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看板W-Philosophy
標題Re: [問題] 政大哲研/中山哲研
時間Mon Apr 13 09:31:17 2015
※ 引述《reallurker (一個好人)》之銘言:
: ※ 引述《a0936370689 (AiiWang)》之銘言:
: : 大家好!
: : 因最近研究所都放榜,我想詢問一下政大和中山兩間的選擇。
: : 目前知道兩間都主要以歐陸為主,其中中山課程又更偏法哲。
: : 我的研究方向是當代法國現象學,這點好像中山會比較適合我。
: : 而政大也有蔡錚雲老師,可是聽同學說老師快退休了。相比之下中山老師(楊老師、游老
: : 師)選擇比較多。
: : 除了老師外,我也想知道中山的上課風格?有問到政大同學政大的上課風格,也會去旁聽
: : 看看。但中山沒有認識的朋友念,也有點太遠旁聽,想先問看看有沒有版友可以提供一點
: : 資訊~
: : 謝謝大家!
: 這問題我想要看施主自己身上的條件狀況如何?
: 可以的話 自己去旁聽幾堂課是最實在的
: 如果對康德以後的現代哲學具備一定程度理解
: 加上家裡離高雄比較近
: 那麼中山哲研所是可以考慮的對象
: 現在買書訂書方便很多 資訊流通在高雄中山讀書已經不太受限
: 還有如果想學法文的話 北高現在學習也沒有過大的隔閡
: 另外中山目前在準備併校的討論
: 文學院在四五年內會否受到影響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 主要還是看你期待的研究方向 略為專長與興趣的所在
: 但如果你覺得底子不夠扎實
: 如康德 胡塞爾 海德格 尼采 精神分析甚至是馬克思主義 等
: 關聯性比較大的幾個主題都不太了解的話
: 舉例來說
: 作梅洛龐帝 沙特 但是對於康德 尼采 胡塞爾或海德格需要一些一般性的理解
: 甚麼是現象 知覺 存有等
: 德希達的論述可能需要對康德 胡塞爾與海德格一些論題有基本認識
: 甚至是最奇詭的德勒茲 如果沒有一個近代哲學最為一個切入的根基點
: 那讀起來必定是事倍功半
: (反正做甚麼當代歐陸哲學問題都會跟笛卡兒以後一些哲學家有關係
: 如果是法國現象學 那麼 康德 海德格 尼采三個節點多少要知道一點)
: 甚至是德希達 傅柯 高達美 哈伯瑪斯之間的論戰
: 這點在中山哲研就學的時候會有相對的困境
: 因為得多花時間自己進修
: 如果在政大就讀
: 還可以通過課餘時間去台大 東吳 輔大 文化等其他學校旁聽相關課程
: 補足一些有趣而影響深遠的課題
: 更甚如果哲學研究之外想要多找尋一些切入與連結其他領域問題的可能
: 大台北地區可選擇的機會多很多
: 另外是消費與工讀的機會
: 台北地區生活消費比高雄高
: 但另外工讀機會也相對比較多
: 還有可以上網搜尋老師們的課程與曾公布過的文獻
: 我們火力集中在北高兩地在法國進行哲學相關研究的老師們
: 我所理解
: 高雄就是楊婉儀與洪世謙老師
: 做藝術問題 願意跑遠一點 高師大陳瑞文老師 南藝大 龔卓軍老師
: 台北除政治大學張國賢老師外 還有黃冠閔老師 北藝大 黃建宏 楊凱麟老師
: 以上是我個人有限的理解
: 僅供參考
我去年自中山哲研畢業就稍微回一下好了
法國哲學大致有兩塊:
(精神分析那塊我不熟,應該說從楊明敏離開中山哲研後精神分析就退出台灣的哲學界了)
1.當代法國哲學:
結構--後結構--解構
這裡就是你提到的德希達,傅柯,德勒茲,羅蘭巴特,巴迪烏,洪席耶等等等...
什麼的屬於這類
也就是常常提到受3H(胡賽爾,海德格,黑格爾),3M(尼采,佛洛伊德,馬克思)
影響之類的
這脈才是你說的高達美,哈伯瑪斯等等...的論戰
洪世謙老師做的比較是這塊
PS: 但洪老師因為個人興趣原因不太願意教受哈伯瑪斯就是了
原PO比較不是要這塊吧
再來是說到這塊,
洪世謙老師其中一樣的專長是馬克思主義
楊婉儀老師其中一樣的專長是尼采
至少在3M上就有兩個專攻的老師了,而政大沒有
(是聽說政大有教馬克思的老師但70幾歲常常跑醫院,我是把政大視為沒有就是了)
海德格的話中山的所上老師(除了教授佛學越建東以及張錦忠之外)幾乎都會,
政大也不是問題
就以3H和3M的師資來看還是中山會比較好,至少有專攻馬克思和尼采的老師,
而政大沒有
2.法國現象學:
列維納斯,沙特,梅洛龐帝等等等...
這一塊才是原PO要的吧?
若論2.至少就我以前上過課
游琮琪,王心運,楊婉儀,宋灝,龔卓軍(不算上過他的課,小論文被批改過而已)
等等...老師,王心運現在在高醫,龔卓軍現在在南藝,就討論所上老師好了
PS: 基本上做現象學的都懂一些吧
(是指可以在研究所授課以及帶研究生論文等級)
2.1.楊婉儀老師很厭惡學生遲到早退,以及幾乎每堂課都有課堂報告,
但期末報高要求的頁數不多,可是老師看得很仔細就是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以前上過王心運老師的列維納斯
對照他上的我認為他還是以尼采的徑路理解列維納斯
PS: 楊老師的專長是尼采和列維納斯
2.2.游琮琪老師的上課是比較一板一眼,很有體系和架構,然後很要求做摘要,
期末就不像宋灝老師要求的那麼嚴就是了
PS: 若要挑我老闆的現象學專長和問題可能要找我學長了,
我碩論不是做這個而且程度也沒那麼好
2.3.宋灝(德國人)老師我沒上過他選修課不怎麼熟就是了
2.4.陶嘉代老師的專長是維根斯坦以及高達美一類的,
若我猜得沒錯大概就是做歐陸和英美的對話
(其實這位置本來是蔡偉鼎擔任,但他去東海了)
(要說現象學他應該也不算專長,這應該不是原PO要的資源)
(我沒修過她的課就是了)
2.5.至於客座教授劉國英呢? 我去年已畢業了,沒上過他的課
(劉國英在華人現象學圈算蠻大尾的,尤其他又是專攻法國現象學的)
中山還有一個好處是他是台灣和國際接軌的學校,從第四屆東亞現象學年會之後
每學期都有一場國際中小型現象學研討會,
當然在學期中常常會有專長現象學的外國教授作客台灣,但常常都會順道來中山玩
而老師就會邀請他們在所上做一場到兩場的演講
若有心往現象學領域專研這是不錯的選擇,除了可以和外國老師交流之外
就算以後要出國唸博士要找人寫推薦信,因為在研究所時遇到那些老師所以也好找
反而政大的現象學圈只做國內,國外現象學學者大都只聽過中山而不知政大
而且聽我學長說(這裡有待保留)政大的胡賽爾只做到"邏輯研究"而已,之後就沒做了
是說做的東西比較古老而且只有台灣圈子而已
說到語言資源我們以前每學期學學年都會固定開哲學德文哲學法文選修課,
宋灝老師開的課,這是正課,有納入正式畢業學分的課程
但這東西老師們還是會希望有一定德文或法文底子才來修
再來是每學年的暑假還有開基礎德文或基礎法文課(固定請文藻以及外文系的老師任教)
但之前系所經費比較少就變成投票要基礎德文還基礎法文二選一之類的了...
語言是被納入所上課程認真考慮的
PS: 閱讀哲學和一般的會話需要的語言不太一樣,
所以該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有讀懂以及分析和批判哲學原文書的能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32.30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W-Philosophy/M.1428888681.A.7A9.html
※ 編輯: kuopohung (36.237.44.12), 04/13/2015 18:14:54
1F:推 t0444564: 清楚推! 04/13 22:49
※ 編輯: kuopohung (36.237.46.46), 04/14/2015 00:41:06
2F:推 sommerbrisen: 原來大大的論文完成了阿。 04/22 16:54