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ingacer (韶音)
看板Chinese
标题Re: [问题] 论语中谈朋友?
时间Mon Jun 4 13:59:39 2012
※ 引述《kniver999 (小囧)》之铭言:
: 最近在找论语中有关朋友的篇章
: 对其中几篇有些问题
: 像是季氏篇里面有一则
: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
: 佚游,乐宴乐,损矣。」
: 不知道为什麽,老师一直很坚持论语里面根本没有这篇存在,他觉得这篇的文法完全不对
: 可是我是去图书馆借了论语来找的,网路上找资料也都有这篇
: 难道是後人再加上去的吗?
不知道你老师的身份背景,只能说,他的论点蛮妙的就是了。
先从文法来说,这个文法不对,那不对的地方在那里?为什麽又不对了?
对的文法又该是怎麽样?至少要有办法回答这三个问题才可以说这一篇文法不对。
你要是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拿同样的问题去问你老师,
就个人而言,我蛮想知道他的看法是什麽。
至於,这篇是不是後人加上去的,这也是可以讨论。
不过,有几个点要注意一下:
第一,加上去的,不代表它一定不是孔子说的,也不一定是孔子所说的
,更不表示它一定不是《论语》。
这个部分跟《论语》成书有关,可以思考一下。
第二,就目前的注本上来看,汉代末年的《论语》就有这一条,如果是後人所加,
那这位後人一定要活在东汉初之前。但是,
在整个西汉《论语》又有齐鲁及古文之分,这三者,
简单的说,《齐论语》多两篇,《鲁论语》跟《古文论语》篇章次弟不同。
但是他们都是《论语》,只要是这一篇有出现在这三个版本之中,
它就是《论语》篇章。对了,我们现在用的太多是《鲁论语》。
但是,真的没啥差别就是了。
第三,当然,这不表示这一篇一定是《论语》中的篇章,
如果有更古老的本子出土对照的话,那你老师的论点是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据的。
不过,这个或然率有多高,连独眼龙也知道……
如果某一篇章在我们可以弄到的版本中都可以看到的话,
要证明它不是该书原有的篇章的话,是有难度的。
第四,中国在魏晋时期有一些伪孔子的书出现,但是不表示里面所书都不是正确的。
希望你老师不是用一篇文字出现在某伪书中就认为它不是存在原书之中。
题外话,说一下《庄子》,现在学界大多承认内七篇是庄子写的,
外篇、杂篇是跟庄子有关的人写的。但是,它们都是《庄子》,
你可以用这个例子来思考一下。
但是,还是要说,你老师的想法真的很妙就是了……
: 当时老师问我,论语中提到朋友之间来往最重要的原则是什麽
: 我回答老师说是信,老师又问我何谓信
: 我说是守信用、信守承诺
: 老师觉得我的回答是错的,讲了一些类似尾生的例子来反驳我
: 他对信的解读是"诚实"
与其说错,我比较认为不够精确。
当然,我不确定你老师指得是那个部分。
至於信的解释是不是一定是诚实,
我的看法不太一样,後面再说。
: 我这几天又找了一些资料
: 说文解字里面对信的解释是「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 对诚的解释则是「诚,信也。从言成声。」
这个部分其实你的理解有些不精准。
《说文》说「信」从人从言,又是会意字,
那就表示说,《说文》认为,「信」,就是人说出口的话。
诚,信也,那就表示,《说文》认为,「诚」,也是人讲出来的话。
这个两字的解释跟「诚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此你所推论出来的答案,应该是说,
你用了你所习惯的文字使用方式去思考,
但是,不是这个文字在当时使用的方式。
: 所以信确实有诚实不欺的意思,但我也觉得应该也还是有守信用的意涵在
: 只是信守承诺之前,要先想想是不是有符合"义"
: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如果你同意我上面所讲的部分,你可以再多看看前人的解释,
再多思考一下字句的意思。不一定是如你所想的那样。
: 孔子觉得为信而信,不知变通者只能算一般人
: 孟子之後又补充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 有子也说「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 像尾生那种就是不符合义,如果朋友要我们帮他去杀人,也是不符合义
: 所以符合义的才要守信
: 不知道我这样的解读有没有错误?还是有什麽需要补充的?
言语,行为,这是两种,由言语至行为,也有由行为至言语。
但是,说出来的话,跟要去做的事,该不该就不一定了。
这就惟义所在。
我没有明说应该是怎麽样,
那是因为心得是自己的。
你的理解没有错,但是不精确就是了。这个部分多想想,
想出来,就是你的了。
对了,诚,我认为,是不自欺,不过这朱熹说的就是了。
: 另外有一篇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最後的毋自辱焉是不要自取其辱,那这个辱指的是什麽呢?造成朋友关系疏远吗?
: 还是对方会觉得不高兴然後骂你?
其实,用最简单的理解方式,那就是「自讨没趣」。
朋友关系的话,如果对方是这样子的人,不交这个朋友也没差就是了。
: 再来还有一篇择友的标准
: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 损矣。 」
: 我当时对於直、谅、多闻的解释是正直、诚信、见闻广博
: 但是老师很坚持说谅的意思不是诚信,问题是我这个解释是去找以前国文的总复习的
: 他说现在我们讲说原谅,这个谅的意思也不是诚信
: 可是我之後找资料,还跑到教育部的线上字典去查
: 说文解字上写:谅,信也
: 教育部上的解释也都是把这句放在诚信底下的例子
: 所以我搞不懂到底谁讲的才是对的?
你会不知道谁讲的才是对的,这很正常,我刚念中文系的时候也是这样子……
简单的说,教育部的字典其针对的是一般大众,
解释是最清楚也是最常用的,也比较贴近我们习惯的语言。
(至於是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子,嗯,也是很妙就是了…)
一样,谅,信也,那就是说,「谅」,是人说的话。
你们老师应该是用这个角度去看去思考的吧。
人说的话,与诚信,就意思上而言,是有差距的。
还是那句话,不够精确。
顺便再说一句话,「诚信」,是结果,这也许是许多人所认为的共同解释,
但是不去看形成的过程,会少了解很多的东西,
只用结果去看,也少了很多趣味。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会让「谅」等於「诚信」,
因为这样子一来,「友谅」的解释就窄了,味道也少了。
我不确定你是不是中文系的学生,又或者是中文系那一个阶段的学生,
不过,我大概可以了解你老师说你错的原因,
大概是因为你都是用结果去想,没有过程,
对於字义的运用也都是用现今习惯的用法,导致理解窄化。
不过,「错」这个字比较重比是了,明白的说,就是不精确。
: 最後是曾子讲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对於文的解释,网路上的说法还满多的
: 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章学问」,有些会说「诗、书、礼、乐」,
: 也有的说「礼乐射御书术」
: 但何晏集解言:友以文德合,相切磋之道所以辅成己之仁。
: 邢昺疏曰:君子之人,以文德会合朋友,朋友有相切磋琢磨之道,所以辅成己之仁德也。
: 所以这个文好像又有德行的意思?
: 说法太多了,我也不知道哪个才是对的,好乱= =
还有,一个建议,不管你是不是中文系的学生,
在查找资料的时候,不要只用网路上的,
因为,也是不精确的资料。
就「文」这个意思而言,
你查的意思都对,不过,我建议你用「文质彬彬」这四个字去着眼。
还有,文德,德,德行,意思都不太一样,混在一起,只会更混乱。
: 还有仁的解释,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品德修养之类的意思,可是我也很不确定...
: 希望有人可以帮忙解答...谢谢
至於仁这个字嘛……
我建议你去找本思想史或者是讲儒家思想的书来看,
这样子会比版上的人告诉你是什麽所得到的还多。
(而且,真的要解释,我还真的不知道要打多少字就是了……)
我再碎嘴一下,你在看《论语》的时候,你的字汇都是现代的字汇,
在看一些相关字书的时候,也是用现代的字义去理解,
所以切换不过来,造成想法很简单,也很不精确,
最後,使的理解很窄化,味道也少。
我想,这也许是你老师说你错的原因啦。
如果你是中文系的学生,这个部分要改一下,
如果不是,你就当作是你在了解中文系都在干嘛就好了。
不过,你老师有些想法,真的很妙就是了……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14.41.93.31
1F:→ kingacer:对了,如果想知道我对这些篇章的理解,就再说吧,有时间 06/04 14:03
2F:→ kingacer:再与版友分享。 06/04 14:03
3F:推 wgstar:好,谢谢,我们等你^^ 06/08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