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id (飘 摇)
看板Buddhism
标题杂阿含经与相应部
时间Mon Mar 5 15:42:17 2007
赤铜鍱为锡兰Sim!hala的某一地名, 也就以此泛称锡兰全岛.
赤铜鍱部, 就是现在流行於锡兰, 又分流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南传佛教.
原文网址: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9/yinshun39-05.html
为印顺法师所着
部派所诵的『杂阿含』,现存说一切有部的『杂阿含经』,『赤铜鍱部』的『相应部』;
其他部派,偶存一鳞一斑而已。试先作组织的对比观察:『杂阿含经』全部,上座部各派
,应该都是分为五诵(五篇)的(1)。『杂阿含经』先出长行的「修多罗」,『相应部』
先立「有偈篇」,这是先偈而後长行的。化地部『五分律』说:「此是杂说:为比丘,比
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说,今集为一部,名杂阿含」(2)。法藏部的『四分
律』说:「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杂帝释,杂魔,杂梵王,集为杂阿
含」(3)。传为雪山部(律与『四分律』相近)的『毘尼母经』。说:「与比丘相应,与
比丘尼相应,与帝释相应,与诸天相应,与梵王相应,如是诸经,总为杂阿含」(4)。以
比丘、比丘尼、天、魔等相应(杂)为例,说明『杂阿含经』的内容,与『相应
部』先立「有偈篇」相合。可能是饮光部的『别译杂阿含经』,也是先有偈颂。所以,或
以为『杂阿含』的原形,应该是偈颂在先的(5)。但『相应部』是赤铜鍱部本,与化地部
、法藏部、饮光部等,同属於上座分别说系的流派;同属於一系而经典结构(先有偈颂)
相同,是不能证明为『杂阿含』之原形的。在九分(十二分)教的成立过程中,先有「修
多罗」而後「只夜」,是佛教界所公认的。原始圣典的集出,应先为精简的长行,适应通
俗教化的偈颂,成立要迟一些。
「修多罗」长行的次第,『相应部』立「因缘」,「蕴」,「六处」,「大」(即「
道品」)──四篇;『杂阿含经』作「五阴」(蕴),「六入处」,「杂因」,「道品」
──四诵。次第虽不完全一致,而菩提分法都是在末後的,这可说是上座部诵本的原形。
大众部所传,是举长行为例的,如『摩诃僧只律』说:「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所谓根
杂,力杂,觉杂,道杂,如是此(等)名为杂」(6)。所举的例,显然是菩提分法;以「
道品」(长行)为首,表示佛法的重於实践。「相应教」的原形,应该是大众部诵本那样
的。如『中部』(一0三)『如何经』说:当时共论的阿毘达磨,是如来自证而宣说的:
「四念处,四正勤,……八圣道分」(7)。代表说一切有部的早期论书──『法蕴足论』
(现存本已有过後人的补充),立二一品,也是先举道品类,末後才说「处」,「蕴」,
「界」,「缘起」的。上座部诵本以「道品」为後,「蕴」,「处」等在前,表
示了重於事理分别的学风,与大众部分化。至於「蕴」,「处」,「缘起」(界) ──
三诵的次第,由於经中有不同的次第,部派间各取一说,也就不能尽合了。以『杂阿含经
』来说,佛命罗!7亩罗为众说法,次第为「五受阴」,「六入处」,「尼陀那」(译为「
因缘」)(8) ,正与『杂阿含经』的诵次相合。
「修多罗」四诵的主体,『杂阿含经』有:「阴」;「入处」;「因缘」,「谛」,
「界」,「受」;「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支」,「圣
道分」,「安那般那念」,「学」,「不坏净」──一六相应。『相应部』与之相当的,
是(一二)「因缘」,(一四)「界」;(二二)「蕴」;(三五)「六处」,(三六)
「受」;(四五)「道」,(四六)「觉支」,(四七)「念处」,(四八)「根」,(
四九)「正勤」,(五0)「力」,(五一)「神足」,(五四)「入出息」,(五五)
「预流」(与「不坏净」同),(五六)「谛」──一五相应。『相应部』没有「学相应
」,那是编入『增支部』了。这部分,有可以比较讨论的,如「谛」,『杂阿含经』在「
因缘」与「界」之间,属「杂因诵」,而『相应部』属於「大篇」(「道品」)。考『杂
阿含经』说:「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若比丘,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如实知
),苦灭圣谛(如实知),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慧根」(9)。『相应部』的「根相
应」,也是这样说的(10)。谛是圣谛,是圣者如实知的,所以『相应部』属於「
大篇」。考说一切有部的阿毘达磨,『法蕴足论』与『品类足论』的「千问品」,「圣谛
」都在「念住」与「静虑」之间(11)。『发智论』立四十(二)章:四谛与四静虑等,同
为「功德类」而不是「境界类」(12)。圣谛属於道品类,实为上座部的古义。後人以四谛
为世出世间因果,属於「杂因诵」,是作为因果事理去理解了!如「受」,说一切有部的
古说,没有说到「受相应」。但『杂阿含经』与『瑜伽论摄事分』,都在「界」以下说「
受」。『相应部』是属於「六处篇」的。六受依六触而起,六触依於「六处」,「受」是
可以摄属「六处」的。但「受」依於六触,而六触於六内处(根)、六外处(境)、六识
(即十八界)──三和合而有,那末属於「杂因诵」的「界相应」,也是很合理的。
「只夜」部分,『杂阿含经』与『相应部』,可说是非常相近的;唯一不同的,是「
比丘相应」。『杂阿含经』,「比丘相应」在「八众诵」(「只夜」)初,这与化地部,
法藏部,『毘尼母论』,『别译杂阿含经』,都是一致的。不知赤铜鍱部,到底依据什麽
理由,将有偈的「比丘相应」,不与有偈的合编一处,而编入「因缘篇」中?这是不适当
的!「记说」部分,似乎差别较多。『相应部』的(二0)「龙相应」,(三0)「金翅
鸟相应」,(三一)「揵闼婆相应」,(三七)「女人相应」,是『杂阿含经』所没有的
,不过这可能在佚失的卷二二中。『杂阿含经』的「马相应」,「摩诃男相应」,「业报
相应」,『相应部』没有,那主要是编入『增支部』去了。「病相应」,主要为
分散在『相应部』的各相应中,而『杂阿含经』却集为一聚。『杂阿含经』卷二三(旧误
编为卷三一),包含了『相应部』的(三二)「云相应」,(三四)「禅定相应」,(四
三)「无为相应」,(一三)「现观相应」,(二五)「入相应」,(二六)「生相应」
,(二七)「烦恼相应」──七种相应。所以,『相应部』立五六相应,『杂阿含经』今
判为五一相应,「修多罗」(主体)与「只夜」部分,可说是大同小异的。「记说」部分
的差别大些,主要也还是组集分类的不同。其中也有非常不同的,那是上座部再分化,各
部自为结集补充的,到论究经数多少时,再为说明。从组织来说,『杂阿含经』与『相应
部』,仅有先长行或先偈颂的重要差别。然依说一切有系的古老传承,知道全部为「修多
罗」,「只夜」,「记说」──三部分的综合,似乎『杂阿含经』要接近古上座部些。
说到义理方面,虽是原始佛教的圣典,而到底已是部派的诵本;『杂阿含经』与『相
应部』,都已集入自部特有的见解。如说一切有部主三世实有,所以『杂阿含经』有「云
何一切有」经 (13)。肯定说:「以有过去色故」,「以有未来色故」(14),并到处说:
「如当说,如是(实)有及当知,亦如是说」。这是三世有说,是『相应部』所没有的。
同样的,赤铜鍱部主现在实有,所以『相应部』说「四十四智」时,说法智与类智,类智
是知过去未来的(15);『杂阿含经』没有说到法智与类智。依三世而有言说,『相应部』
有「言路」经,广说现在现有,过去曾有,未来当有(16),『杂阿含经』缺。说
一切有部明依三世而有言说,见於『中阿含』的『说处经』,说三世有而不加简别(17)。
此经,赤铜鍱部编入『增支部』,也分别说过去曾有与未来当有(18):这是现在有说。部
派的根本异义,都已载入自部圣典,当然不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又如「名色」的「名」
,『相应部』解说为:受、想、思、触、作意(19),是论(类集成的)义,『杂阿含经』
解说为:「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20)。反之,『相应部』解说「无明」
为:於苦,集,灭,道的无知(21),极为简要!而『杂阿含经』广列:「不知前际……染
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22),十足是论师的分别广说。又如『相应部』处处说无
常、苦、无我;『杂阿含经』处处说无常、苦、空、无我,或以为「空」是说一切有部所
增的。然『杂阿含经』说:「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
空、非我」(23)。与此相当的『相应部』经,这样说:「如理思惟;五取蕴无常、苦、病
、痈、刺、痛、病、他、坏、空、无我」(24)。病……坏,都是说明苦的;可见无常、苦
、空、非我,显然也是『相应部』所曾说的。结集的经说,「有闻必录」,不是千篇一律
的。到了部派分化,偏重某一说,於是不免与别部差异了。原始圣典的文句,经部派分化
而长期流传,多少会有些增减的。『瑜伽论摄事分』所依经本,与宋译『杂阿含经』,也
有多少出入呢!
宋译『杂阿含经』,译出的时代迟了些,而译者求那跋陀罗,是一位唯心大乘师,所
以译文中偶有大乘的名义。如一、佛为阿难说「正法律乘」,说到了「大乘」(
『瑜伽论』无论义);与此相当的『相应部』,是没有「大乘」字样的(25)。二、『杂阿
含经』说:「於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世间无能沮坏其心者,是名信根」(26)
,这是『阿含经』本义。又说:「若圣弟子,於如来(初)发菩提心,所得净信心,是名
信根」,「菩提心」是大乘所说。『相应部』只说:「於如来之菩提起信」(27),菩提是
如来证得的菩提。『瑜伽论摄事分』解说为:「由思择力如理作意,思惟诸法,乃於涅盘
得正信解」;「若依诸佛无上菩提所得正信」(28)。信根是信佛的菩提、涅盘,与『相应
部』的意义相通,可见「菩提心」是後代所增附的。三、『杂阿含经』论到尽法、灭法、
变易法时,说到「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摄事分』解说为:无常、有为、思所
造、缘生(29)。『杂阿含经』说到:「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是无常灭法」;『摄事分』
解说为:「诸业烦恼之所造作(这是有为的原始意义),及由先愿之所思求」。与之相当
的『相应部』说:「无常、有为、缘起所生」(30)。思愿缘生的意义,『杂阿含经』多处
译为:「无常、有为、心缘生法」,「无常、有为、心缘生」;「无常、有为、心缘起法
」(31)。「心缘生」,「心缘起」,与大乘的唯心缘起,不是容易混淆吗?『瑜伽』的『
摄事分』,也没有说「心缘起」,「心缘生」的。『杂阿含经』说灰河喻,「菩萨摩诃萨
」发心、修行、成佛,化度众生;『瑜伽论』说是「後有菩萨」(32)。『相应部』没有此
经。「菩萨摩诃萨」的称呼,受到了大乘的影响。不过,每成立一部派,就有部
派所审定集成的经典,在传承的同一宗派中,是不可能大事更张的。『杂阿含经』的「修
多罗」部分,与『摄事分』所依经本一致,即可以证明。当然,经典在长期流传中,会因
时因地而有多少差别的。求那跋陀罗为唯心大乘师,所译『杂阿含经』,就偶有一二大乘
名义,然如依此而说宋译『杂阿含经』,是大乘佛教时代所完成的,那就误谬不经了!经
典在诵习流传中,不免有些出入的。如说一切有部所诵『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在
说到未成佛以前,总是说:「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我本未觉无上正尽觉时」(33)
;而赤铜鍱部所诵的『相应部』与『中部』,却说:「我正觉以前,未成正觉菩萨时」
(34),插入了「菩萨」一词(35)。现存的『杂阿含经』与『相应部』,都属於部派的诵本
,从此以探求原始佛法,而不是说:经典的组织与意义,这一切都是原始佛法。
注【9-001】律的原始结集,也是分为五篇的(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一三二──
一三八)。
注【9-002】『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三0(大正二二‧一九一上)。
注【9-003】『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注【9-004】『毘尼母经』卷三(大正二四‧八一八上)。
注【9-005】前田惠学『原始佛教圣典之成立史研究』(六五九──六六0)。
注【9-006】『摩诃僧只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下)。 [P61]
注【9-007】『中部』(一0三)『如何经』(南传一一上‧三一一──三一六)。
注【9-008】『杂阿含经』卷八(大正二‧五一上──中)。
注【9-009】『杂阿含经』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二中、下)。
注【9-010】『相应部』 (四八)「根相应」(南传一六下‧六、一0──一一)。
注【9-011】『阿毘达磨法蕴足论』总颂(大正二六‧四五三下)『阿毘达磨品类足论』
卷一0(大正二六‧七三三上)。
注【9-012】『阿毘达磨发智论』卷五(大正二六‧九四三中)。『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
』卷九0(大正二七‧四六六中)。
注【9-013】『杂阿含经』卷一三(大正二‧九一中)。
注【9-014】『杂阿含经』卷三(大正二‧二0上)。
注【9-015】『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南传一三‧八三──八六)。
注【9-016】『相应部』(二二)「蕴相应」(南传一四‧一一一──一一五)。
注【9-017】『中阿含经』卷二九(大正一‧六0九上)。
注【9-018】『增支部』「三集」(南传一七‧三二0)。
注【9-019】『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南传一三‧五)。
注【9-020】『杂阿含经』卷一二(大正二‧八五上)。 [P62]
注【9-021】『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南传一三‧五)。
注【9-022】『杂阿含经』卷一二(大正二‧八五上)。
注【9-023】『杂阿含经』卷五(大正二‧三五中)。
注【9-024】『相应部』(二二)「蕴相应」(南传一四‧二六二──二六四)。
注【9-025】『杂阿含经』卷二八(大正二‧二00下)。『相应部』(四五)「道相应
」(南传一六上‧一四五)。
注【9-026】『杂阿含经』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二中)。
注【9-027】『杂阿含经』卷二六(大正二‧一八四上)。『相应部』(四八)「根相应
」(南传一六下‧七)。
注【9-028】『瑜伽师地论』卷九八(大正三0‧八六三中──下)。
注【9-029】『杂阿含经』卷三(大正二‧二0中)。『瑜伽师地论』卷八七(大正三0
‧七九二上)。
注【9-030】『杂阿含经』卷一0(大正二‧六五下)。『瑜伽师地论』卷八六(大正三
0‧七八0上)。『相应部』(二二)「蕴相应」(南传一四‧三八──三九)。
注【9-031】『杂阿含经』卷九(大正二‧五八中)。又卷八(大正二‧五四上)。又卷
二(大正二‧一四上)。
注【9-032】『杂阿含经』卷四三(大正二‧三一七上)。『瑜伽师地论』卷九一(大正
三0‧八一九下)。
注【9-033】『杂阿含经』卷一二(大正二‧七九下)。 『中阿含经』卷五六(大正一‧
七七六上)。
注【9-034】『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南传一三‧一三)。『中部』(二六)
『圣求经』(南传九‧二九四)。
注【9-035】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四0──一四五)。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59.121.18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