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菩萨心行要略---学佛三要 2.2
时间Mon Jul 17 10:12:49 2006
二菩提心的修习
(一) 菩提心是大乘法种
学佛法,以大乘法为最究竟,而发菩提心,则为大乘学者先修的课题。特别是在中国,一
向弘扬大乘教,重视发菩提心。如早晚在佛前作三皈依,称念「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即是希望大家,应时刻不离的,提起大乘底根本意念── 发菩提心,自利利人。所以学
佛同道见面时,每以发菩提心相勉,可见在大乘佛教的领域里,菩提心是怎样的被尊重!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说,没有菩提心,即没有大乘法。尽管修禅、修慧、修密
、作慈善事业,了生脱死,若不能与菩提心相应,那一切功果,不落小乘,便同凡夫外道
。因此,如想成佛度众生,就必须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便等於种下种子;经一番时日
,遇适当机缘,自然可以抽芽开花,结丰饶的果实。不但直入大乘是如此,就是回小向大
,也还是发菩提心的功德。如《法华经》说:舍利弗等声闻弟子,起始只打算修学小乘法
,但後来都能回小向大。关於此中原因,经里用巧妙的譬喻说:有一个穷人,在富有的朋
友家中,当他饮得熏醉的时候,友人将一颗无价宝珠暗藏在他褴褛的上衣里。其後,他仍
然过着潦倒的生活,友人告诉他说:你身上原有无价之宝,为何弄得这般穷苦!一经指出
,这位穷汉就变成了富翁。这无价宝珠,就譬如菩提心。舍利弗他们,过去生中已发过菩
提心,只因烦恼迷惑,历多生多劫的轮回生死,而把自身的大宝遗忘,反而希求声闻小法
。但一经佛陀点出,即能不失本心,立刻转入大教。又经里说:发过菩提心的众生,即使
时久遗忘而误入歧途,造作种种罪业,堕恶道中,也会比其他受罪者好得多。第一、他所
感受的痛楚,较为轻微;第二、他的受报时间较短,易於出离苦道。菩提心,确如金刚宝
石一般,完整者固然昂贵,即零星碎屑,也同样值钱。所以学佛者,只怕不发菩提心;不
发菩提心,一切大乘功德,便都无从生起。
学佛者往往以为烧香、礼佛、诵经、供养,或修定、修般若等,便是行大乘法,修菩萨行
了。不知就是禅定、般若,也还是共世间,通小乘之法呢!这如世间外道,也能修得四禅
、八定;而小乘行人,则依定修发般若以了生死。禅定为五乘共法,般若为三乘共学。单
修禅定或般若,仅可获致生天或了生死,而不能成佛;若欲成佛,必发菩提心。有菩提心
作根本,修禅即成大乘禅,修慧即成大乘慧,一切皆是佛道资粮。总之,菩提心就是大乘
法种,那一天撒下了这种子─ ─发菩提心,那一天即名菩萨(当然还不是大菩萨)。否
则,虽修行千生万劫,来往此界他方,也不是菩萨,不是大乘法器。 (本文录自《妙云集
‧学佛三要》95~97页)
(二) 菩提心的类别
说到菩提心,依大乘圣典的说明,有浅有深。据修学者的行证程序,大体可分为:
发菩提心,首先对於成佛度众生,要有信心,要有大愿。由於见到世间的恶劣,见到众生
的苦恼,而深信有究竟圆满的佛果可证;也唯有修证成佛,才能净化世间,拯救一切众生
。於是发广大愿,愿尽未来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由此信愿而发心,称愿菩提心,或
信愿菩提心。有了信愿,还要能够实行,所以其次便是行菩提心,这主要是指受持菩萨戒
法,菩萨戒一名菩萨学处,包括了一切自利利他大行,菩萨即以此无边戒行,实行菩萨道
。此愿行二种菩提心,还是有漏心行,不出世间,故统名世俗菩提心。由此而更进一层的
,名胜义菩提心,是大乘行者悟入无生法忍,证到真如实相。这真实智境,没有时空相,
没有青黄赤白相,没有心识相,经中常说为不生不灭,非有非无,非此非彼,不可说,不
可念等。世俗菩提心着重悲愿,胜义菩提心,能不离悲愿而得智慧的现证。也可以说,愿
菩提心重於起信发愿,行菩提心重於从事利他,胜义菩提心重於般若证理。这样,菩提心
统摄着信愿、大悲、般若,确乎摄持了大乘法的心要。 (本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
97~99页)
真发菩提心,真修菩萨行,对於大乘要道的信愿、慈悲、智慧,即使有些偏重,也必然是
具足的。因为离了大乘的信愿,会近於儒者的「仁」、「智」。离了大乘的慈悲,会同於
声闻的「信」、「智」。离了大乘的智慧,大体会同於耶教的「信」、「爱」。真能表达
佛教的真谛,成为人间的无上法门,唯有大乘菩萨行──信愿、慈悲、智慧的总和,从相
助相成而到达圆修圆证。
三事是不可偏缺的,然在修学过程中,有着一定的进修次第;从重此而进向重彼,次第进
修到完成的学程。从凡夫的心境而开始修学,一定要知道先後次第。如夸谈圆融,一切一
切,只是口头爽快,事实会证明什麽也不成就的。菩萨道的历程,经论说得很多,大体可
分为二道──般若道,方便道。凡夫初学菩萨行,首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才进入菩
萨的学程,这是重於信愿的。发心以後,进入修行阶段。菩萨行,以利他为主,修集一切
福德智慧,决不是但为自己,这是重於慈悲的。等到福智资粮具足,悲慧平等,这才能智
证平等法性,那是重在般若(无生法忍)了。上来是菩萨般若道的进修过程──发心,修
行,证得。般若的证入空性,在菩萨道的进修中,即是方便道的发心。这是胜义菩提心,
信智合一,名为「证净」。此後,菩萨着重於度脱众生,庄严国土;着重於不离智慧的慈
悲大行。到圆满时,究竟证得无上菩提──一切智智,也可说是智的证得。这是方便道的
进修历程──发心,修行,智证。合此二道,一共有五位。这是菩萨进修的必然程序,值
得我们学菩萨行的深切记取!
Fig (本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74~76页)
二道,为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的过程中,所分的两个阶段。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
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所以名般若道。彻悟法性无相後,进入修道
,一直到佛果,这一阶段主要为菩萨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论》说:发心到
七地是般若道──余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为道体,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
般若即菩提,约菩提说:此二道即五种菩提。一、发心菩提:凡夫於生死中,初发上求佛
道、下化众生的大心,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为发心菩提。二、伏心菩提:
发心以後,就依本愿去修行,从六度的实行中,渐渐降伏烦恼,渐与性空相应,所以名为
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折伏粗烦恼後,进而切实修习止观,断一切烦恼,彻证离相菩
提──实相,所以名为明心菩提。这三种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圣的三阶,是般若道
。这时,虽得圣果,还没有圆满,须继续修行。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说,是证悟;望後
方便道说,是发心。前发心菩提,是发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发胜义菩提心。悟到一
切法本清净,本来涅盘,名得真菩提心。四、出到菩提:发胜义菩提心,得无生忍,以後
即修方便道,庄严佛国,成熟众生;渐渐的出离三界,到达究竟佛果,所以名为出到菩提
。五、究竟菩提: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圆满证得究竟的无上正等菩提。
Fig (本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74~76页)
这二道五位,也可总合为三:初一是发心,中三是修行(从悲行到智行,又从智行到悲行
),後一是证果。然完备的说,这是从凡夫而到达佛果的过程,是三德的不断深化,净化
,到达圆满。凡夫本是(愚妄的,有漏杂染的)意欲本位的。从凡夫地起信愿,经慈悲而
入圣智。圣智也就是圣者的信愿(净胜意乐),这是经悲行的熏修,智行的净化,达到信
智合一,为菩萨的信愿。依此菩萨的信愿(清净而还没有纯),再经慈悲广行的熏修,智
慧的融冶,圆证得一切智智,也就是究竟的纯净的信愿。这才到达了智慧、慈悲、信愿的
究竟圆满。从凡夫地,发心学菩萨行,无限深广,而实以此三为道的宗要。 (本文录自《
妙云集‧学佛三要》76~77页)
(三) 菩提心的尊胜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後身菩萨,真是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是想
到观音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了。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
「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贤圣所尊敬了。经中比喻为:如王子初生,就
为耆年的大臣所尊敬;狮子儿初生,就为百兽所畏敬;迦陵频伽鸟在卵中,音声已胜过了
一切鸟类;新月的微明,就为人类所爱敬。菩萨发心以来,就是这样可尊可敬的,大菩萨
们是更不必说了。为什麽这样呢?因为「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悉由菩萨」而「
有」的。这是说:世间善法,声闻、缘觉等善法,都依佛菩萨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
有的──所以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以世间善法来说,如说:『菩萨受身种种,或时受
业因缘身,或受变化身,於世间教化,说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等。有些修菩
萨行而暂时失败了的,名『败坏菩萨,亦有悲心。治以国法,无所贪利;虽有所恼,所安
者多,治一恶人以成一家』等。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可尊可敬,而菩萨是从发菩提心
而来的。所以大乘经中,无边赞叹菩提心的功德,说他是『一切佛法种子』。
初发菩提心,重在立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誓愿,名为『愿菩提心』。广说如四弘誓
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但是发
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菩提心的修习,为
修学大乘道,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着。菩提心从慈悲心起:或是缘慈母的孝敬救度,扩大
到愿度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或是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利济众生应如爱护自己一样,
进修到愿意为利他而牺牲自己。修菩提心的动机,方法,近於儒家的仁道,恕道。但菩提
心修习圆满成就,深广是与世间法大大不同的。这是大乘道的基石,修学大乘道的,应先
多多的修学! (本文录自《妙云集‧成佛之道》260~262页)
(四) 菩提心之本在悲
发菩提心,本是对於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大事,立下大信心,大志愿,所以以信愿为主
体,以大悲及般若为助成。然这样的大信心,大志愿,主要从悲心中来,所以经上说:「
大悲为根本」;「大悲为上首」;「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菩提心的根本是悲
心,而悲心的大用为拔苦。所以大乘菩萨道,也可说以救拔众生的苦难为特色。
众生的苦难,多至无量无边,而究其实,皆由自身所招感。譬如这个世界,国与国间,原
可本着国际道义,互相扶济,互相尊重,从融洽互惠中求共存,大可不必打仗,使整个人
类作着无谓的牺牲。可是事实不然,大家非弄到焦头烂额不可,这不是自找烦恼是什麽!
大局面如此,小局面如家庭之间,朋友之间,甚而个人身心之间,也无不如此。由这一观
点去考察,便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世间内莫不是苦。这就目前的事实说,那些贫穷的
,没有办法的人,固然痛苦,就是许多富有的,很有办法的人,也一样苦痛无边。再扩大
来说,人间是不彻底的,天上也不彻底,地狱、饿鬼、畜生,更不必谈。所以菩萨利生而
着重救苦│ │悲心为怀。相传有常啼菩萨,常悲菩萨,即因见到众生大苦,而常为一切
众生而悲伤。这表示菩萨的悲悯心重,也揭示了大乘法门的根本。
慈悲──与乐和拔苦,对这苦痛重重的世间而言,显然的,拔苦更为它所急需。如一块荒
芜的园地,必先将那不良的荆棘杂草除去,然後播下好种,才有用处。众生的烦恼病太多
,若不设法去其病根(也是苦因),一切快乐的施予,都不会受用。就像一个少年,习气
不好,专交坏朋友,每天闲荡胡闹,搞到倾家荡产,衣食无着,为非作恶。你若想救他,
单给他金钱资具,使他图得一时的舒适,是不够彻底的,甚至可能弄得更糟。因为根本问
题还没有解决──他的性格,习惯,还未改正过来;也就是说,他的苦根还没有断除,这
麽给他好处,於他不会有什麽实利。整个世界也都如此,若不除去种种的罪恶,苦痛,则
人间虽有福乐,也是暂时的,不究竟的。所以佛教重视苦,重视救苦,好像是悲观、消极
,其实佛教正因认识而把握了这个问题,才提供了彻底净化世间,满足众生真正安乐的办
法。 (本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99~101页)
(五) 菩提心修习的前提
谈到修习菩提心,必须由浅而入深。从释迦佛陀所开示的,大菩萨们常用一种方法,一种
程序,来完成他们的菩提心。这修学程序,共有七个阶段,即:知母,念恩,求报恩;慈
心,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在这以前,还要先具两种观念,平等想和悦意相。
一、作平等想:对一切众生,应该存平等无差别想。这不但从「皆有佛性」的观点说,即
在当前所见到的男女老幼,各色各样的人物,贤愚良莠,以及怨亲等等,原都彼此彼此,
没有什麽两样。现在之所以差别,只是一时的因缘不同而已。若放眼从累生历劫去看,那
麽一切众生,谁不曾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姊妹、戚友?谁不曾做过我的仇敌冤家?若说
有恩,个个於我有恩;若说有怨,个个於我有怨,还有什麽恩怨亲疏可分别?再就智愚良
莠来说,人人有聪明的时候,也有愚痴的时候;聪明的可能变愚痴,愚痴也可能转聪明。
最坏的人,也曾作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恶事,将来也不一
定好。如此反复思索,所谓怨亲、贤愚、良莠,这许多差别概念,自然就会渐淡,以至完
全泯灭。不过这绝不是混沌,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偏私的差别见,易以
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从前有一位比丘,见某外道颠三倒四的,加以讥笑。但佛警告
这比丘说:你且别笑他,你尚未修到不退转,外道性还存在,将来也许跟他一样呢!这所
以佛教要「不轻未学」,「不轻毁犯」。初学的人,可以由浅入深,渐成大器;即犯过者
,也可能改好,甚至改得比寻常更好,当然也不可轻。从这意义说,个个贤愚一样,人人
怨亲平等,不必骄傲,不必自卑,也不必为目前一点恩怨而生爱着或憎恶。如此保持着平
衡安静的心境,依佛教的术语说,是「舍心」。
舍心一旦修成,偏私的怨亲意识便不复存在,对任何人都不会爱得发痴,发狂,也不会恨
到切骨。一般说来,爱似乎并不坏,然从佛法去理解,则未必尽然。因为一般所谓爱,即
使能多少有益於人,也是偏狭的,自私的,对广大众生而言,它不但无益,而且可能有害
。大家知道,有爱必有恨,爱与恨似为极端相反的两种心理,其实只是人类同一染着烦恼
的二面性。所以由爱生恨,由爱引致人间的大悲剧,是极寻常的现象。佛教所说的平等大
悲,则是先去染爱,而对一切众生,普遍的予以同情,救济。至於偏私的爱,是人类本来
就有的普遍习性,用不着修学,现现成成,人人都会,如家庭之爱,男女之爱,那个没有
?严格的说,就因人人都有所爱,所以世间一切最残酷的仇杀斗争,才不断的发生。若人
人放弃其所偏爱,等视一切众生,那麽人类的苦难,相信可以逐渐的没有了。
二、成悦意相:修习菩提心,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是打破我们根深蒂固的差别观念,让自
己与众生一体同观,没有瞋恨,没有爱念,可又不能是漠不相关。换句话说,不但应於一
切众生作无分别想,而且还要对一切众生发生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和谐而亲切的感情。但
这不是私爱,是不带染着的欣悦心境,佛法称为「喜心」。若仅有舍心──平等观念,还
是不能成就大悲而激发菩提心。这比方大街上有成千成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穷的富
的,美的丑的,而当我们走过时,不加注意,总是一律平等,没有什麽好恶之感的。这当
然可算是平等的无分别心,但这种无所谓的平等心,对於大悲的修学,并不能发生有效作
用。因为这完全是漠视一切,不关切众生。所以修习菩提心,既须等视一切众生,养成一
视同仁的心境;又要能够关切一切众生,心中养成一团和气,一片生机。在平等的观念上
,养成一种相关切,彼此和谐的情愫,对大乘悲心,菩提心的成就,是极端重要的! (本
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101~104页)
(六) 修习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念报恩
以下,说到知母等七重次第:
对於一切众生,从深切关怀而不失平等的心境中,引生一种意念,这意念就是知道一切众
生,都曾经是自己的母亲。在生死轮回中,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亲密眷属,那是无可
置疑的。佛经上说,每个人从无始来所喝过的母乳,比四大海水还要多呢!本来,父母对
我们都有大恩,父母在儿女的心目中,应有同等的地位。但这里特重「知母」,「念母恩
」。因以一般世情说,母恩似乎更重,如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大部分的养育责任都落在
母亲身上,所以母子之情最深。儿女若见母亲受苦,应感到切肤之痛。若不顾母亲的死活
,那就算是忤逆不孝,世间的法律与舆情,也不会容许。佛教视一切众生为父母,即是把
一般关切父母的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不但佛教如此,即中国儒、墨二家,及西洋耶教等,也都以此为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源。如
儒家的德行,主要的是孝,故以孝为首善,以不孝为极恶。而德行的心理,主要是仁,仁
的初意也就是爱敬父母,而後扩大起来。所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儒家说
仁,必从孝顺父母做起,若不能尽孝,似乎就没有仁可说。印度婆罗门和西洋耶教,他们
不从如何孝父母出发,但却以天或上帝为一切之父。世间万物皆为上帝所造,上帝是人类
最早的祖宗,所以每个人应当爱上帝,信奉上帝,这跟儿女与父母的关系一样。不但爱父
母──神,体贴神的意思去爱世人,也等於爱兄弟姊妹。但人与神(上帝)成立於渺茫的
神话,还不如中国儒家直约亲子的恩情来说,比较切实。不过儒家着重现生,忽略过去与
未来,因此一般儒者都偏重家庭的仁孝,气魄不够大。佛教的德行,也基於亲子的关系,
但通论到三世轮回,视一切众生为父母,所以悲悯心是着实而广大的,不同神教的渺茫,
也不同儒家的狭隘。
有人说:佛教把一切众生都看作是父是母,平等慈悲,是不近人情的事,这可说是代表了
中国儒家的传统观念。孔孟所表扬的仁,是先孝父母,先爱家属亲友,然後乃可扩及他人
。如孝爱父母,爱敬兄弟的心,和一般人一样,便被斥为次序颠倒,轻重不分,甚至被斥
为违反人性。但这与其他宗教──佛教,耶教,以及墨子,是不大同的。墨子提倡涵容广
普的兼爱,就被孟子骂为禽兽。孔孟的学说本来很好,只是范围太狭,永远离不了家庭的
小圈圈。墨家兼爱一切人,佛教悲悯一切众生,其道德内容,显然与家庭本位的儒家不同
。其实,道德心的随机缘而显发,不一定有次第的。如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人人有不忍心,恻隐心,随机缘而引发,并无次第。孟子又曾说过,当路见不相识的小
孩掉下井去,他的第一念心,应该是考虑怎样救起小孩,而不是考虑那是不是自己的小孩
。又如见牛而心生不忍,而忘了羊也是一样的苦痛。所以仁爱的德性,是不应该拘泥於先
此後彼的,可是儒者每不能融通。
再就现实世间的情况来说,有的在家庭里不一定孝悌,但对朋友却非常真诚笃爱,热心帮
忙,甚而可以为朋友出生入死。这爱人之心,不能说它不合理(义);既属於道德心行,
照儒家的传统说法,就应该先及家庭(亲),然後朋友(疏),但事实恰好相反,我们不
能因其违反亲疏次序而否定其伦理价值。以佛法说,人类的最一般的德性──慈悲心,也
即是孔家以仁为体的良知,是人人所有,而且是广大圆满的。不过有些人,只能在家庭中
,或某一阶层中发挥出来,以外就隐而不显。这问题在:一、理智不够,局限而没有得到
扩充。二、因为每一众生,无始以来因缘复杂;有因过去恩爱关系结为母子,有因过去仇
恨关系结为母子。在现世,以个性、习欲关系,或与父母同而相亲,或与父母异而疏远。
所以有些人,能够尽孝,爱他的父母,但对一般人,就不怎麽有同情心。有的人就不同,
他在家庭里对父母兄弟,也许不怎麽孝悌,而对一般朋友或陌路人,却极热心,绝不因他
未曾热爱家庭,便老不能爱其他的人。慈悲或仁爱的本质,原是平等而无偏颇的,它之所
以未能一视同仁,即因有障碍差别,如灯光原可远近都照,而若遮以障物,虽近也照不到
,若去障物,虽远也能照。因此,世间有的孝父母而不爱外人,有不爱父母兄弟(近)而
爱朋友(远)。总之,凡於人而能悲爱的,我们都应该称叹的,当然最好是平等普爱。若
定要先亲亲而後仁民,不但不合世情,反而是障人为善了!
父母抚爱儿女,儿女应当尽孝──念恩而求报恩,这是世间伦理观念的要素。佛教从时空
的无限中,体认得一切众生平等义,以一切众生为己母,即是此一伦理观念的扩大、圆满
。故孝父母和悲爱一切众生,实质并无差别。不过以一般凡夫心境,对那无量数的父母(
也即一切众生),所加诸我们的慈恩,已无从记忆,即有所知也不真切。因此实践的唯一
办法,无论是念恩,及求报恩,可从当前的父母,亲属做起,然後由亲而疏;更由一般无
恩无怨而到怨仇。由近而远,由亲而怨,逐步推广,养成确认一切众生为母,而念一切众
生恩,求报一切众生恩的观念。这近於儒者的「推」法,但这不是说,道德的本身有此固
定范围,或不可越踰的先此後彼。这是观念上的熏修次第,在实践上,总是随机缘而引发
,所以佛法平等普济的德行,不能视为不近人情,而非要从狭小的家庭中做起不可。
从知母到念恩,求报恩,乃是势所必然的。既透过无限的时空,觉察到一切众生皆是自己
的母亲,皆於自己有大恩德,那麽有恩就该报,尤其当他们苦痛的时候。虽然平等普济的
慈悲,对一切人都一样,但教缚地凡夫去修,从母爱去推知引发,最为有力。因为母亲是
最爱儿女的,她一生为儿女所受的苦,真不知有几多!她给儿女吃奶,照顾儿女的冷暖,
甚至到了三四十岁,还把他(她)们当作小孩看待。遇到儿女不听话,虽受气恼,而爱护
之心,仍然无微不至。现生母亲这样爱儿女,当知过去无量生中的母亲,也曾这样的爱过
我们,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应该不忘其恩,并且尽心报答。由此可知,佛教勉人发菩提心
,是从最明显的孝道出发,以思念母恩作出发点,与儒家的伦理观念,最为吻合! (本文
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104~110页)
(七) 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乐
修习菩提心,经过知母、念恩、求报恩这一些意向,进一步就要修慈、修悲。慈悲跟发菩
提心,最有密切关系。经里告诉我们,菩提心不由禅定中来,也不由智慧中来,而是从大
悲心来。慈悲,通常作为一个名词而实不同,依修学者的心理过程,分别来说明:一、慈
心:慈是与乐,即以世出世间的种种善利,利益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同得快乐、幸福。
依佛法说,修习慈心,功德最大,慈心成就,可以远离灾难,即有刀兵,也可逢凶化吉。
从前,提婆达多曾与阿闍世王合谋害佛,他们待佛托钵行化之时,故意放出醉象,欲令触
杀,那晓得这头充满杀机的狂象,一见佛陀竟驯服得什麽似的,当下就跪在佛陀的脚边,
任佛抚摩。释尊的慈心功德究竟圆满,故能降服狂象,而不为其损一毫毛。中国有句老话
:「仁者无敌」,也即此义。二、悲心:悲是拔苦,即减轻或根除众生的痛苦。要报众生
的恩德,愿使一切众生得乐,所以修习慈心。但又觉得,如众生的苦痛根源不除,不能达
成「与乐」的目的,所以由此而引发悲心。悲心是拔苦,而究竟的拔苦,便是「令一切众
生同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才能真实拔济苦难。至於慈悲心行的修习,也是次序推展
。父母兄弟等,有亲密关系的,称为亲。一般泛泛无关系者,称为中。有仇恨的冤家,名
为怨。由亲而中,由中而怨,修成於一切众生而起的慈悲心;无边广大,所以名为「悲无
量」,「大悲」等。如但缘一分众生而起慈悲心,便不合佛法,近於世间有阶级性的仁爱
,同时包含着残酷的种子了。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悲心虽是极高妙,非常难得了,但还须再进一步,强化悲心,要
求发动种种实际行为,救众生出苦,这便是增上意乐。增上意乐,是以悲心为本的,一种
强有力的行愿,以现代通俗的说法,即是「狂热的心」,对度生事业的热心。热心到了最
高度,便可以不问艰难,不问时间有多久,空间有多大,众生有几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
一切,尽心致力救众生。菩萨不入地狱,救不了地狱众生;菩萨要成佛,也总是到苦难的
人间来。佛菩萨具备了这强有力的愿行──增上意乐,所以成其为佛菩萨。小乘圣者,原
也有慈悲心肠,只因太薄弱,缺少强有力的意志,故不能成其度生事行,而仅乎「逮得己
利」而已。经里譬喻说:有一人家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孩,大家都非常疼他。有一天,这孩
子不慎跌落粪坑,妈妈和姊姊们,急得几乎发疯,心里尽是「要救他,要救他」,而谁也
没有跳下去。还是他的父亲跑来,一下纵身粪坑,也不问粪坑有多麽深,多麽臭,只管救
捞小孩。这就是说,单凭悲心,没有增上意乐,仍旧是不够的。因为悲心只是一种悲天悯
人的情怀,而不是一种不顾一切的,强猛有力的意志。所以声闻者虽然同情众生的苦恼,
想使众生离苦得乐,而众生总是救不了,总是离不了苦,得不到乐。这一定要像菩萨那样
,不但有慈悲心肠,而且具足增上意乐,故能激发种种实际行动,予众生以实利。 (本文
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110~113页)
(八) 菩提心的成就
从悲心而进入增上意乐心,已另有一番心境,到了这一阶段,修学者的心境,见到众生受
苦,便好像自己也在其中,非旁观者。真可说,以众生的苦痛为苦痛,以众生的安乐为安
乐。经过深切的觉察,世间一切学问,一切宗教,一切办法,都不能彻底解决众生的痛苦
,唯有佛与佛法,才能救苦,才是救苦的良药。所以唯有修菩萨行,证菩提果,才能使众
生从无边的苦恼中获得解脱。如此,为了救度众生而发心成佛,以度生大行作为成佛资粮
,把自己的悲心愿行和众生的痛苦打成一片,发心学菩萨行,求成佛果。这种大信愿的坚
固成就,便是菩提心的成就。 (本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113页)
(九) 菩提心的次第进修
以上,是修发菩提心的七重因果次第。这是莲华戒菩萨等,据阿毘达磨等说而安立的修学
次第。依七重因果修学次第而完成,即是愿菩提心的成就。发菩提心,最重要的在此。发
菩提心,具足大乘信愿,就要进修菩萨行。如《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他是具有深切的
大乘信愿,发心成佛度众生的,所以在参访大乘道的过程中,总是说我已发菩提心,不知
道应怎样的修菩萨行。发心以後,实修利他为本的菩萨行,不出菩萨戒。菩萨戒中,虽也
以杀、盗、淫等为重罪,但这是通一切律仪的,单在这方面,不能显出大乘的特质,也显
不出菩萨的不共精神。菩萨有三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主要以六度
四摄为体,如《瑜伽戒本》即以六度四摄分类。菩萨以不退菩提心为根本戒,不离菩提心
而远离众恶,利益众生,成熟佛法,即是行菩提心的修习。《大乘起信论》依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止观而修成菩提心──似乎是行菩提心。修菩提心,广积福德智慧的资粮
,进而悟无生法忍,体证一切诸法不生不灭,即称为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不离信
愿慈悲的智证。能一念心相应,发此胜义菩提心时,即是分证即佛,於百世界现成佛道,
所以这可以说发心成佛──由发菩提心而名成佛。从初发信愿,而修行,而悟证,就是悟
证以後,还是菩提心的修习。菩提心有如宝珠,越磨越明净,多一分工夫,多一分成就,
断障越多,菩提心宝越明净。依《华严经》说:十地菩萨的分证次第,即是菩提心宝一分
一分的明净,一分一分的圆满。究竟圆满,便是圆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成佛了
。 (本文录自《妙云集‧学佛三要》114~115页)
(十) 菩提心与慈悲行
「无上菩提心」要如何才能「发起」呢?我们知道,无上佛果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就是无上菩提。想要希望成佛的决心,即是无上菩提心,这要如何去引发生起?发起之後
,又如何才能「终不忘此心,乃至觉菩提」呢?也就是说能够始终不忘失,直到成佛。不
忘失菩提心的菩萨,功德已相当高了,甚至在梦里也不会忘记;直到圆满觉悟成佛,能彻
始彻终的保持着菩提心。
有以为只要起个想成佛的念头,就可以说是发心了,但实际不然。菩提心虽有深有浅,但
最初的菩提心,也是一种大志愿,就是立大志、发大愿;以『为度众生而成佛』为最高的
目标。发心的发,好像将酵母放入面粉之中让它发酵一样。所以发『菩提愿』必须是时时
不离此心,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贯彻这一个志愿,坚定不拔,这样才算是成就发起。不过,
初发心时,总难免──或是事务繁忙,或是修行不易,而暂时忘失。只要坚持理想,久而
久之,即使遇到忘失的因缘,菩提心还能够保持不退,终於达到不退转地,菩提心也就再
也不会退失了。说到不忘菩提心,不要以为什麽事不做,每一念都去想它,才算不忘。如
我们读书,或是对事物的印象,并非要时刻想到,而是我们再接触到书本,或重复经验过
的事物时,那过去所认识而留下的印象,马上清楚的浮现出来。学菩萨行者,要立大志大
愿,发大菩提心,也就是先要修学到这个地步。以後每当境界现前,再也不会忘掉,不会
有违反的念头,菩提心能明白的显现在内心。这就不会再想修学小乘自了生死,也不会专
为人天果报,这就可说是菩提心的成就了。
一切都从修学得来,发菩提心也要慢慢地修习才能成功。修,是要不断地熏习,渐渐地达
到习惯成自然。那末,菩提心要怎麽样才能发起、修习而不退呢?这就要看第二颂的回答
了。
「专志心成就」,是说发菩提心,不是只动一动这个念头,而是要以专志心也就是以成佛
得菩提为专一的志愿,专心一意去修习。修习什麽?修习那为诸众生故,起大悲庄严的法
门。菩提由大悲生,似乎有些人忘了这件事,只想到我要成佛,我要度众生。言语与心念
之间,免不了以我为中心,成佛只是为了自己。事实上,应该是这样:菩萨见到众生的种
种苦恼,於是就想到该如何才能解除众生的苦恼?所谓悲,正就是拔苦的意义。菩萨经过
了仔细观察,发现惟有佛的慈悲智慧,才能彻底救助济度众生,所以以佛为模范,就发起
成佛度众生的心。菩提心不是别的,是「为诸众生故」而发「起大悲庄严」的大心。此处
用了庄严二字,如在刷得粉白的墙上,画上一些图案;或是在佛前,供上香花灯果幢幡,
都可以说是庄严。我们的心,与众生心一样,无始来生死颠倒,都是不清净的。从大悲心
而有救济众生苦恼的菩提心,使自己有了崇高、伟大、清净的志愿,使一向的生死众生心
中,有了清净的因素,庄严了自己的心。这样的一天比一天净化,终能达到完全的清净。
由此可见,若发菩提心而不去学习大悲心,一心一意为自己,这菩提心根本就是假的;因
为离开了大悲心,那里还有菩提心可说。近代的佛法不昌明,有些都不免误会了。口口声
声说我要成佛,却不知成佛是什麽。在他们的观念里,很可能成佛与到天上去享福差不多
。有些人也说要成佛,目的却仅仅为了自己的了生死得解脱,这岂不是和小乘一模一样吗
?充其量,也不过名词的不同而已。所以真正发心想要成佛的,必须修大悲心,以大悲来
庄严菩提心。
大悲心又该怎样修呢?在印度的菩萨道中,通常以两种方法,教人从大悲而起菩提心。其
一,近乎儒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理论,使慈悲心次第扩大而成就发心。首先,把
众生分成三类,一为亲,二为中,三为怨。何者为亲?凡是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
妹、朋友等等,彼此相互关切,感情融洽的,都包括在亲的范围内。其次为中,彼此间关
系平常,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再其次是怨,也就是互为冤家,看到就觉得讨厌,而感到
会妨碍自己,引起厌恶心的,都可以称之为怨。
一般众生或多或少总是有一点慈悲心的,譬如父母对於子女,无不希望他们能有好的发展
,若有什麽病痛总希望能为他们解除。所以这把慈悲心次第扩大的方法,首先要加强这父
母与儿女间的关系,以对方的快乐为快乐,以对方的痛苦为痛苦;然後为父母者必然是慈
爱的父母,为子女者也必然是孝顺的子女。但不能永远就止於这个地步,不只是一个美满
的家庭,而是要对其他的普通人,也能够希望他好,关心他的痛苦并设法为其解除。除了
家庭里父母子女的爱,还要把心量扩大到一般人。必须一步一步地,先由亲,然後中,等
到有一天把心量扩大到一个相当的程度了,就会对冤家也发起慈悲心。若一个人能够对冤
,也就是那些害我者、骗我者,也都能像对亲人一般地关切,如此的慈悲心则已经是非常
的广大,菩提心也才能真正的发起。这是学习发菩提心的一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叫自他互换法;把自己与别人的地位互相调换一下,即是当看到别人有苦痛时
想到:如果是我面临他的处境,该怎麽办?当然一定是会想办法来解决的。这也可以说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正由於我们常把人与我的界线划分得太清楚,以致於有许多
事情互相障碍,菩提心发不起来。好像是道德的原则有两套,一是用来对别人,一是对自
己。若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观念倒过来,把希望自己离苦得乐的心来希望别人离苦得乐,
希望增长自己快乐的心来希望别人增长快乐……,这样子下去,则发起慈悲心就不会变成
仅止於一个空泛的观念而已。
中国佛教界,本来有许多非常好的特点,但往往由於只看到表面事实,而忽略了其後所包
含的真正意义,虽然每天都在做,但菩提心却没有发起来。比如说吃素,主要是为了不杀
生以长养慈悲心。儒家也有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说法,而佛法实行得更彻底,不杀生,
不吃众生肉。但一般人不知道吃素的真意义,只会说吃素的功德多麽大,却不晓得是为了
长养慈悲心。我们若是吃牠的话,慈悲心就不能扩展开来,不能普及一切众生。慈悲心,
是要我们对人,对其他的众生,有好事固然要为他们欢喜,当然是不可增加他们的苦痛,
他们有苦痛时还要设法为其解决。如此,慈悲心才能大大地生起,菩提心也就发起坚固了
。吃素是很好的美德,但如忽略了应有的慈悲心,那就失去了意义。 (本文录自《华雨集
‧第一册》22~28页)
转至以下网址:
http://0rz.net/c81yc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40.1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