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eader (读者)
看板CSSE
标题[心得] 产业关联表
时间Wed Dec 29 14:21:50 2004
http://www.dgbas.gov.tw/dgbas03/div6all.htm
我一直觉得产业关联表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它可以代表社会对个别产业的
依赖程度,也代表每个产业受景气影响的程度,以及对个别产业的投资所能
给予经济的直接带动效果。
以主计处所发布的 90 年 162 部门的产业关联程度表来看,跟软体业比较
直接相关的,应该是第 144 和 145 部门的资讯服务业和研究发展服务业,
它们的向前关联系数(感应度)分别为 2.288586 以及 2.271918, 在全体
162 部门中,排名 27 和 28 。
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对於这两个产业的依赖程度,算是前段却不是特别高,
而景气对这两个产业来说的影响,也大致如此。
再对照 75 年, 80 年和 85 年的产业关联表来看,其中资讯服务业的向前
关联系数为 1.113051, 1.207919 及 1.752304, 就可以明显发现,这行业
对於社会的关联性是呈现高速上昇的趋势,尤其是在民国 80 年到 85 年
之间 (1991 - 1996) 。
当然,这种事情用想的也知道,但数据拿出来毕竟还是不一样的,更何况
这产业关联表包含了多种部门的相互关联。
只是,似乎并不是很多人会想到,一个产业对於社会的关联性愈来愈大,
也就完全等於经济景气对於该产业的影响愈来愈大。
*
我自己及我的一些朋友们都算是急进派,对於促进台湾软体工业的建立,
十分关切及投入,在高中时候,大家就下决心要走这条路,在大学时候,
也是以软体工程及管理学为优先学习的项目,特别是物件导向的兴起,给
我们相当大的期待。
虽然就经验和能力而言,我们都实在是太嫰了,但就知识、行动力与勇气
来说,我们这些人也算是佼佼者了,不幸的是,我们所学的,全是美国的
那一套软体工程理论,却在台湾实践。
故事也就不细说了,重点是,我们都认为,要建立起合於国际规范的软体
团队,首要的就是规模,那麽多的专业,不可能让一个人同时担任好几个
位子却都能达到标准。在中间过度期,一位朋友认为尽快渡过,透过资金
和人才的募集,把团队的架构先撑起来最重要,而我当时则认为产业联结
才重要,打好各方关系,才能先卡住产业位置。当然其中的决策和想法,
都是极为复杂的,也不细说了。
然而,谁的想法比较正确,就现在来看,全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们这些人
没有一个逃得过景气波动,景气好时做到死还满足不了需求,景气不好时
每天公司开门就是赔钱。最後都垮了。
那些软体工程理论,哪一个谈到过如何迅速调整组织架构,以因应景气的
波动? 一个也没有,个个都在比专业,专业愈分愈细,要实践这些理论的
基础规模,一个比一个大。但产业运作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必须根植
於社会的土壤上,适应社会的现况,而那些理论却都只是迳自画着想像的
蓝图,根据的仅是美国少数的大型软体机构现况。
於是照着蓝图建筑梦想的我们,当经济的浪潮一来,这些沙丘上的城堡,
也就轻易地被击垮了。
我想,很多学术都需要本土的实践与经验,而不是仅根基於国外的东西,
否则我们也不过是知识买办罢了。另外,我们也应该更注重知识与现实的
联结,否则老是搞出巨型工厂或是天才集中营的理论,即使理论上可以有
最高的效益,却也只有害人而已。
这是一位受害者的感言。
而在软体产业受景气影响愈来愈大的现实之下,软体工程的研究也应该要
好好地正视这件事情了。
--
我一天也发不了几篇文章,希望不要都是我在说话...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2.173.26
1F:推 pipipikachu:每天看板主的都消化不完了.呵.. 218.161.15.232 12/29
2F:推 maxisam:推 板主好厉害 @@" 68.89.158.5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