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ingacer (韶音)
看板Chinese
标题Re: [闲聊] 阮籍咏怀诗
时间Sat Feb 18 00:56:27 2012
为了方便阅读,前面就删了,请不要见怪。
: --------------------------------------------------------------
: 以前曾买过叶嘉莹「阮籍咏怀诗讲录」,(桂冠出版社)
: 买的原因是因为封面上写着:
: 「夜中不能寐」的时候,
: 心理究竟在想些什麽呢?
: 叶嘉莹对诗词确实有读到而敏感细致的解读,
: 不过她引述了大量陈沆「诗比兴笺」的内容,
: 一开始看得我昏昏欲睡,後来竟然有些不舒服了。
: 据叶嘉莹引述的「诗比兴笺」,解释「二妃游江滨」这首诗,
: 是认为阮籍在讽刺司马氏(44页),
: 而除了这首,第三首「嘉树下成蹊」也是在讽刺司马氏(50页),
: 第四首「昔日繁华子」也是在讽刺司马氏(74页),
: 第五首「天马出西北」也是在讽刺司马氏(84页),
: 第六首「登高临四野」是在讽刺阿附司马氏的人(99页),
: 直到第七首「开秋兆凉气」,才终於没有用司马氏相关知识来解读咏怀诗,
: (「诗比兴笺」说这首是:
: 低徊胸臆,惆怅性灵...但能比类属词,何殊百虑一致。)
: 不过第八首「平生少年时」还是再讽刺司马氏(120页)....
: 司马氏司马氏司马氏....
: 我都有点分不清我究竟在读咏怀诗、还是在读晋书本纪了
: (这种解释方法,真让我联想到「关雎,后妃之德也」....)
: (凭什麽说阮籍是在讽刺司马氏呢?
: 他也可能是讽刺曹爽啊!
: 也有可能是讽刺根本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啊
: 甚至根本就是在讽刺自己,写诗自我忏悔、自我砥砺也是有可能
: 用这种角度来解释许多首阮籍的诗,也未必不通啊...)
类似的问题,其实我在念大一的时候有问过。
不过老师笑了笑,没回答。
当然现在知道原因了啦!
其实会习惯性的用这一个角度去解释,是有其原因的。
而且是跟中国文学的传统有关的。
这传统,不仅仅影响了解诗,也影响了文人写诗。
其实有三:
第一个,就是「诗言志」。简单的说,你写诗,一定有话要说。
这个是跟《诗经》有关的。
虽然「关睢,后妃之德」这样子的解释不是在先秦时期就有,
不过,这个观念影响了中国文学许久,也是事实。
当然,不只是「诗」,中国文学的许多类形,
不管一开始如何,都会走上「言志」的路子,
差别只在於「志」的内容而已。
第二个,就是「士遇不遇」的问题。
中国传统的士太夫其实一直都处在这个问题点上,
遇,则喜,不遇,则悲。
而好的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在不遇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最有名的那一个,叫屈原。
李白,苏东坡,这些比较洒脱的人,其实也在这样子的结中转。
因此在读诗的时候,会将其放在这个情境之中。
题外话,陶渊明的诗,其实也是放在这个情境中解,
才解出这麽多味道的。
第三个,就是知人论事。
来自於《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当然在使用上与孟子的原意不同。
但是中国文人在看文学作品的时候,
大多都是走这一条路子的。
以上三点合在一起,当然就会出现叶嘉莹先生所解释的那种角度了。
当然,这样子的解释角度,好不好,正不正确,那是可以讨论的。
但,如果就艺术的本质来看,
好的作品,一定会有感动人的内容。
否则没办法动人,它也不会一直流存。
那麽,内容是从何而来?
在中国,最终还是要回到作者身上。
举个例子,李商隐写出了很多漂亮的诗。
大家很熟的一首: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出名的漂亮,同时也是出了名的难解。
它会有名,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它的难解。
有兴趣可以去找一下後来的人是怎麽解释的。
当然,可以很纯粹的从诗上解,
不过说实在的,这样子一下,这首的诗味道就少了很多。
所以,不论如何,後来的人总是会绕而李商隐的人生讲。
再举一个例子: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由朱庆余所作的诗,从表面上看,
写得是新嫁妇的心情。写得很好,也很传神。
不过如果再查一下,
你可以发现,
唐代在科举之前,有考生将自己写的诗先呈给上位者看的习惯,
这首诗的名字又叫〈近试上张籍水部〉,
张籍又刚好是当时的有名人物。
如此,你还会觉得只是一首在写新嫁妇的诗吗?
这其实是我以上所说那些传统的影响。
而且,还是大部分文人都会知道的影响。
所以,张藉就回另一首诗: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玩味一下,可以从此看到很多中国文学的一些不同的味道。
: 关於「诗比兴笺」,叶嘉莹有这样一段话:(44页)
: 清朝陈沆所写的《诗比兴笺》把阮嗣宗的咏怀诗的意思都做了解
: 释,把诗里边说的是那个人或那件事都指了出来。我们读阮嗣宗
: 咏怀诗的时候,本来也并不一定要这样拘狭的、这样穿凿的去探
: 求,只要是感受到那一份我们认为美好的、可信赖的事物的转变
: 、消逝的感叹、哀伤就是了。可是,前人既然是有这样的说法,
: 我们也不能不知道,而且在魏晋之交的时候,果然有这样的人和
: 事。那麽,阮嗣宗的这首咏怀诗也可能是为这人、这是而发的。
: 这段话我倒是很赞成。
: 此外,或许是因为这本书毕竟是叶老师的上课记录,
: 所以才会花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前人「代表性」的论着,
: 因而有「前人既然是有这样的说法,我们也不能不知道」这样的说法吧?
如果说,以上所说你都能了解的话,
其实,不仅仅是前人如此说,所以不能不知道。
而是,前人用了这样子的方法将诗解得很美,
後人要如何作?
我们读阮嗣宗咏怀诗的时候,
本来也并不一定要这样拘狭的、这样穿凿的去探求,
只要是感受到那一份我们认为美好的、可信赖的事物的转变、
消逝的感叹、哀伤就是了。
这句话才是重点阿!
当然,因为叶嘉莹先生所讲的对象是中文系的学生,
自是不会止於解诗。那些部分,就看学生将来要走什麽路了。
一些经验(或是血泪……),分享一下。
(我不习惯回头省视自己的文章,如果有些错字或怪怪的地方的话……
请大家见谅!)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14.41.92.180
1F:推 moonlike:谢谢你的回应! 02/19 01:06
2F:→ moonlike:读完你这篇回应,似乎让我看到了一些自己先前忽略的地方 02/19 01:10
3F:→ kingacer:别说忽略,没有这些训练的人,本来就不太会这样看。 02/20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