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ainli (晨曦之露)
看板Brand
标题Re: [问题] 台湾人眼中的「名牌」跟欧美一样吗?
时间Fri Mar 4 17:25:09 2005
※ 引述《kubrick (kubrick)》之铭言:
: 谢谢你的回答~^^
: 那我想问的是为什麽即便那些名流名媛,在虚假意识的驱力底下,在餐厅与人撞包的
: 时候,却仍然会不改初衷,认为自己才是「独一无二」的呢?另外我想问的是,为什
这个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讨论。第一个部分,就是回到一个逃一个追的原则,撞包了
怎麽办?赶快买更高价、限量的名牌啊。就是陷入这样的回圈中。
第二个部分,还要看是跟什麽阶级撞包。 Bourdieu有提出一个「habitus」的概念,
说的是同一个阶级的人会养成相近的惯习,包括生活品味。这种惯习的养成是一种阶级
内的认同与阶级外的区隔。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吊诡关系。一种既要维持差异,又要维持
品味与阶级认同的矛盾。例如:如果孙芸芸跟陈敏薰可能在某场合撞包了,跟我与孙芸芸
撞包的情形与想法绝对不同。
: 麽在後现代社会中,「阶级界线消弭」的景况之下,大众依然脱离不了所谓符号与文
: 化象徵资本的追求呢?
阶级界线有消弥吗?当我们为了消费符号而买名牌,来彰显自己接近了所谓上流社会的
时尚品味。别忘了,是谁创造了时尚品味、与符号商品。甚至,作为资本社会中的中产
、普罗阶级。愈是消费才愈投身於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自拔。
那些上流社会、资本家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 还有一个就是有关全球化的问题,既然文化霸权会使得地域间的消费习性越来越趋同
: ,可是大部分消费者对於美国的品牌还是具有高度好感,而美国大都市则偏爱「异国
: 」基调,很多流行风如「波西米亚」、「义大利设计品牌」就是这样来的。两地的认
: 知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我是这麽想的啦!
首先,文化霸权不只是美国啊。应该是泛指资主主义逻辑下的主流文化与符号。
简单的说好了,你觉得台湾人跟美国人喜欢ARMANI的比例高不高呢?
至於波西米亚风、民族风,又回到之前符码创造与消费的问题罗:)
: 最後,「古阿明」是谁呀?
是的,鲁冰花男主角~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4.18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