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回应「大乘非佛说」论(2)
时间Thu Oct 19 19:38:48 2006
「立敌共许」的方法论
西元前後,大乘经典出现的时候,部派佛教并没有消失,一直到二世纪至四世纪,龙树、
无着与世亲,分别作为中观、唯识学派的三大伟大论师,他们全都还是在部派佛教的僧团
中出家,并且受过阿毗达磨的学术训练,部派佛教显然不但没有消失,而且相当强势。那
麽,部派学者又如何可能坐任大乘佛教「弹偏斥小」呢?他们当然也会反击大乘学说。他
们攻击大乘的理由,大概就是:大乘经典来路不明,出现得很晚,显然不是佛说。
龙树与无着,一个是中观学派的开山祖师,一个是唯识学派的开山祖师,由於两人有特殊
的代表性,因此我特别举两位论师作为例子。他们的因应之道分为两途——我先讲这部分
,好让各位对照着看,导师又是如何面对同样问题的。
第一、龙树把大乘传说中,有关於大乘经如何结集出来的故事捡集出来,用以证明佛灭之
後,大乘经也有结集,结集人士则有文殊师利、弥勒等诸大菩萨及阿难等大阿罗汉。传说
是世亲所造的《金刚仙论》则更进一步说,结集地点不在王舍城七叶窟,而是在铁围山外
。铁围山在哪里?并没有对照遗址可得。这就让人感觉,好像是信仰与想像中创造出来的
神话空间。他们所提供出来的结集证据,当然不能说服声闻学者来改变「大乘非佛说」的
偏见。
另外一种方式,是龙树与无着的最大利器。他们本诸《阿含》,从《阿含经》里寻求一个
声闻佛教与大乘佛教可以沟通的基准点(因明学称之为「立敌共许」)。所以,各位不妨
注意,龙树也好,无着也好,他们要证成大乘或是学派理论时,都会先引证《阿含经》;
龙树的《中论》,无着的《摄大乘论》,莫不如此。
作者写书,就要预设自己在与读者对话的情境,作者不是在跟空气对话。龙树写《中论》
,很明显的,是在与部派佛教对话。他是运用缘起论,透过辩证法,逻辑性地推衍出「缘
起、性空、假名、中道」的结论。无着也是一样,他为了要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引用的
是《阿含经》而非大乘经。这是他们高超的地方,他们先共许了《阿含经》的权威性,这
可以作为各自学派正当性的基础。
从这里我们可以注意一个问题:在印度,大乘佛教的大论师,倘要建立学说的权威性,竟
然是引用原始教典(而非大乘经),然後依此「教证」基础,透过绵密的逻辑分析来作「
理证」,以证明其大乘学说的正确性,然後才巧妙地转接到大乘经典以引用之。例如,龙
树先於《中论》引《阿含》以证明「缘起、性空、中道」义与「二谛」义,到了《大智度
论》,就大量引用大乘典籍了。无着《摄大乘论》也一样,先援用《阿含经》来证明阿赖
耶识的存在,後面谈「唯识无境」时,才引用各种大乘经,以丰富其唯识学内涵。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02.39.20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