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tnulcy (焦糖玛奇朵的香醇)
看板Bank_Service
标题[论坛] 金改决策的表象
时间Wed Jul 27 13:52:10 2005
■ 叶银华
彰化银行特别股增资案,上周五以高价由台新金控得标,使政府推动二次金改的
决心,如同打了一支强心剂,然而本文仍然针对二次金改决策的适当性提出评论
。
决策者经常受到主观印象的牵绊,因而作出令人争议的决策。例如:看到欧美大
型金融机构有着较高的财务绩效,就直觉认为台湾这几年金融业绩效不彰是导因
於规模太小,因此唯有透过合并或收购的手段,减少银行与金控家数,企图增强
它们的竞争力。基於这种表象观察,因而形成今年官股银行与明年金控家数减半
,以及创造国家级的领导金融机构之二次金改目标,企盼台湾的金融机构同时做
大又做强。
然而这些做大又做强的欧美金融机构经过超过50年、甚至百年的锤链而成,其发
展步骤是绩效佳,促使规模变大,然後在体质强大并购其他同业之後,再经整合
与创新服务,增进绩效,再度扩张规模。上述的过程是绩效与规模之间循环过程
的交互影响(亦即规模与绩效具备内生性),因此倘若政府透过外力与租税优惠
,让台湾产生大型金融机构,未必会带来绩效的提高,可能反而徒增金融体系的
风险。
规模不等於绩效
笔者利用亚洲周刊所提供的2003年亚洲银行300大的资料发现,这300家银行的资
产规模与净值报酬率(ROE,绩效衡量指标)并没有明显关系。在这300家银行所
在的12个国家或地区之中,以香港之银行的规模与绩效存在显着正相关最具代表
性(亦即规模大的银行,其绩效表现较佳),其他的国家或地区大都没有明显关
系。香港银行产业结构、制度与历史发展比较接近欧美,因此其银行的绩效与规
模存在正向的循环过程(内生性)。而其它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东南亚四
国、韩国,是在面临经济长期不景气与金融危机後,金融机构被迫或无奈的合并
,使得即使资产规模外在地变大,但是因为整合能力与创新服务并未提昇,仍然
没有存在绩效较佳的现象。当然,台湾的银行业资产规模与绩效也没有存在明显
的正相关。
以不断被提及银行改革成功的南韩为例,南韩十大银行2003年的资产报酬率与净
值报酬率,就属规模最大的国民银行(Kookmin Bank)最低,其资产报酬率仅有
0.3%,净值报酬率则只有6%。国民银行的资产约1,600亿美元,是台湾最大民营
银行(排除官股为实质控制股东的民营化银行)中国信托商银的4.2倍,然而中
国信托商银的资产报酬率是国民银行的三倍,净值报酬率是国民银行的2.3倍。
美国集中度更低
外国投资银行或顾问公司皆认为台湾的银行业过度分散与分行家数过多,例如:
欧洲的瑞典、英国、葡萄牙、瑞士、奥地利、西班牙,亚洲的新加坡、香港、泰
国、韩国、马来西亚、日本之前五大银行的市占率皆超过50%,而台湾仅有38%。
台湾政府也引用上述的数据,认为台湾银行业应该积极合并,而形成二次金改使
命必达的目标。然而上述银行集中度较高的国家,是否存在竞争程度降低,而对
消费者存在不利影响?这又是值得议论的另一个课题。更何况经济发达的美国与
德国,其银行业的集中度比台湾更加分散。再加上本文的实证结果隐含银行业「
大未必佳」「规模与绩效存在内生性」的启示,历历种种皆是二次金改目标订定
之前所应深入审思之处。
政府最近十几年的金融政策值得议论,1990年代初期,怪罪银行业的寡占结构,
大肆开放新银行的设立,造成银行分行家数超过大型超商的分店数(银行多过米
铺)。2000年为了解决银行呆帐与金融竞争力,大幅开放金控的设立,虽然给予
金控业者优惠的租税诱因(今年有许多金控有很高的利润,却不用缴税),但引
来明年政府要将14家金控变成七家的钢铁意志般决心。笔者利用一个例子来形容
上述改革过程,如同政府挖好壕沟之後,再将其掩埋成平地,之後再挖壕沟,然
後又将其掩埋的过程。
2004年台湾银行家数也没有减少,但是不管在获利能力、资产品质皆有明显之提
昇,更加印证政府不必那麽在意银行要多大才行。再者创造市占率超过10%的国
家级领导金融机构,就可以在亚洲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个结论也下得太快、证据
也不足。由於金融机构的绩效与规模之间存在循环交互影响的内生关系,因此金
融机构合并实属於市场机能事宜,应不用政府将其列为二次金改的目标。
(作者是辅仁大学金融所与贸金系教授)
【2005/07/27 经济日报】
From: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4/2809931.shtml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22.27.94
1F:推 borriss:美国以前有一区一银行的规定说. 218.35.4.251 07/27
2F:推 borriss:先拿这几年银行的获利数字跟前几年的营业税比吧 218.35.4.251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