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eViL34 (阿班)
看板ASES-Taiwan
标题[分享]好学生->先学好再做好,创业家->边学边做!
时间Sat Nov 12 13:08:26 2011
☆本周文章精选☆
曾想过优秀的学生跟创业家的不同吗?
创业需要的是什麽?
这篇文章将为你解答,创业所需的精神、努力和态度。这篇所提倡的态度,在现今的环
境下更显出其重要性。创业需要的或许也是这里面所说的东西呢!
--
原文:
★好学生都是「先学好再做好」,成功创业家则是「一边做一边学」★
成功创业家都不约而同的告诉我,他们创业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假如他
们当初真的想得很清楚,再三的确认无误才宣布创业,可能就永远不会创业了,不可能以
「成功创业家」悠闲姿态坐在我面前。
成功创业家一点也不讳言,他们在创业初期,是从跌跌撞撞中闯出一番头绪。「第一次
创业,一群二十几岁的人,能懂得甚麽东西?」年纪三十出头就把公司卖掉的杨孟佑回忆
当时年纪小:「都是靠自己的感觉,随後再调整。」
你可以看到,成功创业家虽然是这世代最年轻就累积财富的一群,他们的学、经历却不
一定是同年纪中最好的。为什麽?这是因为,那些总是从最好的学校出来、录取最好的公
司的高层人士,从小到大都在做「正确的事」,养成了做什麽事都要求「正确」的习惯,
在创业方面反而就缚手缚脚。他们都是「先学好再做好」,成功创业家则是「一边做一边
学」。科技创业,本来就是需要一些「傻劲」;那些习惯做正确的事的守本份的人,「傻
劲」就缺了一些。
大部份的人都缺乏傻劲,也因此无法认同创业家的傻劲。他们看到别人创业,第一句话
就是:「你,真的可以创业吗?」听了对方的点子,还没听完就说:「真的有这麽简单吗
?」等到他也开始羡慕成功创业家,打算自己出来创业时,他会先做了非常详尽的市场调
查,各项细节都考虑了非常详尽,还很害怕别人将他的点子偷走,这样的人,速度太慢,
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便无法支持到最後一刻,创业也无法成功。
成功创业家想都不想就跳下去,如此莽撞的行为为什麽反而容易创业成功?大概是因为
科技创业成功的人,一定是靠创新,在产业里应该是「第一位」。这就好像田径赛。跑第
二名的,可以跟着第一名跑,第三名则可以跟着第一和第二名跑,但,身为第一名的,若
还东张西望、研究自己跑的跑道是否正确,就会愈跑愈慢,跑得摇摇晃晃,跑得不够坚决
,很快就会被第二名赶上去,要不也自己先精疲力竭了。
林百里当初创立广达电脑,就是一口气就砸了三千万资金、聘了二十余人的团队,不到
半年就做出了产品。也就是林百里迅速的动作,公司马上取得先机,获欧美大厂订单,也
因而进步迅速,让广达先一步的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型电脑工厂。
看着各方创业家成长长达二十年的成功创业家沙正治,也对於这件事有很深刻的感觉。
他说,成功创业家当然也不是随便创业,但他们作初期的创业分析时,都是「盲目的自信
」。到最後,产品完成的期限一定是一延再延,比计画中的还长几倍。等到把东西好不容
易都做出来了,人家就是不买;有时候,别人又突然买了,你也摸不透他为甚麽买了!
既然再厉害的创业家都很难计画得周全,所以周全就不是这麽重要了。「创业,要有一
种永不妥协的个性和宗教式的狂热。」沙正治说:「太注重理性、完美的人,并不适合创
业。」
科技本身本来就是充满风险,已经成功五次的人,下次不见得会成功;已经失败五次的
人,下次也不见得会失败。就是因为这样,成功创业家这样的「做下去」精神,让他们至
少比别人更有机会。创业家一定要有勇气大声说:没关系,做下去,这次或许失败了,但
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而「做中学」,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若创业家没有先起个头,他也没机会调整方向,
也就没机会将他个人和公司透过学习而提升到下一步的程度,成为成功创业家。
在印度被称作教父级的创业元老雷奇(Kanwal Rekhi),虽然很聪明,从来学不会做人处
事的圆融技巧,七零年代,在美国各大公司工作了林林总总十一年,却从来没担任过比系
统工程师更高的职位。老板告诉他,因为他太聪明,是个不可多得的技术天才,所以不忍
埋没他的才能,不能让他当经理。雷奇愤而和他的印度朋友一起创立Excelan公司,虽然
技术很强,但在当时白人气氛下,雷奇又不擅做人,资金找得非常辛苦,最後好不容易从
一个白人创投拿到钱。
拿到钱後,没人放心让雷自己做,一开始执行长给别人做。後来他做不下去,雷奇才重
新接掌,但随後又因为公司要上市被换下来,之後又因为执行长管不住才被换回来。没想
到,雷奇做了以後,管理公司的能力大增,因为他「喜欢当老板的感觉」做得好。後来,
原本看起来和人无法相处的雷奇,做到Novell公司的技术长,并在故乡印度做了一连串有
远见的东西,他被印度人称为「爸爸」,登上了富比士(Forbes)的封面。成为一个最受尊
敬的人。但,有谁去想过,为何他能从一个怪异孤僻的人,变成人人爱戴的人,这些都是
从他创业的过程中「做中学」出来的。
注意,并不是所有事都可以随便做下去试试。成功创业家做下去之前,还是对财务要有
一定的规画。张敦凯在这方面就很有经验了。当时他靠着从前工作所积得的一些现金和股
票,算一算,没收入仍可撑二到三年,在创业之前,在财务上已经有了最坏的准备。除了
个人以外,在公司的财务也要注意,方向错了没关系,但公司财务的观念一定要有。不知
道这产品能不能用无所谓,但一定要知道这钱能「烧」多久。
把财务都算清楚以後,张敦凯就和其他的创业家一样,捏起鼻孔噗通跳进水里。当时他
才三十三岁,并未真的懂得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东西,只大概看了一下市场,觉得市场大概
蛮大的。然後就钻了进去,中间方向有点错,但都还可以改,一边改,一边就看得到市场
中有大大小小的缝隙,就能找到自己的特殊点(niche)。张敦凯最後终於突破了一重又
一重的难关,他的公司也在台湾上市了。回想当年当他还是青涩的创业家一路学来的过程
,他不禁一笑:「假如当时想得太清楚,就不会出来创业啦!」
而成功创业家勇於做下去,也是在为自己增加成功的机会。多尝试者,铁定让成功机率
增加。一次又一次的试,从每次尝试中去作微调,就会愈来愈容易成功。
把公司卖掉赚进亿万财富的陈劲初,回想当年创业的时候,一心只想设计一个全世界唯
一做这东西的积体电路,就找了一个朋友,两人很高兴的做起来了。等到做完积体电路才
发现没有电路板可装这个积体电路,只好自己再继续做电路板。等到做完电路板,又发现
市场上没软体可用这样的电路板,於是就连软体也自己做。等到所有东西都做完了,发现
没人帮他们卖产品,只好跑来自己卖。这些都不见得是当初刚创业的人所想得到的,但,
若没有做出积体电路,怎麽知道电路板需要呢?若没做到下一步,要怎麽知道其它东西有
需要呢?
这些成功创业家一致认为,尤其是东方人,更需要训练「不怕失败」的饪性。科技大老
史钦泰认为,东方的教育系统在培养学龄儿童「不怕输」精神方面,做得相当少,因此东
方人创业家相对就比较少。史钦泰忧心国内「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竞争环境,虽然刺
激很多人进步再进步,但同时也让很多人由於怕失败了被嘲笑、被以异样眼光对待,於是
对於冒险一途望之却步,许多创意十足的构想也从来没人敢拿出来发表。
成功创业家根本不知道要向谁「学」。所以他们只能「一边做一边学」。
也就是说,创业成功的技巧无它,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一边做一边学」!
--
原文网址:
http://mr6.cc/?p=6671
Mr.6网站:
http://mr6.cc/
--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80.218.1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