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回应「大乘非佛说」论(1)
时间Thu Oct 19 19:37:28 2006
回应「大乘非佛说」论 / 主讲:昭慧法师
西方帝国的殖民地主要在南亚与东南亚,而这一带的佛教采用的是梵文与巴利文典籍,因
此近代西方与日本学者的佛学研究,侧重梵、巴语文,对於汉译典籍的价值,不免有所贬
抑。而南传佛教更是认定「大乘非佛说」。身为汉传佛教的研究者与大乘佛教的信仰者,
印顺导师必然要面对这些尖锐的挑战。
学者们提出来的证据,有了文本,甚至经过辛勤的考古研究,或是精密的版本校勘,倘若
还咬定对方「乱讲」,这只能够拿来当作「小孩子吵架」;充耳不闻就更是不能解决信仰
危机。这时,怎样解读这些证据,就变得非常重要。印顺导师不但选择「接受挑战」之一
途,而且某种程度也接受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但是,他给它们做了丰富的再诠释。导师
认为,大乘有其伟大的价值,现实佛教也不能全面遵循苦行独善的路线。所以,早年他面
对「大乘非佛说」论,就已回应以「大乘是佛法」的观点,并提醒人们注意:即使是南传
圣典,也未必都是狭义的「佛说」。晚年则更是以大部头的专书,来探究大乘佛教的起源
与开展。
大乘佛教会在印度大陆形成风起云涌之势,我认为应有佛弟子的愿景,以及时代思潮的因
素。包括佛弟子对於僵固保守的教条主义、高高在上的僧伽主义与男尊女卑的大比丘主义
之反弹与省思,也包括社会对於养尊处优却与基层民众脱节的僧侣之反弹与批判。有来自
教内与社会的刺激,也才会产生教内有心人士的反省与改进。
印顺导师处在中国,更是感受得到大乘佛教的重要性。抗战时期,他在汉藏教理学院授课
,梁漱溟先生来院与谈。梁先生以前学佛,但是後来弃佛入儒,写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他对佛教思想有深刻的感情,对佛法的思辩力也非常赞赏,但认为国族垂危,民生凋
敝,眼前应先顾到「此时,此地,此人」的现实需要,因此应以儒家思想为本。假使是一
个本来就来自外教的人,前来挑衅佛教,也许不会引起导师这麽深刻的反思,但是为什麽
思想如此杰出的人,进到佛门以後,竟然还转而走向儒家呢?这必然带给导师很大的冲击
。[2]
佛教要立足於世间,不光是在知识菁英的上层,说些高妙的思想,而是要把佛教精神宏扬
开来,让广大的社会民众觉得,佛法对社会,对自己,确实有所帮助,这才是最重要的。
否则,即使道理谈得再高妙动听,倘若人民觉得与民生疾苦无关,与国家命运、社会前途
无关,那麽,他们可能会因「暂时用不到它」而束之高阁。
印顺导师受到了儒者的质疑,经过思考与反省,体会到倘若没有「兼善天下」的大乘理念
,佛教要立足在中国的土壤,将更为困难。古印度的沙门文化,还容忍某一些人独善其身
、终老其生,在森林旷野之中啥事不做,人民认为供养沙门就有福报,这也是一种利己主
义的观念──因为供养沙门对自己是有利益的。这种思想信念,是印度文化的一部份,但
中国佛教要把这一部份的文化硬生生从原生土壤移植到中国来,就不是那麽简单的事情。
中国读书人看待佛教,本来就把它当做是异文化,多少有些民族主义的情绪;若再看到这
群出家人好吃懒做,一天到晚只在山林里头,除了禅修就是吃饭、睡觉,啥事不管,这是
中国人很难以忍受的。也因此,佛教在中国,会出现「农禅」制度,会有「一日不作,一
日不食」的提倡,这都是因应环境所作的良性调适。
佛教传到中国来,事实上,大、小乘经典是都陆续翻译过来了,而且一开始也没有强烈意
会到大乘与小乘的区分,所有经典都当成「佛说」来加以处理。他们发展出各种不同的「
判教」主张,以解决经典内容不同、说法差异的问题。但是为什麽中国人还是选择了大乘
?这一定有它文化背景与思考惯性的因素。儒家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就是:「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兼善天下」的理想,在中国文化中是主流,隐遁独善则只是不得已
的次要选择,或是被社会所包容的生活方式而已。
为什麽梁漱溟要掉头离开佛教,应该就是对那种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独善式佛教感到不
耐,认为眼前中国已经面临危急存亡之秋,人民的安定温饱都已成了问题,这个时候谈「
解脱」,实在太不务实了。这就是「兼善天下」的文化思维。因此,作为中国知识份子的
印顺导师,面对南传佛教与当代学者有关「大乘非佛说」的质疑时,虽然没有站在民族主
义的立场,而加以情绪性反击,却依然把握住「兼善天下」的主调,正面肯定着大乘佛教
令众生离苦得乐的理想,认为它有着不可磨灭且声闻佛教所无可替代的价值。
他回应「大乘非佛说」的质疑时,没有采取信仰人士的方式——将它们一律诉诸「邪说」
而不予理会,或是来个「互相不承认」就了事。试想,如果南传认为:「我们是正,你们
是邪」。北传则认为:「我们是大,你们是小」。那除了情绪的张力以外,又有什麽本事
说服对方?徒然制造彼此的紧张关系而已。但有些人对「大乘非佛说」之类的质疑充耳不
闻,或是诫止信众阅读这些书籍,这也未免是掩耳盗铃。一旦信众有因缘接触到了这类说
法,或者被别人问到了相关问题,思想依然会受到冲击,倘若没有强而有力的回应,来破
解这些质疑,试问他们又当如何依原有信仰来安身立命?
所以,印顺导师没有采取不理它、回骂它或告诉信众「这些都是邪知邪见」的方式,他反
而采取了正面回应的态度。至於回应的内容,他也没有采取古德「证明大乘经是佛亲口宣
说」的方式,因为「大乘非佛说」这种质疑,早在古印度就吵翻了天,若依这种方式来回
应,怕依然只是各说各话而已。
--------------------------------------------------------------
[2] 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自序:「二十七年冬,梁漱溟氏来山,自述其学佛中止
之机曰:「此时、此地、此人」。吾闻而思之,深觉不特梁氏之为然,宋明理学之出佛归
儒,亦未尝不缘此一念也。佛教之遍十方界,尽未来际,度一切有情,心量广大,非不善
也。然不假以本末先後之辨,任重致远之行,而竞为『三生取办』,『一生圆证』,『即
身成佛』之谈,事大而急功,无惑乎佛教之言高而行卑也!吾心疑甚,殊不安。」(页一
)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02.39.208.171
※ 编辑: imagewind 来自: 202.39.208.171 (10/19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