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hamin (荒漠猫)
看板QIN
标题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古琴--成公亮古琴独奏音乐会给当代日本人的印象
时间Thu Sep 18 17:41:24 2008
http://www.huain.com/study/html/prod_1827.html
应日本民间团体"中国音乐研习会"的邀请,中国古琴家成公亮先生於1996年11月21日至
12月4日在东京都、大阪府、兵库县等城市,举行了古琴独奏音乐会和讲学活动,取得了
圆满成功。11月23日,在东京纪尾井音乐厅举行了成公亮古琴独奏音乐会,他演奏了《
阳关三叠》、《醉渔唱晚》、《渔樵问答》、《孤竹君》、《文王操》、《忆故人》、
《流水》、《归去来辞》等七首古琴曲,给日本听众以强烈的音乐艺术感受。
举办这次介绍当代社会中保持生命力的中国古琴音乐会,得到了日本中国交流协会、日
本中国友好协会、世田谷日中学院的协助。音乐会开始时,先由中国音乐学者东京艺术
大学讲师孙玄龄先生以古琴的"历史概况"、"琴谱"、"古琴美学"为题进行了讲解,音乐
会中间成公亮先生还回答了有关"打谱"、"古琴的传承方式"、"现代中国社会中的古琴"
等几个提问。因此,除了一般的音乐爱好者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日本音乐家、作家
等也来欣赏他的演奏。另外日本公众对成公亮自中国带来的古老名琴"秋籁"(琴腹朱书
"大唐开元三年李晋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自己打谱的古曲《文王操》、《孤竹君
》也受到很高的评价,留给日本人很深的印象。
音乐会结束後,主办团体调查收集了当天听众的感想和意见。大体归纳以下几个内容:
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如此古远的音乐能够一脉相承传至今天,令人赞叹和感动。古琴的曲情使人联想到
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使听众进入想像的神秘世界,帮助了解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古
琴的继承通过打谱这种特殊而艰辛的工作,这在文化历史上有很大意义,这是一次很有
文化意义的音乐会。
二、独特的音色
原以为中国的琴也像日本的筝那样高亢,没想到它发出的声音如此宁静、温和,令人舒
服,它的美好无法形容,实在感动;清淡平和的琴音令人不由自主地专心听演奏,实在
难忘;以丰富多采的琴音描写自然风景、社会理想,它宛如吟中国诗。
三、特有的演奏方法
欣赏实际演奏(听并同时看到)才能直接了解古琴的美妙,吟猱绰注、泛音、滚拂、撮
,这些古琴独特演奏都产生出琴乐微妙的韵味,其中对左手的丰富手法更感兴趣,这些
在听古琴录音时是无法全面实际地领会的。对演奏者的技巧深感佩服,超绝的技巧和美
妙的音色使人听得出了神。四、易於欣赏的琴歌
在音乐会上,作为加奏曲目的琴歌《归去来辞》受到欢迎,听众希望下次多有几首琴歌
,琴歌比琴独奏曲更易於欣赏。
五、珍贵的古代乐器
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把珍贵的古代乐器介绍给日本人,听众能直接看到实物,并聆听
到它的音色,印象很深,有如此古老的历史,让人感慨。古琴的音乐内容和形式,更适
合一个人欣赏。
总的来说,成公亮先生的音乐会引起了听众强烈的共鸣,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丰富多采
的表现力、内在深刻的感情和思想,使日本听众不时用"感动"、"惊叹"来称赞这次音乐
会。日本着名的文艺评论家加藤周一氏曾经在《朝日新闻》的"夕阳妄语"散文栏目中,
称成公亮的古琴音乐是"内心情感的极致",这不仅是对他演奏的高度评价,也正说明了
中国古琴音乐深刻的思想性及非凡的表现力。
84岁高龄的岸边成雄博士是古琴的研究者。根据文献资料,古琴最早从中国传到日本,
是平安时代(公元8世纪至12世纪),当时的琴是贵族作为修养的乐器,以後逐渐衰落。
现存正仓院宝物乐器"金银平纹琴"被推断是从中国唐朝传来。江户时代(公元17世纪以
後),古琴再次从中国明朝传来,直到明治时代(公元19世纪)後,又不时兴了。现在
古琴在日本并不普及,但有关古琴在日本的历史资料,(乐谱、现存乐器、演奏家资料
、琴学文献等)已达到庞大数量。岸边成雄博士在60年代即对遗留在日本各地的古琴进
行了积极的调查,他亲眼见过的古琴有60张左右,发现江户以来的琴士有650人左右,他
撰写的《江户时代之琴士物语》,自1993年开始连续发表。今年来,他希望整理这些文
章,出版一部有关古琴的学术书。因此,岸边成雄博士也到场欣赏成公亮先生的演奏。
1996年11月25日,成公亮先生拜访岸边成雄博士,在他家就古琴音乐交谈了三个小时。
其间,岸边博士取成公亮先生的古琴"秋籁"的干拓,简要地调查乐器内部、断纹种类、
修理状况、音色等。岸边先生首先谦逊地说,自己没有资格评论古琴演奏,有些感想,
只不过是历次中国古琴家的演奏给他的主观性印象。对於成公亮先生和现代古琴家们的
演奏,他谈了如下的听後感(已经本人审阅):
"我对您的古琴演奏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我们日本人还难得有机会接触中国传统音乐
,能听当代古琴家独奏的机会更少。这次您的演奏具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卓越的演奏技
术,使日本听众进入既新鲜又美好的中国音乐世界。一般来说,当代古琴演奏家给我如
下的印象:
1. 音乐会常常用很大的电声扩音,使古琴音色变得不太真实。而这次音乐会扩音音量
很小,开始觉得不够,慢慢欣赏习惯过来,觉得很真实,接近直接听古琴演奏时的感觉
和气氛。
2. 许多当代人弹琴的速度比前人快,拍节感比较强(接近西方音乐的拍子理论),注
重技巧而缺乏韵味,据个人音乐感解释乐曲的那种自由节奏也减少了。但您的演奏速度
较慢,节奏也是自由的,有韵味。
3. 有的人打谱以现代风格代替古人的思想,而这次您打谱演奏的《文王操》、《孤竹
君》是传统的风格。
4. 有些新创作或改编的琴曲常常过多运用装饰音,而传统古琴中用空弦和单音表现的
部分减少。
我觉得,与有些当代琴家相比,您的演奏有所不同。您的演奏既继承查阜西、管平湖、
张子谦等前一代琴家的精华,又有所发展。"
现代日本社会的特徵之一,就是一切事情都追求速度,生活中也忙得没有一点空闲时间
。这样人们就不能保持从容镇静的心态。虽然现代人获得了方便快捷、安全合理等文明
社会的好处,但也失去了人类对未知的希望和梦想、对生死的深切感受;失去了创造、
思索灵魂对话等人类本应有的兴趣;与自然隔绝的文明社会,使现代人蒙受极不自由闭
塞感。
古琴音乐却具有这些现代社会所缺乏的东西,就是根据个人思维演奏旋律性很强的音乐
,它的节奏比较自由和悠慢,为重视深微的韵味而不必扩大古琴的小音量,因而自然而
然地要求环境的寂静和精神的集中;如要掌掌握全面的古琴演奏技术和琴学知识,必须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则,古琴打谱和创作新曲都是创造性的艰难工作……,这些
因素都不适合现代社会。然而,它正反映了现代人的理想要求和感情。成公亮先生音乐
会的成功,他的演奏令许多日本听众感动,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古琴在传达古代音乐生命力的同时,也要通过当代古琴家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继承
老一代琴家的精华又有所发展")。只有这样,它才不辜负当代听众的期望。
【牛岛忧子女士 1982年毕业於日本西南学院大学文学系国际文化专业,毕业论文为《源
氏物语论--紫の上によるめ女君の理想性》。她从六岁开始学习钢琴、日本舞蹈、油
画、书法等,对文学文化方面有造诣。1990年至1992年,在新加坡生活过两年,其间向
刘莉女士学古筝。1992年她出版了在日本第一次用日文编写的中国古筝教材《古筝教则
本(入门)》,并在日本进行中国筝的教学活动和多次应邀参加中国筝的独奏表演。19
93年在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进修。】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1.130.48.82
1F:→ ahamin:琴歌比琴独奏曲更易於欣赏。我觉得的确是这样的 09/18 17:46
2F:→ ahamin:日本人保留了大量古代的琴谱,怎麽没人弹出来呢 09/18 17:47
3F:推 polymerase:要去哪里找日本的琴谱? 09/26 00:33
4F:推 polymerase:我猜日本有很多唐代未被五声化的琴谱 09/26 00:33
5F:推 flowerwheels:我记得主要就是<东皋琴谱>,里面都是易於演奏的琴歌. 09/28 00:34
6F:→ flowerwheels:我听人弹过,老实说音乐简单到让人没印象了 09/28 00:36
7F:推 polymerase:东皋是很不复杂没错... 10/03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