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rj1986 (走吧)
看板B933021XX
标题蔡宗珍要的释字499+328
时间Fri Nov 5 10:20:36 2004
释字499(March 24, 2000)
解释文:一、宪法为国家根本大法,其修改关系宪政秩序之安定及全国国民之福祉至钜,
应由修宪机关循正当修宪程序为之。又修改宪法乃最直接体现国民主权之行为,
应公开透明为之,以满足理性沟通之条件,方能赋予宪政国家之正当性基础。
国民大会依宪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一项第三款及中华民国86年7月21日修正公布
之宪法增修条文第一条第三项第四款规定,系代表全国国民行使修改宪法权限之唯一机关
其依修改宪法程序制定或修正宪法增修条文须符合公开透明原则,并应遵守宪法第一百七
十四条及国民大会议事规则有关之规定,俾副全国国民之合理期待与信赖。是国民大会依
83年8月1日修正公布宪法增修条文第一条第九项规定订定之国民大会议事规则,其第三十
八条第二项关於无记名投票之规定,於通过宪法修改案之读会时,适用应受限制。而修改
^^^^^^^^^^^^^^^^^^^^^^^^^^^^^^^^^^^^^^^^^^^^^^^^^^^^^^^^^^^^^
宪法亦系宪法上行为之一种,如有重大明显瑕疵,即生其应有之效力。所谓明显,系指事
实不待调查即可认定;所谓重大,就议事程序而言则指瑕疵之存在已丧失其程序之正当性
^^^^^^^^^^^^^^^^^^^^^^^^^^^^^^
,而违反修宪条文成立或效力之基本规范。国民大会於88年9月4日三读通过修正宪法增修
条文,其修正程序抵触上开公开透明原则,且衡诸当时有效之国民大会议事规则第三十八
条第二项规定,亦属有违。依其议事录及速记录之记载,有不待调查即可发现之明显瑕疵
,国民因而不能知悉国民大会代表如何行使修宪职权,国民大会代表依宪法第一百三十三
条规定或本院释字第三三一号解释对选区选民或所属政党所负政治责任之宪法意旨,亦无
从贯彻。此项修宪行为有明显重大瑕疵,已违反修宪条文发生效力之基本规范。
(三三一号解释=万年国会改选依据)
二、国民大会为宪法所设置之机关,其具有之职权亦为宪法所赋予,基於修宪职权所制定
之宪法增修条文与未经修改之宪法条文虽处於同等位阶,惟宪法中具有本质之重要性而为
规范秩序存立之基础者,如听任修改条文予以变更,则宪法整体规范秩序将形同破毁,该
修改之条文即失其应有之正当性。宪法条文中,诸如:第一条所树立之民主共和国原则、
^^^^^^^^^^^^^^^^(蔡所谓修宪权的界限) ^^^^^^^^^^^^^^
第二条国民主权原则、第二章保障人民权利、以及有关权力分立与制衡之原则,具有本质
^^^^^^^^^^^^ ^^^^^^^^^^^^ ^^^^^^^^^^^^^^^^^^^^ ^^^^
之重要性,亦为宪法整体基本原则之所在。基於前述规定所形成之自由民主宪政秩序,乃
现行宪法赖以存立之基础,凡宪法设置之机关均有遵守之义务。
^^^^^^^^^^^^^^(总统+五院..吧)
三、第三届国民大会八十八年九月四日通过之宪法增修条文第一条,国民大会代表第四届
起依比例代表方式选出,并以立法委员选举各政党所推荐及独立参选之候选人得票之比例
分配当选名额,系以性质不同、职掌互异之立法委员选举计票结果,分配国民大会代表之
议席,依此种方式产生之国民大会代表,本身既未经选举程序,仅属各党派按其在立法院
^^^^^^^^^^^
席次比例指派之代表,与宪法第二十五条国民大会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之意旨,两不相
^^^^^^^^^^^^^^^^^^^^^^^^^^
容,明显构成规范冲突。若此等代表仍得行使宪法增修条文第一条以具有民选代表身分为
前提之各项职权,将抵触民主宪政之基本原则,是增修条文有关修改国民大会代表产生方
式之规定,与自由民主之宪政秩序自属有违。
四、上开增修条文第一条第三项後段规定:「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任期至第四届立法委员
任期届满之日止」,复於第四条第三项前段规定:「第四届立法委员任期至中华民国91年
6月31日止」,计分别延长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任期二年又四十二天及第四届立法委员任
期五个月。按国民主权原则,民意代表之权限,应直接源自国民之授权,是以代议民主之
^^^^^^^^^^^^^^^^^^^^^^^^^^^^^^^^^^^^^^^^^^^^^^^^^^^^ ^^^^^^^^
正当性,在於民意代表行使选民赋予之职权须遵守与选民约定,任期届满,除有不能改选
之正当理由外应即改选,乃约定之首要者,否则将失其代表性。本院释字第二六一号解释
:「民意代表之定期改选,为反映民意,贯彻民主宪政之途径」亦系基於此一意旨。所谓
不能改选之正当理由,须与本院释字第三十一号解释所指:「国家发生重大变故,事实上
不能依法办理次届选举」之情形相当。本件关於国民大会代表及立法委员任期之调整,并
无宪政上不能依法改选之正当理由,迳以修改上开增修条文方式延长其任期,与首开原则
(不懂这个 ^^^^^^^)
不符。而国民大会代表之自行延长任期部分,於利益回避原则亦属有违,俱与自由民主宪
政秩序不合。
五、第三届国民大会於88年9月4日第四次会议第十八次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宪
法增修条文第一条、第四条、第九条暨第十条之修正,其程序违背公开透明原则及当时适
用之国民大会议事规则第三十八条第二项规定,其瑕疵已达明显重大之程度,违反修宪条
文发生效力之基本规范;其中第一条第一项至第三项、第四条第三项内容并与宪法中具有
本质重要性而为规范秩序赖以存立之基础,产生规范冲突,为自由民主宪政秩序所不许。
上开修正之第一条、第四条、第九条暨第十条应自本解释公布之日起失其效力,86年7月
^^^^^^^^^^^^^^^^^^^^^^^^^^^^^^^^^^^^^^^^^^^^^^^^^^^^^^^^^^^^^^^(部分冻结?)
21日修正公布之原增修条文继续适用。
解释理由书采重点式转录...
(一)采无记名投票,且在二读会增修条文修正案已遭否决,违反议事规则重行表决,而告
通过,有明显重大之瑕疵。
(二)增修条文第一条第一项改为所谓「政党比例代表制」与「宪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民大
会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因此国大代表与选民间应有某种委任关系」歧异,且使未参加
政党或其他政治团体之人民无从当选,与宪法平等原则不符
(三)、(四)略
(五全文抄录)
(五)延长国民大会代表及立法委员之任期,系违反与选民之约定,增修条文未规定自下
届起实施,但关於报酬或待遇之增加,增修条文第八条则明定应自次届起实施,是否两相
矛盾,乃声请人拟依宪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款提案修宪之前提,应有明确之解释。相关
机关国民大会则对本院受理权限有所质疑,国民大会指派代表到院说明及所提书面意见,
除主张依修宪程序增订之条文,即属宪法条文,而宪法条文之间不生相互抵触问题,本院
自无权受理外,又以司法院大法官审理案件法第四条解释之事项,以宪法条文有规定者为
为由,认本院不应受理解释云云。
(下面是说理..) 拿学理呛立委..XD
查宪法第7章已就司法定有专章,其中第78条规定:「司法院解释宪法,并有统一解释法
^^^^^^^^^^^^^^^^^^^^^^^^^^^^^^
律及命令之权」,第七十九条第二项前段规定:「司法院设大法官若干人,掌理本宪法
^^^^^^^^^^^^ (宪法主动授权解释)
第七十八条规定事项」,是司法院大法官掌理解释宪法及统一解释法令之职权,依上开条
文固甚明确。惟宪法为维护其作为国家最高规范之效力、厘清各种法规间之位阶关系并使
^^^^^^^^^^^^^^^^^^^^^^^^^^^^ ^^^^^^^^^^^^^^^^^^^^^^^^ ^^
释宪机关之职掌更为确立,在第7章之外,尚就相关事项作个别规定,此为宪法第127条:
^^^^^^^^
「省法规与国家法律有无抵触发生疑义时,由司法院解释之。」第171条:「法律与宪法抵
触者无效。法律与宪法有无抵触发生疑义时,由司法院解释之。」及第173条:「宪法之解
释由司法院为之。」等相关条文之所由设也。关於上述第173条规定之文字经遍查国民大
会制宪实录,自23年3月1日国民政府立法院发表之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以迄25年5月5
日国民政府宣布之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即俗称五五宪草),均将「宪法之解释由司法院为
之」条文列於「附则」或「宪法之施行及修正」之章节。迨现行宪法制定时,既已有前述
第7章第78条及第79条之规定,又於第十四章宪法之施行及修改,保留「宪法之解释,由
司法院为之」之文字作为第173条。对照以观,第173条显非为一般性之宪法解释及统一解
^^^^^^^^^^^^^^^^^^^^^^^^^^^^^^^^^^^^^
释而设,乃系指与宪法施行及修改相关之事项,一旦发生疑义,其解释亦属本院大法官之
^^^^^^^^^^^^^^^^^^^^^^^^^^^^^^^^^^^^^^^^^^^^^^^^^^^^^^^^^^^^^^^^^^^^^^^^^^^^^^
职权。故有关宪法第174条第一款国民大会代表总额应如何计算、国民大会非以修宪为目的
^^^^
而召集之临时会得否行使修宪职权、前述有关宪法修改人数之规定应适用於国民大会何种
读会等有关修改宪法之程序事项,分别经本院作成释字第85号、第314号及第381号解释在
案;依修改宪法程序制定性质上等同於宪法增修条文之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其第六项
第二款及第三款第一届中央民意代表继续行使职权之规定,与宪法民意代表有固定任期应
定期改选之精神有无抵触发生疑义等相关之实质内容,亦经本院释字第261号解释释示有
案。
按法律规范之解释,其首要功能即在解决规范竞合与规范冲突,包括对於先後制定之规范
因相互抵触所形成缺漏而生之疑义(此为学理上之通说,参照Karl Larenz, 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 6. Aufl., 1991, S. 313ff.; Emillo Betti, Allgemeine Aus
legungslehre als Methodik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 1967, S. 645ff.),斯为释
宪机关职责之所在。本件声请意旨所指之疑义,除指摘修宪程序有明显重大瑕疵,乃修改
宪法是否践行宪法及相关议事规范所定之程序问题,因涉违宪审查之密度,另予阐释外,
其余既属於前述增修条文与宪法本文或增修条文相互之间冲突或矛盾所形成,又为声请人
行使职权之事项,即相关机关於89年元月19日向本院提出之补充说明亦称:「对任何时点
^^^^^^^^^^
之有效宪法条文,如果发生条文之间有矛盾或疑义之现象,释宪机关得应声请而进行释宪
^^^^^^^^^^^^^^^^^^^^^^^^^^^^^^^^^^^^^^^^^^^^^^^^^^^^^^^^^^^^^^^^^^^^^^^^^^^^^^
工作」。本件声请基本上系对经公布之宪法增修条文发生矛盾与疑义,而向本院提出,自
不应对本院受理声请解释发生疑问。至相关机关所执司法院大法官审理案件法第四条之文
字,质疑本院受理权限,实则声请意旨所述之疑义,无一而非宪法本文或增修条文规定之
事项,又此项规定旨在防止声请释宪事项逾越范围涉及与宪法全然无关之事项,并非谓解
释宪法仅限对特定条文作文义阐释,其质疑自不成立。
(後略)
--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1F:→ srj1986:更正..「拿学理呛国代」 210.68.238.226 11/05
2F:→ srj1986:「首开原则」我去某版问了以後有强者推 210.68.232.164 11/07
3F:→ srj1986:是指解释文前面讲的那个原则.不是一个原则 210.68.232.164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