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口诵文学的阿含经典(1)
时间Fri Oct 27 14:09:34 2006
口诵文学的阿含经典 / 增谷文雄
一
阿含经典是口诵传承的经,这在从佛灭後第一年所举行的「第一结集」或「第一合
诵」的编集会议之事迹中可以明了。所以阿含经典的文学体裁,自然也是口诵文学体裁,
这与今天我们经常接触的文字文学的文学体裁,在各种角度上都截然不同。在诸多差异中
,特别显着的是口诵文学的冗长与文字文学的简洁。我们认为近代文学的特色就是简洁,
与之相对者,口诵文学上的反覆叙述,则显然太过冗赘。关於这点,使我想起本居宣长在
「玉胜间」一书中的一篇短文──「佛经之文」。他在文中说:
「凡是佛经,都不是以文章见长的,对一件可以简短叙述的事,往往絮絮叨叨,把
相同的事扯得冗冗长长,虽然这是天竺国说话的方式,但却极为烦琐而拙劣。」
当然,本居宣长并不是指阿含经典而言,但这种批评,比什麽都切合於阿含经典,
同时也符合依据其传统而完成的许多大乘经典。可是我们必须知道,这在以口诵文学体裁
作成的阿含经典,仍然是需要那种反覆而冗长的文体的,而且它能令人「充分把握教法」
,而成为「引导众人走向人天长夜的利益与安乐」的经典。因为当时的人是透过背诵而达
到奉持教法的。这种背诵,就是为了一再反覆对「定型文句」(peyy?la=formula)进行唱
念,以便善持不失的缘故;同时,藉着如此反覆背诵,才得以在人们心中确立「定型文句
」,而把人们引向「长夜的利益与安乐」。
不妨想想看,我们的智慧往往是从书本中或书架上得来的;与此相反,他们的智慧
则藏於心灵深处,一旦需要之时,随时就脱口而出,且能引导他人。纵使在当地已经推行
了文字,但他们宁可「为了保全相承,为了守护法统」而仍继续实施背诵。可是背诵也有
缺点,就是往往容易忘失;而能够保持不失之道,仍是要靠反覆的「定型文句」来挽救、
维系。
如此,对口诵传承的阿含经典来说,吾人所料想不到的文学体裁,无疑地担任了重
要的任务,纵然在今天,当我们诵读阿含经典时,也必须牢记这点。对现代人而言,令人
不耐烦的反覆叙述,以及随处出现的「定型文句」等,其实是担当了重要角色,这一点现
代人实在必须了解。
虽然这样,可是今天我们所用的(经典)原文,往往作了极端的省略。这令我感到十
分遗憾,因为过分的省略,必然会扼杀口诵经典的生命,其特徵也将因此而丧失。
例如众所周知的,全部经典所采用的下列那种开卷文句:
「如是我闻」,这句话在巴利语是Evam me sutam,在英译文是Thus have I heard
。
接着记叙「一时,世尊在……」,这是就时与处加以叙述,接着是对机众,亦即说
法对象的人人,以及说法因缘等的记载,然後才进入说法的正文,这就是一切经典「序分
」的结构。诸如此类的经典之定型,是原原本本地反映世尊的教法在寂灭後初次编集时的
情况。
在当时,摩诃迦叶就首座位子,向被选任朗诵者的阿难问道:
「道友阿难!世尊最初的说法是在何处讲的呢?」
於是,阿难答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波罗 的仙人住处鹿苑中。」
不用说,这就是世尊初转法轮的情景。虽然实际亲身体验此一景况的,只有五位比
丘而已,可是现在列席的五百结集比丘们,由於数度聆听其情景,印象都非常深刻。昔日
世尊说法的情景,藉着阿难的诵出,再一次重现在结集会上。大众听阿难这样诵出,都极
为感动,所有的人都热泪盈眶,纷纷就地叩拜。於是,一切经典都以「如是我闻,一时,
世尊……」为开头词句而揭开了经序。这就是汉译「十诵律」(第六十卷)所记述的。
我深悉於此,故偶而也会自然高声诵读「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於是彷佛
觉得在那里有阿难的朗诵声,也有并排而坐的长老比丘们的形影。然而,如果把它认为「
又,同(前经所述)」而予以省略掉,这是我所万难苟同的。关於这一点,汉译经师们完全
没有省略「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国……」之经序,都一一明晰地加以
翻译。针对於他们的用心,我愿意给予极高的评价。因为,不厌其烦地反覆着同一形式,
那本来就是口诵文学的固定方法,把它经由口诵而用语言来打动众人的心。我们希望读到
阿含经典的人们,能明了其间的各种情景。
在此顺便一提的是,大乘经典也都以「如是我闻」作开始。但其卷头语所具的意义
与阿含经的情形稍有不同。一如前述,在编集及合诵阿含经典之时,以「如是我闻」作卷
头语,不只是文字表面的意义而已。因为对出席结集的比丘们而言,曾由世尊所说的教法
,如今於此重现,并受到合诵的感动,因此有人不期而然地泪满胸襟,这也是不足为奇的
吧!然而,大乘经典上的卷头语所具备的意义,应该早已不是文辞表面所显示的了。
那麽,在此所谓的「如是我闻」,究竟是意味着什麽?关於这一点,不免使我想起
龙树(N?g?juna)的立论。依据推定,在大乘经典中,最早期成立的是般若部的经典。龙树
为注释大品般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Mah?prajn?p?ramita-s?tra),而制作了「大
智度论」(Mah?prajn?paramit?-??stra)一百卷。他在「大智度论」第一卷,注释「如是
我闻,一时……」之句时,有如下之叙述:
「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
「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 我对龙树
如此注释,给予极高的评价。
x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02.39.20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