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传统之继承」篇(2)
时间Tue Jan 16 08:44:49 2007
三、禅法检验原则
佛法的究极目标,是从禅观的实修实证中,臻至证果或成佛的境界,所以禅观的修行
实践,是学佛的重要功课。但是谈到修行——禅修,在佛教中有几种情状:
第一种是不修行的人。不修行会有甚麽後果呢?不修行如何调理烦恼,安顿情欲?又
如何安身立命呢?
第二,虽然修行,也要看是走对路还是走错路,若是错了,更是会产生可怕的後遗症
,印顺导师在〈美丽而险恶的歧途〉一文中所谈的种种,就是指出修行错误的情状。原来
,不是光有修行就好了,观念错或方法错都必然带来一些伤害,所以错误的修行观念和修
行方法也要提出来讨论。
第三,是正确的修行方法。这其中可再略分为二:一是声闻佛法。虽然正确,但修行
者只求自己全身而退,快得解脱。二是菩萨愿行。这个则更艰难!菩萨行人修学禅观,是
为了锻练成一身本事,所谓「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身心依於禅修所得的堪忍力
道,以走入世间、人群,成就一切帮助众生,济世益人的事业。
总结而言:「其知见不契於中道者,离生死向涅盘,沈空滞寂,病不可胜言。即生死
为涅盘,则又极於欲乐为道。即知见正确者,经谓得无生忍菩萨,有欲入涅盘之心。龙树
谓悲愿不足而空智生,必堕声闻。应知安心禅观而游心空际者,大非易事!」
禅修是重要的,然而,如果不能契合於缘起中道的教说,则一、若以一切法空性,无
所得故,而不能於空法中观察缘起法相,得法住智,以行悲济众生事;但只急求证入,好
高骛远,则末流多堕於真常秘密而不可收拾。二、纵然缘起空性的知见正确,然如龙树菩
萨所说,不能辅以悲愿(即悲愿不足)的空性智慧,将堕入自了的声闻法中。由此可见,
声闻与菩萨同得法空慧,而因菩萨悲心充溢,故能以利生为前提,不会急求涅盘解脱。所
以印顺导师认为,能够以般若无所得空慧而安住於(利人济生的)禅观行中,绝非易事,
亦不应等闲视之。
以下开始探究「人间佛教禅法」的理论原则。
印顺导师所架构的禅学理论,并不是自由心证,而是一方面探寻佛法根源,而上承佛
陀法脉;另一方面,消化传统遗绪,让「人间佛教」的禅学思想绽放着古德遗芳。
笔者认为,印顺导师研究禅学的基调是:回顾佛教传统禅法,爬梳故旧遗珍,扬弃陈
年糟粕。简言之,他回应时代诘难,而提出了「人间佛教」的主张;复出入取舍於传统禅
学思想,而擘画出了「人间佛教」中「菩萨禅法」的鸿图。
故笔者将印顺导师对禅学义理的讨论,置於时空座标中:在时间上,贯穿了「传统」
到「当代」的禅学思维;在空间上,涉及了汉传、南传与藏传佛教的禅修批判。
由於所讨论的问题极根本,所牵涉的层面极广阔,故此一部分,分做三大段落来讨论
:
就「面对传统」而言:一、在「传统精华」的继承部分,将讨论印顺导师研究禅修重
大课题的内容,以了解其深入古王宫殿、故园门庭後,对於禅学遗产的继承深度。二、在
「传统异化」的洗汰部份,将讨论印顺导师对历史时空中变质禅法的批判,以探究其鸟瞰
可爱化城、羊肠迷阵後,对於方便教法的关怀广度。
就「回应当代」而言,依循理论与实践的两条线索:在理论建构方面,拈出印顺导师
掘发禅法正义精髓与铺演人间佛教禅法行门要旨的内涵;在实践范型方面,则讨论「人菩
萨行者」寓禅修自利於度生利他的无碍解脱门。
以下进入本节的主题,即就「传统之继承」部份,探索印顺导师的禅学特见。
开掘古德意蕴,显发佛法真义的活力,来自於「提撕」的意象。亦即从故籍古典中,
提炼纯净的修持之道;俾益於对禅法当来的发展,指点开阔的前途。
印顺导师的禅学研究,在「继承传统」的部份,有两项重大成就:一是解析整体禅学
知识,二是重光湮没蒙尘的禅法;前者表现了印顺导师解析禅修知见的功力,後者是立意
古典而重新掘发,彰显了「人间佛教」禅学思想历久却弥新的研究特见。
而若欲清楚导师在这同一禅学领域中的不同成就,自以分别叙述为佳,然而为使读者
能从基本禅修知见入门,承前启後,环节相扣地一路读来,终能一窥禅观知见的完整堂奥
,故本章采取一气呵成方式,从禅修的知见与所缘等重要组件开始盘点,终於到次第、系
统等整体结构的验收完成。
「人间佛教禅法」对於佛教传统修持法的继承,奠基於三个基本论题:
一、扫除禅修知见的迷障:禅法历经千百年的演变,许多後人对禅修意义任意附会,对禅
修内容妄作添加,经过这些变化之後,佛法定慧二学的本初真义已面目全非,所以印顺导
师相当重视禅观之学的古义重光。
二、重提禅观所缘的正境:他将龙树菩萨观慧所缘「先修观身」的主张,对比於千百年来
禅法趋於「观心」——修心、唯心与秘密的歧途,使修持的优先次序,重新接续《阿含经
》中佛陀的教导:从观身以至於观受、心、法——「四念处」。在「观照内容」方面,提
醒吾人「假想观」可能流於修心修定的偏差方向,强调唯有「胜义观」方能入於真实。
三、建构禅法系统的分类:这是从依机设教的需要,而对禅法作纲举目张的系统归类,更
进而分辨各类禅法「因目标不同则所行有异」的取向。而这系统分类的三类禅法,印顺导
师又将之统合汇归於佛陀护生本教的究极一大乘理想——「成佛之道」。
故本文依此三个方向,展开四个主题的讨论,即:一、厘清禅修知见,二、抉择禅观所缘
,三、简别修观次第,四、划分禅法系统。以下分述之:
第一节 厘清禅修知见
在讨论印顺导师「厘清禅修知见」的内容之前,应先交代几个背景资料:
第一、他对於「禅修」意义的掌握,多从淳朴的根本佛教出发,认为应依《阿含经》「三
学」中的「增上戒学」为基础,进以修习「增上定学」与「增上慧学」,以此论议禅修的
进境。
第二、他虽然强调定慧二学互为表里而「相应不离」,然而也有印度大乘论师的治学风格
,毫不含糊地细究定慧二学的各别性能。更由此发挥「以禅修正见导引禅修实践」的功能
,也就是分辨禅修过程中「定以发慧」或「修慧成定」的分岔关键。
第三、从「修慧成定」以至於「耽定生天」的禅修歧途中,他解析原始佛教安立禅定诸天
的依据,以及後期大乘佛教倾向於唯心假想的禅修——修定的歧途。在原始佛教方面,分
析其依据禅定进境而成立「修定生天」——生四禅天、四空天的次第;在秘密大乘方面,
从修定观佛像现前,而走向「生天成佛」的发展。
一、增上定学
劏解析名义
禝名目与意涵
印顺导师蒐罗「定学」的相关词,颇为周延,除了介绍一系列的修定名目之外,也解
说各名相之含义。如说:「定有种种名字,如一、禅,译义为静虑,旧译作思惟修。二、
解脱,旧译为背舍。三、三摩地——三昧,译义为等持,定。四、三摩钵底,译义为等至
,旧译作正受。四类中,禅是从初禅到四禅的专称。四禅也是等至,如加上四无色处,合
名八等至。再加灭尽定,名为九次第(定)等至。这九定,是有向上增进次第的。又如四
禅,四无量,四无色定,都是等至,合名十二甘露门。三摩地,是空等三三摩地,有寻有
伺等三三摩地。三摩地,也是一般定法的通称。解脱,是八解脱。这四种名义不同,都含
有多种层次或不同类的定法。此外,如三摩呬多译义为等引;心一境性、心、住,也都是
定的一名(都没有组成一类一类的)。」
一、一般说「定」或称「禅定」,是梵语「禅那」的音译加上汉语「定」的义译而成
的梵汉合称词。要注意的是:「禅定」的心念状态,是对於所缘境不稍加分别而「制心一
处」的特质;也因为不对所缘境加以思惟、观察,故此不可能对於所缘境的究竟特质(不
安定相、无独存性)生起觉知。
其中四禅是佛说的根本定法,往上,定心愈加微细深刻,则入「四无色定」——空无
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禅四空处,总称「八定」,这是共世间的
,外教也能修得的经验。若加离欲圣者的境界「灭尽定」(亦名「灭受想定」),则共称
「九次第定」。这九次第定是依次昇进的;而灭尽定因不与我执的烦恼相应,有定心的安
住再加上离执的清净,所以是最殊胜的。
在梵文中与「禅那」有相似意涵的,尚有:
二、「解脱」(或译「背舍」),说世间共学的「禅定」,而采用「解脱」(背舍)
的意象,可从「八解脱」中诸解脱的名义可知。由透过这八种禅定的修习,定心依次增上
,凸显其渐离於下界心意散动的层次。如入初禅,则能离欲界五盖的干扰(即解脱於欲界
),进二禅,则能离初禅微细寻伺心念的干扰(即解脱於初禅)。如此依次增上,以至於
远离一切散动不安之相。
三、「三摩地」(汉译「等持」)、「奢摩他」(汉译为「止」)等语词,其意皆指
心意的专注——「止」,这是对於一个目标(即所缘境)长时间维持专注力;「等持」则
系专注於一个目标(即所缘境),让心念维持於平和安稳的状态。古来禅那、三摩地与三
摩钵底这三名,每泛称为「定」。
经论中所说的诸多定法,印顺导师指出:「禅」是殊胜的,而三摩地则是泛通一般的
;如举空、无相、无愿三摩地(与缘起空慧相应的三三昧),和与寻、伺心所有关的定心
三三摩地。可见,定可以单独训练——共世间,也可以依定发慧,而成为佛法不共世间的
三摩地(解脱)。
秃特性与层次
一、特性:印顺导师举《解深密经》,说:「止是『心一境性』;『内心相续』。定
是『平等持心』的意思。所以止是安心一境而不散动的。」并提醒说:「定与慧是有分别
的。修学者,必须肯定定与慧的特性,否则就会以禅为慧,以修得四禅为证四果,得
定德而以为得慧成佛了。」
二、层次:「禅定」是心的专注训练,训练的过程中,心意从跳跃奔散,渐趋於安定
,所以定心是有层次的。定心由浅入深的种种阶段,就是从未到地定以至於四禅八定的阶
段。
调心修定的过程,是先使心安住一境,念念相续,至心是极其安定,也非常明了,才
能入定。深入初禅,还有粗分别的寻(考虑),细分别的伺。初禅到二禅中间,得中间禅
,这才不再起粗分别。到了二禅,连细分别也没有了。印顺导师分析此一境界,「虽有自
性分别,不再有概念分别,所以也就不会引发语言了(语言是内心寻伺的声音化)。」到
第三禅,直觉得内心平等清净,身之乐受无与伦比。第四禅则脉停息止,更舍身乐,而达
於心念之最极清净。至於四空处定,这是世俗的唯心定;定力更深了,慧力却反而昧劣。
这是定力由浅至深的全貌,也是共世间的境界。
由上可知:印顺导师对散见於经论中的相关定学名义,有广泛的留心与了解,而其研
究禅定之学,也相当重视古典原义的重现。相较於後来禅师们「依己意解义,循自心论禅
」的宗风(如慧能说:「外於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禅定?外离
相曰禅,内不乱曰定。」),显然严谨而有据。透过印顺导师重新厘清禅学,使得我人在
欣赏禅师们神来之笔的称性之谈时,不致於完全不晓定学原义,而忽略了定慧二学本质性
的不同与修持上的差异。
秡修定目标
印顺导师依於「瑜伽行派」经论所整理的内容,而说明在佛法中,修定的正确目标。
如其依《瑜伽师地论》的「四种所缘境事」,而总结为「净除惑障」与「顺向正理」之修
定两大原则。
一、「净除惑障」:
这是对治各种烦恼的禅修所缘(故名「净行所缘」),如以不净观对治贪欲心,以慈
悲观对治瞋恚心,以缘起相的观察对治执为有我的愚痴,以分别身体诸界而知其为因缘生
法,来对治骄慢,古称「五停心观」。
二、「顺向正理」:印顺导师重视禅定引向慧观的辅助功能,依禅定力而引向法的正
观,得断除我执烦恼,如果贪图定乐,或以定力而增长罪恶,则非佛法修定的本意,更不
是佛法中的「正定」。他说:「定是离(烦恼)欲而修得的。这或是共世间的,或是出世
的,『能向於出离』道的断惑证真,这才是值得缘以为境的。如缘荒谬悖理的,反增烦恼
的,如缘淫欲,缘怨敌,或是缘土块木石无意义物,那不发狂成病,就算万幸,不要说得
定了!」
如前所说的「五停心观」中,有属於「净除惑障」的,如为净化贪、瞋、昏沉、掉举
等烦恼而有不净观、慈心观与持息念;也有属於「顺向正理」的观慧,如缘起、三处(即
五蕴、六处、六界)、处非处的观察;这五种禅修法,是能契合於正理而净除於染污的。
无怪乎「五停心观」的禅修法,成为佛教重要的修持方法,而且流传广远。
噏校量功德
禝禅定功德
在《成佛之道》中,导师指出:修习禅定,就可以获得对治「散乱」与「欲乐」的功
效。原来凡有修定经验者,必能体会周遍浃洽之身心轻安,此时对於男女情慾与感官享乐
,自然不思不欲,不须出自勉强而自然离欲。
他更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说明修定有「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的特胜。
因为散乱的心念,易使意志涣散无力,不但受制於情绪的波动,烦恼的扰乱,也更无力於
心神的宁静和善法的进修。而若能习禅而得定,则依此所生身心轻安的堪任性,将能具足
成办一切善法。
而修定所欲成办之善法为何?印顺导师归纳为四种,即:「一、为了「现法乐」(住
);二、为了「胜知见」;三、为了「分别慧」;四、为了「漏永尽」。为了得到这四种
功德,所以行者要修禅定。」
一、为得现法乐
即修禅定者,能得现生(不必等到来生)的身心安乐,随心之渐次安定,引发身心轻
安愉悦的「现法乐」,这是修定的益处之一。
这当中需要分别的是,修禅定是调心以住於静定的,而身心又是相互依持的,心专一
而离於散动,身自然随之而有得定的乐受。故经中常说色界四禅有身乐心喜的禅支功德,
但是入於无色界纯心理的唯心定——「四空定」,则不立禅支,「也不说现法乐住了。」
二、为得胜知见
印顺导师归纳修定而得的「胜知见」有三种:
(一)修「光明想」。修此定成就後,於眠寐中但得一片光明,可使睡眠自然减少,远离
颠倒梦想而神清气爽。定心盛烈者,更可於光明中见天界众生。
(二)修「净想」。「不净想」虽有对治贪欲的功能,然而也曾引起少数禅修者厌世自杀
的後果;为保留不净对治贪欲的意义,从不净观引向净观——如从观死屍白骨的不净,转
为观白骨的白相,以至於定心成就而於定中见一片白(骨)光晃耀。从净观中所开展出来
的观法,如「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印顺导师指出:「净观是观外色的清净
,近於清净的器世间。光明想与净色的观想,是胜解作意——假想观,而不是真实观。」
(三)引发神通。一般说有「五神通」:天眼通能见一切远近、前後、明暗事物的内外一
切;天耳通能闻及远处或微弱声响;他心通能知他人内心意念;宿命通能知自他宿世之情
事(知未来事则属天眼通);神境通能往来无碍及能变化事物为大小等。
三、为得分别慧
在禅定的初学阶段,应修六种方便,以为得定的前行准备;在这当中,尤其在一切行住坐
卧中,皆能与正念正知相应,这才能於当前所行所止,正知其所当行所当止。然而「正念
正知」对於初学者是困难的,因为在静中心意都不免妄想纷飞,更何况是在动作中!然而
於修得禅定以後,则:「深入禅定而定心明净的,出定以後,有定力的余势相随,似乎在
定中一样,这才能语默动静,往来出入,触处历历分明,不妨说语默动静都是禅了。」
不但如此,印顺导师并举《阿含经》说,以明修得禅定者,才能进而观察思维,断五盖而
入禅,知五取蕴等三十七道品,为明与解脱的证得而精进。
四、为得漏永尽
「漏」,为烦恼的通称,修学佛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净除一切我执烦恼而得究竟解脱。
「依定发慧,依慧解脱」,也就是说:悟得无常无我的空慧,要依於禅定力而引发。
秃禅定局限
禅定是共世间法,佛陀将其引以为调心的工具,并藉此以养成身心的堪能性,俾以成
办解脱道的无漏智慧或菩萨道的利生事业。然而印顺导师强调,佛法毕竟还是以智慧为本
的,倘耽溺於禅定之乐,除了不得解脱,还容易有忽略现实,脱离世间的倾向,这对於人
类的群体互助,或佛教的正法久住,反而会形成障碍。
对照上面所说禅定的四种殊胜,在「现法乐」部份,印顺导师警惕行人,不可耽溺於
禅乐之中,而成为不问人间疾苦的隐遁者。他说:「四禅的『现法乐』,与身体——生理
有关,所以如修行而偏重於禅乐,那就不是多在身体上着力,就是(即使是圣者)不问人
间,而在禅定中自得其乐(被一般人指为自了汉)。」
在禅定「胜知见」的流弊部份,印顺导师指出二种:
一、依於禅定净观的修持法,不但与见缘起证解脱的佛法精神背道而驰,且将使佛教
走向偶像崇拜的鬼神信仰形态。如说:「如专在色相——有情(佛也在内)与国土作观,
定境中的禅心明净,色相庄严,与禅定的「现法乐」相结合,不但远离解脱,更可能与见
神见鬼的低级信仰合流。」
二、於「发神通」方面,虽不否定「神通」的真实性,却认为神通对於得解脱的助益
不大。印顺导师指出:「在宗教界,一般人听来,真是不可思议。但在佛法中,这不是能
得解脱道的主体,没有这些,也一样的可以得到究竟的解脱。所以,如偏重於求得『胜知
见』,那就意味着纯正佛法的低落!」
~下期待续~
~摘自《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第二、三章~
转自以下网址:
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56/56-4.htm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02.39.208.171
※ 编辑: imagewind 来自: 202.39.208.171 (01/16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