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ulaMi (LuMi5274)
看板Agriculture
标题[新闻] 农保标准定案! 符合三项标准的其中一项就
时间Sun Dec 31 10:23:18 2017
新闻连结: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4037/?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newsmarket
新闻内文:
农民身份的认定标准不一,导致许多实际从农者无法加入农保,获得应有的保障,农委会副主委陈吉仲27 日记者会上表示,未来将采「人、地脱钩」政策,让没有土地而实际从农的农民,可依照全年收入超过25万元、全年生产成本超过15万元、经营规模达标准,符合三项标准其中之一就能申请加入农保,预期将在农历过年後上路。
陈吉仲:「人、地脱钩」采实质认定
农粮署副署长庄老达表示,青农无法加入农保最大的困难就是土地契约,因为地主不愿意签约,怕会像过去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使得土地必须被迫与佃农分享,但政策早就修改完成,地主却始终无法放下阴影,目前已推出的解决方案包括非正式的契约,两造签订耕作协议书,有注明地号就行,另外,也因为地主不信任私人契约关系,改成把土地给农会,再由农会分配土地给青农的方式,「但这都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真正根本解决还是要靠实际从农认定。」
陈吉仲表示,实际从农的农民因为没有土地,无法加入农保的情形越趋严重,而农地地主也不一定是真正农民,因此未来将采「人、地脱钩」政策,加采认人制度,如果拥有农地也是实际耕作者,就按照现行农保及相关补助办法执行,但如果本身从事农业却没有土地,农委会将订出实际规范认定实际耕作者,确保农民加入农保权益。
优先辅导3万青农加入农保,未来陆续调整
此次实际从农认定,先以农委会认定的百大青农、各地青年农民联谊会成员、通过四章一Q验证及配合政府相关政策的农民为主,统计下来这几类农民就有三万人无法加入农保,未来会优先辅导他们加入农保。陈吉仲坦言,无法一次就把所有实际从事农业的农民纳入,这仅是第一年实际从农加入农保的对象范围,未来会持续做动态滚动式调整,包括在国有地、河川地从事农耕者,以及很多畜牧场闲置租给其他人,但无法加入农保者,後续还会有很多样态讨论,希望未来政策能真正照顾到农民。
在实际从农资格限定上,陈吉仲解释,申请者必须65岁以下,且必须符合下列三者之一,包括本人全年收入超过25万元、全年生产成本超过15万元、经营规模达标准,在经营规模标准方面,依照各作物有不同标准,水稻面积需达2公顷、杂粮1.3公顷、茶0.6公顷、蔬菜0.4公顷、花卉0.3公顷、果树0.4公顷。
陈吉仲表示,上述标准都是经过统计资料计算得来,以全年收入超过25万元来说,便是依照统计专业农里的小型土地农家收入接近25万,因此订出这标准,而作物面积也是利用相同概念换算,用25万收入去换算各个作物面积,「这个资格是远高於拥有农地加入农保的资格,新订的标准其实比较合理,更符合未来农业专业发展方向。」陈吉仲也表示,采取三项符合其中一项就许可,是避免假如生产水稻面积两公顷,但因为气候关系收入不到25万,那农民还是可以依照种植面积申请加入农保。
符合资格农友可去农改场登记
而在受理机关方面,陈吉仲解释,农保过去都是由各乡镇农会办理,未来也应该是,但目前资料移转还未完成,因此先由农委会各区农业改良场受理,符合资格的农民可以到各改良场登记,「改良场辖下本来就有辅导推广功能,由政府认定实际从农再转给各乡镇农会,可避免外界担心假农民保农保问题。」各改良场受理後,也比照天然灾害勘灾情形,邀请在地农会、农改场,至现场勘查,并书面通知审查结果、证明文件,实际从农者可利用该证明文件申请参加农保。
陈吉仲强调,为了杜绝假农民保农保,也修改农保审查办法,除了申请农保第一年必须检具文件,之後每年都需检具相关资料,「不是第一年加入农保後就可以一直有农保,他每年都要提相关从农事实确保农保资格,这样条文修正照顾实际从农的农民,不会让农保照顾农民福利遭受到其他影响。」
目前农委会都已完成内部讨论,但因为涉及修正农保审查办法,必须预告加上各行政作业,陈吉仲表示,最快农历过完年後会走完相关程序行政工作。另外,陈吉仲也说,认定实际从事农业者,不只有用於农保范围,未来农委会相关补助、农民机具资材补助、生产履历标章补助、天然灾害救助等,都会朝实际从事农业者为对象,让农委会一年一千两百亿的预算能够用於真正农民身上。
-----------------------------------------------
希望好的政策都不要只是做做表面,到最後虎头蛇尾的结束,钱又流到既得利益者的口袋里。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06.107.186.142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Agriculture/M.1514687001.A.1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