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阿含经典之文学体裁(4)
时间Wed Oct 25 17:18:26 2006
四
释尊圆寂後不久,举行第一结集,长老比丘们集合在王舍城郊外的山窟精舍合诵结
集经典,应该是大众们亲眼仰望、亲耳倾听世尊所说的「法与律」。
然而,如今构成此「有偈品」的一切相应诸经所讲述的,我以为未必就是此「法与
律」。例如「拘萨罗相应」(Kosala-sajyutta)诸经,是描述拘萨罗王波斯匿归依释尊的
情形。又如「恶魔相应」(M?ra-sajyutta)与「梵天相应」(Brahma-sajyutta)诸经,是描
述释尊心中思惟的部分,也存有构成佛传的重要一节。另如「婆罗门相应」
(Br?hmana-sajyutta)诸经,是描写与印度旧宗教家婆罗门的接触,其描述方式极具趣味
。此外,「诸天相应」(Devata-sajyutta)与「天子相应」(Dvaputta-sajyutta)诸经,是
将许多诸天来访的事,以问答方式的偈颂所记下之有趣描述。
但上述诸经之描述,与其他传述释尊说法的诸经,形式互异,气氛亦有所不同,例
如以下的一经(南传相应部经典第十二相应,第二十经「缘」,汉译杂阿含经卷十二.第
十四经「因缘法」,佛光卷十三.第三三四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诸比丘!我为汝等讲述缘起与缘生之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如是!大德!』」
於是释尊开始讲述:
「诸比丘!云何为缘起?诸比丘!缘生有老死。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此为一定
之理则。」
读了这些经,对於释尊说法的情形究竟如何,自然会有深刻的印象,其理路之整然
,可以说就像教师讲解义理一般,谆谆教诲,亲切异常。然而,如今见於此「有偈品」中
诸经的描写,却令人感到无论是气氛或方式、背景,都完全大异其趣。
那麽,到底是那里不同或如何不同呢?我觉得其中对於传记性经典的兴趣极为浓厚
,此外对插话式经典的兴趣亦颇高。关於这点,前文曾稍微提及。在此经集中,将释尊与
波斯匿王亲密交往的情形,集成了几个经典;或将刚证正觉後的释尊胸中的心思,作种种
的叙述,其中即不乏极珍贵的佛传资料。其他,也有描述和诸婆罗门的种种折冲情节,以
及和到精舍来访者的问答也都加以传述,其中颇多趣味盎然之作,如先前所介绍的,已命
终的给孤独长者於往生天界之後,仍禁不住怀念之情,又降临世间访问世尊,并有诵偈─
─「正法之王住於此,因而我心涌起欢乐」之经问世。
这种叙述的方式,想必使得当时的众生心生欢喜,而且可能也因而得以用来庄严此
「相应部经典」,因为那是古代人们的习惯用法。但是,上述诸经如与集录释尊说法的诸
经比较,不得不承认是成立较晚的经典。
现在,如果用我们的思惟方法来重新编集这部「相应部经典」,它的排列顺序,应
该是将「有诗的经集」排列在最末,如下所示:
1. 关於存在法则(缘起)的经集。
2. 关於审察人类(五蕴)的经集。
3. 关於人类感官(六处)的经集。
4. 关於实践方法(道)的经集。
5. 有诗(偈)的经集。
在此,我之所以敢这样重新编集的原因是什麽呢?除了认为那是更合理之外,还有
一个原因,就是类似这样的重编工作,汉译的译经师们於译经之时早已作过,我现在不过
是仿效其故智罢了。
但是,其起首四部经集的排列,在汉译「杂阿含经」中是以五蕴诵、六入处诵、杂
因诵、道诵之顺序排列。可是,我认为仍应以南传「相应部经典」依因缘品、蕴品、六处
品、大品(道品)的顺序较为合理,因此我采用上述的编排方式来编集本书。
转自以下网址:
http://dblink.ncl.edu.tw/buddha/1e0217.htm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02.39.20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