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skayan (脉搏‧余温)
看板Aboriginal
标题什麽力量 可让学运重来?
时间Mon Dec 23 11:44:07 2002
当他为学费打拚 当她为出路烦恼
什麽力量 可让学运重来?
记者梁玉芳
学运传承何在?说大学生变得自我、不再关心社会,可能是看不到这一代的大
学生的苦闷和难题。世新大学异议团体「草根工作室」社友李育真说,当校园
里有一半的人都得为助学贷款打工时,或不想成为「毕业即失业一族」猛上补
习班时,谈学运真是太奢侈了。
李育真说,在教育的高学费政策下,经济不景气让贷款念书的大学生人数节节
攀升。以世新为例,九十学年度的全校人数是八千九百人,申请助学贷款的人
数就达五千一百零五人,等於是百分之五十七的学生靠贷款上学;还有九百九
十六人申请减免学杂费。
在八十九学年度,那时申请助学贷款者为四千二百四十八人,减免学杂费的有
七百八十八人。
回顾台湾的学运史,这两年出版的两本书刚好代表两个世代的学运:一是郑鸿
生的「青春之歌」,写的是一九七○年代左翼青年对抗党国禁锢的场景与情怀
,最後以白色恐怖「台大哲学系事件」收场。另一本书「学运世代」,则呼应
了现今流行的「五年级同学」一词,写出野百合学运参与者如今的出路与发展。
传播学生斗阵成员胡采苹撰文讨论「学运的传承问题」。她指出,作为「六年
级」的学运工作者,反思如果「以校园作为一种运动形式是必要的」,在众人
皆曰学运低迷的时刻,更该检讨过去学运力量,在现在留下什麽?有什麽力量
是可以赋予今日学运新生命的?
胡采苹指出,「如果学运是必要的,它就不可以专指某一个世代,它必须是有
历史、有未来,并且在注目之下被传承接续的。如此,世代观点才有其意义,
否则『学运世代』就只是一个纪念图腾。」
即使学运精神必须延续,但学子心有余力不足。李育真说,为了毕业不失业,
大家只好四处补习:学英文、日文、补高考、研究所入学考、连空姐招生补习
班都有人上,关心国家大事,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 2002-12-22/联合报/9版/新象 】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