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菩萨心行要略---学佛三要 2.3
时间Wed Jul 19 09:16:41 2006
三慈悲心的修习
(一) 佛法以慈悲为本
「慈悲为本」,这句话是圆正的,大乘佛教的心髓,表达了佛教的真实内容。作为大乘佛
教的信徒们,对此应给予严密的思惟,切实的把握!从菩萨的修行来说,经上一再说到:
「大悲为上首」;「大慈悲为根本」。从修学完成的佛果来说,经中说:「诸佛世尊,以
大悲而为体故」。论上说:「佛心者,大慈悲是」。经论一致的开示,大乘行果的心髓,
不是别的,就是慈悲。离了慈悲,就没有菩萨,也没有佛。也可说:如没有慈悲,就没有
佛法,佛法从慈悲而发挥出来。
这样的大乘宗旨,专为「己利」着想的声闻行者,也许不能同意。其实声闻行者共同承认
的三藏,释迦佛也确实是这样的。以释尊的现生行迹来说:他最初发生修道的动机,是由
於他的观耕而引起。释尊生长王宫,难得出去观察农夫的耕种。他见到烈日下辛苦工作的
农夫,饥渴疲乏而还得不到休息;见到耕牛的被役使,被鞭策,被轭压伤皮肉而流下血来
;见到田土翻过来时,种种的小虫,被鸟雀所啄食;见到牛血滴下土壤,不久就生出蛆虫
,而成为鸟类的食品。众生的自相残害,农工的艰苦,刻划出世间的残酷面目。释尊内心
的深切悲痛,引发了求道与解脱世间的思虑。这那里是专为自己着想!其後,释尊又出去
游观,见到老病死亡。从一人而了解得这是人类同有的痛苦经历,自己也不能不如此。从
他人而理解到自己,从自己而推论到他人。这种人类──一切众生生命历程中的悲痛过程
,如专从自己着想,即成为声闻的厌离(苦)心。如不但为自己,更为一切众生着想,即
成为菩萨的悲愍心。释尊是并不专为自己着想的,所以一旦在菩提树下,彻悟了人生的真
实,即踏遍恒河两岸,到处去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以微妙的法音,来呼召觉悟在痛
苦中的众生。从传记去看,释尊的一生,不外乎大慈大悲的生活,无非表现了慈悲为本的
佛心。如进一步而推求释尊的往昔修行,在传说的本生谈中,菩萨是怎样的舍己为人!是
怎样的慈愍众生!声闻学者,也不能不说:菩萨以慈心而修波罗密多,圆满时成就佛果。
所以大乘的行果│ │菩萨与佛,是彻始彻终的慈悲心行。如离去了慈悲,那里还配称为
大乘呢!
大乘经中说:菩萨与声闻,虽同样的称为佛子,而菩萨如长者的大夫人子,声闻如婢子。
这是说:菩萨是佛的嫡子,继承了佛陀的高贵而纯正的血统。声闻呢?他虽也依佛口生,
从法化生,而不免羼入了卑贱的血统。这种卑贱的传统,不是别的,是释尊适应印度当时
的──隐遁与苦行的独善心行。声闻是佛法,有深智的一分,但不能代表圆正的佛法,因
为他含着违反佛陀精神的一分,即没有大慈悲,所以《华严经》中比喻二乘为从佛背而生
。因此,偏从声闻法说,专以声闻的心行为佛法,那是不能说佛法以慈悲为本的。然依代
表佛陀真精神的大乘来说,慈悲为本,是最恰当的抉发了佛教的本质,佛陀的心髓。 (本
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117~119页)
(二) 慈悲的根源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也可说与中国文化的仁爱,基督文化的博爱相同的。不过佛法能直探
慈悲的底里,不再受创造神的迷妄,一般人的狭隘所拘蔽,而完满地、深彻地体现出来。
依佛法说,慈悲是契当事理所流露的,从共同意识而泛起的同情。这可从两方面说:
从缘起相的相关性说:世间的一切──物质、心识、生命,都不是独立的,是相依相成的
缘起法。在依托种种因缘和合而成为现实的存在中,表现为个体的、独立的活动,这犹如
结成的网结一样,实在是关系的存在。关系的存在,看来虽营为个体与独立的活动,其实
受着关系的决定,离了关系是不能存在的。世间的一切,本来如此;众生,人类,也同样
的如此。所以从这样的缘起事实,而成为人生观,即是无我的人生观,互助的人生观,知
恩报恩的人生观,也就是慈悲为本的人生观。单依现生来说,人是不能离社会而生存的。
除了家庭的共同关系不说,衣食住药,都由农工的生产原料,加工制造,由商贾的转运供
给;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问与事业的成功,都靠着师友的助成。社会秩序的维持,公共
事业的推行,安内攘外,一切都靠着政府的政治与军事。如没有这些因缘的和合,我们一
天、一刻也难以安乐的生存。扩大来看,另一国家,另一民族,到这个时代,更证明了思
想与经济的息息相关。甚至非人类的众生,对於我们的生存利乐,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
系。人与人间,众生间,是这样的密切相关,自然会生起或多或少的同情。同情,依於共
同意识,即觉得彼此间有一种关系,有一种共同;由此而有亲爱的关切,生起与乐或拔苦
的慈悲心行。这是现实人间所易於了解的。如从生死的三世流转来说,一切众生,从无始
以来,都与自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过着共同而密切的生活,都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
姊妹,我的夫妇儿女。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德──「父母恩」「众生恩」「国家(王)
恩」,「三宝恩」。所以从菩萨的心境看来,一切众生,都「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
如妹,和乐相向」。在佛的心境中,「等视众生如罗[目侯]罗」(佛之子)。这种共同意
识,不是狭隘的家庭,国族,人类;更不是同一职业,同一阶层,同一区域,同一学校,
同一理想,同一宗教,或同一敌人。而是从自他的展转关系,而达到一切众生的共同意识
,因而发生利乐一切众生(慈),救济一切众生(悲)的报恩心行。慈悲(仁、爱),为
道德的根源,为道德的最高准绳,似乎神秘,而实是人心的映现缘起法则而流露的──关
切的同情。
再从缘起性的平等性来说:缘起法是重重关系,无限的差别。这些差别的现象,都不是独
立的、实体的存在。所以从缘起法而深入到底里,即通达一切法的无自性,而体现平等一
如的法性。这一味平等的法性,不是神,不是属此属彼,是一一缘起法的本性。从这法性
一如去了达缘起法时,不再单是相依相成的关切,而是进一步的无二无别的平等。大乘法
说:众生与佛平等,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这都从这法性平等的现观中得来。在这
平等一如的心境中,当然发生「同体大悲」。有众生在苦迫中,有众生迷妄而还没有成佛
,这等於自己的苦迫,自身的功德不圆满。大乘法中,慈悲利济众生的心行,尽未来际而
不已,即由於此。一切众生,特别是人类,不但由於缘起相的相依共存而引发共同意识的
仁慈,而且每每是无意识地,直觉得对於众生,对於人类的苦乐共同感。无论对自,无论
对他,都有倾向於平等,倾向於和同,有着同一根源的直感与渴仰。这不是神在呼召我们
,而是缘起法性的敞露於我们之前。我们虽不能体现他,但并不远离他。由於种种颠倒,
种种拘蔽,种种局限,而完全莫名其妙,但一种歪曲过的,透过自己意识妄想而再现的直
觉,依旧透露出来。这是(歪曲了的)神教的根源,道德意识,慈悲精神的根源。慈悲,
不是超人的、分外的,只是人心契当於事理真相的自然的流露。 (本文录自《妙云集‧学
佛三要》120~123页)
(三) 慈悲为本的人菩萨行
菩萨是超过凡夫的,也是超过二乘的。恋着世间的凡夫心行,是世间常事,如水的自然向
下,不学就会。一向超出生死的二乘行,是偏激的厌离,一面倒,也还不太难。唯有不着
世间,不离世间的菩萨行,才是难中之难!事实确乎如此:凡夫心行,几乎一切都是。释
迦佛的会上,有的是小乘贤圣,不容易,也还不太难。菩萨,只有释迦与弥勒;这是人间
的历史事实。可见菩萨心行是极不容易的,如火中的青莲华一样。大乘经中说:十方有无
量无边的菩萨,那是十方如此,而此土并不多见。至於大地菩萨的化现,可能到处都是,
但这不是人间所认识的。从此土的缚地凡夫来论菩萨行,如不流於想像,神秘,尊重事实
,那是并不太多的。经上说:「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难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转」。所以
说:「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这不是权教,是事实。出
世,是大丈夫事,而菩萨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如有一位发心得成就不退,对於众生的利
益,实在是不可度量,如一颗摩尼宝珠的价值,胜过了阎浮提的一切宝物一样。
我们必须认清:名符其实的菩萨,是伟大的!最伟大处,就在他能不为自己着想,以利他
为自利。伟大的,这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弘扬大乘法,景仰佛陀的圆满,菩萨大行的伟
业,虽要经历久劫修行,或者暂时中止进行,但一历耳根,万劫不失,因缘到来,终究要
从此成佛的。成就不退的菩萨,虽说不会太多,然有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自有能真实发菩
提心。有信愿,慈悲,空性胜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锻链身手,从头出头没中自利利人。一
般能於菩萨行而随喜的,景仰的,学习的,都是种植菩提种子,都是人中贤哲,世间的上
士。有积极利他,为法为人的大心凡夫,即使是「败坏菩萨」,也比自了汉强得多!这种
慈悲为本的人菩萨行,浅些是心向佛乘而实是人间的君子──十善菩萨;深些是心存利世
,利益人间的大乘正器。从外凡、内凡而渐登贤位的菩萨,没有得解脱的自利,却能为一
切众生而修学,为一切众生而忍苦牺牲。渐学渐深,从人间正行而阶梯佛乘,这才是菩萨
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萨的心胸,有菩萨的风格,理解菩萨利他的真精神,那里会如丧考
妣的急求己利?
佛教的利他真精神,被束缚,被误会,被歪曲,这非从根救起不可!这非从菩萨道的抉择
中,把他发挥出来不可!这才能上契佛陀的本怀,下报众生的恩德。也唯有这样,才能答
复世间的疑难! (本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152~154页)
(四) 慈悲心与慈悲行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菩萨的心髓。菩萨的一举手,一动足,无非慈悲的流露。一切的
作为,都以慈悲为动力。所以说:菩萨以大悲而不得自在。为什麽不得自由自在?因为菩
萨不以自己的愿欲为行动的方针,而只是受着内在的慈悲心的驱使,以众生的需要为方针
。众生而需要如此行,菩萨即不得不行;为众生着想而需要停止,菩萨即不能不止。菩萨
的舍己利他,都由於此,决非精於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是完全的忘己为他。
菩萨的慈悲心,分别为慈,悲,喜,舍──四心。慈,是以利益安乐、世出世间的利益,
给予众生。悲,是拔济众生的苦难,解除众生的生死根本。喜,是见众生的离苦得乐而欢
喜,众生的欢悦,如自己的一样。舍,是怨亲平等,不忆念众生对於自己的恩怨而分别爱
恶。「与乐」,「拔苦」,为慈悲的主要内容。然如嫉妒成性,见他人的福乐而心里难过
;或者仇恨在心,或者私情过重,不是爱这个,便是恶那个,这决不能引发无私的平等的
慈悲。所以菩萨不但要有慈悲心,而且要有喜舍心。慈悲喜舍的总和,才能成为真正的菩
萨心。
不过,但有悲心是不够的,非有悲行不可。换言之,菩萨要从实际的事行中,去充实慈悲
的内容,而不只是想想而已。充实慈悲心的事行,名利他行,大纲是:布施,爱语,利行
,同事──四摄。布施,或是经济的施与,或是劳力,甚至生命的牺牲,称为财施。从思
想去启导,以正法来开示,就是一言一句,能使众生从心地中离恶向善,都称为法施。如
众生心有忧恼,或处於恶劣的环境,失望苦痛万分,菩萨以正法来开导他,以方便力来护
助他,使众生从忧怖苦恼中出来,这是无畏施。布施有此三大类,可以统摄一切利他行,
如离了布施,即没有慈悲的意义了!然而实现利他行,还要有爱语,利行,同事。爱语,
是亲爱的语言。或是和颜的善语,或是苦切的呵责语,都从慈悲心流出,使对方感觉到善
意,能甘心悦意的接受。否则,如对贫穷或急难者,以轻蔑,傲慢,调笑的语调去布施他
,有自尊心的,都会拒绝接受施与。或者勉强接受,而内心引起反感。又如对人对事的评
论,如为善意的,有建设性的,容易使人接受而改善。不然,即使说得千真万确,在对方
的反感下,也会引起误会与纠纷的。利行,以现代语来说,即是福利事业。从公共的、大
众的福利着想,去施设慈济的事业。同事,是与大众同甘苦。在工作方面,享受方面,都
应一般化,与大家一样,这是最能感动人的。菩萨要慈悲利他,不能不讲求方法。爱语,
利行,同事,就是使布施成为有效的,能达到真能利益众生的方法。这四者,是慈济众生
、和合众生的基本,为领导者(摄)应有的德行。菩萨「为尊为导」,但不是为了领导的
权威,是为了慈济众生,知道非如此不能摄受众生,不能完成利益人类的目的。从慈悲心
发为布施等行,为菩萨所必备的。菩萨的领导,并不限於政治,在任何阶层,不同职业中
,有慈悲心行的菩萨,总是起着领导作用。如维摩诘居士,他在一切人中,「一切中尊」
。 (本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130~133页)
(五) 慈悲的长养
慈悲心,是人类所同有的,只是不能扩充,不能离开自私与狭隘的立场而已。由於自私,
狭隘,与杂染混淆,所以被称为情爱。古人咏虎词说:「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
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慈爱实为有情所共有的,残忍的老虎,也还是如此。所以慈悲的
修习,重在怎样的扩充他,净化他,不为狭隘自我情见所歪曲。所以慈悲的修习,称为长
养,如培养根孽,使他成长一样。
据古代圣者的传授,长养慈悲心,略有二大法门。
一、自他互易观:浅显些说:这是设身处地,假使自己是对方,而对方是自己,那应该怎
样?对於这一件事,应怎样的处理?谁都知道,人是没有不爱自己的,没有不为自己尽心
的。我如此,他人也是如此。如以自己的自爱而推度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把他
人看作自己去着想,慈悲的心情,自然会油然的生起来。《法句》说:「众生皆畏死,无
不惧刀杖,以己度他情,勿杀勿行杖」。这与儒家的恕道一致,但还只是扩充自我的情爱
,虽能长养慈悲,而不能净化完成。
二、亲怨平等观:除自爱而外,最亲爱的,最关切的,没有比自己的父母、夫妻、儿女了
。最难以生起慈悲心的,再没有比怨恨、仇敌了。为了长养慈悲心的容易修习,不妨从亲
而疏而怨,次第的扩充。一切人──众生,可分为三类:亲、中、怨。这三者,或还可以
分成几级。先对自己所亲爱的家属,知遇的朋友,观察他的苦痛而想解除他,见他的没有
福乐而想给予他。修习到:亲人的苦乐,如自己的苦乐一样,深刻的印入自心,而时刻想
使他离苦得乐。再推广到中人,即与我无恩无怨的。仔细观察,这实在都是於我有恩的;
特别是无始以来,谁不是我的父母,师长?对於中人的苦乐,关切而生起慈心,悲心,修
习到如对自己的恩人亲爱的家人一样。如能於中人而起慈悲心,即可扩大到怨敌。怨敌,
虽一度为我的怨敌,或者现在还处於怨敌的地位,但过去不也曾对我有恩吗?为什麽专门
记着怨恨而忘记恩爱呢!而且,他的所以为怨为敌,不是众生的生性非如此不可,而只是
受了邪见的鼓弄,受了物欲的诱惑,为烦恼所驱迫而不得自在。眼见他为非作恶,愚昧无
知,应该怜悯他,容恕他,救济他,怎能因自己小小的怨害而瞋他恨他?而且,亲与怨,
也并无一定。如对於亲人,不以正法,不以慈爱相感召,就会变成怨敌。对於怨敌,如能
以正法的光明,慈悲的真情感召,便能化为亲爱。那为什麽不对怨敌而起慈悲心,不为他
设想而使离苦得乐呢!以种种的观察,次第推广,达到能於怨敌起慈悲心,即是怨亲平等
观的成就,慈心普遍到一切,这才是佛法中的慈悲。慈悲,应长养他,扩充他;上面所说
的法门,是最易生起慈悲的修法。 (本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133~135页)
(六) 慈悲的体验
上面所说的长养慈悲,都还是偏约世俗说。一分声闻学者,以为慈悲只是这样的缘世俗相
而生起,这决非佛法的本义。依大乘法说,慈悲与智慧,并非相反的。在人类杂染的意识
流中,情感与知解,也决非隔裂的。可说彼此相应相入,也可说是同一意识流中泛起的不
同侧面。如转染还净,智慧的体证,也就是慈悲的体现;决非偏枯的理智,而实充满着真
挚的慈悲。如佛陀的大觉圆成,是大智慧的究竟,也是大慈悲的最高体现。如离开慈悲而
说修说证,即使不落入外道,也一定是焦芽败种的增上慢人!
慈悲可分为三类:一、众生缘慈:这是一般凡情的慈爱。不明我法二空,以为实有众生,
见众生的有苦有乐,而生起慈悲的同情。这样的慈爱,无论是大仁,博爱,总究是生死中
事。二、法缘慈:这是悟解得众生的无我性,但根性下劣,不能彻底的了达一切法空,这
是声闻、缘觉的二乘圣者的心境。见到生死的惑、业、苦──因果钩锁,众生老是在流转
中不得解脱,从此而引起慈悲。法缘慈,不是不缘众生相,是通达无我而缘依法和合的众
生。如不缘假名的我相,怎麽能起慈悲呢!三、无所缘慈:这不像二乘那样的但悟众生空
,以为诸法实有;佛菩萨是彻证一切法空的。但这不是说偏证无所缘的空性,而是於彻证
一切法空时,当下显了假名的众生。缘起的假名众生即毕竟空,「毕竟空中不碍众生」。
智慧与慈悲,也可说智慧即慈悲(「般若是一法,随机立异称」)的现证中,流露真切而
悯苦的悲心。佛菩萨的实证,如但证空性,怎麽能起慈悲?所以慈悲的激发,流露,是必
缘众生相的。但初是执着众生有实性的;次是不执实有众生,而取法为实有的;唯有大乘
的无缘慈,是通达我法毕竟空,而仅有如幻假名我法的。有些人,不明大乘深义,以为大
乘的体证,但缘平等普遍的法性,但是理智边事。不知大乘的现证,一定是悲智平等。离
慈悲而论证得,是不能显发佛菩萨的特德的。中国的儒家,从佛法中得少许启发,以为体
见「仁体」,充满生意,略与大乘的现证相近。然儒者不能内向的彻证自我无性,心有限
量(有此彼相),不可能与佛法并论。
在体证法性的现观中,《阿含经》中本有四名,实与四法印相契合。
Fig
无量三昧,是可以离欲的,与空、无相、无愿的意义相同。但在声闻佛教的昂扬中,无量
三昧是被遗忘了。不知道,无量即无限量,向外谛观时,慈悲喜舍,遍缘众生而没有限量
,一切的一切,名为四无量定。向内谛观时,众生的自性不可得,并无自他间的限量性。
所以无量三昧,即是缘起相依相成的,无自无他而平等的正观。通达自他的相关性,平等
性,智与悲是融和而并无别异的。无量三昧的被遗忘,说明了声闻佛教的偏颇。佛教的根
本心髓──慈悲,被忽视,被隐没,实为初期佛教的唯一不幸事件。到大乘佛教兴起,才
开显出来。所以佛弟子的体证,如契合佛的精神,决非偏枯的理智体验,而是悲智融贯的
实证。是绝待真理的体现,也是最高道德(无私的、平等的慈悲)的完成。唯有最高的道
德 ──大慈悲,才能彻证真实而成为般若。所以说:「佛心者,大慈悲是」。 (本文录
自《妙云集‧学佛三要》136~139页)
(七) 慈悲心行的特胜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慈是给与众生的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虽然有浅深,
但拔苦与乐的原则是一样。有人说佛教的慈悲,与孔子的仁爱,基督教的博爱,没有什麽
差别。其实,仁爱或博爱,与佛教所说的慈悲,是有很大差别的。
一、佛的慈悲,不受阶级的限制:有人这样问:「佛教都说人类的苦痛深重,极为可怜,
是不是一学佛就不可怜呢」?其实佛教说可怜,连自己在内,因为我们皆在深重的烦恼苦
痛中,怎能说自己不可怜?真正说,唯有证悟法性了脱生死的佛陀,才是万德圆具的幸福
者。众生如不求智慧,不断烦恼,谁也不能说自己不可怜。事实是如此,凡是沈沦生死的
一切众生,时时在极重的悲哀痛苦中,当然他们是佛陀慈悲护念极堪可怜的一群。但我们
如好好地作──精进地断烦恼,求智慧,一样可以达到究竟的正觉,脱离人间的苦痛。佛
对一切众生,都予以平等的地位,予以平等的救护。慈悲并非神的特权,我们也并非永远
是被可怜的。我们要虔诚地接受佛的慈悲救护,同时也要有慈悲救护心去慈念众生,才能
离苦得乐,达到与佛一样的大慈悲。
二、佛的慈悲,没有狭隘的偏私性:世间一母生养了几个儿女,你要叫她对儿女不生偏爱
,这很不易做到,可是佛视众生如一爱子。老年的看为父母,年纪相等的看为自己的兄弟
姊妹,年纪较小的,看为自己的子女。世间人,要与自己相爱的才亲近,不好的就远离,
人类的互相往还,处处表现了亲疏的现象。佛打破了这亲疏的观念,运用自己的深广悲智
救度一切众生。即罪大恶极的众生,佛也还是一样的护念他。如基督教,信我(上帝)则
受上帝的恩典,可以得救;反之,你是罪人,永远堕在地狱中,再也没有解脱的日子。如
此,即使我现在信了上帝,而我过去的祖先皆没有信仰基督,岂不永远堕在地狱吗?这种
仇视异己者、反对自己者的残酷,实在不能使我们同情,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这残酷的阶级
爱。佛法不舍一切众生,普遍的慈悲救护,即使堕地狱的众生,一时无从慈济,但将来出
生人天,还是一样的拯救他,而终於要向上发展到成佛。故佛的普遍慈悲,平等救护的精
神,非一切的仁爱可及。
三、佛的慈悲,不但是情感的爱,而是通过理智而发动的:父母爱自己的儿女,有时会失
去理性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儿女好;若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儿女不好,心里则非常的不快活
。佛的慈悲中,充满了理智。佛有慈悲救济我们的能力,为什麽我们至今还在悲哀苦痛中
呢?「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众生都有他们过去的善恶因果,当他恶业因缘成熟时
,佛的慈悲也救不了他。佛要众生止恶行善,但众生偏去作恶,不信世间的因果,佛的慈
悲又怎能救度他呢?我们能在因果的定律中,作种种的善行,佛对我们自有一种不可思议
的护念。只要有一毫的可能,佛就会以因果的正行来救济我们。反之,佛的威德慈悲,虽
然广大无边,也救不了我们。佛对众生的慈悲护念,并不因为众生都对佛陀有虔诚的信心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原则,凡是众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善的,自然会受善果。善心增长,
虽不信佛,佛也照常的护念他,而且自然会受佛所摄引而归於佛。不然,即抹煞了世间因
果律了。佛的威德,佛的慈悲愿力,虽然广大,但众生的业力更大。明白这,才会知道佛
的慈悲愿力中充满了理性。有许多对佛法没有正确了解的人,自己病倒了,受不了病苦的
煎熬,即觉得学佛无用,这完全没有理解佛法的正义。如人做生意,以种种投机不合法的
手段,骗取钱财,结果犯法失败了,佛又怎样救得他呢?所以佛救护众生,决不抹煞世间
的因果律,这是慈悲中的理性表现。此外,佛的慈悲,是有理智配合的慈悲行,不但不违
反世间的因果事理,在佛陀的心境中,即出世间的真理也完全吻合。所以佛的慈悲,是悲
智平等的,慈悲而能体验真理,智慧而又能救护众生。世间的一般宗教,只讲信仰,这太
偏向了感情的爱而忽略了理智;而出世的小乘圣者,又偏重了理智,缺乏了救护的悲心。
佛把感情与理智,能合成一体,不偏向任何一边,而到达悲智平等与究竟的最高峰,这是
佛教慈悲的尊贵处。
四、佛的慈悲,着重於彻底的救济:如世间人的治病,治本即治病的根源,治标即头痛医
头脚痛医脚的医法,这虽能止一时的痛苦,而不能彻底的杜绝了病源。救济人类的苦痛,
世间也有两种方法:甲、方便:如遇着没饭吃没衣穿的贫乏者,给他们衣食,这即是临时
的方便办法。乙、根本的救济,是要研究贫乏者的原因,如有人因缺乏了谋生的技能而贫
苦的,那就教他学个技能;如因每年水灾而贫乏的,就得想法疏通河流,这才能彻底治止
他们的贫乏苦痛。佛法也如此,方便主张布施救济等;而根本却重在自身的努力,自己的
苦痛,要由自己努力解决。所以一个真正的修学佛法者,每能从佛法中,照着实行而获得
痛苦的究竟解脱。若自己不去好好地照着佛陀指示的方向努力,只想佛菩萨的慈悲救护,
那是永远不能获得根本救济的,永远会流转於苦难中的。
世间人往往只见浅处,不见内面的要紧处。从前有人请客,客走进了主人的厨房,见烟囱
直直的靠着屋檐,便非常关心的对主人说:「烟囱靠近屋檐,容易起火,最好作成曲形」
。当时,主人并没有听从客人的话。不久,不幸失火,烧去了部分的房产。这时候,主人
一面为自己的房产烧去而伤心,一面又感激许多来救火的人们。可是却把最初教他移烟囱
改成曲形的那位客人忘掉了。部分的信佛者,但知信佛求救护,而忽略佛陀的根本救济法
,不能如实奉行,这等於那位失火主人那样的愚痴。
学佛应注重如实的依法奉行,能切实的奉行佛法,自会得到佛力的加被,一切困难自能得
到圆满的解决。若自身不断地去作恶,或不肯依照佛的教法去行,佛虽慈悲的救护一切众
生,但救不了你。所以我们要依佛的教法如实奉行,这也即是接受了佛的救济。是的,佛
对我们有深重的救济之恩,希望今天来庆祝的,不要忘掉佛陀的恩德! (本文录自《妙云
集‧佛法是救世之光》11~16页)
(八) 慈悲与智慧的融和
佛法常说「悲智双运」,这证明佛法中悲智不可分开的。慈悲的内容与作用,大抵相同於
中国之仁与西方之爱。但慈悲不仅是同情,关怀,而且是符合真理的。所以说:无智不成
大悲。慈悲是一切道德的根源,道德无慈悲即无法建立。道德准绳,就看慈悲之有无。慈
悲心也就是同情感。举例说:我们见到他人遭遇苦难时,内心油然生起关怀,进而以其所
有,尽心尽力去帮助他,给予他身心安乐和慰藉。这就是慈悲的表现和实践。不过,一般
人之慈悲同情只限囿於自己的亲人,不能推广於他人。最明显的例子,做父母的见到自己
的子女生病时,内心的忧愁焦虑超过了子女的病苦;只恨不能以自身代替。这一伟大的慈
爱,普通人只能施舍於自己的子女,而不能普及到他人的子女,因被情爱所束缚,封锁在
一个小圈子里不能超出。儒家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家
要人「冤亲平等」,这无非希望我们扩大同情,增长慈悲。要想悲心深切,先应明白人生
真义(以智慧去观察)。佛法说缘起,人是群居动物,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资具,均由
社会广大人群:士、农、工、商所供给,生命财产,由军政、法律所保障。明白这相依相
成之缘起的道理,即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约我们无限延续的生命说,过去无量生死中,
我们也有很多父母亲属,眼前现生的父母我们要报恩,过去的父母兄妹我们也应报恩。所
以佛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们的慈悲心,不是为一家一族一国
全人类,甚至要扩大到一切众生界。大乘佛法特别强调素食,不杀害众生,原因在此。同
时佛法中讲慈悲,不是施予,而是一种报恩。与智慧相融的慈悲是契合真理──自他缘成
,相依相存。
一般宗教讲博爱,总以自我为中心。如「顺我者生,逆我者亡」,「信者永生,不信者永
火」,这种强烈的独占的排他性,除属於自己外,一切皆要毁灭,阶级爱的底里,露出了
残酷的仇恨!佛法中慈悲是冤亲平等,对於冤家或不信者,虽一时不能度化他,待因缘成
熟,自然可以摄化。依宇宙因果自然法则说:自作自受,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可以
赏善罚恶。如人爬楼梯,自己不小心,就会摔跤,一切自己负责。佛法讲善因得善报,恶
因得恶果,有人不明因果法则,以为其中含有功利观念,殊不知佛法讲善恶,根本原则建
立在合情合理人事种种关系上。符合道德法则称之为善行,自有好的果报;违反情理的,
损人害己的恶行,自会召感苦痛的後果。这不是功利,而是社会人群共同循守的自然法则
。如此才能鼓舞人们道德心行,提高道德生活水准。
一般宗教之爱,因为缺少智慧,故爱有范围。佛法以智慧为体,慈悲为用。唯有真智中才
有大悲,佛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由於大乘佛法以庄严佛土,成熟众生为己任,
若缺乏大悲,即不能成办。
人类各各习性不同,重於理智者,则个性孤僻,不能乐群;重於感情者,又以自我为中心
,这些均不能称为完美理想的人生。佛法以智信合一,悲智融和为人生之正鹄。信仰,智
慧,慈悲为大乘佛法三大心要,均衡的发展,由凡夫位,次第修学,进达於最後究竟的佛
果。人生旅途,仅数十寒暑,我们应利用这短暂的人生,以此理想完善的蓝图,来庄严此
人生,昇华此人生! (本文录自《妙云集‧佛法是救世之光》163~166页)
般若,是证悟一切法空的智慧,菩萨既具有般若智慧,则必然是证悟了一切法空性与无相
的。但菩萨除了般若智慧之外,却又必须具有菩提心、慈悲心,凡见到众生的苦难则油然
而生拔苦与乐之心。般若所指的境界乃是空,而慈悲则为有(见到一切众生的苦恼)。照
我们平常的想法,这二者之间应该是相互矛盾了;有此无彼,有彼无此。我们知道,空,
便是无我,人空、法空、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相,而慈悲心却是想到众生的苦恼
,心目中却是有『人』。这样,有了空、般若,便没有了众生,有了众生的苦恼便没有了
空,那麽般若与慈悲要如何才能相应呢?是否有了智慧便没有了慈悲,有慈悲便没有智慧
,或者同时能够兼有慈悲与智慧二者呢?根据我们的眼睛与耳朵来说,眼睛是用来看东西
,耳朵是用来听声音;能够看东西的,便不能听声音,能听声音的,便不能看东西,那麽
般若与慈悲二者,是不是也像这种情况呢?这两个观念又该如何才能配合得起来?这不但
是个理论上的问题,也是菩萨心境上一个实际问题。
这个偈颂我先解释一下问题的意思:「解法无我已」,也就是了解一切法无我,包括了法
无我,人无我。经上常说到的无人,无我,无我法便是一切法的真理。「慈心普遍世」,
把慈悲心普及於一切世间众生,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要我们对一切众生都具有慈
悲心,能做得到多少,姑且不论,但首先将慈悲心遍一切,对一切众生无不具有慈悲。当
然这一点,在实行上只能由小而大,先对自己亲人慈悲,而後才能慢慢扩大范围到一切众
生身上。「无我及与慈,是义云何等」?无我与慈,这两者要如何才能平等呢?也就是要
如何才能相应呢?佛法中说到,菩萨智慧越高,慈悲就越大;并非是有了慈悲便没有了智
慧。假如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则无异於凡夫;只有智慧,没有慈悲,那麽这种智慧也就
和小乘一样了。所以菩萨应该是悲智一如;大乘法应该是慈悲与智慧平等的。那麽要如何
才能使得慈悲与智慧平等呢?
佛法之中有不少话是为佛教徒所常说,而几乎成为口头禅的,比如: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等。但『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所指的是什麽?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有一番分别,才能了解
何以菩萨在通达了一切法空的境界後,还能够有慈悲心。
我们先要知道,慈悲心究竟是如何生起来的?慈悲心是缘众生而生起的。如果不知道有众
生,则慈悲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生起来的。不论是对於我们的亲属或朋友,甚或是小动物
,当见到他们的苦痛时,我们便发起了慈悲心,想要消除他们的痛苦(这是悲),或者是
使他们得到快乐(这便是慈)。既然缘众生而生起,那又怎麽会是无缘大慈?般若与慈悲
,如何能合得起来呢?
佛法中,慈(悲)有三类:第一类是众生缘慈:是缘众生而起慈心。由於在生起慈悲心时
,心境上便显现了一个一个的众生。平常我们见到众生,总会把他们当做是一个个实实在
在的独立自体。比如,当见到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内心中会有种种感想,他变老了、
变瘦了,或者是变胖了等等;总会把他当做是固定的个体,而只是瘦弱或肥大。似乎这个
人的本身,是一定的,不会有什麽变化的。因此,我们对於众生,总是执着於他各人有他
的实有自体;人人有此观念,以这样的认识再来起慈悲心,便是众生缘慈。众生缘慈修得
慈定的,可以得生梵天。第二种是法缘慈:其境界的程度较高,已经超出一般人之上。他
所见到的个体,张三是张三,李四是李四,人还是人,狗也仍然是狗;但他了解到我们所
见到的一个个众生,实际上并没有什麽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说,他已经体解了无我的真
理。但是无我,并没有抹煞众生的生死轮回;生死还是生死,轮回还是轮回,众生还是众
生,不过其中没有了实我,只有『法』的因缘起灭而已。佛在阿含经里便说到:人只不过
是六根和合,除眼、耳、鼻、舌、身、意之外,要求『我』是不可得的。佛又分析,人不
外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或者是不外乎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结合
起来便成为人,此外求人,再不可得。所以佛一再宣说,除了法之外,根本就没有如外道
所想像的,一个永恒不变的真我。如此一来,好像只有几种元素,只有法而没有了众生。
这在佛法,便称之为我空,没有真实的我,而只有诸法因缘和合的假我而已。如此,见到
众生,尽管他没有我,但是由於因缘和合而起烦恼、造业、受果报;一下子得升天上,一
下子又生在人间,欢喜不了多久,又有新的苦恼,永远是在那里哭笑不已。若由此而生起
慈悲心则为法缘慈,这在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大多数的人所具有的,是众生缘慈;若
谈到众生的苦恼,总想成有个实实在在的众生在那里苦恼着。
法缘慈,必须是在证悟了声闻乘的圣果以後而起的慈悲心,但这还不能一切法空与慈悲相
应。在证得圣果的,虽决定不执诸法实有,但心目中的法,还是呈现实有的形相。如对六
根、五蕴,看成实在存在着的;没有证得的学者,就会在法上执着,而成『法有我无』的
思想。举个例子来说:平常人见到书,便会把书当做是实实在在的。而法缘慈的人,便会
了解书是一张张的白纸装订起来,然後在白纸之上写了黑字。同样是书本,它却可以是令
人起恭敬心的经典,也可以是一本普通的小说,甚或是一本禁书等等。因此,知道书本是
不实有的,但是他却执着於那一张张的纸与那些黑字,认为它们是实有的。所以小乘人,
多数认为除了法之外,假我是不存在的。法缘慈就是这样,虽然知道众生无我,但却有众
生的假相;否则,连众生相都没有了,怎麽还会起慈悲心呢?法缘慈就是二乘圣者的慈心
,依凡夫境界来说,已经是相当地高深而不能得了。
最高深的慈悲,是『无缘慈』。小乘人所执着的法,在大乘人看来,依然是属於因缘和合
的。我们的身心活动,依然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变化;那麽不但众生是由因缘假合,即使
一切法也是由因缘假合,这样才能够了解到一切如幻如化,并没有真实的众生与法。在我
法皆空,因缘和合,一切法如幻如化之中,众生还是要作善生天上,或是作恶堕到恶道,
享乐的享乐,痛苦的痛苦,在生死轮回之中永远不得解脱。菩萨便是在这个境界上生起慈
悲心。如有一个人很早便去就寝了,不久之後,大家听到他的惊惧喊叫声,跑去一看,知
道他是做了恶梦,但是叫他却又不容易叫醒。这时,我们就很容易地想到,他梦中所见的
,明明就是虚幻不实有的东西,但是他的痛苦却又是如此真切,如此深刻。菩萨眼中所见
到的众生,沈溺在苦海中便是如此的情况。
因此,菩萨并非见到了真实的众生,或真实的法而起慈悲心的。他是通达了一切法空之後
而起慈悲心的,这便叫做无缘慈。在一切法空的深悟中,不碍缘有,还是见到众生的苦痛
,只是不将它执以为实有罢了。到这时,般若与慈悲二者便可说是合而为一,这才是真正
的大乘慈悲,所以又叫它为同体大悲。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而就在这平等中,没有了法与
众生的自性,而法与众生宛然现前。即空而起慈,这便叫无缘慈。所以讲到佛菩萨的慈悲
,这其中一定有般若,否则便不成其为真正的慈悲。讲到般若,也必须包含了慈悲,否则
这种智慧也就不是佛菩萨的智慧了。 (本文录自《华雨集‧第一册》113~119页)
转至以下网址:
http://0rz.net/c81yc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40.17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