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杂阿含经二十选---第十九选 随时观照
时间Thu Jul 6 09:09:41 2006
第十九选 随时观照--清净乞食住
经号:236(309)[238]
一、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晨朝着衣持[金+本],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金
+本],洗足已,持尼师檀,入林中,昼日坐禅。
时,舍利弗从禅觉,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佛告舍利弗:「汝从何来?」
舍利弗答言:「世尊!从林中,昼日坐禅来。」
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禅住?」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禅住。」
佛告舍利弗:
「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
若诸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
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
、着不?
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於色,有爱、念、染着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
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
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彼比丘亦复如是,当
起增上勤欲方便,系念修学。
若比丘观察时,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间,眼识於色,无有
爱、念、染着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於行、住、坐
、卧,净除乞食。
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
佛说此经已,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解说
舍利弗尊者早上穿好外衣,拿着钵 ,进舍卫城乞食。
乞食後,回到住处,挂好外衣,放好钵 ,洗过脚後,拿着坐垫,入树林中坐禅,这
时还是白天。
禅坐後,到佛陀休息处,去见佛陀。
佛陀问他从哪里来。尊者舍利弗回答说,是从树林中,禅坐完毕後来的。
佛陀又问,今天入哪一种禅?
尊者舍利弗说,在林中入「空三昧」禅。
佛陀赞叹这是上座禅,并且说,想要入这种禅的人,不论是在进城乞食,或者出城时
,都应该自我反省:当眼睛看东西时,心中有没有贪欲、恩爱、爱念、着迷等情形产生。
如果有,就应当努力,用对自己有效的方法,守住自己的意念,来修学。
就像身上的衣服着了火,要用最有效的方法,赶快扑灭一样。
常常能这样的自我反省观察,就能够不论是走在路上,或入村落乞食,或走出村落,
随时随地,在眼睛看的时後,不会再有贪爱、思念、染着的情形产生。因为这样,内心有
了喜悦。也因为有这样的喜悦,而更能够日夜精勤,不失正念於修学。
像这样,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都要常常自我反省观照。 这个经,就
称它作「清净乞食住」。
三、讨论
(1)怎麽样才算修行?诵经?礼佛?打坐?早晚课?除此以外呢?《新雨佛教文化月
刊》〈第四十七期〉,编辑室有一篇〈佛法生活化〉的短文,对修行有很好的注解,文中
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地咀嚼:
「佛法生活化是佛教徒的修持与弘法的重要目标之一。它的意思是说从生活中实践佛
法,从生活中发现苦恼并从其中解脱出来,就这样一分一分地解脱,智慧就一分一分地生
出,不断地体验佛法,智慧、人格也就跟着不断地成长与成熟。
生活,蕴含很丰富的修行素材,值得用心去深深地发掘、思维。从生活中,能发现因
果的道理及缘起的智慧,事物是平常,道理也似乎没什麽特别神奇,但不明道理者,他的
人生恼苦就这样一波波地兴起,而获得缘起智慧者,他们的恼苦就渐趋平息,活得自在、
充实。
有人说:平常心是道。但还得用心去体会平常生活中的深刻道理,来开启那颗有恼苦
的心。佛法最深奥的并不在理论玄奥得难懂难解,而是在平常的体会,但那些平常的事物
,经常一失察就失去了获取智慧的机会,所以,体会佛法,在生活中还得用点心。」
(2)如第 263(46)[40]经说:
「譬如伏鸡,生子众多,不能随时荫卵,消息冷暖,而欲令子以[嘴]、以爪啄卵自生
,安隐出[壳],当知彼子无有自力,堪能方便以[嘴]、以爪安隐出[壳]。所以者何?以彼
鸡母,不能随时荫卵冷暖,长养子故。
如是,比丘不勤修习,随顺成就,而欲令得漏尽解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不修习
故。」
经中的「伏鸡」比喻,意思是说,修行,是要时时勤於修习,然後才能「随顺成就」
的。长久以来,我们错误观念与行为所累积的影响力(一般称为「业力」),所谓「先以
习成性,再以性养习」,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非得靠决心与毅力,时时勤於修
正不为功。急功近利,正如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罢了。这也如第 1247(13340)[991]
经的炼金比喻:「随时扇[韦+糒-米],随时水洒,随时俱舍。」「扇[韦+糒-米]」,就是
煽火,是将火加大,使温度升高的意思。「水洒」,则有降温的效果。当温度适当时,则
保持温度,不煽火,也不洒水,这样才能冶炼成功。所以,修行也需要不断地随着因缘而
作调整,是「随时思惟」的细水长流,而不是不顾因缘,「一向思惟」的急功强求。
(3)如第 254(380)[256]经,描述佛弟子二十亿耳,他出身於望族,出家後很用功,
但是,却一直都还没有能够有所成就而证果,因而觉得很灰心。因为俗家有钱,於是心想
,或许还俗回家,去广作布施,反而能积一些功德,比起出了家,却一事无成要好。
佛陀知道他的想法,於是举了弹琴的例子,来勉励他:「云何?善调琴弦,不缓、不
急,然後发妙和雅音不?」琴,要能够弹奏,是要让琴弦松紧适中的调好了音。修行也是
一样,「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
、莫放逸、莫取相。」
尊者二十亿耳,记取了佛陀的教导,常常想到佛陀所说的弹琴譬喻,「独静禅思」,
终於「漏尽,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4)在《杂阿含经》中,常常可以读到佛陀的弟子,在听闻说法後,就证果了。而我
们一部《杂阿含经》读完了,常常还是依然如故,不由得心生气馁。其实,观念的调整(
正见的建立),是修行中,最具关键性的步骤。那些一听闻正法,就能证果的佛弟子,应
该是在平常时,就已经深深地投入修行的领域了,累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以及旺盛的解
脱企图心。所差的是,没有走对方向罢了。佛陀的说法,正好指点了他关键的迷津,这样
的临门一脚,当然是一举成功,当下「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了」。
反观我们,平常的观照做得有多少?有没有倾全力,在身体力行,寻找答案?知非即
离、知行合一的意志力(决心)有多强?这些,都是应该反省的。如第 7(10)[7] 经说:
「於色爱喜者,则於苦爱喜;於苦爱喜者,则於苦不得解脱。」如果引申来说,不就是:
「我们烦恼,是因为我们喜欢烦恼;我们不得解脱,是因为我们还舍不得解脱」吗?
习性不是一天养成的,自然也不容易在一夕间改变。但是,只要把握正确的观念,时
常注意观照,反省自己的行为。如第 827(1118)[839] 经中的「田夫」与「伏鸡」比喻:
「彼田夫随时耕磨、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长,今日果实,今日成熟
,若明日、後日也。
诸比丘!然彼长者,耕田、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长,果实成熟,若明日
、若复後日,而彼种子已入地中,则自随时生长,果实成熟。
如是,比丘!於此三学,随时善学,谓善戒学,善意学,善慧学已,不作是念:欲令
我今日,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若明日、若後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
明日、後日,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彼已随时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已,随彼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譬如比丘!伏鸡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
日,若明日、後日,当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儿安隐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
随时,其子自然安隐得生。」
修行也是这样,是点点滴滴的累积,实实在在的努力的。
「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就是「戒、定、慧」三学了,可以参考〈学相
应〉(第 816(1104)[828] → 832(1123)[844] 经)
(5)相当的南传巴利文经典为:《中部》第一五一经〈乞食清净经〉(元亨寺南传大
藏经译本第十二册三二一页)
转至以下网址:
http://0rz.net/c31uH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74.192.229
1F:推 kissung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05/17 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