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板


LINE

◎阿姜查开示   现在,请你用心听,不要允许你的心追随其他事物而迷失。想像这种感觉──当你 独自地坐在山上或森林的某个地方,坐在这里,当下,有什麽呢?只有身和心这两样东 西,如此而已。现在这个坐在这里的外壳里所含藏的一切叫做「身」。而在每一刻中觉 知和思考的则是「心」。这两样东西也叫做「名」和「色」。「名」,意思是指没有「 色」或形体。所有的念头和感觉,或受、想、行、识四种精神上的蕴,都是「名」,它 们没有形体。当眼睛见到形体时,那个形体叫做「色」,而那时的觉知叫做「名」。它 们总称为「名」和「色」,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心。   要了解:当下这个时刻坐在这儿的,只有身和心。可是,我们常把这两样东西给互 相混淆了。如果你想得到平静,就必须知道它们的真相。目前,心的状态仍是未训练的 ──污秽而不清明,还不是清净的心。我们必须透过修习禅坐来进一步训练这颗心。   有些人认为,禅坐的意思是以某些特殊的方法坐着,可是,事实上站着、走着和卧 着都是禅修的工具,你可以在一切时中修习。「三摩地(定)」,字面上的意思是「稳 固地建立起心」。要增长三摩地,并不必要去压抑心。有些人试图以静静地坐着,完全 不让任何事物干扰他们,来得到平静,但是,这就如死了一般。修习「三摩地」是为了 增长智慧和理解。   「三摩地」是坚固的心──心一境性。它专住在那一境上呢?它专住在平衡的一境 上,那就是它的境。但人们试图以安静他们的心来修习禅坐。他们说:「我试图禅坐, 可是我的心连一分钟都无法静下来;一下子飞到这儿,一下子又飞到其他地方去……, 我怎样才能使它停止下来呢?」你不必去停止它,重点也并不在这里。有移动的地方就 是理解生起的地方。有些人抱怨说:「它跑掉了,我把它拉回来;它又跑掉,我就再一 次把它拉回来……」因此它们就坐在那儿拉来拉去。   他们以为自己的心在到处乱跑,实际上,它只是看起来好像在四处乱跑。举个例子 ,看看这间讲堂……,你会说:「噢,好大啊!」事实上它根本不算大。它看起来是大 或小,都是凭着你对它的感觉。实际上,这间讲堂的大小只是它的大小,非大也非小, 但人们总是跟随他们的感觉跑。   以打坐来寻找平静……,你必须了解平静是什麽。如果你不了解,就无法寻获它。 例如:你带枝非常昂贵的笔到寺院来,而在你来这儿的途中,你将笔摆在前面的口袋, 但你拿出来後,却将它放在後面的口袋罢!现在,当你伸进前面的口袋时……笔不在那 儿了!你吓了一跳。你会吓一跳是因为你的误解,你没见倒事情的真相,所以结果是苦 。不论站、行、来和去,就是不能停止对遗失笔而产生的苦恼。你错误的理解因而造成 你受苦。理解错误会造成苦……「真是太可惜了!我几天前才买了那枝笔,现在遗失了 。」   但後来你想起:「噢,当然啦!我去洗澡的时候,将笔放在後面的口袋了。」当你 一记起这事时,即使还没看到笔,便已经觉得好多了。你了解吗?你快乐了,也可以停 止对你的笔的耽忧。现在,你已经确定了,因此当走路时,会将你的手伸进後面的口袋 ,而笔就在那儿。你的心一直在欺骗你,而忧虑来自你的无知。现在,看到笔,疑惑也 就消失了, 忧虑也平息了下来了。 这种平静来自於看见问题的起因──「苦的起因( 集谛)」;在你记忆中,笔就在你後面的口袋,那一刹那,就有了「苦的息灭(灭谛) 」。   所以,你必须思惟,为的是要找到平静。一般人通常以为平静就是指单单地使心平 静下来,而不是使烦恼也一起平静下来。烦恼只是暂时地被压抑着而已,如同被一块石 头压着的小草,三、四天之後,你将小草上的石头移开,不就之後,它就会再长回来。 小草并没有真的死去,它只是被压制住而已。这跟禅坐时一样:心是平静的,然而,烦 恼并没有真的平定下来。因此,「三摩地」并不是很确定的。要找到真正的平静,就必 须增长智慧。三摩地是一种平静,就如石头压着小草般……,几天之後,将石头移开, 小草就会再长回来,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平静。智慧的平静就好像将石头放下後,就不去 移开它,而让它在原处。小草不可能再长回来时,这才是真正的平静──烦恼的平息, 来自於智慧的稳定平静。   我们说「智慧(般若)」和「三摩地」是分开来的东西。但是,本质上,它们是同 一的,相同的。智慧是三摩地活动的作用,三摩地是智慧不动的相貌,它们从同一个地 方生起,可是有不同的趋向、不同的功用。就如同此处这棵芒果树一样,小的芒果会愈 长愈大,直到成熟;虽然它们同是一个芒果,但却有不同的情况。小芒果,大芒果和熟 透的芒果都是同一颗芒果,只是它的状况改变而已。在佛法的修行里,有一种情况称做 「三摩地」,而稍後的情况称做「般若」。但是,实际上,「尸罗(戒)」、「三摩地 (定)」和「般若(慧)」都是一样,就如芒果一般。   任何情况下,在我们的修行中,不论你是从什麽样的角度来说,都必须从心开始。 你知道这颗心是什麽吗?心是什麽样子?它是什麽?它在那里?没有人知晓。我们只知 道我们想去这里或那里,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我们觉得好或不好……,可是心本身似 乎不可能知道。心是什麽?心没有任何形相。那个领受善和恶的法尘的,我们称做「心 」。如同一间房子的主人,主人待在家里,当客人来访时,它就是接待客人的人。是谁 领受法尘的呢?那个知觉的是什麽呢?是谁放下法尘的呢?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心」。 但是人们看不到,他们反覆地打转:「心是什麽?心是什麽?」别把问题给搞混淆了。 那个领受法尘的是什麽?心喜欢某些法尘,而有些则不喜欢。那是谁?有一个喜欢和不 喜欢的人吗?当然有,但是你看不到,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心」。   在我们的修行中,并没有必要谈「奢摩他(止)」或「毘婆奢那(观)」只要称它 做佛法的修习就够了,然後从你的心着手。什麽是心?心就是那个领受和觉知法尘的。 有些法尘有喜欢的反应,有些法尘的反应则会是不喜欢的。那个接受法尘的人带领我们 进入快乐、痛苦、对与错之中。可是它没有任何形相。我们认为它是我,但它实在只是 「名法」而已。「善」有任何形相吗?「恶」呢?「乐」与「苦」有任何形相吗?这些 都是「名法」,不能拿来跟物质的东西比较,它们是没有形相的……可是我们知道它们 存在。   因此,我们说:要由平定心来开始修行。将觉醒放在心中,如果心是觉醒的话,它 将安住於平静之中,有些人不去觉醒,而只想要平静── 一种空白,所以他们永远学不 到任何东西。假使我们没有这个「觉知者」,我们的修行要以什麽做为根基呢?   如果没有长,就不会有短;如果没有对,就不会有错。现代人一直在学习,寻求善 和恶,但他们对超越善和恶之外的,却一无所知。他们知道的只是善和恶:「我只要取 善的。关於恶的,我都不想知道,我何必呢?」假如你只取善的,在短时间内,它会再 犯错。对会导致错,人们只是不断地在对与错之间寻找,而不试图去寻求非对也非错。 他们学习对和错,他们寻求功德,但对於超越善、恶之外的,却一无所知,他们学习长 和短,可是对於非长亦非短的,他们什麽也不知道。   这把刀子有刀锋、刀背和刀柄。你可以只拿起刀锋吗?或只拿起刀背或刀柄?刀柄 、刀背和刀锋这些部位都在同一把刀上;当你拿起刀时,这三个部份都同时被一齐拿起 。   同样的道理,你拿起善的,恶的就必定相随。人们寻求善而试图将恶给扔掉,可是 他们却不学习非善与非恶,如果你不学习这点的话,就不会有圆满。如果你取善,恶便 随至;如果你取乐,苦必随至。执取善而拒绝恶的修行,是小孩子的佛法,有如玩具一 样;肯定的,这不会有什麽问题。可是,假使你握持善,恶将会随至,这条路的尾端是 混淆不清的,并不很好。   拿个简单的比喻来说:现在,假使你有小孩子,而你只是希望去爱他们,却永远不 经历憎恶,这是不懂的人性的人的想法。如果你握持爱,憎恶就会追随。同样的道理, 人们要下决心要学习佛法以增长智慧,就会尽可能地仔细学习善与恶。现在,认识善与 恶了,他们做什麽呢?他们试图去执着善,而苦亦随至,他们不去学习超越善与恶之外 的,而这才是你们应该学习的。   「我要成为这样子」、「我要成为那样子」……,但是他们从不说:「我什麽都不 做,因为实际上根本没有『我』」……,他们不学习这点,而只扛想要善。如果他们达 到善,他们就迷失在其中。如果事物太美好了,它们就会开始败坏。所以,他们最後就 这样反反覆覆地下去。   为了平定心和清楚知道领受法尘的人,我们必须去观察,追随「觉知者」,训练心 直到它清净为止。你应该使它清净到什麽程度呢?假如是真正清狰的话,心应该超越善 与恶,甚至超越清净,这就结束了,这就是修行结束的时候。   人们所谓的坐禅只是一个暂时性的平静。可是,即使在这种的平静之中仍是会有经 验产生的。如果一个经验生起,就必须要有人去觉知它,有人去洞查它、质问它和审视 它;如果心只是空白一片,那是没什麽用处的。你也许会见到有些人看起来非常严谨, 以至於会认为他们很平静,但是,真正的平静并不只是心平静而已,也并不是说:「愿 我快乐而绝不经验任何痛苦」的那种平静。这种的平静,最後连达到的喜悦都会变成不 满足───苦的结果。唯有当你能够使你的心超越乐与苦时,才会寻找到真实的平静, 那才是真正的平静。这是绝大多数的人所不学习的学科,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看到这一 点。   训练心的正确方法,是使心光明、增长智慧。别认为只是静静地坐着就是训练心, 那就有如石头压住草一般。人们迷醉在这里面,认为「三摩地」就是坐。那只是「三摩 地」的一个名词,但实际上,假使心有「三摩地」,那麽行就是三摩地,坐也是三摩地 ……。坐有三摩地、行有三摩地、住有三摩地、卧也有三摩地,这些都是修行。   有些人抱怨说:「我无法禅坐,因为我太烦躁了,我只要一坐下来,就想这想那… …,我办不到。我的恶业太重了,应该先消完我的恶业後,再回来禅坐。」没问题, 去试试看,去试图消完你的恶业……。   这是一般人的想法。他们为何这麽认为呢?这些所谓障碍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研 究的。只要我们一坐下来,心就立即向外跑。我们也去追随它,试图将它带回来,再做 审察……,然而,它又跑走了;这才是你们应该学习的。绝大多数人都拒绝从自然中去 学习……,就如同一位拒绝作功课的顽皮学生。他们不希望看到心的变迁,这样你怎能 增长智慧呢?你必须和变迁同住。当我们知道心就是如此──不断地变迁,一旦认识这 是它的本性,我们就会明了。我们必须知道那时候心在想善和那时候在想恶,它一直在 变迁,我们必须认识这些事情。假如我们了解这点,那麽,即使我们在想的时候,一样 能安住於平静中。   譬如说:假设你家有只小宠物──猴子。猴子无法长时间静止不动,牠们喜欢到处 乱跑乱跳、抓东抓西的,猴子就是这样的。现在,你到寺院里来,看见这里的猴子,这 只猴子一样静不下来,一样到处乱跑。可是牠干扰不到你,对不对?牠为何干扰不到你 呢?因为你以前也养过猴子,所以了解猴子是什麽样子的。假使你认识一只猴子,无论 你走过多少省分、看过多少猴子,都不会被牠们所干扰,对不对?这就是一位了解猴子 的人。   如果你了解猴子,那麽,你就不会变成一只猴子;假使你不了解猴子,你自己可能 就会变成一只猴子!了解吗?当你看到牠伸手抓这抓那时,会喊:「嘿!」你很生气… ,「那只该死的猴子!」这是一位不了解猴子的人,知道家里的猴子和寺院里的猴子都 是一样的,你为何要受牠们干扰呢?一旦认识猴子是如何的时候,那就够了,你便可以 安住於平静。   平静就像这样。我们必须去认识感觉,有些感觉是愉快的,有是不愉快的,但那样 不重要,那是它们的事,就如猴子一样,所有的猴子都是一样的。我们明了感觉有时是 愉快的,有时则否──那是它们的本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并知道如何放下它们。感 觉是不稳定的,它们是变异(无常)、不圆满(苦)和无主(无我)的。一切我们所知 觉的,都是如此。当眼、耳、鼻、舌、身和意(心)领受感觉时,我们知道它们,亦如 认识猴子一般。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安住於平静。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9.81.193.222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Tech_Job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