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rence (戒)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圆觉经下卷略述
时间Tue Mar 13 13:14:56 2007
圆觉经下卷略述
http://www.baus.org/baus/newsletter/2004/nl90ndx_c.html
杨云唐
上卷重点—止妄为宗
佛法本无正末,自性无顿渐,众生根器也无大小,只因妄想而有颠倒,故佛出世
以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佛之正觉。佛说:「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
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学佛最麻烦的就是这个难以安抚的心,
尤在性命及爱欲交关时最会令人失去理智或走上歧路,所以上卷中以十二因缘正
观一切无明是空华虚幻来化解我们对二者的执着。虽然佛陀已把生命实相说得够
清楚了,我们面对眼前的本来无一物还是有很多的「可是要如何才能相应……」
的疑惑,这些疑惑,换而言之就是上卷普贤所问的:「在一切皆幻,无修无证之
下,我们的烦恼要怎麽解脱﹖」佛陀尽管说了再明白,表示法本无来去或增减,
莫於空华中觅如来;我们对法、对自己还是信心不够,面对眼前生死、爱欲还是
觉得非常实在。虽然在末尾清静慧一节已说明「不要管它」的顿悟法门,我们仍
是做不到,还是要为虚空华请问种种方法以求平息妄想。其实,这里最怕的是我
们的「动念即乖」又随之流转,否则只要一直坚信实相,保持「不管它」,终将
是迎刃而解的;然而由於善知识难求,妄念习气难舍,只好再安立法门谈起修证
,於是就有下卷的产生。因为此经要行者贯彻「於诸幻中不动」的法门,所以下
卷所讲的三个修行方便乃针对止妄为着眼,重於以「止」为加行。
理事与止观
一般我们都说:道理懂了,还要事修。若真的契入於理,从圆觉经讲理障已断,
事障将不会是缠缚的烦恼,然而我们只是理懂了,没真正融入不二,所以还要退
而求其次,依止方便。 本经的「观」其实在上卷已明示:「正知见的慧解」就
是正观,行者若能契入四大无我、诸相皆幻,已是观慧成就,剩下的应是如何从
理起用、巧妙程度的熟练才是,但是佛菩萨的悲智中又开展「止妄」的方便,称
为「三种净观」,与上卷之理悟遥相呼应,再让行者体悟圆觉中无修无证的本来
面目。
三种净观—威德自在菩萨章
前面提及,这三种其实是止门,以上卷观慧为宗旨,再从止入手而於自性中现寂
然轻安,悟入实相,达到止观双运的定慧解脱。
首先佛说「一切法同体平等,於诸修行实无有二」从方便随顺才有无量法门。众
生的妄动无非是攀缘内外境界自性而来,断除攀缘是止息十二因缘流转的下手方
法。
一、奢摩他–生灭如客尘
体会四大无我,乃缘气假名为心,得寂静轻安,一切存在如镜中显像没有实体。
这法门是承接上卷「不起妄念」取静为行而来,只要觉识烦动,便当放下或不管
它,渐渐一切念头都生灭不住,如客尘般,而内外清明如镜照物,无作无作者
。
二、三摩钵提-诸有皆如幻
体会根尘识相互生起如幻,以幻修幻,如土长苗非有而有。
这法门是依「知幻即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的以幻修幻而
来,如入地菩萨随顺觉性,知一切法如标月指,从幻化中而大作梦中佛事,成就
如幻众生,如土中本无苗,从无至有只是缘起假有,当下报身也是自性化现的众
生,与其他众生同体不二,在如幻三昧中起大悲轻安,无出无入者。
三、禅那-无相皆不住
体会一切都无相不住,互不障碍,没得染着,如器中鍠声不能留碍。
这法门如如来随顺觉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知虚空非是暂有或是暂无,故不依
幻化的空华或虚空相作对象(不依诸碍),所有众生相、寿者相等境界皆是浮想
,如声之过境、云过太空,终是能所寂灭,无受无受者 。
二十五轮—辩音菩萨章
这三种法门可混合或单修,共有二十五种配套,依个人因缘与不同阶段,可交互
运用,加上信心不疑,必当成就。不论用那一轮方法,都在止息妄心、放下我法
二执或贪爱、对立等分别,而把眼前一切因缘存在转为利益众生的随顺,这随顺
就是在本来无一物、无一事中随缘处理一切事物,而这些事物都是自性中的显现
,所以不起能所与有修有证的四相分别。
自肯承担
其实修行只有二种,一是为圆满正知见,二是为广度众生;因为知见正了行为必
正,剩下的就是在众生中去磨链了 。
想横截生死之流,继承如来家业必须有大气魄与於生死中敢自肯承担的肯定;解
脱的人把生命结束当作回归涅盘,是一切虚妄的平息、因缘幻法的寂灭、如梦似
戏的结束。若行者没有回归涅盘的勇气,则想要解脱是缘木求鱼(当然,不是说
涅盘即死亡之意),在十二因缘生命流转上终难停息。所以禅宗有句名言:「悬
崖撒手,自肯承担;绝後方苏,欺君不得」学佛人一直不敢放下依赖与所得境界
,难以承担自性如来无边无碍的妙德,只好在人世间像乞丐一般,只为维生,做
个法华经里的除粪人,直至自肯承担才醒醒悟过来。佛陀在本经中也扮演大富长
者,告诉我们什麽是我们真实身分,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回家––自性华藏
大海。
四相—净诸业障菩萨章
文殊菩萨说:「我即无碍,何以无碍得无碍乎?」修行的印证就是绝我与我所,
一切不可得。得失之心是爱取有的结果。
十二因缘断除攀缘的止息已在三种净观开示,再依「以幻修幻」的返照,息却有
无边见妄想,入寂灭大海而不动如如。若还有问题,就表示修行人在我爱上仍有
取相执着,因此佛再开示十二因缘另一修行的重点—「爱取有」的息灭,莫取相
得失以为修行。
修行人最在乎修行有没进步,总是以有没证入什麽、或果位为衡量;可是心有得
失就落分别取舍,因此佛以四相开示行者,以免修行变成有漏。因本经标明佛性
本具,行者当修行至气势滂然、雄力无畏,展现出「沛乎塞苍冥」天地一我时,
若缺乏如幻的省觉、「悬崖撒手」的舍心,则掉在有证有得的「我相」中,一不
小心就落於梵(神)我之潜意识而不自知,尤其是若成就非凡或神通现前时,更
有入於魔境的可能。所以於「四相」莫爱取於整个修行自始至终都很重要。
一、我相:
修行自认不畏生死,认定此身非我了,周遭境界调适愉悦,但遇到拂逆冲击,才
知还在喜恶二边,我执还在,仍以有所得为取,故不自在。比如有人自认不怕境
界磨链, 却在病苦煎熬时方知仍未能摆脱四大的执取。
二、人相:
放下有所得之心,以为超越有无相对,认知一切证取只是识心的攀缘,既是识心
则非是我;「不复认我,所悟非我」,却不离此证悟之理,仍有我说法,谓此是
我说非余人能说。比如有人离世俗识,超然物外,却执於人性的光辉或显神通,
以示自在超凡。
三、众生相:
悟得此世间乃因果所作,无非是正报、依报、眷属报所组成,所谓「众生」即众
缘和合而生,在因果交织果报中,没有谁是独立的,都是「陪客」;「我」只是
众报的一部份,他人所谓的「我」是不存在的,但心中仍黏附所缘,潜藏识根仍
会冒出来,而无法随缘,仍有造作人生意义与目的黏附,於不增不减如来性海仍
起波澜。比如有人常谈大悲,仍存度生说法之造作,被众生苦相或法之兴败相所
动,而不自在。
四、寿者相:
对自己微细识心不能觉察,谓己不着世间,亦不畏三界受生,却於涅盘无我中仍
起有出入之念,欲於此一期生命了办大事,不受後有,着於证量或已有的成就,
能高不能低,於地狱天宫仍着高下,於涅盘相仍有爱取。
以上四相之说法与金刚经者有些不同,金刚经是依性相上说,本经是依证量上说
。然究其根本是相同的,都是因识心对自我的执取未能清净所成。在本经说:「
若说有觉犹未离妄。如汤销冰,无别有冰。」、「两木相因,灰飞烟灭。」亦即
若有能所即有我、我所相,不离「空果」的迷执。在华严经有句话与此四相说很
相似,可为参考:「不离众生有颠倒,不离颠倒有众生;不於颠倒内有众生,不
於众生内有颠倒;亦非颠倒是众生,亦非众生是颠倒;颠倒非内法非外法,众生
非内法非外法;一切法虚妄不实, 速起速灭。」
有为法
在实相世界里,一切皆是「本然如此」,既名本然即是无为法。无为如太虚空,
想要在虚空中建屋,永不成立;亦即有为法是不能创造涅盘,可是人们都认为是
用有为的修行得入涅盘实相,本经却明示有为只是「两木相因」以泯灭人因无明
所造作的妄想颠倒。人最大的颠倒就是「我相」,故有照有觉都是幻,未有实体
,而即使往生的净土也是化城,实无去来。必当「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自断
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强调以幻修幻是本经对有为修行的提醒。
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有本体,但学佛人常会疑:「那为何要离幻,
而离了幻又有何意义?」其实幻的根本是「我」,离幻是离去对自我的幻觉,并
不是离外幻而在涅盘中常乐。至於「自断其首」後,这外境是幻与否则不是还需
追问的问题了。所以「觉後空空无大千」并不意谓世界不复存在,而是「空空还
大千」;世界是幻与否都对,只问此时还有没「对垢者」,能否随顺不二。六尘
不恶,不要把修行对象搞错了,一直与境界对立,则百千万劫永无出期。因此学
本经时不可落入梵我论,或把法身与梵我混淆,落於四相中以为成就。为避免行
者在修行上出错,佛陀又开示四种禅病提醒。
四种禅病—普觉菩萨章
前面「四相」是於我取的分别,这里的禅病是解释观念与方法上的错解。禅本身
无病,这四种禅病其实是修行人普遍有的现象。由於法性是不生不灭、无相非思
议的,以有为法及思维心,想要与之相应,都是取相分别,执着以下任何一法都
是病。
一、作病:
学佛人都是被教以修行法门,让我们以为只要一直架高梯子,有朝就会爬上青天
、见到佛陀。可是我们又是常被种种法门、禅定、神通、知见、境界眩惑,总认
为要作种种努力、具备很多资粮後才可能成就。这种种有为增上,用思惟心想与
无为涅盘相应,依世间价值及成就为修行得不得力的衡量。若以为圆觉是靠有为
增上修行出来的,即使成圣而认为此圣是增减而生,那只是世间超凡的人而已,
仍未离四相。
二、任病:
听说任性放旷、绝学无为、本自具足无欠无余,所以就放任不修以为这就是无为
;却不知旧习未除又染新殃,仍是十足随业凡夫,於本自具足的圆觉不动无念法
性未能体会清净不二,仍是在无明造作。
三、止病:
知道空华由无明妄想所起,欲修奢摩他之静行,压抑念头求无念不动,却落於知
见分别,欲於禅定尘影中得到不动本觉,一出定又烦扰不堪。
四、灭病:
欲修三摩钵提灭诸烦恼,知根尘皆是虚妄,一昧弃舍诸相,以为有实法可灭,仍
是不离追求,不能契於不生不灭的圆照觉性。
看了以上四种禅病会觉得很难不落入其中一种,这表示我们习惯於有为增上及意
识分别,不解圆觉乃是众生「本具法性」,而此本具法性是一体不可分割或加以
组合的,乃非思议与造作可及。又加上我们知见常落边见缘故,於有为与无为、
世谛与俗谛难以融通,是以维摩诘经提出「不住无为,不尽有为」为方便,做该
做的,莫为结果计较,则不会杂染我人诸相,离诸禅病。更具体的说,就是「以
圆满正知见为本,以无所得为正念,以菩提心为用」,这就是果地觉因地心的实
践;亦即以如来正觉为因地法行,於过程中三心不可得,於结果无修无证,亦不
存成佛目的之求,但於生死中自利利他,不落完成不完成的计较分别,就是不住
无为,不尽有为,就可通达本经随顺不二圆觉。
般若经一直对般若波罗密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强调二者皆不实不虚,非有得或
无得,亦即从圆教角度言,成佛并非一个人从凡夫转变成佛(这在世间是讲得通
,但实相或法的立场则不可得),成佛或开悟该是那虚妄自我及戏论妄识的息灭
,并非一个实在的新佛的诞生;因为若是有新生佛的话,则成佛一事就是生灭法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变成有为事相。既然称是「无上正等」,则不落高下,
因为世间中若有「高」则必有更高,所以若以取舍或任作止灭之道欲契於圆觉,
都是戏论,修行人若未依「无智亦无得」之无相为根本,则未能体会「圆觉不动
」,故非正修无上菩提。
再谈下手方便—圆觉菩萨章
我们当下是佛也是众生,是幻化也是非幻;从不二言,全体是也全体非,本无一
法,只是此心。而心本无相无不相,现种种相皆不离幻化,但一落於一边就成翳
华,成为妄作的「多余」部份;这多余部份只能靠自己去息灭,此即是因果,即
是修行。所以修行并不於本体上增多什麽或减少什麽,仍无智亦无得,不增不减
;可是不修则不能证知这个道理,不证知就仍妄想不安。为让我们妄作的「多余
」部份不成为烦恼障碍,佛又开示三种净观的有为方便,让我们可在不依意识取
舍下,至少有正确下手处。首先行者当以「结界」方式,远离俗缘昔染,清净安
居,克期自励修行。
一、奢摩他:
以离执力为主,重点是放下妄作的「多余」。当此心烦恼不安时,停息思念妄想
,随时令心在「归零」的保持,以离过去的习性,如磨镜般, 当有毅力与长远
心。
二、三摩钵提:
既已知道不增不减的本然下本不离解脱,此生剩下的都是「多余」,於是把这些
剩余价值用作利他,冤亲平等,行同体大悲,这种修行以忆想诸佛为主,以薰习
力培养悲心,重点是提起,心如入於大海,是以打开心量为前提的 。
三、禅那:
依於「平常心是道」,不起心造作,当下就是道场,於日日中自利利他,随顺因
缘,修而无修,随时都是「所作已办」,这要靠生命的感受力,可以数门训练自
我的敏感度, 其重点是当下。
结语—摄归大乘
读了本经,最常会有的大乘的论述往往给人超现实的感觉,似乎只能欣赏,没法
契入,好像是人与法不在同一世界,或甚至放弃这种高不可及的论调,认为那些
“至顿至圆”的东西只是理想,修行还是乖乖地老实一步步的好。如此的观点主
要是因为混淆法性的正见与一般修行,或说是法的根本与事相的不清;亦即法性
是「全体性」的、是「空无相」的,本身是没次第的,本来就是至顿至圆,无瑕
疵可言(无无明,无空华);世间性的修行乃为体悟无上正觉所作的方便施设,
这人为法才有次第性的分别。「空」、「无自性」为一切法之本体,这本体是无
关乎成败得失等诸相的,学佛根本是在重回这本体,若以成败得失为人生的内容
,则必被生灭相所惑,於修行亦难离诸病,甚或一直在迷失本性中难有出期。本
经开悟我们所有相皆是幻化空华,没有体性,执着不得;而人生的出路在觉醒无
明的妄作,认清实相,重回本体而不再轮回流转(圆觉不动),这是学佛最重要
的根本,也是因地正见。
本经标榜大方广,大就是本体,方是遍诸行的相,广是随顺方便的用。人生本应
是以体为主,以世间的梦幻得失为枝末;可是一般人都是以得失为首,体为枝末
,所以很难悟解大乘法义,直入菩提,或对不重次第的「空」与「不二」难以下
手,终使大乘教授只能当成理想,没法摄归自性。其实若多勉力用心,我们将必
有开窍而豁见根本的时候,因为法本於自心中,不是外求来的;所以祖师们都是
与诸佛同一鼻孔出去气,像永嘉大师证道歌就是此经的翻版。欲游如来性海,当
读诵信解大乘经典。此经如同其他了义经典一样,勉励我们说:能得如是经教者
,都是已曾种过大善根,只要莫以思维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坚信自性与诸佛同
一法性,发清净心,则因缘必将会遇,证得无上正觉。愿我们都能体解大道,发
无上心,莫辜负此生闻法大好因缘。
--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
於苦恼死厄,能为做依怙,具一切功德,
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3.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