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传统之继承」篇(1)
时间Tue Jan 16 08:38:38 2007
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
——「传统之继承」篇(之一)
释性广
前言
「人间佛教」思想,一重人间,二倡佛道;故「人间佛教」,不是神教者的人间行—
—如友教的慈善事业,也不是佛法中的人乘行——为求未来的福报而持戒行善,更不是时
潮世说的「人本主义」思想——即不脱「人类沙文主义」的「人类本位」骄慢。「人间佛
教」,是以人间正行而直趋佛乘,行菩萨道而圆满佛乘的佛教。而这些,又统摄於「即世
间而出世间,入世不碍出世」,和「即人而成佛,成佛不碍为人」的缘起空性正理,发为
不着二边的中道实践。
一、「人间佛教」的焦点议题——「禅修」
「人间佛教」思想,相当重视它的「契理」性。倘不契应正理——亦即本质的佛法,
则在时空座标中所做的一切,都将无关乎佛法。毕竟人间善士与其它宗教也多行慈善,劝
发爱德;佛教即使同样从事於此,倘若在根源的思想上不契佛法正理,那又与人间善士或
其它宗教何异!如此一来,则走入人间的佛教,怕不免於徒留佛像、经典、殿堂的躯壳;
走入市井的佛教徒,恐怕尚未令他人『入於佛智』,自身已先陷於『五欲牵缠』之中了。
诚如昭慧业师所说:「〔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却不妨是我们每一人、每
一团体在人间弘法利生时,常常可以拿来自我检视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可以检视自己是
否有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是否曾重视目的而忘了过程?是否已耽於「以欲勾牵」的游戏
,而无视於是否能达到「令入佛智」的效果。」
过往的山林佛教以逃尘避世而贻世轻藐,过往的聚落佛教以腐化堕落而贻世讥嫌,如
何舍此二边而行中道?这正要系诸「契应正理」的「人间佛教」!
而甚麽是本质的佛法?当前的佛教现况,无论是汉传、藏传还是南传佛教,到底有些
甚麽「契应正理」的长处与「不契正理」的流弊,值得吾人引为借鉴?人间佛教的行者,
又要如何面对烦恼,安身立命,从而培养出智德兼备的人格?思虑这种种问题时,都不约
而同会触及到「禅修」此一重要议题。亦即,无论是对於时代佛教的风貌有所省思,还是
因着省思而探索佛法的本质,这两个学问进路,都必然要处理有关「禅修」的课题。
本质的佛教里,不可能略去禅修不谈,因为佛陀教导的三增上学中,定、慧二学即是
禅观修持的学行;菩萨六度门中的禅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正是大乘的禅观行门。所以要
谈本质的佛法,绝对会触及到禅修课题。而倘要鉴往知来,谈「现实佛教界」的状况,并
思有以契应机宜,则更要面对当前汉传、藏传、南传的修行法及修行人,分辨彼等之所思
所行及其利弊得失。
还有,菩萨走入人间,这与「亲里寻思」——耽着亲里眷属,不舍五欲之乐的恋世,
其间要如何区隔?又如何培养出「入世」而不「恋世」的能耐?这显然要有修持的基础。
而在声闻经典与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要修持就得远避人群;一旦走入人群,则在时间上
可能被杂事切割,在空间上也就不能远离俗务与人群,这又如何可能从事自净其意的修持
(特别是禅观修持)呢?这「人间佛教」的焦点议题——禅观修持,是印顺导师一向关怀
的主题之一,更是「人间佛教」行者走入人间时,不可一时或忘的重大功课。
二、禅修问题反思
劏印顺导师的禅学思维
印顺导师着作等身,世人多注意他义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忽略他在修持方面上的见
地。甚至有一种印象,也就是认为导师是「不修行」,或不重视(禅)修行的;而也更由
此衍生一种心态:认为他的着作是不讨论修行问题的,他对於修行问题是没有发言权的。
以上所说一些对於印顺导师的浮面感觉,其实有待商榷,这可以从导师的治学目标和他在
禅学方面的研究成绩二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在治学目标方面:以导师显扬佛陀本怀,建立契机教法的治学理念,绝不可能
忽略佛法依禅观以入於空慧的究极理想;更由於他敏於「辨异」,也绝不可能对变质异化
的修持方法模棱两可而不置可否。所以印顺导师在探寻本质佛法,消化传统遗产之後,必
然会凝成其依於「人间佛教」思想主轴而有的禅观思想结晶;而在「辨异」方面,他面对
汉传、藏传、南传佛教中那些不修行的人,修行错误的人,还有把修行定义得太狭隘的人
,必然有一些想要表达的意见。
第二,在研究成果方面:从印顺导师论说禅法传衍,辨析修行知见的篇章看来,不但
数量颇多,而且多有卓越独到的发明。最着称的是禅宗初期从印度禅演变到中华禅的一系
列研究,其它诸如《修定——修心.唯心与秘密乘》等,举凡对於宗见思想之所由出,方
便适应之必然转折,宗门设教的隐微和歧途等,都一一加以剖析,可说是充分说明了修持
应有的正途与宗派歧出的关键。
噏印顺导师对禅修的关切点
印顺导师的禅学研究,是从阐扬纯正佛法的愿心出发,立足於「人间佛教」精神而有
的研究成果,故除了学术意义以外,更有实用价值。在禅学专题的学术讨论方面,他对於
研究方向的确立与分析概念的设定,有助於拓展禅学的思维深度与研究广度。在实用价值
方面,他对於禅修学理的辨异与实践成效的考核,有助於禅法系统的辨识和禅修知见的厘
清。
「人间佛教」的禅学思想,从实践的功能取向而言,有「倡佛本怀」而汇归於「人菩
萨行」的标竿价值;从研究的发明意义而论,是「立足人间」的关怀,而力求大乘禅法的
真貌重光。
这从「倡佛本怀」出发而归趋「人间关怀」的原则,透过印顺导师依於「缘起中道」
精神的运用,将禅学研究的讨论内容和分析概念,指向「人间佛教」的主体诉求中。更明
确地说,印顺导师自有一套「人间佛教禅学研究」的价值观;其据以论断各家禅法的分析
标准和研究进路,都严谨而有系统地汇归於「人间佛教」思想的范畴中。
例如,在禅学论义的实际操作方面,一、用之於义理的讨论,则其对各类禅法的理论
内容与行践成果,均以「空观的纯粹度」和「人间的参与量」等原则而加以检验。二、用
之於禅学的研究,则直接穿透禅修的重要特性——宗教经验,与禅史的重大关键——神秘
、附会,明确地加以讨论剖析,还原真象。三、用之於「人间净土」的建设,则宣扬人间
菩萨的大乘禅法,使禅修的所有努力,都能有效兑现「严土熟生」的支票。
转自以下网址:
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56/56-4.htm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02.39.208.171
1F:推 TrueFeeling:感恩 01/16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