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yanl ( )
看板Baseball
標題[分享] 前軟銀鷹取締役小林至大談日職周邊商品
時間Thu Mar 13 23:11:37 2025
https://youtu.be/Dzfb_e99U-M
東大畢業, 91羅德八指, 92入團, 93戰力外就此引退,
然後就去美國讀MBA, 05-14年在軟銀鷹任職各種職務,
任職軟銀鷹期間最出名的大概是讓杉内俊哉氣到出走的問題發言吧 XD
Q: 周邊商品販售約占球團收入的幾成?
A: 各球團不同, 約1成左右.
比較有名的像是廣島, 周邊商品銷售額大約有60億左右.
然後像是阪神跟巨人主要是賺授權生產的權利金, 權利金約是賣價的10~12%.
多數球團並不自己做這些週邊, 都是授權生產賺權利金, 廣島則是全部都自己來的球團.
講Fanatics多厲害的部分跳過
賺權利金風險讓廠商擔不錯, 但自己來能扛住風險的話其實很賺, 像是氣球這種東西,
手一放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這種消耗品最賺.
另外毛巾也是自己來比較賺, 賣1000円的毛巾, 成本100円不到.
但毛巾庫存風險算高的, 選手打不好, 甚至離隊, 做的多風險高, 做的少成本高.
*難怪台灣球團也那麼愛出毛巾 XD
他還在軟銀鷹的時候, 周邊是球團自己來, 庫存乾脆就社內販賣100円均一價.
優勝紀念商品則是全部報廢, 授權生產的話就是授權廠商的事了.
Q: 爭冠到最後被翻盤, 球團不就臉色鐵青?
A: 球團自己做周邊的話是, 授權生產的話臉色鐵青的是授權廠商.
講Fanatics多厲害的部分再次跳過
Q: 周邊不是有些號稱選手監製的嗎? 那真的是選手監製的嗎?
A: 因人而定, 像前田健太這種一般其他人也畫不出來吧?
https://i.imgur.com/tDfBUCp.png
大多數的場合其實都還是球團的企劃擔當搞出來的, 去跟選手確認這樣行不行而已.
Q: 周邊商品收入選手能拿到幾成?
A: 權利金的一半
Q: 人氣選手的這些副收入不就很多?
A: 其實也沒那麼多, 例如權利金12%選手拿6%, 一件10000円的衣服選手能賺600円,
就算賣了一萬件, 選手拿到600萬, 但能賣一萬件的選手只有很頂的那種吧.
Q: 棒球遊戲軟體之類的選手也有錢拿?
A: 權利金要先分到12球團, 然後球團跟選手對半分.
另外有談到大檸檬的周邊商品部分
大檸檬的權利金, 是MLB跟球員工會對半分, MLB那一半再分給30球團,
球員工會那一部份的錢不是分給選手, 是作為工會運營用的資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47.1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Baseball/M.1741878699.A.59D.html
1F:噓 AisinGioro: 這個要噓一下,這人真的是 03/13 23:14
2F:推 penchiman: 只記得那時候他說 你這個人去FA也沒人要你 03/13 23:18
3F:推 goury: 遊戲軟體權利金怎麼算?一樣10%上下?那那種遊戲內購的每個 03/13 23:29
4F:→ goury: 月有營收,像達比修儲值抽自己也可以拿“回”部分嗎?感覺 03/13 23:29
5F:→ goury: 上是不行?即便球團抽流水但應該沒辦法分下去給每個球員? 03/13 23:29
6F:→ Corydoras: 成本不到100日圓… 03/13 23:39
7F:推 Poleaxe: 感謝分享 03/13 23:48
8F:推 rollingliz: 廣島鯉魚的商品真的是超級多樣 什麼都可以賣 03/14 00:18
9F:推 Arodz: MLB工會是不是有負責退休金? 如果是那這樣分很合理 03/14 02:53
10F:推 gentaul: 廣島的球衣size比一般還小 03/14 07:02
11F:→ gentaul: 買O號的大概只比羅德西武的M號大一點而已 03/14 07:03
12F:推 gentaul: 我說的是紅底白字的時候,不是現在這種紅底紅字背號看不 03/14 07:03
13F:→ gentaul: 到的衣服 03/14 07:03
14F:推 phoenixhong: 把杉內氣走的男人 03/14 09:05
15F:推 minor52147: 推 03/14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