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Re: [问题] 请问不邪淫劫是否禁止婚外情的发生?
时间Tue May 16 20:32:26 2006
※ 引述《haryewkun (Har)》之铭言:
: ※ 引述《imagewind (秋水连天)》之铭言:
: : 这应该分成两部分来看。
: : 从丈夫的角度:
: : 你为何要纳妾?从佛弟子的角度看,就算只是想修人天乘法,也应该知道,
: : 增长自身的淫慾只会有害而无一利。所以如果纯粹只是『好色』,所以纳妾,
: : 那麽就算戒律没有规定,你也只是在伤害自己的慧命,让淫慾的种子在
: : 阿赖耶识中发芽、成长,并且产生更多的淫慾种子。後世的你也就必须
: : 承受更多有关淫慾的烦恼和考验。
: : 如果是为了传宗接代,虽然可笑(後学不认为传宗接代是人的义务。),
: : 但迫於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集体共识下,或许只能说可以谅解,但不能接受。
: : 可以澄清是谁的问题。),所以去纳妾,还是老话,很可笑的理由,
: : 但也可藉此机会增长自己的慧命,好好修行。(女性在古代也只能如此被动的应对。)
: : 但是现代的台湾社会,不管是任何理由的婚外情都已经不被社会接受,何况是佛法。
: : 有心於佛道的佛弟子,就算戒律没有规定不可婚外情、就算另外一半可以接受
: : ,都不应从之,因为只会对你自身产生障碍,理由上面已经说明过,尽管你可能
: : 只想修人天乘法,也应想想後世所要因此面对的淫慾障碍和烦恼。
: : 这是後学的想法,还请指教。^^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我想知道的并不是鼓励与否(若照大乘的想法,连念头都不可起),而是想要知道,在家众
: 若要领受不邪淫戒,他有两个妻子,是否破戒。
: 想象一下,若有一名居士,想要领受不邪淫戒,但是他告诉你,他早年时风流,现在有两个
: 妻子,已经一同住在一起多年,现在想要领受不邪淫戒,他说,请问法师啊,我这样是不是
: 违背了不邪淫戒?
: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真的只能够回答 YES or NO,没有含糊的余地。
: 所以我现在在寻求明确的答案,若佛经中没有说,我又怎麽能够要求别人这样做?那已经不
: 是佛戒了。佛陀要我们依法不依人,以法为师,这是我认为最起码应该遵从的原则。
: 大乘修行者禁止淫念的生起、小乘出家众禁止一切淫行、在家众可以接受夫妻性行为,只有
: 二十种女人不可与之发生性行为,这些显示出不同状况下不能够一同而言。我正是因为这样
: 不敢擅自断定,所以才求助经文中是否有说明。
: 也许你的意思是,宁愿严格一点?但是我现在的情景是要对人解说,我多添一点,岂不是擅
: 改经文?我不敢这样做啊,如果这样你改一点我改一点……
兹引一段文章:
戒的功能,在於防非离过,戒有防止发生身口意三业的过失作用。从纠正人的行为,
调伏不良的习惯、性格等,使之合乎清凉清净的道德标准。《大智度论》卷十三云:
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
皆名尸罗。尸罗者,略说身口律仪,有八种: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
、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及净命,是名戒相。[2]
----------------------------------------------
佛制的戒律,是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设施。为了使得弟子们保持身心清
净,保持僧团的形象;为了成就自己的道业,为了成就他人的信心,使得正法久住人间。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说,佛陀成道後的最初十二年中,佛未制戒。僧团清净,无人
犯过,无人行恶不善法,所以「如来不以无过患因缘而为弟子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法。
」[20] 这是因为佛陀告诉舍利弗,过去有六佛,其中三佛未给弟子们广说法,也不结戒
,未说波罗提木叉,故於如来灭後,弟子们的清净梵行速灭;另外三佛,广为弟子说法、
结戒、说波罗提木叉,佛及弟子般涅盘後,清净梵行久住,正法住世。因此,舍利弗便请
释迦世尊制戒,佛说:「我此众中,最小者得须陀洹,诸佛如来,不以未有漏法而为弟子
结戒。」[21] 直到迦兰陀长者子须提那求度出家之後,又回到俗家,与其俗妻行了俗事
,释尊始为弟子制定了第一条不淫戒。并宣示:「以十利为诸比丘结戒。」[22]
诸部律典,所言结戒十利,内容几乎一致,仅文字略有出入,现将五分律、四分律、
南传巴利藏律部,抄录如下:[23]
(一)五分律卷一:
僧和合,摄僧,调伏恶人,惭愧者得安乐,断现世有漏,灭後世漏,令未信者信,已信者
令增广,法久住,分别毘尼梵行久住。
(二)四分律卷一:
摄取於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乐,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长,难调伏者令调顺,惭愧者
得安乐,断现在有漏,断未来有漏,正法得久住。
(三)南传巴利律藏:
为摄僧,为众僧安乐,为调伏恶人,为善比丘住安乐,为断现世漏,为灭末世漏,为未信
者信,为已信者增长,为正法久住。
-----------------------------------------------
後学当然没办法确定说,那位先生能不能受戒?但是由以上的文章,我们可看出
世尊制戒不是教条似的法律条文,『佛不曾预设戒律,不是由於佛的旨意为弟子们结戒,
乃是为了当时的社会风俗需要、共同的道德需要、佛教内部的团体需要、以及为了使得弟
子们解脱欲瞋等烦恼的修行条件需要。』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想如果只要曾经犯过戒律中的戒条,此身就不可受戒,
那请问:杀人魔鸯掘利摩罗为何可以出家学道呢?
按照上面的逻辑来看,鸯掘利摩罗根本不可以出家,但是世尊准许他出家了,
尊者最後也证得阿罗汉果。这一点不是值得吾人深思吗?^^
後学引得文字段落来自『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 / 释圣严 着』
前贤如果想看全文可至:--->版友分享--->暂存资料夹--->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
以上是後学的想法,还请指教。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9.10.94
1F:推 blueryan:[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一文已移至[清凉法语]-> 05/17 22:32
2F:→ blueryan:[圣严法师]资料夹中。 05/17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