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佛教因果论的中国化(2)
时间Mon Aug 28 21:38:25 2006
二、「因果」一词的定义
「因果」一词在中文辞典里通常有二义,一般的定义是「事情的原因和结果」,特
殊的定义则与佛教有关,譬如《新编国语日报辞典》「因果」条说:「佛家通三世(人的
前世、今世、来世),三世行善、行恶都会得到报应,循环不差,叫做因果。」[5] 又
如《辞源》「因果」条说:「根据佛教轮回的说法,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6]
再如《中文大辞典》「因果」条说:「佛家语,谓因缘与果报。又过去之因缘产生今日之
果报,今日之因缘产生未来之果报。按人有恒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种豆因也
,得瓜、得豆果也。有因必有果,自然之理,佛教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说因果报应之
义,谓之三世因果。」[7]
可见说到因果,必定离不开佛教,而佛教「因果」之解释,自以《中文大辞典》或《
大汉和辞典》之说与佛教因果论的原义较为接近,也就是说,「因果」含有「因缘」和「
果报」两层意义。一般来说,「因缘」和「果报」都不是很难解释的观念,但是要真正解
释佛教「因缘」观,则未必容易。根据《辞源》,因缘之义为「佛教语,梵语尼陀那(
nid?na)。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促成这种结果的条件。」《中文大辞典》或《大汉和
辞典》也说「尼陀那,此云因缘。因,谓先无其事而从彼生也;缘,谓素有其分,而从彼
起也。」事实上,「因缘」的「因」在梵语的原义是「主因」(hetu)之意,而「缘」则
是「次因」或「助因」(pratyaya)之意。《辞源》引鸠摩罗什(343?413)之语谓「力
强为因,力弱为缘」指的即是主因及助因。又引僧肇(374??414)语谓「前缘相生,因
也;现相助成,缘也。」也是分别主因与助因而言,同时指出它们在时间上的先後顺序。
「尼陀那」一词,实际上是指佛教的「十二有支」或「十二因缘」,为佛教因果论之根据
。至於「果报」之义,辞典的解释大致相同。《辞源》说是「佛教语,因果报应,即谓种
善因,报以善果;种恶因,报以恶果。」《中文大辞典》说是「佛家语,夙世业因之结果
,今食其报,曰之果报。多指今生善恶报应而言。」《大汉和辞典》则说是「因果报应之
略,因缘之结果。」这些解释虽然大致不差,但都是相当简化的说法,於佛教果报说仍有
意思未尽之处。总之,「因果」之义既然与佛教息息相关,当然要从佛教教义里去理解,
也就是要先了解「因缘」与「果报」观念的原始意义,再观察它如何被中国文化所吸收、
解释、涵化。透过这种理解过程,才能说明佛教因果论中国化的意义。
三、早期佛教的因果论
早期佛教认为「一切有法生,皆从因缘起.。生灭法悉灭,说道为方便。」[8] 佛教
辞典里对因缘的解释,有所谓「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
成、缘起。」[9] 可以说是这层意思的引申。「因缘」之说,是构成佛法(dharma)的
要素之一,与四圣谛、八正道、三法印、五蕴、六道、业报、烦恼、轮回等观念构成佛教
的核心教义。通常所说的「十二因缘」或「十二有支」,就是「因缘」之说的整个系统,
是佛教解释生物、有情生灭的理论依据,实是佛教因果论的基础。[10]
如前所说,既然「因缘」含主因与助因,那麽佛教的因果论就不是建立在单一的因(
one cause or single cause)上,而是建立在二种以上的因(即因缘)上。这与吠陀、
奥义书、吠檀多等古印度婆罗门哲学之主张单因或一因生成万物说,大不相同。事实上,
佛陀所说之因缘,是一种「缘起」(prat?tya-samutp?da, dependent
origination/arising)之说法。就「缘起说」而论,「诸法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
。既非婆罗门所说的「一因生多果」,也非佛教眼中的其他「外道」所说的「多因生一果
」。[11] 换句话说,佛教认为一切诸法皆由因缘而生,因缘产生结果,而结果亦为因缘
,二者相倚相生,永无止境。
进一步地说,佛教并不认为万物之生成都只依赖单一的因,而须赖两个以上的因或「
因缘」。而且任何因缘之形成与变化,在时间上都是持续的,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如
链锁一样,前後相关,可以叫做因缘链锁(chain of causation),是「十二有支」或「
十二因缘」之特色。用这种「缘起论」来说明人生的主要实相,或人生、事物流转、演变
的现象与过程,大概可用一个简单的理论定式表示如下:因为「此」之存在故有「彼」之
形成;因有「此」之发生,故有「彼」之发生。这就是佛经上所谓的「此有故彼有,此生
故彼生」或「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12]
以「缘起论」为基础的「十二因缘」来看事物的存在与演变过程,大致上有所谓的(
一)过去二因(二)现在五果(三)现在三因(四)未来二果。这些因构成了「十二因缘
」,但任何一因都不是第一因(first cause)。也就是说,根本无第一因之可能,因为
事物的存在与演变过程与时间之关系是圆形的,既无开始也无终结,所以佛教通常以圆周
来代表「十二因缘」之运作。
以「十二因缘」观察人生之过程时,「过去二因」是「无明」与「行」。「无明」指
盲目,是贪、瞋、痴所造成的心盲或意识混乱。这心盲会导致盲目之动机及行为,是所谓
「造作诸业」,即是「行」。这都是人从前世进入今生之原因。从现在主观的立场去看「
无明」与「行」,它们是过去之因,但是客观的来看,过去也是整个生命流转或事件演变
过程之一部份,与现在应是一体的。
「过去二因」的所造之果即是「现在五果」,分别为「识」、「名色」、「六入」、
「触」、「受」,可以等同於人生在世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识」,佛教称做「业识
」,也是潜意识心,为胎儿於受孕最初期之无意识状态。它进一步发展而进入第二阶段,
称「名色」。「名色」指胎儿之心和身合为一体之阶段。由此一阶段继续发展,即进入第
三个阶段。此时六根(眼、耳、鼻、舌、身触、意)皆已成形,故称「六入」。第四阶段
等同於是胎儿出生之头两年时间,此时六根已可以活动,而身触之活动最为明显,可与外
界直接接触,故称「触」。此後从三至五岁时,自我意识成长,对外界事物能发生感受,
进入了一个「受」的阶段。
佛教认为以上从业识的投胎阶段到具有感受之第五阶段,并不是全然自己发生的,而
是过去二因导致而成的果,故有「现在五果」之说。而这个阶段完成以後,即会进入一个
开始自我造就因缘的阶段,就是「现在三因」,也就是「爱」、「取」、「有」三因。因
为对外境有感受,开始生爱欲,人就会有愁、苦、欢、乐等经验。欢乐的经验会使人用心
去求取造作或拥有更多欢乐,而产生执着,而完成了拥有的阶段,就等於是创造了「(存
)有」(being),是导致未来果报的要因。而这未来果报也就是「十二因缘」的「未来
二果」「生」与「老死」。[13]
十二因缘的「过去二因」、「现在五果」、「现在三因」、「未来二果」之过去、现
在、与未来之三段时间,当是从现在之观点去看的。若从未来之观点看,现在即是过去,
而未来也成了现在。所以三世之时间关系应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每一世都是前一世的果
,同时也是後一世的因,於是形成了佛教所说的「三世因果」或「三世两重因果」。严格
地说,「三世」应只是一个周期,并非一段固定的时段。这个周期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
就是生命之轮回。
佛教认为轮回之因是惑与业,果是苦,而十二因缘就在惑、业、苦之因果相乘下,持
续不断。人若未能获取正觉,灭去无明,而入寂静涅盘之境,这种轮回是永无休止的。所
以佛陀提出所谓「四圣谛」──苦、集、灭、道,教育世人了解如何从轮回受苦中解脱。
「四圣谛」的第一苦谛──「生即是苦」──说明人生起码有「八苦」,除了生、老、病
、死四苦之外,还有所谓哀愁怨憎悲伤之苦、与所不喜悦者相聚之苦、与喜悦者相离之苦
、不得所求之苦。[14] 这些苦的起因(arising),来自人对欲求之执着。因为人之欲
求无止境,除声色感官之乐外,还欲求拥有所未有者,及抛弃所拥有者,这些行为集在一
起,成为「业集」,都是引发八苦之因。[15] 佛所说的第二圣谛的「集谛」就是在解释
「生即是苦」之起因,「业集」之造成固然是欲望,但欲望之由来则是「惑」或「无明」
。因为迷惑、无明而产生了欲望、烦恼,而有业集之生。这就是一种「缘起说」,是小乘
佛教所谓的「业感缘起」,也是小乘佛教因果论的根据。[16]
概括地说,早期佛教的因果论是以「缘起说」为基础,以十二因缘为前提,而已三世
因果为内涵,代表小乘佛教因果论的特色。这种因果论随着大乘佛教之出现及佛教传至中
国而产生了变化。
------------------------------------------------------------------
[5] 见《新编国语日报辞典》(台北:国语日报出版中心,2000)。
[6] 见《辞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增修版,1997)。
[7] 按《中文大辞典》(台北: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1980第五版)系根据《大汉
和辞典》译成。
[8] 《佛所行赞》〈大弟子出家品第十七〉在《大正藏》册4,页33b。
[9] 见《佛光大藏经》,页2301「因缘」条。
[10] 按:四圣谛、八正道、三法印等词的内涵,一般佛教辞典都有,此处不再多赘。
[11] 见吕澂《原始佛学》,收於《吕澂佛学论着选集》(济南:齐鲁出版社,1991)
册4,页1925。
[12] 见《长阿含经》卷10,《大正藏》册1,页67。
[13] 以上见《佛光大藏经》,页337。
[14] 见Damien Keown, Buddh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 Oxford
UniveristyPress, 1996), pp. 48?49。又参看印顺《成佛之道》(台北:正闻出版社,
1982),页148?150。
[15] 同上注。
[16] 已故的方东美教授曾对「业感缘起说」一词表示怀疑,认为它可能是「业惑缘起
说」之误,因日本误用而中国人也跟着误用。见方东美《华严宗哲学》(台北:黎民文化
事业公司,1981)上册,页342。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40.17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