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末法」与「净土念佛得度」考(2)
时间Wed Feb 28 11:20:09 2007
(三) 审视《大集月藏经》的原意
《大集经》第五十五卷是《大集经.月藏分》的第十七〈分阎浮提品〉,内容是世尊告诉
「他化自在天王」等,要他们守护安置此阎浮提,也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使得「佛
正法眼久住於世,绍三宝种使不断绝。损减恶趣,增益善道,令此阎浮提一切安隐丰乐可
乐。」然後,这些天神都接受佛陀的教?,「护持养育佛正法眼,令得炽然」。接着就一
一点名,将某一个地方指名交给某位天神守护。
在这一卷里面,只有一段经文是类似於讲到佛弟子的「情况由好变坏」这种话题的,经文
是这样说的:「尔时世尊告月藏菩萨摩诃萨言:『了知清净士!若我住世,诸声闻众,戒
具足、舍具足、闻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我之正法炽然在世
;乃至一切诸天人等,亦能显现平等正法。於我灭後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於我法解脱
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
五百年,於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於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
坚固。了知清净士!从是以後,於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毁破禁戒,行不如
法,假名比丘。如是破戒名字比丘,若有檀越舍施供养,护持养育,我说是人犹得无量阿
僧只大福德聚。何以故?犹能饶益多众生故。何况我今现在於世。譬如真金,为无价宝。
若无真金,银为无价。若无银者,鋀石无价。若无鋀石,伪宝无价。若无伪宝,赤白铜铁
白鑞铅锡为无价宝。如是一切诸世间中,佛宝无上。若无佛宝,缘觉无上。若无缘觉,罗
汉无上。若无罗汉,诸余圣众以为无上。若无圣众,得定凡夫以为无上。若无得定,净持
戒者以为无上。若无净戒,污戒比丘以为无上。若无污戒,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名字比
丘为无上宝,比余九十五种异道最尊第一,应受世供,为物福田。何以故?能示众生可怖
畏故。若有护持养育安置是人,不久得住忍地。』」(T13, p363a-b)
这一段经文的大意,是预示佛住世时,到佛灭後5个500年,也就是2500年之间,声闻比丘
住持佛法每下愈况的情形。道绰禅师读到这段经文,产生了一个印象,认为它是在说:「
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确实是可能的。因此,如果有人认为
《安乐集》的这一段话,源自「《大集经》卷五五意」,是可以说得通的。
但是,如果我们来作进一步的比对分析,可以分辨《大集经.月藏分》的原文,和《安乐
集》的引述,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差异。首先,被讲到的主体不同,经文讲是「声闻比丘众
」,而《安乐集》讲的是「亿亿众生」;其次,经文讲到的主题是「住持佛法的情形」,
而《安乐集》讲的是「修道成功的可能性」。第三、经文并没有排除佛灭2500年之後的众
生修道有所成就的可能性。因为这段经文要强调的,正是「破戒名字比丘」也是「无上宝
」,「若有护持养育安置是人,不久得住忍地。」「得住忍地」,根据《法门名义集》:
「五忍:一伏忍,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忍,五寂灭忍。地前三贤菩萨得伏忍。初地、
二地、三地得信忍。四地、五地、六地得顺忍。七地、八地、九地得无生忍。十地与佛地
得寂灭忍。」(T13, p197b)忍,无论是地前的贤位,还是地後的圣位,皆是修道有得之
意。而《安乐集》的「未有一人得者」则是排除了其可能性。可以说,在根本的意趣上,
「末法的众生没有得度的可能性」这个意思,在经文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安乐集》想
要以他理解的《大集月藏经》来证明「末法众生没有得度的可能性」,究极而言,是过度
推衍,以致推翻了经文原来有的「末法众生也可以不久得住忍地」的意思。因此,它的引
证从根本来说,是不能成立的。
(四)佛经中的「末法」未必不可以修行
笔者认为,在佛经中,「末法」的概念主要谈的是住持佛法的声闻僧团的逐渐堕落、腐化
、败坏,强调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佛弟子应当如何洁身自爱,努力修学,护持佛法,而
不是就此认为修道无望。譬如《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如是末法破戒人,损灭佛
教亦如是。若有净修梵行者,逢斯恶友常远离。」(T12, p0007a-b)这是说末法之时,
应当洁身自爱,净修梵行。它并没有说「末法时代,梵行修不成了」。《佛说大乘菩萨藏
正法经》说:「若於世尊末法中,复能利乐诸有情。彼时多有魔障侵,於此勿应生退屈。
未来若有苾刍众,决定於法生信解,宁丧身命坚护持,速获证悟圆常果。」(T11,
p0846b-c)这是劝勉末法比丘众,仍能信解佛法、证悟佛法、利乐有情的明文。《法华经
.安乐行品》说:「文殊师利!如来灭後,於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善修
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
一切种智。」(T9, p37c-38a)这是在末法时代可令众生得一切种智的方法。《大方广佛
华严经》:「善男子!於汝意云何?彼无垢面日光明转轮圣王,随彼如来,转正法轮,及
涅盘後,兴其末法,然大法炬,光照世间者,岂异人乎?今普贤菩萨是。」(T10, p762a
)这是末法时代仍然光大法炬的典范。如果「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
者」这个命题为真的话,以上这些经文就不可能出现了。因此,我们可以说,《安乐集》
推衍《大集月藏经》的经文,得到的「末法众生没有得度的可能性」这个主张,不但是《
大集月藏经》原意中没有的,也是其他这些大乘经中所没有的。
日本学者盐入良道的〈中国佛教的形成〉一文,指出:「正、像、末三时思想,真正演变
为一种时代观,且有组织体系,则属中国佛教界。」(转引自《中国佛教百科全书》
p.1746)笔者认为,将「末法」与「众生没有成道的可能性」结合在一起,是中国佛教的
特有看法。南传佛教、藏传佛教都没有这样的观点。而根本原因是来自印度的佛经中,没
有这样的观点。
转自以下网址:
http://tinyurl.com/2ty8gg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02.39.20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