诗,诗中"深寓身世之感",表现一时一地的思想
感情和心境,<流莺>是诗人飘忽不定个羁旅生涯的生活写照,他为自己不平的命运而悲愤
:
曾苦伤春不愿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二月二日>则表现作者思归的情绪,他把春意盎然的江边景色写的有风雨凄迷之感: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在落落失意中,他的<高松>却展示诗人卓然出众的品格与风韵:
高松出众木,
伴我向天涯。
。。。
上药终相待,
他年访伏龟!
诗人也是无奈的
在<西溪>中,这种心境一览无遗:
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
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
这些小诗风格清新淡雅,描绘细腻含蓄,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那些意极悲
,语极艳的作品,充分体现他的咏怀诗主要特色,试看两首: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忆梅>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天涯>
李商隐的咏怀诗内容是广泛的,不仅有抒发个人情怀的,也有写出封建时代仁人志士
共同心绪的。如<杜司勳>,<赠司勳杜十三员外>,<闻着名凶问哭寄飞卿>,<戏题枢言草
阁三十二韵>等酬友之作就表现了诗人与有朋之间共同的理想,共有的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人的好友刘蕡,是一位耿直的勇士,以直言敢谏闻名朝野,遭到宦官和权贵的痛恨和排
斥,终於因此被贬官而死。李商隐为他写过好些诗歌,对他表示了同情和敬佩,字里行间
流露出两人真挚的情谊和一致的政治态度。在<赠刘司户蕡>中,诗人深刻的感受和百感交
集的悲叹从心底流向笔端: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後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诗人咏怀诗中所凝聚的沉重悲观感伤气象,既表现出诗人与和他同命运的知识分子的
沉沦迟暮,也揭示大唐王朝奄奄一息不可挽救的没落。可以帮组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
和体味晚唐特定环境中士大夫文人的普遍心态:<花下醉>将沉思写得是那麽含蓄:
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红烛赏残花!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却制造出一层轻轻的忧愁: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而<槿花>则道出诗人在极端忧郁中一种特殊的感觉:
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短短二十字的<乐游原>,千回百转,曲折委婉,生动的勾勒出一幅晚唐走向衰败的历
史画图: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历代许多评论家认为,在晚唐的诗人中,李商隐的诗风与同期的温庭筠相近,以"穠
丽"为特色,并称"温李"。温庭筠是花间派的开山鼻祖,主要成就在词的开拓上,但他的
诗歌艺术成就远不能和李商隐相比。李商隐的诗歌受人喜爱,优美的艺术形式和穠丽的风
格是重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有独特的艺术创造性,他
追求诗歌艺术形式的完美,却并不做无病呻吟,而是力图用绮靡的辞藻反映"刺怨"的内容
,将思想灌於艺术之中,这是最重要的。
他擅於学习和总结前人的艺术经验,上自<楚辞>,乐府,南朝的徐庾宫体,下至沈佺
期,宋之问,杜甫,韩愈,李贺都对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他不满足於模仿,而是醉心於
创新,终於成为晚唐的一代诗风领袖。特别是他曲折的生活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有利
的条件,所以他的诗歌既有苍劲的骨力,又有华美的辞藻,形成了深沉绵邈,典丽精工的
独特风格。
李商隐的古,近体诗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古诗有一种挚朴的美,流畅的韵律深
得杜甫的神髓。尤其是长古,气势鼓荡,起伏曲折,颇有独到之处。相对而言,他的近体
诗就更有创作性,许多律绝句兴寄深永,格调高超,含蕴隽妙,神采振烁。他的七绝,曾
被清人叶燮赞为"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李商隐的是诗歌特点首先在於构思的奇妙和意境的开拓。诗人注重艺术构思,往往能
别出心裁,出奇制胜,他的作品,即使取材一般化,经过处理,也能一波三折,给人以一
种异峰突起的感觉,如<嫦娥>取材於人所共知的神话传说,但他在处理上与众不同,着力
刻画嫦娥孤寂悔恨的心情: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他用移换的方法"从嫦娥对
面写来,十分蕴籍"(纪晓岚语)。不过,这种"奇"并没有"怪"的感觉,而是偏重於想像,
妙不可言,有笔虚意达之功力。诗人不断的变换角度,使同一题材的作品显示出不同的风
貌。他注重意境的开拓,善於将优美的形象和所要表达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含而不露的倾
吐出来。李商隐的审美情趣在於追求朦胧含蓄的美,诗歌的意境往往扑朔迷离,旨意深邃
,但绝大多数作品能委婉而深刻地表达诗人内心微妙又复杂的感受。他以咏物,议论,抒
情三者融於一体,写得"顿挫曲折,有声有色,有气有味"(何焯语),即使是直抒胸臆的
作品,也能直中见曲,"寄托深而措辞婉"。脍炙人口的<乐游原>层层推进,直到"近黄昏"
,才显出无限的惆怅。这种具有独创性的构思和审美价值极高的艺术境界,在晚唐的诗人
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运用象徵手法深化诗旨,也是李商隐诗歌的一大特点。自<诗经>,<楚辞>後,"比兴"
已成为我国传统诗歌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之一。诗人继承并发扬了楚骚"连类相从","环
譬以托讽"的传统,并不断的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比兴风格。他的咏史诗几乎全用比
兴手法,大部分咏物诗都是拟喻之作,如前列举的<初食笋呈座中>,<回中牡丹为雨所破>
,<流莺>,<蝉>等,有的托物咏志,有的以人拟物,有的通篇带有象徵意义,比与兴常常
结合在一起,相互渗透,运用灵活。诗人用来做比喻或象徵的事物多不胜举,生活中极常
见到的普通事物都能信手拈来;立意新颖,佳句迭出,令人目不暇给,生出无穷想像。颇
具争议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庄生晓梦,望帝春心;明珠有泪,暖玉生烟来象徵美好事物的破
灭。这首诗的主旨,千百年来众说纷纭。然而诗歌写得凄迷委婉,浑然一体,即使读者不
能完全按作者的原意去理解,也会为诗中的情景所打动,甚至沉醉。
他还善於通过具体事物来表现抽像的概念,比兴中兼用象徵,如:
江风扬浪动云根,
重碇危樯白日昏。
写的是江风吹浪,山石摇动,白日昏暗,危舟重系的景象,象徵着刘蕡与宦官斗争的
艰难。而在<代赠>中: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则以芭蕉,丁香这两者象徵不能谐合的怅恨,措辞用意深曲。这些诗句巧妙地将拟人
,拟物,双关等修辞手段错杂使用,造成了"寄托深远,设采繁艳"的倾向,更是增添了诗
歌的含蓄,别具审美意趣。
古人称李商隐的诗为"獭祭",那是因为他的作品使事用典特别多,从而形成他的一大
艺术特色,他使用典故能做到"融化排斡,如自己出"(范曦文语),充分显露出惊人的艺术
才华和高深的文学造诣。恰当的使事用典,如同画龙点睛,起到深化主题,精炼词句的作
用。诗人精於属对,使事工稳,善於把千言万语说不尽讲不清的情景,用极有限的字句贴
切的表达出来。他还善於死典活用,使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情韵。他能把本无社会意义或必
然联系的事物通过想像结合起来,赋予新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如<南朝>:
休夸此地分天下,
只得徐妃半面妆。
对偏安江南的帝王进行尖刻的嘲讽。<隋宫>诗则轻蔑嘲弄荒淫的隋炀帝:
地下若逢陈後主,
岂宜重问後庭花?
有时诗人还反用原意,拓出新境,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诗人因为摆脱不了县尉差
使而痛苦时写道:
却羡卞和双刖足,
一生无覆没阶趋。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
同样的典故,在诗人笔下常常被翻出新意,不落前人窠臼。如<世说新语>中石崇以烛
当柴烧之事和<襄阳记>里荀令君坐过的地方久散香味的传说,被他融合在一起形容牡丹花
的红艳和芬芳,显得多麽的特别和奇妙:
石家蜡烛何曾剪,
荀令香炉可待熏!
他不仅镶嵌典故妥帖自然,工巧优美,甚至成串的堆砌都能不露痕迹,浑然天成。他
还能常把散见的典故熔铸为一个新词,或分铺於句子中,化成新的含义。如<哭刘贲蕡>中
:
平生风义兼师友,
不敢同君哭寝门。
用<礼记.檀弓>之典,创制"师友"一词,经过熔铸提炼的变化,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
情。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是构成诗人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如清人朱鹤龄所说的那
样---沉博绝丽!他的诗歌所选用的词语都带有冷艳的光泽,有一种诱人的,但又令人感到
压抑的美感。不妨试摘用一些典型的诗句: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端居>
金蝉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无题>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无题>
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玉山>
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
读完後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感受:穠丽厚重的语言并没有使人觉得滞板或雕饰过分,相
反,这些斑斓的色彩在虚实相间中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有的诗句,更因配上了适当的
虚字,而显得潇洒,舒畅,超脱: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後惊魂。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这些诗句中的虚字,疏通了诗脉,意境流走,奔放,一气呵成。因而"包蕴密致,演
绎平畅"(葛立方语)。李诗的语言,穠而不腻,丽而不浮,因而不失为大家。他运用白描
手法创作的小诗,则较多地选择"素雅"的词句,风格清新而冲淡,体现了一位杰出艺术家
所具有的风格多变的特点。<雨夜寄北>就是这样一首着名的抒情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鲁迅曾以"清词丽句"来形容李商隐的诗歌特色,正是包括诗人风格中不同的意趣倾向
。诗人的一些政治诗,咏史诗也写得相当有深度。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便是唐後期诗歌
中杰出的长篇巨制,作品语言简朴,手笔苍劲,勾勒整个唐代由盛至衰的社会政治面貌,
揭露晚唐腐败的政治状况。诗的开头,直接向读者展示一幅惨不忍睹的流民图:
高田长槲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
接着,诗人借一位农民的自述,追溯唐王朝的兴盛到衰败,将
生小太平年,
不识夜闭门。
的贞观昇平景象与
少壮尽点行,像
疲老守空村。
的战乱局面作鲜明的对照,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给与愤怒的控诉,谴责了统治者
不顾社稷百姓,不仅不能收复失地,反而变本加厉的剥削和欺搾人民:
巍巍政事堂,
宰相厌八珍。
···
国蹙赋更重,
人稀役弥繁。
在诗歌的最後部分,诗人阐述了一贯的政治主张:必须任用贤能治国。尽管诗人已意
识到唐祚将尽,前途黯淡,自己的努力也是徒劳的,但正直的爱国热忱不可抑制,似巨潮
奔涌,倾诉着他的心声:
我听此言罢,
怨愤如相焚。
···
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
这首诗在思想上,风格上和写作技巧上都深受杜甫的影响,尤其是尖锐的指出:这些
矛盾的形成和激化"系人不系天"。这个观点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虽然,他无法摆脱时代和
阶级的局限性,把希望局限在圣君贤相上,但足以让我们看到他的正直和善良,代表了一
大批同情人民疾苦的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意愿。
咏史诗也是政治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善於捕捉细小的事物和鲜明的形象来揭露和
反映重大的事件。作品多是援引历史上荒淫君主亡国的教训,讽戒晚唐帝王不要重蹈覆辙
。他痛恨这些统治者愚昧的行为,惋叹国运将会断送在这些昏君手上。这些咏史诗不仅具
深刻的现实意义,还显示了李商隐卓绝的艺术才华,一首首笔调辛辣而寓意深刻的作品,
几乎都做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咏史>以六朝兴亡为题材。诗人认为,南朝六
代君主沉湎酒色,决定了他们共同的命运:
三百年间同晓梦,
锺山何处有盘龙?
<隋宫>则用夸张的手法,再现隋炀帝南游时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的景况: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华清宫>将笔墨泼在杨贵妃身上,却是嘲弄那个号称开元盛世的圣主唐玄宗:
未免被他褒女笑,
只教天子暂蒙尘!
<华岳下题西王母庙>则意味深长地叹息幻想求仙的无知君王们:
莫恨名姬中夜没,
君王犹自不长生。
李商隐的这些艺术特点,统一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构成了一首首深情绵邈,沉博绝丽
的诗篇,以独特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晚唐的诗人中独占鳌头。他所开创的风格和流
派,在中国的文学发展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8.167.22.216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Chinese/M.1427124391.A.C26.html
1F:推 lancelop: 好文推 06/02 03:11
2F:推 lgcerer: 好文,我也超爱李商隐的诗词 06/03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